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伍书生李硕勋
2021-01-28邹富敏
邹富敏
在海南省海口市,有一座李硕勋烈士纪念亭。从外观上看,这座纪念亭并无特别之处,然而,就在这小小的纪念亭里,至今留有朱德、聂荣臻、江泽民、郭沫若等人的题跋、题词,邓小平还亲自为李硕勋雕像题写“李硕勋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足见其在中共党史上地位之高。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位看似默默无闻的青年革命者可以吸引到众多党内外重要人物的目光呢?这与其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密切相关。
初生牛犊 凭风借力
李硕勋,原名李开灼,字叔薰,又名李陶。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成员,任职最高至中央军委委员。其革命足迹广泛,遍及上海、江苏、湖北、四川、广州、香港、海南等地。他于海南牺牲时,年仅28岁。也正是因为他壮志未酬身先死,以及进行革命活动时多用化名,造成许多记载不详,因而鲜为大众所熟知。但这样一位有志青年,从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凭借革命形势迅猛发展的东风,迅速在中国革命事业中崭露头角。
1903年,李硕勋出生在四川省庆符县(今属高县)的一户殷实之家,因在家中排行老三,后取字“叔薰”。父亲看他从小聪慧过人,就将他送进私塾求学。但他入学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各种新式学堂纷纷取代旧学堂,给童年的李硕勋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学习内容由烦冗的四书五经变为新奇有趣的地理、科学等知识,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
李硕勋的家乡位于四川南部,清末民初,这里苛捐杂税众多,抢米风潮迭发,铁路争端频起,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之下成长的李硕勋,从小就目睹了民生疾苦,渴望投入到反抗斗争中去,为改变黑暗的社会现实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1918年10月,父亲去世后,李硕勋弃笔从戎的决心更加坚定。他积极报考四川讲武堂,但因为当时他只有16岁,年龄不够而未被录取,所以只好继续从文,进入储才中学读书。
不久,五四运动的风潮席卷全国,李硕勋也深受新思潮鼓舞,积极投入到反帝运动中。1920年,他担任四川省为抵制日货而成立的四川省学生联合会抗敌后援会宜宾分会的领导,带领宜宾的爱国学子一起为反帝爱国运动加油出力。在这类运动中,他的领导才能锋芒初露,并因此而当选为当年宜宾学生联合会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从此与学生工作、社会运动结下不解之缘。
五四运动后,四川省立第一中学迎来了几位亲身经历过五四运动、从北京大学来的老师,他们所带来的博学与开明的风气,对李硕勋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李硕勋的邀请下,1921年,老同学阳翰笙和他一起转学,以插班生的身份进入了四川省立第一中学。在那里,李硕勋第一次通过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恽代英翻译的《阶级斗争》等热门书籍,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这为他后来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1922年6月,因教育经费被四川军阀挪用,李硕勋、阳翰笙等进步学生据理力争,虽然进行多次谈判,但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方案。于是,四川省立第一中学的学生们奋起反抗。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事态愈发严峻,军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开始逮捕学生代表。此后,李硕勋和阳翰笙无法再留在学校,只好离开成都,寻找新的出路。
书生意气 锤炼思想
1923年,李硕勋顺利考上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国共合作的产物,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许多重要人物都在上海大学任教或作报告、讲座。校园氛围开放,学生具有浓厚的革命意识。当时坊间盛赞“文有上大,武有黄埔”,何秉彝、张治中等都是上海大学毕业生。
在教学方面,陈独秀曾特意安排优秀共产党员为上海大学学子传道授业,从而使得“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的社会学系成为上海大学的特色”。李硕勋就读的专业就是社会学。在这里,他接触到最为进步的革命思潮,也收获一生的挚爱——同样来自四川的女同学赵君陶。这一段志同道合的爱情是李硕勋人生中的一抹亮色,哪怕后来因为李硕勋一直忙于革命工作,这一段爱情也从未褪色,他们相知相守,至死不渝。
课堂之上,李硕勋专心学习瞿秋白的《社会学》、蔡和森的《社会进化史》以及恽代英、张太雷等人的课程;课余时间,他通过自学,孜孜不倦地广泛涉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人的理论著作,抓住一切机会研读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和恽代英译的《阶级斗争》,稳步提升自己在先进革命思想领域的理论修养和思想水平。经过思想上的充足准备,行为上的积极实践,李硕勋已经符合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于1924年转为正式党员。
