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位·错位·升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现状与提升路径
2021-01-28孙小禹
孙小禹
(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阶级、各民族以及各政治团体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斗争中逐渐探索出的适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的政党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它既不同于西方的两党制、多党制,也不同于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而是可以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一党制缺乏监督制约和多党制产生政党恶斗弊端的新型政党制度。从形成至今七十余年里,有力地保障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和良性发展,以巨大的成绩充分显示出了鲜明的制度优势和顽强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型政党制度“它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1]。但具有中国特色和政治优势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世界政党舞台上和人们心目中缺乏应有的位置与声音,这其中的缘由不能不令人深思与考问。
一、霸位:西方国家强势“垄断”着国际政党制度话语权
“霸位”是指利用自身所具有的各种手段和发展优势独自霸占本应该与他者共享的话语地位。在政党制度话语权方面,西方国家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长期控制国际政党制度话语权,遮蔽和压抑别国政党制度发声,甚至恶意攻击、抹黑别国政党制度,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国际政治秩序,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局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西方政党制度在话语权上的“霸位”表现,花样繁多,林林总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倚仗历史发展优势无限夸大西方政党制度的唯一性与普世性。一般来说,政党制度本无简单、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适合本国的实际。近代已降,西方国家最早推翻封建君主专制,逐步发展形成了现代政党政治,加上率先完成几次工业革命,较早地实现了现代化。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这种历史发展优势,归结为其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并为其穿上民主、自由外衣,大肆宣扬其唯一性和普世性,力图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基辛格曾说:“美国自建国以来笃信自己的理想具有普世价值,声称自己有义务传播这些理想。这一信念常常成为美国的驱动力。”[2]这种将自己美化为解救别国政治的救世主的行为,实属荒唐可笑。实际上,他们确实是这样做了。二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竭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和平演变,尤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颜色革命”,二十世纪末出现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震惊世界的事件。随后又企图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回顾了1992年9月克林顿在竞选中关于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批评:“中国不可能永远抵制民主变革的力量。终有一天,它会走上东欧和苏联共产党政权的道路,美国必须尽其所能,鼓励这一进程。”[2]1993年9月,作为总统的克林顿在联合国大会上宣称,美国的目标是“扩展和加强世界市场民主国家体系”和“扩大生活在自由体制下国家的数量”,实现“繁荣的民主世界”。同时,“在中东地区,包括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美国官方和非政府组织多次公开宣称美国在该地区的重要任务就是,促进该地区的民主化进程,为该地区培植一套美国式的民主价值体系。”[3]而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的人民正饱受前所未有的灾难。这种自以为是的政治意识和偏见也普遍存在于西方学术界。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现有的政治制度将走向失败。学者布鲁斯·吉利指出,“一份2007年在大学生中的调查显示,74%的被调查者向往美国的分权制度,56%对美式多党制存在好感,仅有28%对中国政治制度表示满意。在2001至2010年期间,33万中国人移民美国”[4]。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亨利·罗文(Henry S.Rowen)早在1996年就在《国家利益》杂志发表名为《短征:中国通向民主之路》的文章,预言中国将会在2015年实现民主化①。这其中最著名的还数日裔美国学者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虽然中国以自己巨大的发展成就向世界证明着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许多预言已随着时间发展不攻自破,但是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学者鼓吹中国将走向西式民主,其用心可见一斑。
二是借助媒体优势大力扩张西方政党制度话语传播的流量与声音。话语的传播主要是靠媒体来完成,只有控制了媒体才能有话语传播的渠道,而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是西方媒体。以美国为例,“美国人口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却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与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垄断,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电视节目有60%~80%的栏目内容来自美国;而美国自己的电视中,外国节目的占有率只有1.2%”[5],可见其媒体的影响力。西方国家利用这一优势,一方面,有所选择地向受众强势输出自己的政党制度话语和政党观念,过分夸大西方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极力掩盖自身缺陷,大肆诋毁别国的政党制度。对此,美国学者托马斯·博克倒是有过中肯的分析:“美国的民众并无可靠的渠道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美国的媒体和官方舆论‘设定了关于中国的认识、思想以及解释’,然后传达给美国民众,民众对这些看法的接受和认同最终将支持统治阶级的利益。”[6]另一方面,遏制其他国家政党制度话语的输出,其掌控的媒体很少有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的信息,即使有也多是负面的报道。比如,在评价中国政党制度时,极力妖魔化中国形象,不断利用媒体极力渲染中国官员腐败、警察滥权、城管暴戾、医生无情和贪婪等,把一些偶然的社会事件上升到政治体制的问题,引导大众落入“中国政治制度不完善”“中国缺乏法治”等话语陷阱,最终将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7]。
