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寿阳“爱社”传承保护研究
2021-01-28牛思敏
牛思敏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333000)
傩舞在我国分布很广,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但对山西傩舞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很少涉及。笔者首先分析寿阳“爱社”傩舞的表演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其目前发展所遇到的问题,研究其传承与保护的措施。这将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寿阳形象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寿阳“爱社”的概况
“爱社”是一种流传于山西省寿阳县平头镇韩沟村一带的古老而又稀有的傩舞形式,当地人称之为“耍鬼”,2008 年申报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爱社”表现了轩辕黄帝大战蚩尤的传说故事,它有着独特的表演风格,而且面具制作别具一格。
(一)寿阳“爱社”的历史由来
寿阳“爱社”傩舞,是流传于寿阳民间的一种祭祀表演形式。根据传说,黄帝带兵攻打蚩尤的鬼门关,由于敌阵过于强势,攻城困难,轩辕让士兵们扮成鬼怪的样子,这样才混进了鬼门关,内外相互接应,最终攻占了蚩尤城,蚩尤战败。当地百姓由于深受蚩尤蹂躏折磨之苦,看到轩辕将士进城,特别高兴,于是在街边大摆五谷贡品,犒赏“爱社”的将士们,为轩辕黄帝庆功。后来,每到轩辕黄帝的寿诞之日(农历七月十三),人们就用鬼傩面具把自己打扮成鬼怪,手舞足蹈地跳起了傩舞,以此来纪念轩辕。黄帝观赏后感到非常的满意,于是封之为“爱社”。[1]1
(二)寿阳“爱社”的表演形态
“爱社”是一种具有独特装扮的群体性表演活动。据《寿阳县志》记载:寿阳傩舞的表演人数为二十四人,传说是24 家“魂头鬼”。其中6 人为主要表演者,即大鬼。其余人扮演小鬼(选儿童)。小鬼只排阵势,变换舞蹈队形,不参加舞(武)打。打击乐队四至六人[2]236,见图 1。
傩舞全套表演程式和内容共有六节:第一节,武势(基本动作,战前准备)所表现的是假扮成鬼的六位将士在作战前准备。第二节,倒上墙(摆阵对垒,爬墙攻城)所表现的是六位大鬼来到蚩尤所在的城门下商讨攻城的策略,并进行攻城对练和变换阵势。第三节,直墙(队形变化,长蛇蜕皮)所表现的是六位大鬼相继上前攻城,展现登梯攻城的艰难。第四节,小场(攻城失败,重新布阵)所表现的是六位大鬼首次进攻失败,稍作休整,重新摆布阵势,穿插迂回,并且包围了城郭。第五节,过关(脱靴偷袭,越城夺旗)所表演的内容是六位大鬼围城进攻,并通过脱掉靴子偷偷爬上城墙进行偷袭,翻越障碍物,争相夺旗,最后取得了胜利。第六节,耍桌(攻城胜利,百姓犒赏)所表演内容为六位大鬼攻占鬼门关后,当地百姓将五谷贡品摆到街上以犒劳攻城兵士,同时表现兵士们获得胜利后的喜悦心情和欢快庆功场面。全套表演时间约50 分钟。
图1 爱社表演
傩舞表演时,所有演员都站在场地中间,待锣鼓声一响,在队伍最中间站着的6 个“大鬼”开始表演。“爱社”的表演分六个段落,整套表演有抱势、跨退、猴势、十字足等17 个基本动作。在表演过程中,十八个“小鬼”始终保持三面围绕六个“大鬼”的队形,而“大鬼”则根据表演内容进行队形变化。整场演出,气氛平淡,呈现出简约、神秘风格。
随着时代的变迁,“爱社”由寺庙活动转化为民间的街头社火节目。街头社火游行时,是不能停留在一处进行较长时间的表演的,所以,“爱社”在街头表演内容主要是第一节“武势”,约15 分钟,全套六节连续表演只用在很少的专场演出。同时,“爱社”的演出队伍也扩大了,在阵容上进行了精心设计,主演由原来的一组6 人,扩大为6 组36 人;陪演由原来的18 人扩大到108 人;乐队由原来的3人扩大到20 多人。这样,加上领队、指挥和服务人员,演出队伍扩大到 160 多人。[3]65
在阵容设计安排上,前排是“傩”旗队和乐队,制作了三辆两米多高的滑轮车,直径1.5 米的五面大鼓和铜锣、大镲,由身穿红色武士服的演员站在滑车高台上进行演奏。滑轮车的前杆上紫绒横幅上有四个黄色篆字“寿阳爱社”,上端标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字样。滑车后架上竖着的是正面篆书“轩辕”和背面“傩”字的五面紫绒大旗。
跟在旗鼓队后面的是36 名主演组成的方块队,头戴面具,身穿黑色武士服装,手摇绣鱼彩莲向观众致意;在他们的后面是由108 人组成的、身着黄色武士服装的陪演方块队,演员头顶面具,手擎印有龙腾图案的五色风火旗。
整个演出队伍气势宏大,行进时浩浩荡荡,表演时热闹非凡。观礼台前,锣鼓震天,战旗飘舞,武士跳跃,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古战场展现在观众面前,使“爱社”这一古老的民间社火折射出了新时代的绚丽色彩。
(三)寿阳“爱社”的面具服装艺术
