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警察职业素养提升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1-01-28张玉凤
□张玉凤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1]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和向心同力的精神扣结,也是华夏文明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文化根基。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优秀传统文化 “双创”是新时期如何继承、弘扬、发展、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注解,是处理“传统”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辩证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对传统文化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价值的明确阐扬。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文化内容的日趋多元,治安环境也日益复杂,人民警察面对着越来越繁复重要的工作任务,也身处越来越驳杂的道德、舆论、文化环境之中。在新时期,对于如何按照公安机关的职能和要求,通过学习教育、行为养成和道德培育,在公安工作实践中探索稳定积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警察道德品格、工作能力和心理素质,进而坚定警察组织的政治立场,提高其身心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提升公安队伍的执法力、公信力,人民警察职业素养培育的任务重如泰山。从警察职业视角研究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满足警察职业素养提升的“双创”机制和实现途径,是警察职业的发展和职业素养提升的实践需求。
一、 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阐释
(一)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3]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具体表象有不同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弘扬光大、踵事增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有:一是彰显中国文化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方向;二是表现出民族文化较强的认同感,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和长期稳定性;三是具有开放的包容性与多元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之内涵
2013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此之后,总书记又于不同场合数次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要求,这是我们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与时俱进地复兴、弘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标准答案。
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是各种要素相辅相成、融汇于世、常生常新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优秀传统文化要根据新的历史发展形势,积极有效地发展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新内容。要与发展中的中国步调协进,提升创新意识与融合意识,以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满足国家各方面建设所需。第二,在依法管理和有效改良的基础上,转化发展为新时期新貌态的文化,同时在不同领域中落实实践途径,成为指导行业阔步前行的思想文化。
二、现阶段我国警察职业素养培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随着警察招录门槛越来越高、自上而下对警察职业素养培育越来越重视、“学习型”社会氛围的形成等诸多因素影响,警察职业整体素质得到很大提升,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一些警务窗口单位管理及服务的规范化、高效化,涉警舆情也明显下降。
在2019年5月召开的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4]这是对新时期公安工作进行的前景擘画、提出的目标遵循,如何使队伍更强、更精,警察职业这节“素养课”机遇与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
机遇:党和国家对新时期公安工作寄予厚望。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他充分肯定“我国人民警察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5]2021年1月10日全国警务工作者共同庆祝自己的节日——“中国人民警察节”,警察队伍拥有了自己的节日,警察队伍拥有了自己的旗帜。旗帜为指引,节日为鞭策,为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全警以积极有为、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更好地履职尽责,保障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宁,树立了荣誉标杆、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挑战:在国家和社会给予警察职业以更高的荣誉和期许之时,应该看到职业素养培育中,在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厚植职业情怀、提升职业技能方面,警察教育还存在着一些瓶颈。