课堂之外,李硕勋倡办杂志,积极关心“窗外事”,关注各类社会斗争。中国青年党以上海的《醒狮周报》为大本营,经常散布国家主义谬论,与共产党争夺优秀青年人才,但当时共产党的工作主要通过群众运动开展。李硕勋看到《共产党把持下之全国学生总会》等文章,常常气愤不已。终于,李硕勋在共产党员恽代英、萧楚女的指引下,智斗醒狮派,逐一批判青年党的种种言论。在宣传革命进步思想的同时,李硕勋也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认識。深厚的理论功底为李硕勋后来投身革命实践发挥了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作用。
1925年7月,李硕勋在全国学生会总会委员第三次会议上提议出版《中国学生》周刊,并获得通过。8月1日,《中国学生》周刊正式出版。他曾先后多次在《中国学生》上发表《国际青年纪念日宣言》《民族解放运动中之中国学生》等文章,希望通过自己的呼声唤起更多青年人在思想上的进步,积极投身革命。在四川和上海领导学生运动的经历给了他充分的可信度,获得了广大青年人的响应。后来,李硕勋还发表《反对日本进兵满洲》《上海总工会职员被惨杀》《商务书馆二次大罢工》《英人封锁粤港》等文章,深刻揭露外部局势之险恶,在广大革命同盟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志在行伍 投身革命
在深入学习各种革命理论和科学知识,不断锤炼革命思想的同时,李硕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沪西指导并参加工人运动。在投身革命的岁月里,李硕勋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夜以继日组织开展各类运动,从不叫苦叫累。李硕勋白天在学校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晚上还要兼顾工人工作——前往沪西工人补习学校,通过传播马列主义进步思想来启发工人觉悟,从而为顺利开展工人运动奠定思想根基。例如,1925年2月9日,上海日资内外棉纱厂工人大罢工,即为李硕勋等优秀共产党员加以引导、支持,鼓励工人罢工斗争,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李硕勋有着领导学生运动的丰富经验,他对领导更加广泛的各类运动也有着自己清晰的考量。他将自己的革命实践划分为几大板块,深入工人只是李硕勋革命实践的一部分,他在学生工作领域也为革命作出诸多贡献。李硕勋在上海大学求学期间获得同学们的广泛认可,被选为学生代表,领导上海学生的爱国反帝斗争。后来,他又“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参加上海工商学联合会的工作,被选为上海反帝大同盟主席。1926年7月被选为中华全国学生总会会长”。学生代表的身份为李硕勋提供了许多锻炼机会,他的领导才能得到锻炼,对局势的把握也更加全面、深刻。这里面,有李硕勋个人卓越的政治才能,也是党刻意培养的结果。据记载,五卅运动之后,我们党有意识地安排李硕勋前往全国学生总会工作,借此机会对他的领导才能进行全方位的锻炼。
李硕勋的革命实践还在于训练青年武装方面。他曾极力主张建立学生军,武装青年学生的力量。军事化的训练与组织,不仅提高了青年学子对于武装革命重要性的认知,还锻炼出来诸多青年军事骨干,“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学生军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不仅为党领导下的武装活动提供了生力军,也为李硕勋作为中央军委成员筹备工农红军奠定了实践基础。
事实上,1926年的中共上海区委有职工运动、妇女运动、军事运动、学生运动、宣传运动五大运动委员会。彼时李硕勋就是学生运动委员会的负责人,兼任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党团书记。借筹备第八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的契机,李硕勋到达广州,不仅拜访了周恩来和陈延年等中共高级领导人,还争取设在广州的国民党中央的支持。获得中共领导者的认可及熟悉国民党中央,都是李硕勋出任中央军委委员的“加分项”。尤其是第八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之后,李硕勋由粤返沪,中共上海区委即表示对其能力和党性的认可,派李硕勋到国民党组织中去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兼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秘书长。这进一步锤炼了李硕勋的军事才能,加深了他对国共关系的了解。
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十分符合李硕勋经历。1927年10月,参加过南昌起义,时任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党代表、政治部主任的李硕勋被派到上海,本意是向党中央汇报情况,并请示后期的行动方针。他被党中央所看重,随即被留在上海,担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处秘书。这期间他有一段时间曾短暂离沪,去主持浙江省委工作,后再次返沪,任中共沪西区委书记、法南区负责人等职。
时至1929年,上海的白色恐怖日益严重,各类革命活动开展日益困难。上海总工会就因公开活动极其困难,而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特派员制度,成立新上海工会联合會,以各区工会联合行动的方式领导上海工人运动。但李硕勋没有放弃,为加强对白区工农武装力量的领导,他亲自指导建立了中共闸北、法南、浦东、吴淞等区委兵委,同时以秘密形式建立或扩大工人纠察队,根据实际情况供给武器装备,以武装的力量守护地下党组织的安全。