“爱社”用的道具和服装是很讲究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表演所用的面具,其制作工艺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模具是用龙头形状的木制模型或是纸浆硬壳做成的,制作时,先将纸浆敷在模具上大约一厘米厚,然后外面用麻纸装裱,最后用各种颜色的油漆进行涂色,脸色分红、紫、白、绿、黑和蓝六色。“鬼脸”眉心贴一银箔剪得蛤蟆舌头,两额角插配着五色硬纸条各一束。舌头用薄铁片漆成红色,伸出口外,口内有轴,方便演员含咬。每个面具的双耳都戴有铜耳环,头顶有用牛尾尖的毛染色做成穗毛搭在面具前。传承人韩富林讲:“耍鬼面具有的面目凶恶,有的表情温和善良。以前人们戴的面具大多是看起来很凶恶的。”见图2。
图2 “爱社”面具
谈到面具自然也离不开它所搭配的服装。“爱社”表演者所穿的服装是专门制作的,其布料是农村常见的粗棉布,除了上衣和裤子外还有战裙。由于扮演的是“鬼”,所以上衣和裤子都是黑色的,样式与平常穿的衣服没多大的差别。此外,“大鬼”身披红色的战裙,穿的时候从腰部系带即可。鞋子就是农村百姓平日所穿的布鞋。
“小鬼”的服饰和“大鬼”的差不多,不同的是“小鬼”有一条斜挂于左肩至腰际的红腰带,身披一件斗篷,头扎一块白色毛巾,脚穿黑色布鞋。听扮演“小鬼”的村民说,“身上披一件斗篷的寓意是小鬼都有神力,能够飞起来”。
由此可见,“爱社”中无论“大鬼”还是“小鬼”的着装都十分朴素,表现了“爱社”古朴的韵味。
二、寿阳“爱社”的文化特征及其功能
寿阳“爱社”作为一种傩舞,除了有其独特的表演和面具服饰艺术特色之外,还有着丰富的文化特征,其所具有的功能也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寿阳“爱社”的文化特征
傩舞具有丰富的文化特征,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主要包括民俗文化特征、宗教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征三个方面。正如专家所指出的:傩是多元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的融合体,是一个在时空上跨时代、跨社会、跨民族、跨国界的庞杂而神秘的文化复合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它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宠儿。[4]23
1. 民俗文化特征
从民俗学这个角度可以把“爱社”的文化特征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它是一种驱鬼逐疫的民俗文化。在古代的时候,不管是祭祀活动,或是当家人生病请人舞傩,一般都蕴含了“驱逐厉鬼和瘟疫”的意味。第二,它是一种祝福祈祷的民俗文化。“爱社”除了为了纪念轩辕黄帝以外,同时还有祭拜祖先的意蕴,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保佑全村及各家幸福平安。根据这种意蕴,那么“爱社”傩舞就成了老百姓寄托愿望、祈祷的方式。第三,它是一种节日庆贺的民俗文化。每到元宵节和农历七月十三(轩辕黄帝生日),“爱社”作为一种重要的社火活动,会走上街头、走进寺庙进行祭祀表演。表演开始的时候,彩旗飘舞,锣鼓喧天,礼炮轰鸣,村民们聚集到一起,手舞足蹈,欢腾跳跃,展现出一种喜庆祥和的民俗庆典文化。
2. 宗教文化特征
“爱社”的演出一般是在当地北神山的轩辕庙进行的。这里既是祭祀轩辕初祖的地方,又是为轩辕黄帝祀天娱神之所在。“爱社”不仅能够由中门(轩辕庙正门)进入轩辕庙,而且可在正堂表演节目(仅有“爱社”一家),其他村社的表演只能在两侧进行,其原因就是“爱社”作为一种原始的宗教仪式而进行表演的。由此可知,“爱社”具有原始的宗教文化特征。
3. 民族文化特征
“爱社”还包含着民族文化的特征。“爱社”用的面具,似鬼不鬼,说龙像龙,这是古老和原始的民间傩舞表现龙鬼图腾的一种形式,[5]再加上“爱社”所展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对于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古老的华夏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爱社”傩舞表现出一种对古老中华文化的继承性。
(二)寿阳“爱社”的功能
1. 祈福穰灾功能
既然“爱社”是傩舞的一种,那么其原始功能必然是少不了的。古代的人们跳傩舞的目的一般有两种:一是当瘟疫灾祸出现时,祈求祖先神灵的庇护以期驱除鬼怪和瘟疫,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即“求神”;二是当平安度过瘟疫灾祸或是在人们的意料之外而得到某种益处时,表达对神灵赐福的谢意,即为“酬神”。