一是警察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技能教育方面。鉴于警务工作者大部分是公安院校培养的现状,我们以某警察学院为样本,对课程设置进行分析,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按照“国标”做到通识教育、业务理论教育、公安实战教育并行,文化基础课程、法律基础课程、公安专业课程齐备,但从总体课时分布、在校实训、学生掌握程度等方面来看,依然存在普通文化课比重相对较弱,在对青年学警进行基础文化常识、职业伦理培育等方面的知识传授欠缺的情况。根据对该院2019年毕业生的走访,部分青年学警直至毕业对整个职业的认知、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处于“懵懂”状态。部分对职业认知较为明朗的学警,很大程度上源于个人的自我主动学习或是实习中的职业沉浸。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实习经历,对于职业培养都呈“泛化”的状态,而没有系统性、制度性的体系。二是职业培训存在“短、平、偏”问题。现行的警察职业培训体系是一套强调标准化的模式,这种培训体系对于警察队伍而言,是较为有效的形式。然而,在实际培训中,往往存在着时间短、内容平、成绩片面的现实情况。三是缺乏及时的评估和系统的反馈机制。素养是一个动态性的、针对性的培养过程,它针对整个警察职业队伍,但落脚点一定在每位警察个人。那么囿于人员基数大、教培难度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行的方式要么是“一刀切”的考试(考核),要么就是总结报告型的“模糊评价法”,都无法做到切中肯綮,形成“反馈—调整—提升”的良性机制。
三、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之于警察职业素养培育的实践价值
中国社会是一个由深厚传统文化浸润而形成的独一无二的社会形体,广大人民警察在走上职业道路之后,在各自的专业岗位上都有着深切的体会。充分发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并加以应用,促进其在警察职业素养教育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推进人民警察队伍职业素养的提升,意义非凡。
(一)进一步提高警察队伍的思想文化程度
在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着重强调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十六字方针,忠诚、服务、公正、严明的意识,都是“德育”的重要环节,而这些元素都是我国自古以来文化思想中的精粹与要旨。
中华传统文化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德性”文化,开发、研究传统文化中的优质资源,对于警察职业素养思政教育意义非凡。虽然我国古代思想流派纷呈,观点不一,但是重视人的道德品行修养、以德取人可以说是各家共识。占据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说,其核心要义就是“仁”“礼”“教”三位一体的德化,“德不孤、必有邻”,重视人和人之间的道德关系,通过合适的教育、稳妥的礼节,教导、规范人们的道德品行,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作为道家之源的《老子》同样倡导“重积德”“上善若水”的修为。
对于以“忠诚”为第一位的警察队伍而言,传统文化中卓越的育人功能,可以提高警察队伍的思想文化水平、完善健康向上人格、培育高尚人生追求,从而促进每位警察的全面发展,最终培养德才兼备、忠诚有为的人民警察队伍,构建“德法兼治、德主刑辅”的社会主义法治格局。
(二)进一步探索警察组织思政教育的新途径
“文化”与政治、经济一同构成了人民的社会生活,它与“教育”密不可分、相携共生、互为促进,在某种程度上,教育本身就是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环。新时期,面对日益多元而复杂的社会文化形势,对于一个庞大的、关乎国计民生的纪律组织,如何切实加强其思政教育,公安政工、组教部门和警察教育工作者都在孜孜以求,与时俱进地寻求和社会相匹配的、与职业融洽度较高的、被每个警察个体乐于接收的思政教育方式与内容。
近年来,在职业培训和日常管理中,相关单位通过课程设置、课外文化对接等既有形式强化思政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同时依托“两微一端”等新技术手段,加强与网络文化的接轨,积淀了富厚的实践经验。如某警察学院根据初任以及警衔晋升教育培训划分不同的培训结构,针对不同培训对象,一方面通过课程内化,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史”等的专题学习融会贯通,开发课程新内容。另一方面,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显见的活动相结合。如开展知识竞答、经典诵唱活动,参观廉政文化基地传习经典廉政思想等。探索诸多思想教育途径,让参训警员经过培训以政治理论上的清醒护持行动上的坚定。
(三)形成新时期公安文化品牌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安文化品牌就代表了每个特定时期公安文化建设的成果,甚至成为一个时期的文化潮流,一些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影视剧、小品、专题活动,特别是近年来,各基层公安机关结合新的传播媒体,以微博、公号、视频号的形式开发的一些公安“大V”、著名ID,形成了品牌矩阵,有力地展示与传扬了人民警察队伍的核心价值、职业追求、技能素质等优秀内涵。传统媒体制作的《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的广受追捧,也证明人们对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接受度越来越高,有着似乎与生俱来的喜欢与亲近。优秀的传统文化只要能依托合适的载体,就能实现新的转化与发展,在公安文化建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上科技的、职业的快车,更容易形成独树一帜的品牌效应,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公安文化的结合,形成优质品牌,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构成,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的“双赢”。
