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宏扬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

2021-01-28夏婉清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素质教育

摘要: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有极大的推进意义,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职教师应当学习借鉴陶行知教育理论与思想,更准确的把握中小学课堂教学规律,完成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改革。本文在陶行知理论和中小学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对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实施路径做了简要分析,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

关键词;陶行知理论;学习借鉴;素质教育;实施路径

引言:

为了更准确的推动素质教育改革,针对教学大纲、教学课堂、现行教材,在职教师应学习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以准确掌握中小学课堂教学规律。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的意义

1、打造育人特色

面对复杂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一线教师既要有职业操守,又要有责任、道德、诚信和正确的价值观。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出了,学校在确定教学根本任务时,要做到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不仅要传输知识文化,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之外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处于7~17岁的中小学生,知识、耐力、毅力、抗挫折能力等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应当从社会、学校、法制道德等多层次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道德品质与责任意识等,从而打造自己的育人特色。

2、打造教学特色

陶行知教育理论指出了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教师在教学中太过于依赖课本,重点在教而不在学,指出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完善学生的学习,更加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把学习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因此,一线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育中耐心开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好奇心,紧紧围绕思想、行动、价值,三个导向开展特色教学。

3、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陶行知教育思想里,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的淋漓尽致,这正是当今素质教育奋斗的最终目标。传统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授之以鱼”的教学方法,重点为学生传输一些零碎的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这样的教学缺乏教育实质,学生无法获得思想和行动上的创新。因此,不是应当创新“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重点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引导学生独自在学习中发现、创造、学习。

二、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论匮乏、落后

受传统教育体系根深蒂固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奉承“教师”的权威性,学生在学校应当无条件的接受老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模式,枯燥死板的内容,不仅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还与素质教育要求相背离。其次,有些教师错误理解素质教育改革,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玩耍”,却没有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培养,使得课堂活动形式化。

2、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城乡收入差距大,导致了农村教育在教育资源与教育资金上与城市教育差距较大,有意或无意的形成了城乡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匀的乱象。比如,农村中小学在教育经费和教育设施上与城市学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图书室、活动室、实验室等设备设施不够完善;整体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农村学校老教师偏多,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对素质教育改革理解不到位,产生了教学冲突。

三、推行中小学素质教育具体实施路径

1、明确教学目标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在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时,存在一定的理论障碍,科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形式化等都是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因此,应当学习借鉴陶行知理论,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开展与教学活动相关的社会实践课程,以期从多维度、多层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其次,教师还要明确教学目标,陶行老先生明确指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民大众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并以此为目标践行“教、学、做”合一。比如,对于语文、外语、生物等学科,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挖掘德育内容,做到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相结合,在培养学生智力与知识的同时,形成积极、向上、阳光的性格。

2、改革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为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和终点,教学方式则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一线教师在完成教学实际与教学改革的同时,要进一步完成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设计,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陶行知老先生一生都致力于教育普及與教育改革,要做到城市与农村、儿童与成人有效衔接;在教育改革上,他推行“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方式,而不是知识的传输。以此为基础,完善现有教学途径与手段,并且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性、技术性特征,利用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记忆与知识的迁移,并且熟练掌握运用学习的方式方法,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实施。

3、开展生活实践性课程

要推行素质教育改革,重点是加强生活实际与教学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研究探索和直接体验为主要授课方式。首先教师要结合陶行知理念,确定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丰富经验;二是认识社会、自然、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三是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四是形成积极、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其次,教师要理解生活即教育的核心理念,打造开放性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找到书本内容的实际反馈,实现传统教学到素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生活及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具有先进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教学理念。结合该理论,教师要明确,教学重点不在于知识的传输,而在学习方式的传输,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进入实际的社会情景,进而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完善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实践。

结束语:

陶行知教育理论,不仅对当今素质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启示,而且还是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当今的教育体系改革中仍然保持着较大的生命力。因此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践行陶行知先生“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基本思想,做到学生发展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以进一步创新、丰富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内涵,推行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毕白云. 如何宏扬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小学素质教育[J]. 魅力中国, 2015(52).

[2]胡齐戈. 小学素质教育中融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方法[J]. 学周刊, 2017(11):28-29.

[3]许钟南. 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弘扬素质教育[J]. 新课程:小学, 2012(11):136-136.

作者简介:夏婉清(1993.3)女,汉,江苏徐州市,中小学二级,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