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逐步开始禁止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寿阳“爱社”也开始褪变其一些原始功能,逐步改为每年元宵节的街头社火表演,同样深受人们的喜爱。当“爱社”表演队沿街走到哪家门户前,那家主人便拿出一些贡品食物摆在桌子上,意喻着犒劳“爱社”的将士们。有的人家也会拿出烟或红包塞给表演者们,希望表演队能够在自家门前多表演一会儿,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身体健康、万事大吉。
2. 娱乐健身功能
“爱社”傩舞作为一种舞蹈,同当下流行的广场舞一样,同样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由于历代传承,艺人们在“爱社”表演中揉进了一些武术动作而演变成现在的一种融合了武术与舞蹈的动作,用以表现“黄帝大战蚩尤”的故事情节,所以它兼有舞蹈与武术的特点。据一些老艺人介绍,“爱社”的动作融入了不少小洪拳的招式,所以动作敦实,架势短促,刚柔相济,对表演者有强身健体的益处。
“爱社”傩舞除了有健身的功效外,还对人们的身心具有调节作用。说它能够调节身心,是由于人们以跳傩舞的形式驱除鬼疫祈福求吉。在这种期望的驱使下,“爱社”可以使人们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勇气,给人以一种不懈的精神动力;与此同时,傩舞还能够使舞者在跳舞的过程中释放其情感,放松其身心。可见,跳傩舞不仅可以丰富村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还可以达到愉悦身心、调节情绪的功效。
3. 社会教化功能
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教化,不仅可以对一个人的社会信仰及其价值观产生影响,而且对其正确的自我认知、生活能力的提高等同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爱社”傩舞属于民俗文化的一种,那么它一定具备现实的教化作用。其实,“爱社”在自身传承的过程就是教化的过程,因为与傩舞有关的表演套路和动作以及服装面具的制作等都是“爱社”传承人言传身教的。此外,“爱社”表演的内容里蕴含着一些宗教观念和社会伦理,因此,它在许多领域是真、善、美、正义和道德的主张。傩舞教化、规范着人们去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准则,追求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6]
4. 经济发展功能
文化生产力作为当代国家综合实力的构成要素,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要想使我国的文化生产力在国际竞争中净显优势,就必须着力发展自身的民族文化产业,不断提高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7]“爱社”作为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特殊的经济功能,可以把它开发成文化产业。一方面,“爱社”表演时所穿的服装、用的道具等都有着自己特殊的制作工艺,尤其是所用的面具制作工序极为繁杂,利用这一优势我们能够将其生产成工艺品投放到市场,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平台优势,可以将“爱社”傩舞发展为旅游文化产业,这将带来丰厚的旅游经济价值。
三、寿阳“爱社”的传承现状与保护方法
“爱社”同其他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在传承方面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傩舞“爱社”这个传统的民间社火节目,是文化,是艺术,要将其真正学好、学精、学深,实属不易,需要我们在各个方面花很大的力气。特别是在全国来说,“爱社”傩舞稀有珍贵,传承保护的任务更为突出。
(一)寿阳“爱社”的传承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 传承现状及发展
“爱社”,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韩沟村已经传承了五代人。从历代传承的实践中可以看出,“爱社”在韩沟村之所以能够原汁原味地传承两百多年延续不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代代都有一个很好的领班人,也就是代表性传承人。这些传承人都具有热爱民间传统文化始终不渝、学习表演艺术精益求精、传授技艺热情无私、满怀信心发扬光大的可贵精神,在漫长的传承保护进程中发挥了充满凝聚力的核心领导作用。
近年来,寿阳县政府对寿阳“爱社”傩舞的保护高度重视,在非遗项目申报和保护方面积极作为。2006 年7 月,寿阳傩舞“爱社”入选“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7 年12 月,寿阳傩舞“爱社”获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拓展项目,并于 2008 年公布;2012 年 11 月,“爱社”老艺人韩富林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寿阳爱社代表性传承人”由国家文化部网站正式公布。
