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混胰岛素治疗案例分析及点评
2021-01-28许可章惺惺
许可,章惺惺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浙江 温州 325000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1岁,农民。血糖升高10余年,控制不佳1年住院。患者10余年前体检发现血糖升高,无口干、多饮、多尿,无手足麻木、视物模糊,无手抖心慌,无饥渴消瘦等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开始口服降糖药治疗,具体不详。3年前至当地医院复查FPG13 mmol/L,加用来得时(具体剂量不详)降糖治疗4 d自行停用,改为格列美脲4 mg联合二甲双胍250 mg,tid降糖,后因发现血糖升高10余年,发热4 d,至我院住院,无口干、多饮、多尿,无视物模糊,无消瘦、好转出院后改降糖方案为门冬胰岛素餐前早18 IU、餐前中13 IU、晚餐前10 IU,地特胰岛素14 IU,伏格列波糖0.2 mg,tid降糖,我院门诊随访。1年前血糖控制不佳(具体数值不详),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等不适,为求进一步治疗,拟“2型糖尿病伴血糖糖控制不佳,高血压”收住入院。起病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可,胃纳佳,睡眠安,大便黄软,小便如上述,近1年消瘦5 kg。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收缩压最高达190 mm Hg,舒张压最高达110 mm Hg,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qd降压,未监测血压。患者有饮酒史40年,750 mL/d;吸烟史3年,12支/d;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神清,血压140/88 mm Hg,身高169 cm,体重65 kg,体质指数(BMI)22.76 kg/m2。腰围84 cm,臀围89 cm,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两下肢病理征(-)。
实验室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9.4%。血脂四项:甘油三酯1.65 mmol/L,总胆固醇3.6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9 mmol/L;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ase,ALT)24 U/L,谷草转氨酶(AST)25 U/L;白蛋白39.1 g/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77.1[mL/(min·1.73 m2)]。胰岛功能检查见表1。
表1 胰岛功能检查结果
辅助检查:右下肢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1.07,左下肢ABI 0.99。下肢感觉神经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15 v,患者深感感觉良好,发生神经性溃疡为低风险。糖尿病神经功能缺损:DSPN,疑似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眼底拍照,左右眼底见黄白色硬性渗出和出血斑,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度非增值期。心脏彩超示左房增大,左室舒张功能轻度减退。
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双颈动脉硬化,冠脉钙化;骨量减少。
2 诊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给予胰岛素泵(赖脯胰岛素)强化降糖,左氨氯地平片降压,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稳定班块,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住院期间自我血糖监测及降糖方案见表2。患者出院后继续门冬胰岛素30,早晚餐前各15 U注射,口服双胍500 mg,tid,阿卡波糖50 mg,晚餐前服用。
3 案例点评
糖尿病的治疗是志在长期的血糖稳定和达标,并不苛求每一个时间点的血糖处于正常。这也是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要求[1]。随着糖尿病病情的进展,根据患者血糖、胰岛功能、依从性来制定方案,一旦确定长远目标,就应该坚持不懈地灵活、细微调整用药,本病例治疗过程体现了“志远行近,行而不辍”的思想。
该患者病史10余年,平时症状并不突出,只是最近消瘦;治疗未曾中断,但未监测血糖。最近一次入院的治疗方案是“三短一长”,外加阿卡波糖,入院后改为胰岛素泵,出院前改为门冬胰岛素30 bid,外加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该患者治疗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在于:
表2 住院期间血糖监测结果及降糖方案 mmol/L
(1)使用胰岛素准时、准确。大剂量胰岛素疗效不佳时需要反思。该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每日三次(18 IU、13 IU、10 IU)+地特胰岛素,血糖依然控制不佳。胰岛素用量达55 IU/d,尤其餐前达到18 IU,餐后血糖升幅达到10 mmol/L,这值得反思。是否患者真的体内缺乏胰岛素?从胰岛素与C肽释放试验,发现患者的胰岛功能尚可;因此,不需要再加量胰岛素,而应该调整胰岛素种类,需改善胰岛素抵抗(加用二甲双胍);(2)患者有空腹血糖高(8.3 mmol/L),从病史看,患者很少低血糖发生,应该使用含有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的预混胰岛素制剂;(3)门冬胰岛素30减少了胰岛素用量和注射次数。无论是餐时,还是基础胰岛素,都减少了胰岛素用量;(4)突出依从性。门冬胰岛素30要远比胰岛素泵和“三短一长”方便。患者的职业是农民,烟酒不戒,未经常监测血糖,多次注射未必能执行正确。本次入院前在“三短一长”基础上依然有高血糖,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短期控糖,后期治疗改用门冬胰岛素30出院带药,加上降压药、降脂药、羟苯磺酸钙等联用,患者的用药频次、种类还是偏多,需要控制用药次数,使用门冬胰岛素30从每日4次减少到每日2次,增加患者依从性;(5)不足之处:入院后发现清晨高血糖,应该增加夜间2点血糖值,排除somogyi效应;未嘱咐患者戒烟、限酒、加强运动。患者发现微血管病变(眼底),但是忽略肾病筛查(尿白蛋白测定);神经病变也应短期加用维生素B12治疗。入院时血压控制不佳(140/88 mm Hg),入院、出院时降压药并未调整,建议换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2020年1月颁布的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南已经将“改变生活管理”改为“促进行为改变”[2]。突出患者为中心的思想,胰岛素治疗尤其需要患者配合。医生结合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而不是堆砌用量、选用多种胰岛素制剂,应该用易于接受的给药方式,让患者乐于用胰岛素。这样才能长期坚持治疗,实现长期的血糖达标。
志远行近,行而不辍。糖尿病的控糖是长期血糖达标,预混胰岛素可方便提供灵活的方案,但需细微调整,灵活拿捏,方能长期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