三是通过议程设置强行推广西方政党制度话语的标准与规则。西方的政党制度产生较早,有一套较为完备的西方政党话语体系和评价标准。为了巩固政党制度话语“霸位”,阐释西方政党制度的普世性,西方国家在对外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各个方面强行推广和渗透西方政党制度的话语标准与规则。在西方政党制度话语体系中,通常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划归为一党制或者威权政体,刻意忽略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存在。同时,又简单地以选举制度作为评价一种政党制度是否民主的标准,并以此标准将中国描述为一个缺少民主和人权的国家,抹黑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合法性,对中国的政党制度进行随意曲解和诋毁。2016年1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旗下智库公布的2015年度全球民主指数(democracy index)评估报告,对纳入统计范围的16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排名。其中,中国以3.14分(总分为10)位列第136,继续被贴上所谓“专制独裁”国家的标签。相比之下,一大批治理能力低下甚至是国际上公认的“失败国家”却因其所谓较高的“民主”程度而轻松跻身前列[8],听起来不免觉得可笑。然而,在西方强势推广下,国内有的学者也受这一标准的影响,接受了西方政党制度话语标准与规则,并以此标准来评判本国制度,误导本国民众对自己的政党制度进行错误评价。
二、错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与其话语权很不匹配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错位”是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相比于世界上现行的一党制和多党制来说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和优势,但却在国际政党制度话语舞台上没有获得应有的发言权。导致一种好的政党制度却没有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认可和接纳,失去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国际政党舞台上应有的话语权,造成严重的“错位”,并且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西方强国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兴起,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除了西方政党制度话语“霸位”外,也有自身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中国政党制度主动发声较少。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厚植于中国土壤,符合中国国情,是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9]但这种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新型政党制度,长期以来却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基本游离于国际体系之外。而我们的媒体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缺少提升中国政党制度话语权的意识,没有主动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声,因而国际社会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并不了解。“据统计,中国在当今世界媒体市场上发声的容量,连日本和韩国都不如,其中美国占43%,欧盟占34%,日本约占10%,韩国占5%,中国仅占不到4%。”[10]23“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好的政党制度仍需要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才能够被外人所熟知,以提高知名度。
二是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声效果不佳。过去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几乎很少在国际社会发声,即使偶尔有发声,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尖锐地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11]他还深刻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新中国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多年的努力,现在“挨打”“挨饿”的问题虽然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挨骂”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面对西方的各种质疑和攻击,中国虽有一定的回应,比如对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民主问题,但是由于阐释得过于简单粗糙,这种回应并没有改善中国政党制度话语权“错位”的窘况。有数据显示,近10年前,中国“有5 000多种报纸,9 000多种杂志,2 000多家电视台,500多家广播电台,160多个有资质开展新闻业务的新闻网站,这些已相当于美国的89%;而在国家传播实力方面……只相当于美国的14%。国际上以汉语为传播符号的信息量只占总量的5%左右”[12]。可见,我们的话语还处于说了传不开的境地。
三是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声时简单套用西方话语。简单照搬西方话语发声也是当前中国在争取政党制度话语权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中国的政治学起步较晚,许多理论、标准都是模仿和照搬西方,这一过程中难免会被西方的政党理论话语所影响。按理来说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国人理应有政党制度自信,但因长期依赖并使用西方的政党话语和标准来分析中国的制度,无法准确地解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也就造成了国内部分学者对我们的制度很不自信。中国有学者曾用农夫山泉的广告词“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来形容当前我们话语研究中一些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研究方法的做法[13]。这种简单照搬西方政党制度话语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声的行为,既没有真正学习借鉴到西方政党制度话语中一些有用的形式和方法,也没有科学地反映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比如在经常受西方攻击的中国人权问题上,我们的一些官员或者学者的解释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没有进入西方当前的发展阶段。认真思考,这一表述就是钻进了西方话语的陷阱,把话语权拱手交给了西方,让它来裁定你的人权究竟怎么样。准确地评价中国的人权发展状况,固然要看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但更重要的是不能用西方的人权标准来套中国的国情。诚然,批判地学习借鉴西方政党制度话语中某些积极的因素是必要的,但西方的政党制度话语标准毕竟是为巩固西方政党制度服务的,任何简单照搬照抄都是不合适的。“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将一双别人的鞋硬性穿到自己脚上肯定是不舒服的。同样的道理,用不符合自己实际的理论来解释我们的政党制度也必然是没有效果的。