四、优秀传统文化在警察素养培育中实现“双创”的机制及路径
(一)在警察素养培育中构建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机制
1.构建主体突出、协同实践机制
根据调研情况看,虽然各公安机关都在尝试创新不同的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育警各个环节,但依然存在各自为政、参差不齐、不成体系的现象。基于此,建立实践主体突出、协同育警的实践机制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应建立以党的领导为主导、人民警察为主体、公安政工及教育部门为骨干的协同实践机制。
第一,明确党的领导主体地位。“公安姓党”,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提升警察队伍素质的根本目的,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职业性解读,对其精华加以再创造、再发展、再创新,积极践行文化建警、文化育警、文化强警的策略,为构建更加和谐安定的社会主义社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安全保障。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确保道路正确、方向明确的关键,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确保“双创”成果建有所依、功有所成。
第二,人民警察为基础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6]人民警察不仅是传统文化“双创”实践的对象,也会通过警务实践活动为文化创造提供动力资源及物质保障,他们的职业实践活动本身又体现了文化的转化与发展。
第三,公安政工及教育培训单位为骨干力量。此类单位和部门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为此项工作的落实者和推行者,可以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和物质保障。警察素养培育一直是公安政工及教培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大多与警察文化的构建与创新、传播有关,如各厅、局、所的政工部门要安排本部门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组教部门要统筹民警的教培工作及考察教培效果。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在警营文化中的转化、发展力度,切实提升警察素养,此类部门责无旁贷,能更好地提供制度支撑和资源保障。
2.构建环境育警、动态调节机制
马克思主义鲜明地指出,普遍联系是世界运行的规律,事物发生联系促进事物之间互为促进,就如机器齿轮的咬合,“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7]具体到警务工作,要找准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途径,涉及到战、研、教、培的各个领域,也需要各主体元素、内外部环境之间相为映衬、协同参与。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对警察素养提升的积极作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公安机关工作规律,可以分为公安系统内外部环境要素、传统文化发展的资源要素和各行为主体的价值判断要素,它们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调整的良性关系,方能形成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有效合力。
公安系统内外部环境要素是指党和国家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部署及对公安队伍的要求,公安系统在进行队伍建设、人员培养时要进行及时的调整跟进,真正做到“听党指挥”,精准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内容,切实实现在各个时期都“能打胜仗”。
传统文化发展的资源要素和各行为主体的价值判断要素,互为因果,并动态协调。一方面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决定于警察素养提升的价值判断与培养对象。价值判断为资源取舍的条件,也关乎目标的实现。培养对象接受的教育背景、各警种的工作职责与范围,警察个体对自身职业的规划等因素,关乎传统文化“双创”的创新内容与传播载体。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在旧时代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是故旧的,具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新时期蓬勃向上、继往开来的警察职业发展会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和职业激情,为传统文化的“双创”开启与警务工作相结合的新篇章。
(二)警察素养提升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路向
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转化”分为“转”与“化”,“转”就是要引导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向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化”为动态的量变到质变过程,即要实现文化育人。“创新”则是立足创造、追求新颖,侧重于新形态的产生。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传媒的快速发展,文化自身多层次性、多样化的特点以及警察素养培育的系统性,使得在公安系统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可以寻求明确的建设方向、探索多条实践路径。
1.立足三个维度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
