APP下载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p300/CBP相关因子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

2021-01-30王青青许艳华张俊涛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36期
关键词:宫颈癌阳性因子

李 蕾 王青青 许艳华 张俊涛

1.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山东东营 257000;2.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山东滨州 256600

宫颈癌是全世界女性第四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女性健康[1]。在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13.15 万,宫颈癌已成为我国中青年女性的第二大高发恶性肿瘤,占到全球病例的28%以上,且发病人群出现倾向年轻化的趋势,同时每年有5 万左右的人死于该病[2]。目前,虽然随着筛查工作的普及患者的病死率逐年降低,但是宫颈癌传统的治疗方式损伤大,易产生耐药性,效果不理想,因此找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临床医务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Survivin蛋白和p300/CBP相关因子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凋亡、侵袭转移和肿瘤中血管的生成,目前研究发现Survivin蛋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同时p300/CBP相关因子低表达甚至不表达。本研究通过检测宫颈癌组织内Survivin蛋白和p300/CBP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Survivin蛋白、p300/CBP相关因子与宫颈癌的关系以及两种蛋白之间的关联性,以期为宫颈癌的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20年2月病理科保存并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组织40例(30例为鳞状细胞癌,10例为腺癌)和非宫颈癌宫颈组织10例(因子宫肌瘤或子宫脱垂行全子宫切除术),分为宫颈癌组和非宫颈癌组。宫颈癌组中,年龄38~70岁,中位年龄46岁;≥50岁20例,<50岁20例;肿瘤分期:Ⅰ期+Ⅱ期28例,Ⅲ期+Ⅳ期12例;病理分级:G1级+G2级26例,G3级14例。非宫颈癌组中,年龄35~69岁,中位年龄4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均为首发病例。排除标准:术前有化疗、放疗以及免疫治疗史者。

1.2 方法

所有组织石蜡块5 μm 切片,免疫组化SP 法进行标记。Survivin 单克隆抗体(Abcam,美国,CSR-0290)购自上海威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300/CBP相关因子单克隆抗体(Santa Cruz 生物公司,美国,sc-13124)购自上海煊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细胞内出现棕色或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定位在细胞质,p300/CBP相关因子定位在细胞质和细胞核,根据阳性细胞百分比进行判读:阳性细胞百分比≥10%判定为阳性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列联系数C 来分析两个分类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宫颈癌组、非宫颈癌组Survivin蛋白及p300/CBP相关因子阳性表达率的比较

宫颈癌组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72.5%)高于非宫颈癌组(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7.262,P<0.001);宫颈癌组p300/CBP相关因子阳性表达率(40.0%)低于非宫颈癌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8,P=0.024)(表1)。

2.2 不同类型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及p300/CBP相关因子阳性表达率的比较

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宫颈癌肿瘤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逐渐增高(P<0.05),与患者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p300/CBP相关因子的阳性表达率随宫颈癌肿瘤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逐渐降低(P<0.05),与患者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表1)。

表1 不同类型宫颈癌组织中Suvivin蛋白和CBP/p300 相关因子表达阳性表达率的比较

2.2 Survivin蛋白和p300/CBP相关因子在宫颈癌中表达的相关性

Survivin蛋白和p300/CBP相关因子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有密切的关联性(χ2=16.385,P<0.001,C=0.539)(表2)。Survivin蛋白和p300/CBP相关因子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64,P<0.05)。

表2 Survivin蛋白和p300/CBP相关因子在宫颈癌中表达的相关性(例)

