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台艺术之感召力
——从抗战题材话剧《谍杀》谈艺术之美的张力

2021-01-28曹秋霞王中旭

戏友 2020年5期
关键词:太行山话剧戏剧

曹秋霞 王中旭

从主持人、记者,到总导演、总制片人,再到今天的艺术院团干部,二十年的新闻从业经历,八年的文艺院团工作经历,给了我无数次磨砺。2012 年初,来到艺术院团任副团长,我经历了从新闻到艺术的业务转变。在艺术业务方面,我着力提升艺术素养,经过几年的认真学习,具备了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投身艺术实践,发挥媒体人、艺术人的优势,对各类剧目的欣赏有了一定的独到见解。2015 年话剧《谍杀》在北京展演期间,我们曾以戏剧文艺评论的方式,和观众一起唤起对历史的思考。

历史不能忘记,铭刻着八路军1942 年5月的那段沉重艰苦的抗战历史更不能忘记。这段沉睡70 多年的抗战历史,重新被挖掘出来,通过壮美的话剧舞台,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我感受到的是对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敬仰和崇敬,是对抗战牺牲先烈的缅怀和纪念。舞台上,一束聚光灯,“刷”地打在巍巍太行山上的布景上。那一刻,历史幻化成了剧情。

70 多年前,这里曾是八路军率领中国人民抗击日寇的主战场。烽火硝烟下,一场共产党、八路军与日寇明暗两条战线上的生死对决正在展开……

首都剧场,话剧艺术的荣光殿堂,第一次以“抗战解密话剧”的形式,向世人展现这一庄重艺术的独特魅力。饱满的剧情,大幕开启的一瞬,幕布裂开的缝隙,犹如一道闪电,照亮了时间深处尘封的史实,历史露出它某一时刻的狰狞和诡异。

我们坐在暗处,被静静地带入剧情: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八路军在正面战场连续重创日军。恼羞成怒的冈村宁次秘密制定“C号作战计划”,别动队袭击太行山八路军总部,特高课绝密暗杀01号首长……谁是“蝴蝶”?“长空”又将怎样行动?计中计,谍中谍。《谍杀》以解密的形式,揭开了尘封70 多年的谜团。随着舞台上一幅山西太行山军事地图的黑色箭头逐渐逼近中心,话剧在强烈的悬念中为观众层层剥茧,抵达剧情核心。2014 年3 月中旬,大型谍战话剧《谍杀》剧组正式组建,亮相山西太原,并进入全面排练阶段。2015 年4月24 日至25日,这部剧首次与广大观众见面。至今回味在首都剧场的演出,仍然震撼,艺术之张力依然令人心动……

历史是最大的“罗生门”。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艺术,因为讲故事是一种艺术,但讲真实的故事却是历史。”改编成话剧的《谍杀》,用了群像式结构,彭德怀作为人物角色,自始至终没有登场,哪怕只是一个高大的背影。然而,他是整台剧的灵魂,无处不在,贯穿全场,赋予该话剧强大的生命力。小说是引起想像的艺术,而戏剧是引起感觉的艺术。在这一点上,“逼真性”高于“真实性”的地方在于,它能够通过对于事件的异常组合,显现出生活的内在本质和普遍规律。世上事物,最危险的往往最美丽,最美丽的恰恰也最危险。险与美,互藏着对方。

莎士比亚戏剧中有许多华丽的独白,都出现在夜里。《谍杀》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暗处,犹如夜晚一般。剧作家说,夜晚是唤起内在精神力量的时刻,阳光退隐之处,所有被遮蔽的事物都将浮现,所有被压抑的情感都将爆发。所以,夜晚无疑是属于戏剧的。喜剧和悲剧、正剧和闹剧,无一例外都钟爱黑夜。一切较量与角逐都在暗夜中进行,这是《谍杀》编剧的高明之处。将人心隐秘处的戏份做到足够,加之无场次多段叙述的交织,场景忽明忽暗的不断切换,整出剧呈现出惊险蒙太奇的效果。