李硕勋在党务、军务、工运、学运等多方面的革命斗争实践,为他后来进入中央军委广泛开展军事建设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厚积薄发 入列军委
不可否认,李硕勋能成为中央军委成员绝非偶然,必然源自此前革命工作的经验积累与领导才能。前期在上海进行的革命理论学习与革命实践经验积累,为李硕勋成长为一名中央军委委员提供了充足的基础。
1930年2月,李硕勋出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兼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中国共产党通志》显示,由于各地革命根据地的不断扩大,红军力量的逐步加强,革命形势对建立统一的全国红军指挥部门需求强烈。“1930年3月,中共中央将中央军事部改为中央军事委员会,由新成立的中央军委统一指挥全国各部红军,加强中央对军事工作领导的力度。”无论采用何种记载,都不可否认李硕勋在1930年年初进入了中央军委。
1930年4月,李硕勋代为草拟了《中央军委军事工作计划大纲》。他在大纲中极力强调建立各类武装的重要性,提出建立工人纠察队,多次重申务必要扩大红军规模,并罗列了中央及各省军委(办事处)的中心任务。为充实党的军事实力,争取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他还直接参加了部分军队的建设。李硕勋的“同事”、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维汉评价说:“组建红十四军、红十五军、红十七军,是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李硕勋及其他同志为中国革命的一大贡献。”
实际上,红十四军确实是由周恩来、李维汉、李富春、陈云及李硕勋等共同筹划,1930年4月于江苏如皋正式建立的武装队伍。红十四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浙沪地区唯一对外正式建军并且整编为正规建制的红军部队”,对全国战力分布意义重大。
李硕勋也参与了红十五军的建立工作。在保证红十四军正常运作的同时,李硕勋又积极参与筹划红十五军,即“在徐海蚌地区多支农民武装基础上,于(1930年)7月上旬,将各支武装会合,正式编为红十五军”。据《中国工农红军通览》显示,称红十五军者有三,徐海蚌红十五军,军长陈资(治)平;鄂东南红十五军,军长蔡申熙;第五军团红十五军,军长黄中岳。三者时间上相继,李硕勋参与建立的徐海蚌红十五军为初创。
虽然《中国共产党通志》和《中国工农红军通览》都记载红十七军由红军独立第三师扩编而成,正式成军时间为1933年8月,而李硕勋牺牲于1931年。故而李硕勋任职中央军委委员期间实际参与筹备的主要是红十四军和红十五军。但不可否认,李硕勋于党于国家的军事贡献是绝对不容小觑的。同时,从李硕勋参加革命军队建设的经历可以看出,他完全从党和革命发展需要出发,不计个人得失,坚决服从中央的各项安排,一有调令即刻依令行事,获得了中央的认可和“同事”们的好评。
余响久绝 从容就义
1931年5月,中央本来安排他任职红七军政委,他按中央计划欣然赴任。途中经过香港,当时设在香港的广东省委因急缺军事人才,特意恳请中央将李硕勋留在广东。考虑到革命大局,中央同意了广东省委的请求。李硕勋完全服从中共中央的安排,随即调任广东省军委书记。
7月,李硕勋将妻子赵君陶、儿子李鹏从上海接到香港,一家人在香港短暂团聚。然而,好景不长。次月,李硕勋因为工作原因到海南主持召开军事会议。这一别,再无归期。不曾想在香港短短一个月的相聚,竟然就此成了三口之家最后的团圆时光。
8月13日,李硕勋入住海口的中民旅馆,不幸被叛徒告密,随即被地方反动势力所逮捕。此前为了革命多次以身涉险,李硕勋早已练就了处变不惊、得失淡然的本色。尽管对娇妻幼子有一些牵挂,可家国大义当前,他还是义不容辞地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走上了慷慨赴死之路。
被捕后,为了不牵连亲朋好友,李硕勋自报家门时,临时改名为“李世勋”,避开了李硕、李勋、李开灼、李陶等一系列笔名、原名、化名,尽量降低了敌人对自己周围亲朋连坐、“围剿”的可能。
当然,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妻儿。就义前夕,李硕勋从容地写下了两封遗书。第一封写给爱妻赵君陶:
陶:
余在琼已直认不讳,日内恐即将判决,余亦即将与你们长别。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后勿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你宜设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谋自立为要。死后尸总会收的,绝不许来,千嘱万嘱。
勋
写完第一封信,李硕勋深知妻子对自己的感情,对妻子后续的生活很是放心不下,于是又提笔写下了第二封信。这一封信,他写给了妻子的好友、医生柯麟之妻陈志英:
英姊:
我本不识你,但我曾知你同我的妻子是朋友,故特写一函存你处托转她。我死不必念,务望代安慰她!!!并望托人照料她回家去!!!要她向肥兄处要数百元作路费回家,根本把儿子安顿好为要。
勋托
李硕勋对妻子的绵绵爱意,对幼子的依依不舍,都囊括在这短短的数百字里。家国命运关联着千万人的幸福,家长里短关联着小家庭的幸福。这个生死尚且置之度外的铁血革命家,怕也是第一次面临着如此困难的抉择。他在这寥寥数语中,尽现热血柔情。自己的身后事全然不顾,但为了妥善安排妻儿,一连修书两封,给日后妻儿的生活安上了双保险。同时,他也坚定地表达了自己一心为革命,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地成为为革命献身的“若干人”之一的决心和勇气。
多年前的书生意气、家国初心延续至今,责任在肩,初心不改,担当如故,至死不渝。优秀之如李硕勋,只需一声与子同戈的高歌,就能谱写一段中共党史上的强音。
责任编辑 / 陈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