三、升位:努力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在国际政党舞台上的位置
西方政党制度话语权“霸位”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错位”,导致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好故事讲不好、传不开,在国际政党制度话语传播中处于弱势地位,严重削弱中国人民的政党制度自信,严重影响世人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认识与认同。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创立者,我们必须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和使命,积极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国际地位,提升中国政党制度话语权。
(一)加速构建科学完善的政党制度话语体系
一是要创建科学的政党制度评价标准。构建科学完善的话语体系最关键的是要有一套科学的、被大家所理解认同的政党制度评价标准,这是话语体系建构的前提,也是判断一国政党制度好坏的依据。西方政党制度被广泛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已经有了一套被强行推广并广为接受的政党制度话语标准。在这一标准下,中国发再多的声也是收效甚微的。因此,要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在国际政党舞台上的影响力,中国必须创建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政党制度科学评价标准。有了科学的政党制度话语标准,才能够在世界政党制度对话中理直气壮地阐释和表达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才能够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准确地介绍传播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真实形象,赢得国内人民的自尊与自信,也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与认同。
所谓科学的评价标准就是检验一种政党制度是好是坏的客观尺度。什么样的标准才是科学的呢?是否只有通过竞争选举的政党制度才是好的呢?显然不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多党选举和西亚、北非被强行推行的多党制就可以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尽管评价一种政党制度的优劣目前尚未找到举世公认的评价标准,但大体上还是可以通过政党制度发展的纵横比较,从权力运行效果、社会发展进步和人民满意程度等方面寻求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14]每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都应该是基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产物,都应该符合本国的实际国情,所以综合评价一国政党制度的好坏应该以该国政党制度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否能够维持社会稳定、是否符合本国的国情并得到人民的拥护和认同。邓小平同志曾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也适用于这一评价标准。按照科学的评价标准来检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先进的政党制度。在这种政党制度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70年时间,就把一个任人宰割、一穷二白、一盘散沙的旧中国建成了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新中国。
二是要创新国内外都能理解和接受的政党制度话语表达方式。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就要创新大家能理解和接受的话语方式,准确无误地传达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本质内涵和外在形象。中国政党制度话语权,更多是指国际话语权。我们不仅仅是要向国内民众进行宣传阐述,更重要的是对外展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象,这就需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
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必须要考虑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国外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与我们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加上受意识形态等诸多要素的影响,传统的表达方式可能很难被理解和接受,应该认真考虑、了解西方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通过话语表达方式的创新,讲好中国政党制度故事。创新国外都能理解和接受的政党制度话语表达方式是指在我们的政党制度话语内容基础上借鉴吸收他们的话语表达方式,以便让国外民众更容易理解中国政党制度。这属于形式上的学习和借鉴,而不是内容和标准上对西方话语的简单搬运。同时,在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时还要注意保持客观理性的立场,不能过分拔高或贬低某一种政党制度。各国政党制度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产物,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不同的政党制度共存于一个多样化的世界中,只有相互借鉴、相互包容,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交流。过分拔高或贬低某种政党制度都不利于各国政党制度的交流与发展。
