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幸福观研究

2021-01-29李红梅

世纪桥 2021年6期
关键词:幸福观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

李红梅

(湖北经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1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结果,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逻辑起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在带领人民不断翻开历史新篇章的伟大征程中,谱写了人民幸福的新蓝图,形成了丰富和系统的幸福观。梳理中国共产党人幸福观的历史脉络、探析其历史成就、展望其未来路径,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幸福观形成的历史脉络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所形成的幸福观脉络主要分三个阶段。

(一)1949 年至1978 年,“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观

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为人民幸福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个基础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殷切希望。而这一愿望不是凭空想象的,是在“一切为了人民”指引下,在长期的革命实践探索中不断形成的,并日益呈现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认识到人民在创造历史中的主体地位,提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1031。随着革命实践的推进,中国共产党人看到了人民在推动革命前进中的作用,适时提出了在革命实践中始终以“一切为了人民”的指导思想,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2]1094的路线方针。遵循着这一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然后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2]933,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百废待兴,加之国民党统治下长期的通货膨胀造成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又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人民幸福生活失去了物质基础。此时,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怎样建设新中国,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首要问题。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一切为了人民”为根本立足点、出发点,深切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医治战争创伤、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3]19这是发挥人民建设新中国主体作用的根本前提,是人民生活幸福的物质保障。要想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经济是基础,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有步骤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进行土地改革运动。1950 年至1952 年的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之后,不仅迅速提高了经济地位,而且形成有觉悟有组织的阶级队伍”[4],这为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奠定了群众基础。此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以“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指导实践,坚持从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出发,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为中国共产党继续带领人民谋求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根据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为中国共产党人幸福观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1978 年至2012 年,“人民共同富裕”的幸福观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幸福的道路上也有曲折,而这并没有动摇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没有改变中国共产党实现人民幸福的初心,更没有阻碍党继续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步伐。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和秉承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形成集中与民主、纪律与自由、统一意志与个人心情舒畅相统一的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思想”[3]28,在1978 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实现人民幸福的新篇章。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反思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当时的“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5]449。同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5]537。进而提出了“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5]534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并提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富裕”[5]585的论断。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不断实践中,形成了“人民共同富裕”的幸福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但在社会主义建设深入推进和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成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首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6]的原则和方法。同时指出,制定党的方针和政策的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才能建立起更加幸福、和谐的社会。2003 年,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提出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12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秉承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更好地促进了社会公平,为实现共同富裕开辟了新的路径。

(三)2012 年至今,“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幸福观

2012 年,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一切为了人民”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幸福观,把“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社会主义建设新胜利的一个基本要求,指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7]70并提出到2035 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8]的目标。同时,根据我国社会和人民生活变化了的实际,适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8。由此可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将实现共同富裕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融为一体,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实现美好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和要求,从而将幸福观上升到一个更全面、更深层的高度,即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幸福观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其内涵也是多维的、丰富的。在物质方面,“拥有温暖住房、充足食物”[9]“安居乐业、衣食无忧”[10]就是美好生活;在政治方面,人民群众享有“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1]25的权利就是美好生活;在精神方面,拥有丰富的精神食粮、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从丰富的文化生活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就是美好生活;在社会方面,“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秩序安定有序”[11]就是美好生活;在生态方面,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12]就是美好生活。而对于如何实现美好生活,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13]。

“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幸福观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一致的,拥有美好生活也是人民幸福的题中应有之意,人民只有在物质、精神、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社会生活之中都感受到美好,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才能实现。因此,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长期坚持的幸福观。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秉承幸福观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相继秉承“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共同富裕”“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幸福观,带领全国人民接力奋斗,在人民的经济生活、民主政治、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经济实力极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 年的679 亿元,增长到1978 年的3678 亿元,在21 世纪的第一年,即2000 年达到10.0280 万亿元,首次突破10 万亿,到2020 年则突破了100万亿元[14]。与此相对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 年的119 元,增长到1978 年的385 元,2003 年突破1 万元达到10666 元,至2018 年飞跃至66006 元,首次突破1 万美元,在世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020 年,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189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 元,并且实现了5575 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这既是中国在世界可以载入史册的辉煌一页,也是党向中国人民提交的最满意答卷。我国在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不懈地把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实现人民幸福的前提密不可分。