与此同时,“爱社”傩舞的对外交流展示也日益增多。2008 年9 月18 日,由山西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外民间戏剧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人员专程赴寿阳观看寿阳“爱社”演出。“爱社”表演队进行了全套程式演出,俄罗斯、法国、巴西、加拿大等20 多个国家的40 余名中外专家学者认真观看,省市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2009 年,“爱社”表演队应邀参加山西晋中的社火表演。2010 年,参加中国清明寒食节祭祀表演,为“台湾记者三晋行”采风活动进行了专场演出。2010 和2012 年两次为“中国寿阳福寿文化旅游节”专场表演。
2. 目前面临的问题
(1)传承人老化使,“爱社”后继堪忧。“爱社”傩舞的传承一般是通过师傅对徒弟和父母对子女这种直线式的口传身授来实现的。“爱社”同其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也由于老艺人的老化与离世而逐渐陷入困境。例如,“爱社”表演所用的面具是专用的,市场上买不到。自从老画匠韩佩成去世后,作为第四代传承人的韩富林和韩国忠两人用老祖宗传下来的面具壳做模型,学着老画匠的做法制作。后来韩国忠也下世了,村里懂得做面具的只有韩富林老先生一个人了。
一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都是靠口传身授来弘扬与发展的。但在当前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下,年轻人何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更不用说去继承与学习了。所以,现在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严峻考验,其主要原因就是人文环境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8]最终导致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堪忧,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2)表演者文化素质较差,“爱社”技艺传授困难。“爱社”的表演形式是傩舞,表演动作具有武术和舞蹈相融合的特点。由于故事性较强,“爱社”主要依靠舞蹈和武术的肢体语言表达故事的情节内容,这是“爱社”和其他社火节目不同的特点之一。它要求表演动作既舒展豪放,又诙谐幽默,姿势既要准确规范,又要优美好看,具有趣味性。这一来,表演艺术与演员素质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落差。演员都是农民,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没有表演基础,所以,在技艺传授中困难确实不少,师傅是需要很大耐心和花大力气的。
(二)寿阳“爱社”的保护方法与传承途径
要想保持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生命力,就必须采取有力的传承与保护措施。对“爱社”的传承与保护,可以说要达到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标准是一个基本原则。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今后,作为傩舞“爱社”传承地的韩沟村,其对傩舞“爱社”的传承保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
1. 挖掘传统文化,创建“传统文化村”
按照传统文化的文艺节目要保持“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基本要求,继续对“爱社”的故事情节、表演技艺、道具服装、鼓乐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合理的充实完善,使之更加具有完整性与写实性。要深入调查和广泛搜集以“爱社”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料,把流传在本村及社会上关于“爱社”文化的历史传说、故事、童谣、民歌歇后语以及民风、民俗等挖掘出来,搜集起来,整理出来,形成宽领域、多品种、具有农村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举办“‘爱社’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做到年年有特色、年年有成效,使“爱社”文化艺术节真正成为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报批成立“寿阳‘爱社’表演艺术团”,使之成为“爱社”文化传播、宣传、展示、服务、交流的文化经济实体。