三是要提升科研队伍和科研平台的质量。建构科学完善的政党制度话语体系,还必须有自己的政党制度话语科研队伍和平台。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是构建科学话语体系不可或缺的硬件。没有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增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便成为无源之水。当前要做的首先是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科研队伍研究水平。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的发展完善离不开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当前,科研队伍初具规模,主要问题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的科研队伍研究水平不够高。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总的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11]因此必须进一步努力提升自己的政党话语科研队伍研究水平。二是要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科研平台。科研平台既是培养科研队伍的阵地,同时也是产出科研成果的土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其中,各种智库也是构建政党制度话语研究平台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据2014年年初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13年全球智库报告》,2013年全球智库总数为6 826家,其中美国智库1 828家,高居榜首,中国智库则以426家位列第二。”[15]我国的智库数量排位虽然不低,但实际数量仅为美国的1/4,尤其是智库的研究质量严重滞后,整体水平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所以,必须更加重视科研平台建设,为争取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提供强大理论支持。
(二)提升媒体宣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力度与效果
一是要加大媒体的传播力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提升必须通过加大媒体的传播力度来实现。当前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西方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多是通过西方媒体所塑造和传播的。据统计,“时代华纳、迪士尼、贝塔斯曼、维亚康姆、新闻集团、索尼、TCL、环球、日本广播公司世界九大传媒集团,控制了全球50家传媒公司和95%的世界传媒市场。同时,这些超级传媒集团还根据传媒业发展的新特点,实行了跨国、跨区、跨媒体、跨行业经营,既拥有广播电视,又拥有电影、音像、报刊、出版等系列业务,实现了各种媒体优势互补”[16]。西方媒体控制世界上主要的媒体,这就很难通过西方媒体向世界展现真实、全面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就算抛开西方对中国的政治偏见不讲,因为文化差异,西方媒体也很难客观地传播中国形象。要想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只能靠我们自己的媒体。当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自己媒体的传播力度和效果不够,没有形成必要的宣传气势,因此必须加大媒体的传播力度。首先,需要提升中国媒体报道质量,增强影响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影响力决定话语权。在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掌握话语权。”[10]33其次,需要利用现有的平台和资源,尽可能增加传播的时长、增多传播的时段,通过不间断的传播加深印象;最后,通过加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传播,系统地讲清中国道路、中国价值观念,阐释清楚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二是要拓宽传播渠道。在传播力度加大后,要进一步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传播力,需要通过拓宽传播渠道,扩大传播的覆盖范围来实现。相对于西方媒体来说,当前中国媒体在国际上覆盖的范围较小,收视率及受众人数更少,仅依靠现有的传播渠道来加大宣传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拓展新的传播渠道。首先,要在现有基础上尽可能发挥好传统媒体的作用。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影响力虽然逐渐式微,但仍是当前主要的传播方式,必须尽可能将其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其次,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新媒体。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限制,信息更加开放、便捷,互动性更强,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分享、评论。如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必将更好地推动中国争取政党制度话语权。最后,既要发挥好官方媒体的作用,还要重视民间媒体的作用。官方媒体虽然在资源、平台上享有优势,覆盖范围很广,但是民间媒体也有其独特优势。因为来自民间,普通民众的声音相比官方宣传来说,更具有亲和力和代表性。
三是要努力提升媒体的传播效果。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传播力度和传播渠道只是手段,良好的传播效果才是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讲好、达到宣传目的才是关键。因此除了自身要有良好的故事素材外,还要有高超的讲故事的能力。一方面要增强“自塑能力”。当前,中国媒体在一些国际重大事件的报道上存在很严重的照搬西方媒体报道的现象。“根据调查显示,当代国际受众对于中国的了解主要借助西方媒体,信息获取率高达68%,经过其他国家了解中国的有10%,仅有22%的受众是从中国媒体了解中国。可以说,当代中国国际形象的树立主要源于‘他塑’,而非‘自塑’[17]。长此以往,耳濡目染,从而不自觉地以西方观察问题的视角去解读当今中国。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增强“自塑能力”,讲好中国故事,让国外受众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及当地社会,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政党制度产生和发展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明白话语的传播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的诉说。话语权分为话语主体、内容、对象、平台、反馈,不是一个单纯的主体表达自己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往复的循环互动过程。所以在话语传播过程中要注意了解和尊重话语对象的文化习惯和国情,适应对方的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故事。
(三)加强国际政党制度话语交流
一是要加强与国外政党的交流。“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48字“职责使命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消除西方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偏见,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了解,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职责使命要求,加强与世界各国政党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友好的交流沟通加深彼此的认识,达到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目的。
