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的小学语文学习指导策略研究

2021-01-28唐桂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唐桂山

摘  要 从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对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下的小学语文学习指导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 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小学语文;电子学案;学习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3-0042-03

0 前言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缺乏新意,学生的学习死气沉沉,教师也无法给予学生全方位、一对一的学习指导。数字移动平台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为“教”与“学”带来巨大的变革,可更好地助力学生语文学习成长。为此,有必要对基于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的小学语文学习指导加大探索。

1 基于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的小學语文学习指导

指导语言积累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积累,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语言积累方法,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提升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显然,利用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更好地拓宽了学生的语言积累窗口。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具有强大的网络搜集、整理、共享功能,教师可以借助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建立小学语文电子文库,如将成语故事、唐诗宋词、经典散文、广告妙语、趣味对联等分别建立专题电子文库[1]。学生只需要登录移动平台,就可以根据兴趣个性化地搜索积累学习,从而使数字移动平台成为“个人版”辞典,对于良好语感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是具有诸多好处的。

指导阅读拓展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为教师指导学生拓展阅读创造了便利,可更好地助力学生阅读学习。图1所示为基于移动数字平台的拓展阅读指导流程。在移动数字平台之中,阅读学习依靠学生自主、合作,而教师成为教学中的组织引导者,为学生呈现情境、提供探索空间,组织学生开展互动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若是出现疑问,可以网上自学探究质疑,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以《匆匆》这节课的教学为例,在基于移动数字平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平台网络,将朱自清先生的其他文章如《背影》《春》《荷塘月色》等进行对比拓展阅读,并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索方式,比对朱自清先生散文的特点,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学生的阅读量,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指导写作学习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多数小学生而言,都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写作教学瓶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难以突破。而在基于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平台的可视化、可控化、形象化的特点,将写作材料通过图片、影像展现出来,以此唤醒学生的记忆或者再造想象,帮助学生拓宽写作空间。此外,在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中,作文评改方式也发生很大改变,除教师评改外,还可以实现学生自行修改、学生互改、师生共改,这将带动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具体而言,基于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的写作学习指导流程为“创设情境,引发期待→范例导航,领悟方法→空间转换,激活写作→积累素材,拓展想象→自主构思,书写文章→多元评改,拓展练习”。

2 基于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的小学语文学习指导策略

电子学案制定,个性学习指导  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为学生构建了丰富、交互的学习环境,为“以生定教,以学导教”提供了保障。在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中,教师指导学生语文学习,可通过电子学案制定的方式,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从而突破传统课堂教学障碍,实现课堂教学质的飞越。图2为电子学案流程图,下面针对进行具体阐述。

1)课前导学,为个性化学习奠定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新知识学习的陌生感,促使学生迅速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以往虽然很多教师也十分关注学生的课前预习,但是一直苦于无良好的方法,而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的出现,可使用电子导学案帮助学生进行课前学习[2]。如在《少年闰土》这节课学习前,教师就可以利用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为学生制定导学案,并借助网络E-Class平台为学生发布预习型作业;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中的电子书包功能,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料,以此保证良好的预习效果。具体的课前导学案设计如表1所示。

2)课中研学,让个性化学习得以深入。在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中,有了课前的预习铺垫,学生对于课文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这就为课上的个性研究化学习奠定了基础,实现了教师传授向学生自主学习的过渡转变、讲解感悟向语言实践的过渡转变、被动听向主动讲的过渡转变。图3为基于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的课中研学流程图。还是以《少年闰土》这节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交流预习成果,然后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四角的天空指什么?对于这一句话怎样理解?”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或赞或疑,在讨论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合作学习中若是出现难以解答的问题,还可以借助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去搜集相关资料,从而使个性化学习得以深入。

3)课后拓学,使个性化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语文知识来源于广阔的天地,单依靠课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通过课后拓学加以延伸,才能更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图4为课后拓学流程图。还是以《少年闰土》这节课为例,教师在结课时可以利用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组织开展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整合实践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选读课件,拓展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三篇文章;

②浏览鲁迅先生文学选相关网站,更好地了解鲁迅先生的一生;

③进入论坛,发表自己关于《少年闰土》这篇文章的读后感;

④结合自身对文章阅读的相关理解,绘画出“少年闰土”的形象。

建立专题网站,辅助自主学习  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打破了常规的学习模式,更好地整合了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超越常规的课堂学习形式,可在真实的情境下为学生的个性学习发展创造便利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保障。为此,在应用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指导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建立一个专题网站,并为学生创建辅导区、资源区,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现实的空间和虚拟的空间有效地连接在一起,促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实践者。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创建辅导区。教师可以借助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专门为学生创建一个辅导区,从而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需求。具体而言,在辅导区中,教师可将导学案及学习内容、步骤有针对性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借助辅导区既可以进行课前预习活动,也可以作为课后延伸学习的平台,从而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自主学习,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大有裨益。

2)资源区。在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之中,教师可通过创建资源区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知识搜索的导航。在创建资源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将特定的学习素材资源纳入其中,从而形成专题资料库,学生通过相关的查询系统,就可以搜集自己所需的资料。这不仅为学生的拓展学习提供了保障,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利用平台功能,发挥激励作用  在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中可以时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对学生的学习作品进行保存,还可以利用平台的讨论区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评价。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支持和激励,而且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进步和成长。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讨论区。在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中,专门开辟有讨论区功能,如教学聊天室、在线论坛、E-Class平台论坛、QQ群等,成为学生发表见解和共享学习资源的阵地。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中的讨论区,帮助学生远程在线解答相关问题,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指导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师生互动交流提供了保障,彰显出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2)展示区。在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示学生的成长进步,还专门开设了展示区功能。该功能区的实现,主要是利用网络的传输性和可储存性,将学生的相关学习成果分享上传出去,更好地记录学生的进步成长,学生将通过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看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加持久。

3 结语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移动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也为“轻负高质”的教学发展提供了保障。其中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但现下对于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还缺乏经验,有必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毛媚华,施律军.基于一对一数字移动平台的小学语文学习指导探索[J].教育信息技术,2016(12):28-30,21.

[2]刘伦昌.互联互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谈“一对一”数字化课堂教学实践[J].中小學信息技术教育,2016(12):52-54.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