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路径探讨
2021-01-28彭勃彭志中
彭勃 彭志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提出“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时代课题。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南京军区机关时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时殷切希望江西“推进红色基因传承”。他指出,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江西最为富足、最有优势的资源就是红色资源,我们身在“宝山”,一定要能识宝、会用宝。党史研究部门承担着修“红色家谱”的光荣使命,以党的初心使命为党史研究的主题主线。弘扬红色文化是党史部门的重要职责,党史工作者应当切实坚定红色文化自信,积极推进红色基因传承。
一、坚定红色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P339红色文化和文化自信相辅相成,研究和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对于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红色文化与红色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红色文化就是指革命文化。广义的红色文化,指的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理想信念、伦理道德、人生价值,以及传承、记载党领导人民追求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一历史过程的文化形态。本文论述的是廣义的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特点在于红色,但红色文化不是红色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红色寓意与人民历史实践的有机结合;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融合、吸收中外优秀文化思想精华所形成的特定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
红色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立足红色文化的历史与现实,对其未来发展前途、生命力和竞争力产生的高度认同和坚定信念,也是在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斗争过程中产生的文化自豪与定力。
(二)红色文化的独特内涵是坚定红色文化自信的理论根由
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淬炼出的先进本质、思想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总称。其精神实质主要表现为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人民至上的宗旨意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敢为人先的创新品格、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
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中国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2]
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党带领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实践证明,正是发扬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勇于自我革命,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我们这个百年大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人民至上的宗旨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
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武器,是新时代的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创造辉煌的,党的历史是不懈奋斗、理论创新、自我革命的历史。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P1438-1439。邓小平提醒全党,“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4]P25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保持艰苦奋斗精神,指出奋斗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
敢为人先的创新品格。创新品格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的继承。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影响深远,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更是开天辟地的壮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浩然正气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提供中国方案。
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五千年中华文明在斗争中传承。勇于斗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底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百年大党是在斗争中诞生、发展、壮大起来的。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国梦必须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把握斗争方向、明确斗争任务、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增强斗争本领。
(三)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坚定红色文化自信的实践依据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主体,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我们才能不忘初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红色文化具有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推进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核心和灵魂,指引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红色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文化养料和实践支撑;红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内涵不断丰富和拓展。红色文化是我们党的历史根基和永久记忆,它记载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经济社会波澜壮阔的发展成果,展现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对于新时代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红色文化具有锤炼党性修养、推进党的建设的价值。以文化人、资政育人,是新时代红色文化的重要功能。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高尚精神风貌,是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食粮,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坚盾利器。打造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就要充分汲取红色文化的养料,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着力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大力弘扬和发展红色文化,从中汲取历代共产党人创造积累的丰富营养,将其化为不竭动力和智慧源泉,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永不褪色、永不变质的强大政党。
红色文化具有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红色文化是以党的光辉历史为基础的文化,在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任的同时,又肩负着涵养和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使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红色文化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红色文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源泉和强大动力。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核,是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有力武器。凭借其独特的政治思想优势,红色文化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教材,是传播正能量、培育新时代新风尚的标杆。
红色文化具有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全球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红色文化不仅将中华文化提到新的更高阶段,而且也为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它将中国特色与新时代特征、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融合在一起,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大智慧,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中国梦世界梦的重要指针。我们必须紧随党的实践創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红色文化,充分挖掘和发挥其在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当代中国文化呈现为传统文化、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等文化样态构筑的多元图景。在这种文化多元化和异质化的背景下,强调主流文化的引领作用,是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先导地位、确保文化建设方向、引领社会思潮的内在需要。在未来中国主流文化的构建中,红色文化将始终以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状态,不断地丰富自身内涵并逐步完善自身文化样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坚定红色文化自信所面临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红色文化面临一系列挑战,比如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蔓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以及网络不良文化冲击等。
(一)市场经济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一方面促进了红色文化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红色文化崇高性被一定程度消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西方各种文化观念涌入,个人利益至上,拜金主义一度盛行,一些人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沉迷于物质享受,丧失奋斗目标。红色文化的精髓——优良革命传统、革命精神被世俗功利需求所消解,相当一部分人丧失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红色文化的社会感召力遭到削弱。
其次,红色文化产业出现一些乱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红色文化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红色文化热”。但部分红色文化产业主体由于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例如,有的红色景点片面追求“卖点”,捏造红色故事、随意演绎历史、乱建红色景区,致使严肃的革命历史走向庸俗、媚俗,严重曲解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阻碍了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
再次,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不合理。由于一些负责开发红色资源的部门缺乏文化保护意识,致使部分重要的革命遗址遗迹不但没有得到抢救和保护,反而遭到损毁、破坏,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此外,红色资源还存在多头管理、职能分割、各行其是的问题,开发利用工作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红色展陈方式陈旧单调,工作推进往往站位不高、视野狭窄、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蔓延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沉渣泛起且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成为影响红色文化自信、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因素。
一是宣称“告别革命”,贬损和否定中国的发展成就。历史虚无主义者虚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肆意夸大其中的一些错误、失误和问题,片面强调五四运动后传统文化的断裂,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合理性;抓住“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失误不放,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合理性;刻意渲染改革开放以来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道德滑坡等负面现象,否定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根本目的在于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