(二)民主政治建设着力推进,顺应人民民主权利新期待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制度,以及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内容的基本政治制度,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极大优越性。在这一系列基本政治制度的支撑下,中国共产党首先通过宪法确立了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一律平等的权利,并不断赋予人民群众以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越来越全面、广泛地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之中,保证人民群众越来越通畅和多样化地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还鼓励人民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过程中通过微信等新媒体进行网络监督,揭发腐败案件,从而使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治权利行使的监督制约作用越来越有力量,我国的民主监督体系越来越健全。[16]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进行的改革和取得的成就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实现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奠定了制度基础。

(三)精神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满足人民精神生活新要求

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的反映,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秉承“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观,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文化发展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国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一批批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也鼓舞了人民群众生产和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此后,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任务和目标,不断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添砖加瓦。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达到新高度,全社会掀起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风尚,开辟了人民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新境界,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1]28的新目标,使人民群众在快乐、尊重、轻松的氛围中享受社会主义文化成果,享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食粮。

(四)生态文明建设长足发展,人民生活环境呈现新面貌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一切为了人民”幸福观的指导下,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水治国”“绿化祖国”的号召,开始了探索环境保护的征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相继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退耕还林、封山绿化”等目标,在保护环境的实践中使环境保护法律化、制度化,并形成了“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等环保理念。至党的十七大,“生态文明”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当作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指出“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17]。在这一环保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环境呈现新的面貌,人民越来越能够享受到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安全的食品和宜居的环境,全国人民也日渐形成“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共识。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幸福观的应有向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一个个伟大的奇迹,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并在美好的生活中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幸福。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身上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仍应秉承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为人民谋幸福的实践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去开辟新的幸福路径。

(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等重要观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发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中的矛盾和规律,带领人民攻克了无数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1942 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章中,就反对以主观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号召共产党员积极宣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随着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逐渐深入,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提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观点,并相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18]。毛泽东正是充分认识到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进而看到了人民是挽救国家危亡和推动社会前进的依靠力量,逐渐树立起“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观。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从生产力的角度认识和建设了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开创了“人民共同富裕”的幸福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相继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提出了以人为本等发展理念,将“人民共同富裕”幸福观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是人民创造了今天的历史,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都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19],人民理应享受革命、建设、改革的成果和今天幸福的生活。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紧紧依靠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必由之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21]但道路并不是随心所欲地选择,“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2]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出来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一条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尽快从困苦的生活中摆脱出来,适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辟了社会主义改造之路,此后又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并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从教训中总结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基础。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并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些回答也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为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幸福观的提出提供了依据。此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相继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 世纪,也丰富了党的共同富裕幸福观,为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过上幸福的生活提供了道路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发展和人民要求,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回顾党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历史,正是党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这条道路指引着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进入新时代,在前进的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23]

(三)以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为政治保障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24]。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人民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了人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党的建设被誉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党的建设仍然是其成功的法宝。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之日起就注重对自身的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首先认识到增强自身本领的重要性,提出了党员干部学习新本领的要求。同时,党尤为注重自身的思想建设,要求每个党员要从思想上入党,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和任务,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领导核心。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党如何代表人民利益,党如何科学执政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把党的建设推向前进。

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中国共产党仍然是应对和解决各项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仍然是带领人民实现幸福的核心力量。面对新问题,面对新时代条件下的“四种危险”和“四大考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比任何时候更加重要,党只有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认识自身发展的不足,善于自我反省,从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等方面把自身建设成“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42,才能牢牢坚守住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并为实现人民幸福和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猜你喜欢

幸福观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启示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