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的毛驴”:延安时期的李富春

2021-01-28肖楠楠

党史文苑 2021年1期
关键词:李富春陕甘宁边区共产党

肖楠楠

1935年10月,李富春随党中央、中央红军成功抵达陕北。到达陕北后,李富春致力于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注重宣传党的理论知识,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抗战,发动和组织延安大生产运动。他一心为公,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无论党分配什么工作,都任劳任怨地埋头干好,而且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延安时,大家把李富春誉为吃苦耐劳的“革命的毛驴”,也正是依靠这种“毛驴精神”,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李富春都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我们的理论武装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行动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避免盲目。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行动指南。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提高政治水平成为共产党员的“必修课”。延安时期,李富春注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重视提高党员干部和学生的理论修养。

1937年,李富春赴延安,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在中央组织部工作期间,他经常去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等学校为学员们讲课,帮助大家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他讲课语言生动,声音洪亮,内容丰富。人们常说:马列主义的理论从他口里说出来就通俗易懂了。他讲课时特别强调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一位学员回忆道:“中央负责同志讲的课,一般都是从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讲起,紧密结合他们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把问题讲得又深又透。”这名学员还清楚地记得:李富春给他们讲关于民运工作的一些原则问题,讲解具体而深刻。李富春特别强调群众对革命的重要性。他指出,抗日战争、革命事业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我们党的一切革命活动都是建筑在革命群众的基本要求之上,并始终是为着人民群众的。这名学员回忆说:“富春同志不仅引导我们认识民运工作的重要,而且还结合苏维埃地区过去的经验和当前形势的特点指出如何开展群众运动,对我们进行教育。”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批知识青年到延安求学,共产党“来者不拒”,尽量接收从国统区来延安的爱国青年。然而,有些知识分子对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不甚了解,为此,李富春专门就这一问题为学员讲解。他结合具体实际,深刻剖析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并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目前的最低纲领——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实现民族主义;肃清中国内部的封建势力,实行民主政治,实现民权主义;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民生主义。对于如何实现最低纲领,他强调,要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励学生了解共产党,加入共产党,与共产党合作共同抗日。这场报告深入浅出,让爱国知识青年开始懂得中国革命的步骤和方法,逐渐消除对共产党的疑虑,摒弃对国民党的幻想,给学员留下深刻印象。一个当年听过该报告的同志回忆道:“那次报告留给我们的印象很深很深,听完后,使得我们的头脑顿时清醒起来,明确了许多问题,受到一次深刻的革命理想教育。”

同时,李富春还十分注重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1938年4月,他在给党员讲授党课时,反复强调理论武装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共产党一定要有理论的武装,没有理论,就没有指南针。而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我们的理论武装,我们的指南针。正是因为有理论武装,所以我们才能为工人阶级的事业奋斗到底,所以我们能站在群众的面前,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后,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号召全党认真学习马列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央组织部积极响应毛泽东的号召,成立了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小组,陈云任组长,李富春为副组长,学习组每天9点前开展自学,每周集体讨论一次。时任陈云秘书的刘家栋回忆道:“当时,陈云带头坚持学习,副部长李富春也很积极,科长们都参加,为部里的同志们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此外,李富春也鼓励老干部党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抽出时间学习,深刻认识理论的重要性,加强对马列主义的学习,继续提高文化理论水平,吸收与研究新的经验,如此才能不落后于革命的需要,才能发挥自身的优良品质,才能发扬老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1939年11月,为了更好地开展党的工作、宣传党的理论,李富春对陕甘宁边区共产党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他指出,陕甘宁边区党的特点:它在陕甘宁边区是完全合法的公开的党、是领导政权和军队的党、是公开领导民众运动与民众组织的党。正是由于陕甘宁边区的党具有这些特点,才使党的工作、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在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总原则下,有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变化;才使陕甘宁边区由原先落后的三省交界区域,能够成为抗战的坚强堡垒。李富春通过对陕甘宁边区党的工作的总结,增加了人民对共产党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

争取抗战的胜利离不开人民

抗日战争全面爆后,如何发动群众积极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共产党考虑的主要问题。李富春作为延安时期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为动员群众积极抗日做了不懈努力。

1936年5月,李富春随西方野战军参加西征战役;7月,战役结束,野战军大获全胜。为此,李富春专门著文,总结红军西征胜利与创造陕甘宁苏区的伟大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指明了陕甘宁党的总任务,即迅速把陕甘宁苏区巩固和扩大起来,使之迅速地成为模范的抗日根据地,更加努力地争取与组织广大蒙民回民及附近白区的白军与人民到广大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统一战线上来!此时,抗日成为陕甘宁苏区的主要任务,李富春为动员全民族抗战进行积极准备。针对陕甘宁苏区工作中存在着“未能充分与深入群众斗争中把下层的基础建立起来,在党的组织方面、政权方面、群众工作方面,都还没有坚实的基础”的问题,李富春提出了三点改进意见:一是深入分配土地斗争,严厉镇压民族反革命活动,巩固抗日后方;二是安定群众生活,发展经济;三是完成基层组织的发展与巩固,要真正深入乡村,深入群众。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事变发生后,共产党积极调解,努力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基础。为了配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的有利形势,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李富春重视组建人民武装力量,鼓励人民群众建立抗日武装组织。他认为:“凡是中国人民应有抗日的集会、结社、言论和民主自由的权利,所以在统一战线区域,人民的抗日武裝组织,是人民抗日组织之一部,不管是工人的、农民的、学生的抗日组织之下,应有武装部或武装委员会之设立。”

猜你喜欢

李富春陕甘宁边区共产党
延安时期李富春的科技实践活动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共产党是好琴手
一道课本例题的解法探究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共产党颂
共产党到底是共产党
1960年代初期李富春农业恢复发展思想探析
论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赴法勤工俭学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