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分类 从小做起

2021-01-28何杏萍

锦绣·中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

何杏萍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提升,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城市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如何科学高效地处理垃圾的任务相当紧迫。学校作为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如何教育学生从小做起,在生活中掌握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继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垃圾分类;学生行为习惯;家校共建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垃圾的排放量在大幅度的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根据科学统计,我国每年产生垃圾上亿吨,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面临“垃圾围城”困局。因此,将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加工再利用等分类加工的工作就显得愈发重要。学校作为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树立“垃圾分类要从小做起”的理念,推行垃圾分类环保观,对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如何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行为习惯,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一、认识垃圾分类的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过多次重要批示,他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早在2000年,原建设部就曾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和桂林等8个城市中率先实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进行试点工作,但进展却不尽人意,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2003年,原建设部制定并发布了《城市生活分类标识》。次年发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评价标准》,对垃圾分类方法和评价标准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和指引。但垃圾分类总体收效甚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前期处理不到位:尽管大家普遍支持垃圾分类,但在家中真正开始垃圾分类做法却并不多,垃圾混装的情况十分普遍,垃圾分类意识还较淡薄,没有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因此,教会学生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是现阶段小学品德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以学生环境卫生教育为本,将垃圾分类投放、回收习惯的养成融入小学的德育教育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意义

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充分说明了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垃圾分类是优良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2003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在小学的4到6年级的教学中明确提出:“收集有关垃圾分类的资料,讨论垃圾分类的好处及具体做法。”从国家制度层面看,在学校教育中关于垃圾分类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一种观念的树立,更是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家陈鹤琴说过:一日生活皆课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终身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像是一张白纸,有较强的向师性和模仿能力。学校、家长和社会应该抓住机遇,以实际行动为主,知识理论为辅,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认知,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习惯培养教育,使其成为成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社会公民,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三、灌输垃圾分类知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节约意识和行为习惯。首先,让学生熟知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可回收利用垃圾——废纸类、旧金属等;第二类,厨余垃圾——菜叶、剩饭等;第三类,有害垃圾——过期药品、废电池等;第四类,其他垃圾——餐巾纸、烟头等。为了让学生清楚认识这四类垃圾,并能正确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学校购买了一些垃圾分类的模具,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亲身模拟把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同时,定期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要达95%以上。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尽量少的制造垃圾,保护美好的环境,每个学生都要树立“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大局意识。

四、倡导绿色文明,树立环保意识

学校以倡导绿色文明,创建绿色学校为基础,为了加强环保教育,在学生中树立“节约资源,物尽其用”的环保理念,增强学生的环保、节约意识,体现当代学生的风采。每学年以“世界环境日”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环保活动。如“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活动,学生利用生活的废弃物,如废纸盒、易拉罐,旧衣物等,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宝贝”。有废纸盒做的小包包,有用易拉罐、纸片做的小帆船,光盘做的自行车等。开展垃圾分类手抄报评选活动,激励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保护自然,体现环保生活的热情,带来了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将环保、创新理念广泛传播,意义深远。

五、小手牵大手,垃圾分类进家校

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齐动手”活动,向学生宣传垃圾分类收集的重要意义及分类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垃圾分类要从小做起”的理念,推行垃圾分类环保观。通过主题班会课的形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让小学生成为家里的垃圾分类“小小培训员”,向家人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带动一个家庭参与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入户率,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同时让学生为创建优美环境做贡献,做垃圾分类的小主人。

垃圾分类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养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学生增强“垃圾分类,绿色环保”意识,准确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从自己做起,使垃圾分类成为每个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自觉行为,共创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黃钰超.浅谈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措施[A].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王赞.基于中小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培养的校园分类垃圾桶设计研究[J].设计,2017(3):106-107.

[3]王兆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政策执行的困境及其应对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4]《垃圾分类何以落地生根?》.中国环境报第3版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湖洲小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
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道德思考和建议
专业运营垃圾分类回收模式推动呼和浩特市居民分类行为转变研究报告
不是后G20时代杭州市垃圾分类管理对策研究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建议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系统设计(宝特瓶类)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刍议校园垃圾分类与高校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