政党是现代民主的产物,政党政治是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之一。当今世界各国大都实行政党政治,有自己的政党制度。不同的政党要和平相处共同发展,就必须相互沟通交流,通过政党之间的沟通交流,一方面,各国政党汇集到一起,在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沟通,破除彼此间的误解和偏见。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接待国外政党和媒体记者的来访,使一些西方记者改变了对中国共产党的错误印象,加强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通过交流沟通,学习借鉴他国政党制度的优点,发展完善中国政党制度和话语体系。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了解世界。要通过交流沟通学习借鉴其在话语体系构建和传播能力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以完善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增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
二是要积极举办和参与国际政党论坛。话语交流平台是进行话语表达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国际政党论坛是各国政党制度话语交流的重要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展现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身体力行,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两年,我每次出访,不论是会谈、交流还是演讲,都要讲中国道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讲中国梦的背景和内涵,讲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和主张,还在不少国家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这就是做思想舆论工作,就是到国外去做思想政治工作。”[18]通过领导人在国际重要会议、重大论坛和重要媒体上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文化等的宣传,可以很有效地吸引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和兴趣,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一方面要积极举办国际政党论坛。要想让世界了解中国,必须要积极主动地“引进来”,以扩大交流沟通,为世界打造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平台,这就需要积极举办相关的国际政党论坛。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参与国际政党论坛。既要主动“请进来”,也要主动“走出去”,与各国政党围绕相关的国际议题讨论沟通,向世界传递中国的价值理念和中国智慧。比如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经过与各方充分讨论与交流,让新中国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三是要扩大在国外学术刊物和媒体发声力度。学术领域是当前话语权争夺的一个重要阵地,也是与西方政党话语进行论战的重要战场。当前,国际上许多重要权威的学术刊物都是由西方的研究机构主办,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都在西方国家举行,这就造成西方学者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有更多机会发声。相比之下,国内的学者却很少参与到国际政党研究学术交流中。针对这种情况,要增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一方面要增强学者在国外学术刊物和媒体上积极发声力度。西方的权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受众面更广、更具影响力,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为阐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声。借用西方的传播工具来发表中国声音,往往比在自己主办的学术刊物上自说自话更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国外学者的作用。相对来说,外国学者的话在本国民众眼中更有可信度,同时,由于西方学者的学术专业性较强,他们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研究观点,更呈现出客观性特点,因而对一般的受众来说更具有说服力。这方面案例最典型的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的《西行漫记》(即《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出版,将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和抗日主张传播了出去,轰动了西方世界,逐步改变了西方世界对中国原有的错误认知。
结语
话语权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综合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正因为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才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争夺的焦点。而作为话语权重要组成的政党制度话语权,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直接影响人们对一国政党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认同。正是因为过去我们没有掌握政党制度话语权,才给了西方国家攻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破坏中国形象的可乘之机。面对当前西方政党制度话语权的“霸位”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错位”,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升位”的使命,通过对中西方政党制度话语权现状的反思与展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政党制度话语权的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必将赢得国内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与认同,并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国际影响力和感染力。
注释:
①指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