2.提高文化艺术水平,打造培养农民艺人的摇篮
改变观念,提高文化素养。在“爱社”的学习演练上,改变“重表演,轻理论”,以“红火代替艺术”,以“农民身份自我谅解演技”等观念,提高对演技水平的要求,提高传承人队伍的文化艺术知识水平,把“爱社”的传承保护活动打造成培养农民艺人的摇篮。
设立爱社文化联络点。和相关的专业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结亲,和专家、学者结友,[9]主动向他们虚心求教,聘请他们讲课培训,在他们的指导帮助下,把“爱社”文化提高到一个更新的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爱社”传承保护的首要任务。一是传承人队伍,二是后备力量队伍,三是代表性传承人队伍,要做到“三支”队伍常抓不懈,不断壮大,保持稳定,充满活力。[10]32
经常让村民接受学习培训。把文化和体育、卫生、法制、科技等结合起来,让农民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卫生健康知识,学习法律法规,学习科学技术,通过文化活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3.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制度建设
组建“韩沟村‘爱社’文化”领导班子,由村干部、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代表、村民代表等组成,形成以“爱社”传承保护为重点的、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班子,[11]在村委会领导下,全面负责文化工作的组织、管理、培训、活动等。
制度是传承保护“爱社”的重要保证,把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地建立起来,有效地执行下去,使“爱社”的传承保护工作制度化、正规化、常态化、有效化。除《村民传承保护公约》《传承人守则》外,还可设立《学习培训制度》《道具服装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演出活动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岗位工作制度》《奖惩办法》等等。
4. 开发文化产业,把传统文化变成经济资源
组建的“寿阳‘爱社’表演艺术团”,除在本地参加活动外,要走出去,到祖国各地进行宣传、展示、服务活动。广开门路,充分利用“爱社”这一文化资源,吸引文化企业入驻,开发具有地区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
配合当地“寿星文化公园”的建设,把韩沟村建成“寿星公园旅游服务区”。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促进“爱社”的传承与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效果。
四、结语
在北方傩舞目前遗留较少的情况下,寿阳“爱社”傩舞是硕果仅存的活化石,至今保留着浓厚的原始韵味。寿阳“爱社”对于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也具有一定的意义,有关“爱社”傩舞的由来,在对傩舞传承人的采访以及有关史料中可知其与黄帝、蚩尤有关。
从表演内容来看,“爱社”表演的是历史神话传说“黄帝战蚩尤”的故事,歌颂了黄帝的丰功伟绩,表现了人们对黄帝的崇拜心理,反映的是祖先崇拜文化。从文化特征上看,“爱社”傩舞是一种集民俗、宗教、艺术等为一体的民族文化。从功能上讲,“爱社”作为人与神交流的载体,其表演与当地百姓向轩辕黄帝祈祷和谢神活动相联系,因而沿袭了“驱鬼逐疫”“祈福禳灾”的古傩遗风。此外,寿阳“爱社”傩舞还具有娱乐教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由上可知,“爱社”是一种具有古朴风貌和丰富的傩俗意蕴的傩文化现象,也是山西省珍贵的古文化遗存和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作为一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义务将其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本文对于了解山西寿阳地区“爱社”的傩舞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寿阳“爱社”傩舞表演过程的记录和研究还不够完善,这些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调查、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