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2021-01-28文豪

锦绣·中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德育教育

文豪

摘要:留守儿童一直是一个社会热点话题,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引起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对于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来说,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许多的留守儿童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而且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形成性格或者行为上的缺陷。为了推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稳定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模式;德育教育

引言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父母通常在外地打工,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一些不良行为无法得到及时的纠正,从而衍生出了严重的问题,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以及各种不良思想习惯。基于此,针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要以德育为主,重点的落实德育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塑造健全人格,消除心理的上缺位,推动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突显,尤其是针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工作,更加需要得到有效的落实,高效的德育教育,是推动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许多的老师都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德育工作与理论性灌输为主,这种德育方式不无法的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对留守儿童的发展造成阻碍。另外,还有一些老师在德育教育环节,没有认识到留守儿童的特殊性,采用的德育教育方式缺乏针对性,德育效果不尽人意,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顽疾没有得到有效的肃清。这些问题必须要得到老师的高度重视,老师要结合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出行之有效的德育方式,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策略

2.1加强关心和关爱

针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老师一定要认识到留守儿童的特殊性。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身边,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理上的缺位,会加剧他们的叛逆心理,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外界的尊重和关爱。结合留守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老师可以对一般的德育教育模式进行改进,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留守儿童高度的关注和充分的关爱,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观察,及时的发现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带给他们的关爱,逐渐的拉近师生逐渐的距离,形成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老师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可以有效的消除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逐渐的形成健全人格。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要以一个平等的身份与他们相处,避免出现距离感,这种方式更加有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开展差异性教育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这种特点在初中阶段体现的尤其明显,由于先天性因素以及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学生在思想和能力上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不同的表现。初中班主任要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同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主动对每一名学生进行了解,重点的掌握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行为习惯以及兴趣爱好等,在学生表现不佳的时候,要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在学生评价环节,要具备正确的评价理念,不能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学生评价方面,要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合理的引导方式,减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距。老师在对他们进行评价的时候,要重点的关注一些性格内向的留守儿童,这些儿童更加需要得到关爱,通过老师的鼓励和引导,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更加的阳光开朗,心理问题的发生几率明显降低。

2.3利用多个学科的共同渗透,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在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对于同学们来说十分重要,并且当前的教育改革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日渐升高,教师只有在这时学会引进更加新型的教学方法,才能为同学们提供国际化的教育,使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增强文化交流,学会尊重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对待每一种社会现象都能有自己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使同学们能够学会从多个层面和角度看待问题,提高自身的国际视野,为以后成为社会化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同学们普及德育教育是当前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因此,作为单个学科的老师,应该学会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推进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同学们都能具有国际化的目光,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当前我国教学的大纲当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够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师也应该学会在课堂当中尊重同学们的主体地位,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利用各种相关的教学实验而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探索欲望,使同学们能够将学习到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也能使不同的学科都能存在内在的价值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开展的德育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方法,而且老师要加强对他们关爱和关心,及时的发现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的各种问题,利用高效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顽疾,教师应该学会在教授同学们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德育素质,更好的传递当前德育教育的理念,为同学们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水清,钟瑞昌.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缺失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以边远山区上埠中学为例[J].科技风,2019(35):238.

[2]潘凤霞,李建文.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151.

[3]汪紫军.让乡村少年宫成为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J].中国农村教育,2016(Z2):41-42.

[4]高喜华.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整改方法研究[C].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847.

(湖南省桃源县观音寺镇中学 湖南 桃源 415700)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德育教育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探索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