警察职业素养的培训必须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根深叶茂,立足提升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实战技能、精神修养三个维度,拓展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容。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人民警察的价值追求,是人民警察政治品格、社会伦理、法治理念及个人修养的有机统一。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就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内涵融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融通。
其一,在公安机关层面。优秀传统文化在警营的创造转化、创新发展,应当着重在公安机关政治学习、活动组织中创设。在日常的政治学习中,可以喻优秀传统文化于“党课”,将《“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等经典读物作蓝本,用“文化综合体”的形式让传统文化绽放在公安思政育养舞台。在机关办公环境创建中,积极探索将古典格言篆刻于楼宇、景观中,融汇古典人文情怀与警营美学韵味,将物质场所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融为一体。在警营活动开展中,要秉持“公安文化建设的第一主体是民警,而不是别人”[8]的理念。近年来,公安机关利用一系列活动暖警、惠警,进一步增强了组织凝聚力,加强了队伍建设。在这个层面,优秀传统的节日活动、习俗礼节可以更多地在警营文化中得以创新,将其与警察职业结合起来,在传统的节日、中国人民警察节等特殊日子,将传统与职业结合,开发喜闻乐见的节目与活动,是文化育警一个重要的路向。
在公安院校层面,应加强基础通识课程、兴趣选修课程以及相关教材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只出现文学、历史等课程中,还要通过教学改革,形成思政理论课程、公安业务课程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大思政格局。科研建设中,可以开发相关的科普性项目。组织专业人员编撰相关书籍、鼓励专业人员申报科普性项目,如编辑《新时期人民警察古诗文读本》,将古诗文与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解读,进行文化熏陶的同时,蕴含价值教育。
2.打造精品公安文化品牌,实现创造性转化
品牌效应,是任何一个职业在进行内源性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到的一种现象。公安队伍也较早地运用了此种效应,实现了文化建设与传播的最大化,如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广为推行的“枫桥经验”,由公安题材影视剧《今天我休息》演绎的“马天民”式的民警形象等,不仅深入人心,也激励各公安机关积极实践基层社会治安新举措、开创为民服务新境界。
将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独具公安特色的品牌定位、品牌联想、品牌情感,形成自成体系的文化产品。一是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陈列式警察文化品牌。一厅(局、所)一展。将传统文化中有关人格涵养、廉洁从政、积极有为的古典诗词,形成书法作品、篆刻作品,以馆、台、面的形式集中或分散展览,使得办公场所充分浸润优秀传统文化,也使得其要素得以显性昭示。二是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活动式警察文化品牌。如福建省永春县公安局立足本地文化资源,汲取传统的永春武术文化精粹,将其与警务实战训练相融合,转化为武术与缉拿战术相结合的“白鹤拳进警营”活动,持续规范开展警务技能提升训练活动,以强健体魄、规范招式的“白鹤拳”促进民警技能素养的提升。三是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体验式警察文化品牌。创办警察文化活动中心,将传统文化落实在一本书、一场活动中。如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公安局建设了古色古香的民警活动中心,中心除了有丰富的藏书、精致的阅读空间之外,还设立了书案,让民警挥毫泼墨舒缓繁重的工作压力,以传统的书法文化来修心静绪。此外,他们还定期举办文化讲坛,将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入耳、入脑、入心的转化。这些都是优秀传统文化在警察文化建设中实现良性精神激励和正确素养导向的有效途径。
3.有效利用新传播媒体,实现创新性发展
2021年春节,河南电视台的春晚舞蹈《唐宫夜宴》“火出了圈”,节目将唐俑、胡旋舞以及“妇好鴞尊”等文物搬上舞台,呈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光电技术结合的视觉盛宴,一时间成为“热搜”。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缺少美感、不缺少群众呼应度,所需的是优质的载体、合适的平台、广泛的传播。
在移动网络日新月异的新时期,公安机关没有掉队,不仅官方认证的网站、微博号、微信公号、头条号、抖音号等公安政务官媒成绩显著,一些公安背景的组织及个人创办的新媒体也活力无限,公安新媒体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升级,形成了多元化的媒体矩阵,成为民警话题共议、寄托归属感的网络家园。“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民警工作负担。
在新的传播媒介中,如河南公安微信公众号“平安中原”发布的“警察十二时辰”,从流量影视剧中找灵感,将传统文化中的计时元素与警察对职责的坚守与奉献精神融合为文,配图古色古香,达到了非常“赞”的价值传播效果。新媒体数字化、交互性、个性化、超时空性等特点,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公安机关可以积极开发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新领地、开辟新境界。
综上所述,在警察职业素养提升过程中,应当充分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中汲取营养,通过与警察教育、警营建设的紧密结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立全方位育警机制,明确多渠道强警路向,成长出新时期警察文化建设壮硕的枝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