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家网络学习中情绪疏导之音乐调节方法研讨

2021-01-29张晓燕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3611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负面居家旋律

张晓燕(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361100)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生活,可能会出现作息时间紊乱、学习兴趣缺失、网络生活失控等情况,这很容易激发其负面情绪,引发不必要的家庭矛盾。学生目前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家长要控制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共同做好自己和孩子的心理调节工作。

一、居家学习期间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

图1 初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情况

我校心理组教师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见图1)。从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针对“疫情期间觉得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回答“非常好”的学生比例占46.68%,“比较好”的为35.98%,“一般”的为14.51%,“比较不好”的为1.91%,“非常不好”的比例为0.92%。整体来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疫情期间受到了影响。这极小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家长、教师的关注,这些学生在必要时,可以求助同学、家长、教师以及专业机构。疫情初始,我市教育部门提早预判并开通了心理健康咨询援助热线和心理辅导网络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免费、专业、耐心的心理援助服务。

从防疫期间的情绪状况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总体情绪是稳定的(见图2),主要的情绪表现为无聊、平静、愉悦这种中性或积极情绪。无聊、平静两种情绪可能和“宅”在家太久,没办法出门以及较少接受新鲜刺激有关,而愉悦可能反映出学生对“宅”在家的生活整体是满意的。其次,学生的负面情绪主要为焦虑和厌烦,这些情绪的产生可能由没办法及时开学导致。最后是恐慌、愤怒和亢奋。恐慌和愤怒可能主要来自疫情新闻的报道,而在家中发生的一些比较激烈的事件容易让学生亢奋。

图2 初高中学生情绪状况

对于学生出现的焦虑、厌烦、恐慌、愤怒和亢奋这些负面情绪,在居家学习中如何进行排解,成为很多学生、家长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要依靠生活,更要改造生活。基于此,面对现实生活中居家学习期间产生的各种情绪问题,从音乐学科的特点进行分析,探寻用音乐教育疏导情绪的方法,即用教育改造生活。

二、音乐要素特点对情绪的影响

1.情绪的定义

某种刺激作用在个体身上产生的身心激动状态被称为情绪。情绪并非自发,大多数与个体相关环境中的人、物、事有关,它们的变化会对个体情绪产生较大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刺激不能是内在的,比如,生理器官功能性异常、联想记忆等心理活动会引发潜在的刺激,从而产生个体体验情绪差异。当外部环境、客观事实达到个体的期望或满足个体需要时,就能够引发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负面的情绪。

2.音乐要素特点对情绪的影响

音乐伴随着每个人。古言道:“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音乐借助影响个体情绪感知的方式来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它是能够诱发情绪,直击心灵,直接展现情绪的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人在接受音乐刺激后,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而这种体验不仅是受过音乐专业教育或训练的特殊人群才会有。

音乐由速度、旋律、节奏、音程、和声、调式调性等众多要素构成,而不同的音乐要素变化都会对个体情绪反应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以音乐要素中的速度和旋律为例,进行分析和阐述。

从音乐速度看,快速音乐更容易调动个体的正性情绪,容易引发兴奋、高兴、愉快的积极情绪。而慢速音乐的动力性相对较弱,往往会引发个体的难过、哀伤等消极情绪。

例1:《匈牙利舞曲》第五号,使用复三部曲式,较快的快板,G 小调,2/4 拍。

这首乐曲速度稍快,欢乐淳朴、热情奔放,突出舞者的姿态与情绪。聆听完此曲,个体出现的焦虑、厌烦、恐慌、愤怒等负面情绪会渐渐缓解,甚至产生愉悦的情绪。

再从音乐旋律走向上分析。上行走向旋律的音乐作品常常表达出一种激昂、振奋、愉悦、积极的情绪特征,这与个体在情绪激动时出现的上涨的情绪形态呈正相关。而下行走向的旋律往往表现出一种轻柔、低沉、阴郁甚至颓废的情绪,与个体在情绪消极时出现的下降的情绪状态相符。折线式旋律容易使个体产生波浪式的跌宕起伏感,直线形旋律则与个体停滞、平静的情绪相关。

