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风建设的新模式
2021-01-29丛子程
丛子程
摘要:班风建设不仅关乎一所学院的声誉和影响,更是决定一所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辅导员在班风建设中的角色和职责定位、学生班风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辅导员促进学院班风建设的新路径:运用“班级星级色卡”模式经营和管理班级学生。开展修学和服务他人的活动,落实班级管理五要素,从而实现班级的自觉和自治。
关键词:辅导员;班风建设;“班风星级色卡”模式
班风包括辅导员的管理作风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活动纪律等方面的作风。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激励建设,能够逐步形成好的传统,助力学生发展。优良的班风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于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提高學生整体素质、夯实班级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体的多维度发展具有潜移默化、齐头并进的引领作用。高校肩负者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的使命,因此,教师应将班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
一、影响学生班风建设的因素分析
(一)家庭因素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无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都具有其他两种教育无法代替的优势。社会因素。
(二)学生因素
从大一新生的表现来看,他们高中阶段很少有娱乐的时间,新生刚到大学,突然发现自己掌握的时间比较多,很容易产生思想懈怠的情绪,导致部分学生旷课或无心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从虚拟的缥缈世界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沉迷其中。对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评选漠不关心,我行我素。
(三)专业课程因素
专业课程一向比较难懂,部分学生会因为找不到方法而放弃,从而产生厌学、逃离的想法。如果无法及时控制局面,那一个班的整体班风就会愈来愈差。一个优良的班风不仅仅是班级良好健康发展的动力之源,更重要的在于对所学专业的保障和强化。作为专业课教师在上好每堂课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督促与指导;班级学生也应该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对难懂、一知半解的专业课程进行重点突击,形成不耻下问、迎难而上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促进班风建设的新路径——“班风星级色卡”模式
(一)班级的星级色卡建设
首先,根据班级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分别设立班级五星建设标准。从一星到五星,每个阶段的班级都有相关的色卡进行匹配,色卡也分五种,分别是红、黄、蓝、绿、粉。每种颜色分别对应一个星级(即一星蓝色:辅导;二星红色+蓝色:修学+辅导;三星红色+蓝色+绿色:修学+辅导+仁爱;四星红色+蓝色+绿色+黄色:修学+辅导+仁爱+人文;五星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粉色:修学+辅导+仁爱+人文+团建)。五星级班级是班级发展的理想状态,每个班级均可以根据所处建设阶段以及班级自身发展情况决定班级定位,实现轻松成长,循序渐进地推动班级星级成长。
其次,班级可定期按五星级标准进行自检,辅导员审核,以便了解班级现状,根据五星标准制定班级成长的星级目标;根据管理目标,全面分析五种颜色(辅导、修学、仁爱、人文、团建)的情况,制定具体计划,责任到人。尽快成为五星班级。
(二)班级星级管理负责人的职责
1.班级星级管理。管理主要由辅导员、班干部及班级成员共同参与开展。各班级学生是班级的主旋律。辅导员和班干部是服务班级的和弦音。
2.辅导员的定位与职责。
(1)定位:学习者、辅助者、分享者和服务者。
(2)职责:带好一个班。
3.班长的职责:做好班级团建,落实班级管理,增强凝聚力。
(1)使班级成员具备共同的班级目标、信念、使命,建立清净和谐的关系。
(2)组织开好班委会,建立良好沟通。
(3)推动成员积极参与班风建设,人人都能发挥作用。
4.修学精进负责人的职责:做好修学过程管理。
(1)带动班级成员建立修学态度,养成修学习惯,落实自检自修。
(2)自觉组织共修(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3)记录班级成员修学状态,分析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陪伴关爱等。
三、班委会的日常职责
1.班委会日常工作的重点是带动各班级成员落实好“班风星级色卡”模式的有效性。
2.促进班级同学间形成伙伴关系。
3.带头营造有法有爱的班级氛围:良好的修学氛围,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相互促进、提升班级凝聚力;养成检讨自身不足,随喜他人成长的习惯。
4.发挥出班级的人文、慈善等作用,积极主动地开展读书会、健康养生等促进身心发展的项目。
班委会成员在班级中要起到旗帜、发动机、桥梁的作用,成为班级及班小组事务的热心分子和组织者,带动每一位同学共同把班级建设成“自觉、独立、自我优化、自己把班级经营管理好”的优秀班级。
参考文献:
[1]类康.浅析当前独立学院班集体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学刊,2018(10).
[2]郑银珊.高校班集体学风班风建设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4).
[3]李龙.试论从宏观微观角度切入推动班风学风宿风建设[J].人文教育,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