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在麻醉药品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01-29何小云邱玉姣陈进芬梁月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期
关键词:麻醉药品麻醉科麻醉药

何小云 邱玉姣 陈进芬 梁月兰 黄 丽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省湛江市 524000

麻醉药品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药物,其在各类型手术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有效改善手术治疗效果,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轻术后疼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1]。麻醉药品的管理工作可直接影响麻醉药质量及患者用药安全,做好麻醉科麻醉药品管理为保证科学安全使用麻醉药的前提,尤其是近年来麻醉药种类不断增多,加强麻醉科麻醉药品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三级库药库管理模式指对所用药物进行三重管理制度,包括药剂科药库、药房药库、病房药库,一库负责对麻醉科麻醉药品进行采购分配,二库负责总库药品分发及下级库药品领用,三库负责病区患者药品发放[3-4]。本研究将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用于麻醉药品管理中,旨在评价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2019年麻醉科麻醉药品管理分别采取不同管理模式,2019年1—6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从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男43例,女37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5.33±10.62)岁,麻醉类型:全身麻醉31例,静脉麻醉19例,椎管内麻醉12例,神经阻滞18例。2019年7—12月实施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从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男42例,女38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4.15±11.79)岁,麻醉类型:全身麻醉30例,静脉麻醉18例,椎管内麻醉11例,神经阻滞21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药品管理期间出现调职或离职人员者;对本研究不同意者。

1.3 方法 2019年1—6月实施常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主要依据《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灌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进行麻醉药品管理。2019年7—12月实施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具体措施见下:(1)建立管理系统:构建药剂科药库—药房—病房的三级库药品管理系统。一库根据药房、麻醉科及病区常用麻醉药使用情况合理制定麻醉药基数及上下限三级库表,保证后续麻醉科不同麻醉药合理供应,不能出现大量麻醉药库存积压。药房掌握病房及麻醉科麻醉药种类及数量,专人负责管理并指导病房用药,负责人员需具备麻醉科麻醉药调配与管理资格及经验,并定期进行麻醉药及特殊药品管理培训,熟练掌握麻醉药管理要求、目的及流程等。病房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基数麻醉药,要求及时发现麻醉药领取、登记、分配、调剂、处理等环节常见问题,每月清点药物使用情况,并上报药房。(2)药房督查:麻醉师每日需对病房麻醉药基数情况进行上报,若基数达到下限或出现异常问题需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处理。药房专区需安排1名麻醉师,每周至少到病房督查指导工作1次,对给药规范、基数管理、药品摆放等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指导。(3)病房管理:各病区选拔一名责任心强、具备麻醉药品管理知识的高年资麻醉科护士进行管理工作。其管理任务主要包括每月对麻醉药数量进行清点,并检查药品质量及有效期,详细记录并上报药房,根据麻醉师领取药品情况及时核对处方,对整个麻醉药发放过程实施管理,处方应结合患者病理资料,确保麻醉药使用个体化。每班严格做好交班相关工作,详细记录麻醉药数量、类型、效期、每班使用情况等。

1.4 观察指标 对实施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前后麻醉药物准备时间、药品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麻醉药物准备时间差异 实施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后,全身麻醉、静脉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各麻醉药物准备时间明显较实施前更短(P<0.05),见表1。

表1 管理前、后麻醉药物准备时间差异

2.2 实施管理前、后药品管理问题 实施三级库药品管理后,给药不规范、药品损伤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明显较管理前的8.75%更低(P<0.05),见表2。

表2 管理前、后药品管理问题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疾病类型不断增多,使得外科手术比例相应增高,而麻醉药应用也逐渐增加,对麻醉科麻醉药品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麻醉药具有镇静、镇痛等作用,利于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及应激反应,但使用过程中出现误用或滥用可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及患者健康[5-6]。故加强对麻醉科麻醉药品的管理工作、规范临床用药十分重要。

常规麻醉药管理方法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麻醉科内麻醉药验收及使用均由麻醉师完成,护士参与其中较少,导致麻醉药使用及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可一定影响麻醉药基数准备[7]。且部分麻醉药存在质量问题,使得麻醉药使用期间容易出现准备不充分、库存积压等问题,不利于提升麻醉药品质量管理[8]。故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麻醉药品进行规范管理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中于2019年7—12月对麻醉药品实施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取得较好效果。

三级库管理模式在每个病区设立麻醉药管理专人,负责对病区药品进行清点、检查、保管、发放领取等管理工作,药剂科总库根据药房、病区及麻醉科常用麻醉药使用情况制定麻醉药基数可保证后续麻醉科不同麻醉药合理供应,避免药品积压、损耗、变质等[9]。每月安排专人清点检查药品,严格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对快过期的药品做好标识,可避免药品过期,使其在有效期内被消耗,可有效降低药品损耗[10]。三级库管理要求药房专区药师每周下到病房对给药规范、基数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要求护士熟练掌握麻醉药功能、不良反应、禁忌证、储存方法等,确保用药规范与安全[1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三级库药品管理后各项麻醉药物准备时间明显缩短,提示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可有效缩短麻醉准备时间,可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利于治疗中把握手术时间。此外管理后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管理前相比明显更低,提示上述管理模式可实现对基数大、种类多的麻醉药品规范管理,对减少药品损耗、药品过期、给药不规范等不良事件有重要作用[12]。

综上所述,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在麻醉药品管理中应用价值较高,可缩短麻醉药物准备时间,还可减少药物损耗、给药不规范、药品过期等不良事件发生,利于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麻醉药品麻醉科麻醉药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麻醉药品处方的电子化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市属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实践与分析
医疗机构使用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探讨
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在麻醉药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麻醉药品,尤需安全管理
基层医院麻醉科工作是怎样的
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的研究进展
常用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