例2:冯·苏佩《轻骑兵序曲》,管弦乐合奏,4/4 拍。

此乐曲将战场的情景描绘得相当完美,由两支小号吹出的引子拉开了一段戎马生活的序幕。马蹄的奔跑、整齐的队伍、激烈的战斗、紧张的巡视,还有对死者的哀悼一应俱全。它的基调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在辉煌的高潮中结束。同样,聆听完此曲,个体出现的焦虑、厌烦、恐慌、愤怒等负面情绪将得到缓解,会渐渐产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三、居家学习期间适合聆听的音乐

当个体出现心情烦躁、焦虑或厌烦情绪时,一般会选择聆听音乐来缓解。聆听什么样的音乐也是有选择的,除了上面介绍的容易让人产生快乐和兴奋等正性情绪的快速音乐,以及表现出愉悦、高昂、积极、具有张力等情绪特征的上行走向旋律音乐作品,还可以选择聆听大家感兴趣的舒缓的、安静的、甜蜜的、温暖的轻音乐、世界音乐或New Age 音乐,以释放和排解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帮助个体调节身心。个体在情绪波动时,尽量不要去聆听带有歌词的音乐,因为歌词太过于具象,会有明确的指向性。播放音乐的时候,音量小于60 分贝,声音过大会变成噪声,起到相反的效果。

例3:林海的《琵琶语》,4/4 拍,作品以世界音乐、Jazz、古典音乐、New Age 等编曲手法,深受大家的喜爱。

琵琶乐器具有“泣泣私语诉衷肠”的特点,加上洞箫、钢琴、小提琴、中提琴等乐器时隐时现,很好地完成了和声的作用,再配上一段天籁般吟唱的女声,一步步牵引,最终让人沉醉在音乐意境里,达到情绪宣泄的目的。

情绪的产生到消退,是一个伴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与时间紧密相连。音乐对个体情绪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四、居家学习期间利用音乐进行自我调节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教育必须走进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鼓励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使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结合音乐学科特点、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媒体手段以及居家生活的条件,提出以下利用音乐进行自我调节的方法。

1.利用聆听音乐过程中的体态律动对情绪进行排解和调节

个体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情绪,生理节律与音乐节奏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外部动作及面部表情都会自然而然地伴随音乐的速度、节奏、旋律轮廓、音乐信息变化而做出外显行为反应,如用手打拍子、哼唱旋律、身体跟随节奏舞动,等等。这其实是在心理层面上引发的情感交流和共鸣。这些反应更有利于排解负面情绪,调节身心健康。

2.亲历角色扮演,感受音乐魅力,对情绪进行转移或调节

寻找经典的音乐作品,学生在熟悉后,扮演作品中的一个或多个角色,亲身融入,从剧中角色的角度唱出或表演作品。这种体验式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和生活的关系,也能意识到音乐的魅力来源于生活,生活是音乐魅力的源泉。这个角色扮演的过程既能满足学生对音乐的需要,又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借此转移负面情绪,增强对音乐美的追求。

3.借助网络平台

可借助网络平台,如QQ 群、微信群、腾讯会议等,参加社团活动,进行K 歌比赛、小型合唱排练、乐器演奏、乐队合作等。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在音乐的海洋中得到锻炼,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感情,放松身心,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愿意通过音乐去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增进同伴之间的友谊。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正面情绪,培养学生团结、自信、上进等心理品质。

4.举行家庭音乐会

此外,还可以在家里举行家庭音乐会,共同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或是演唱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互相表达感受,加深对彼此的理解,产生更多的共鸣。以音乐为主题的情绪疏导方式,能给亲子沟通的内容增加一些缓冲地带,缓和因沟通内容单一而引发的激烈冲突,有效地缓解学业压力和家长居家陪伴的焦虑,有利于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改善亲子关系。

综上所述,居家进行网络学习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叛逆期,面对对网课的不适应和来自家长的压力,他们容易变得抑郁、焦虑、暴躁、易怒。这给学生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甚至严重地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学习。教师应该积极发挥音乐对学生情绪调节的作用,推荐学生欣赏、感受、体验有利于调节心理的优秀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理性认识音乐的健康功效,并将这种情感体验扩展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打造健康的心理世界,塑造高尚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负面居家旋律
春天的旋律
《居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staycation居家假期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7月,盛夏的旋律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