3 讨论

Survivin蛋白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新成员,广泛表达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中,涉及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及浸润转移。Survivin蛋白对肿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干扰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周期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促进血管形成。Survivin蛋白通过多种复杂机制参与肿瘤细胞凋亡,如可以与促凋亡蛋白Smac/Diablo结合,从而对抗其促凋亡的功能[3]。可以与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和半胱天冬酶-7(Caspase-7)直接结合,从而防止它们裂解和被半胱天冬酶-9(Caspase-9)激活,进而阻断细胞凋亡[4]。在细胞增殖过程中,高表达Survivin蛋白的细胞可越过G2/M,直接完成异常有丝分裂,造成细胞周期缩短,导致肿瘤增殖速度加快[5]。有研究结果显示,Survivin蛋白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肿瘤新生毛细血管形成的作用,从而为肿瘤的无限增殖创造了良好的营养环境[6]。近年来,已经有研究发现针对肿瘤相关抗原的免疫事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肿瘤的生长速度,提高肿瘤凋亡率。小鼠乳腺癌模型中Survivin蛋白和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融合蛋白的联合免疫治疗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增强肿瘤抑制作用[7]。Survivin蛋白作为一种新的重要的凋亡抑制蛋白,以其为靶点的抗癌药物的研究亦成为热点。Dang[8]研究发现富半胱氨酸蛋白61 可以抑制Survivin 的表达、激活p53,从而诱导了食管腺癌肿瘤细胞的凋亡。本研究结果提示,Survivin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这与以往人们研究的结果一致[9]。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宫颈癌肿瘤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增高,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0.05)。提示Survivin蛋白的阳性率越高,肿瘤的侵袭性越强,患者的愈后愈差,Survivin蛋白可作为评估宫颈癌预后的一种潜在性指标。同时本研究为宫颈癌的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组蛋白的乙酰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的关系极为密切,肿瘤细胞的组蛋白大部分呈现低乙酰化状态。p300/CBP相关因子是真核细胞内一种重要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通过乙酰化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方式参与基因的转录调控,与细胞分化、凋亡、肿瘤发生等密切相关。p300/CBP相关因子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联系,在多种肿瘤细胞中p300/CBP相关因子表达下调,并且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在大多数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p300/CBP相关因子呈现低表达,并发现p300/CBP相关因子的下调与门静脉侵犯显著相关。p300/CBP相关因子可以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和自噬、抑制肝癌转移[10]。在结肠癌的研究中发现,p300/CBP相关因子的降低损害p53 的乙酰化,减弱p53 依赖性p21 的转录,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周期蛋白D1 和磷酸化增加[11]。p300/CBP相关因子对骨肉瘤细胞有正向调节作用,p300/CBP相关因子通过靶向自噬相关基因5(ATG5)和ATG7 调节骨肉瘤细胞组蛋白H3S28 磷酸化,进而促进瘤细胞的自噬[12]。p300/CBP相关因子亦可以抑制细胞周期的进展,抵消腺病毒癌蛋白E1A 的有丝分裂活性[13]。目前表观遗传学药物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有些药物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的疗效。Mazzà 等[14]研究发现,p300/CBP相关因子促进锌指转录因子Gli1 的泛素化进而来抑制Hh 信号通路对DNA 损伤的反应,提示p300/CBP相关因子是Hh 信号通路依赖性肿瘤潜在的治疗靶点。本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组p300/CBP相关因子阳性表达率低于非宫颈癌组,并且随着宫颈癌的肿瘤分期及病理分级增高,p300/CBP相关因子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提示p300/CBP相关因子可能是一个潜在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本研究又为宫颈癌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本研究结果显示,Survivin蛋白和p300/CBP相关因子两种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密切相关,提示这两种蛋白可能共同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在局部的浸润和局部或远处的转移中发挥协同作用。p53、Fas 等细胞凋亡基因可被高表达的Survivin蛋白抑制,导致细胞的凋亡减少,促进肿瘤的无限增殖。Adamkov 等[15]研究发现p53 蛋白的过度表达可抑制基底细胞癌细胞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抗凋亡活性。另有研究发现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 的表达与p53 和Bcl-2 蛋白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16]。p300/CBP相关因子是抑癌基因p53 的共激活子,其影响细胞分化、凋亡与肿瘤形成的原理是通过调节p53 的活性及其蛋白的稳定性来使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17]。由此说明Survivin蛋白和p300/CBP相关因子这两种蛋白可能通过p53 基因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宫颈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本研究证明随着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增高,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而p300/CBP相关因子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并且两种蛋白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这一结果为宫颈癌的预后判断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给宫颈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猜你喜欢

宫颈癌阳性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