演出过程中,全场无一人走动,再静一点,就会听见人们的心跳声。我已进入剧情,被人物命运缠绕的观众,已经变成了这样的状态:“我们的头随剧中人的头在空中飘飞,我的眼睛变成了他们的眼睛,我的大脑思维已被他们所控制,我们的想像力得到充分拓展,我们的情绪随别人的起伏而起伏,心跳随别人的加快而加快。”

剧作在诗性尾声中与观众告别:

群像融入群山,

化为血肉铜墙铁壁。

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是一部史诗,《谍杀》如史诗中的变奏。

最后一场,太行山悬崖处,日军间谍芳子与众八路军对决式的独白,呈现了一个诗性的回旋,让观众绷紧的心弦和情绪得以舒缓,思绪向更恢廓的空间延展。铿锵的政论色彩的大段对白,携雷挟电充满英雄气概,舞台顷刻间灿若霞光。剧至尾声,纱幕落下,在微弱的电台声音下,回响起彭德怀那熟悉的湖南湘潭口音,这是一封发给冈村宁次的电文——掩隐在历史深处的声音,像蕴藏于太行山的地火,听来气血翻涌……跨越年代,他们找寻回来那些记忆,拂去尘埃,历史的脉象在这一刻显现,历史在舞台上散发芬芳。

当代著名戏剧家彼得·布鲁克在他《空的空间》一书中,有一句经典的语录:“一个演员,在众人的注目下走过空荡的舞台,就已经是戏剧了。”

艺术家们为了走过舞台这一刻,他们深入太行山,翻阅太行山的皱褶、叩问十字岭的叠嶂,品尝砖壁村金黄的小米粥……跨越时空,枪炮呼啸犹闻在耳,他们获得了空前的激情与灵感。那些感动和顿悟,一起化为人物角色的血肉和精魂。

戏剧是人类性情的天籁,在传媒高度发达的当今,凭借什么吸引和征服观众?“此时此地,我们在一起”式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传递,这一切都离不开演员的出色表演。谁曾想到,《谍杀》剧组的排练,全团50 多人蜗居一处面积仅800 平方米的老旧院落里,甚至连个像样的排练场也没有。但老团立大志,越是喧嚣的时刻,戏剧的选择和趣味,无不考验着戏剧人的艺术追求和戏剧理想。我们艺术人的初心像捍卫神圣领土一样,坚守一条底线:不低俗、不媚俗、不庸俗,在搏击市场风浪中荡涤灵魂,丰满羽翼。

《谍杀》给予人们感情上的冲击,对人性的思考十分深沉。好的话剧,总令坐在剧场的我不由得思考:“人类,怎么发明了戏剧?”“人为什么需要戏剧?”“为何说话剧艺术是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 当年轻演员的内部情感被艺术理想照亮,他们演活了人的真正性格和命运,舞台也因而精彩芬芳。

演出结束,我随着依依不舍的观众人流走出剧场。夜色已深的京城,雨后初霁,清爽惬意,真是一个美丽的世界!刚才的激战与厮杀恍如隔世,身前身后的两个世界,好像无关,其实有关。而我想的是,戏里戏外,意义总是指向那最真最美的、那不可须臾或缺和弥足珍贵的……

当然,《谍杀》还有提升空间,下面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应打情节牌:演员年轻,功力欠佳,在缺乏对历史体验的情况下,可以让情节严密推进为主攻对象;加之本身是谍战戏,加重推理演绎能调动观众大脑,干脆从一开始就设置游戏目标:谁是“长空”,谁是“蝴蝶”。

2.在场景转换时,音乐的渐强渐弱还需要仔细考量,某些场景音乐声音有点过大。

3.现代的我们无法体验过去人的精神世界,所以不必一定努力复原当时风貌。但我们可以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用现代价值观回看某段历史,这样做可以与观众共情,增加戏剧沉浸感。

来到艺术院团工作八年,让我对话剧这门艺术有了更加热爱的冲动。话剧是凸显舞台性的艺术,这就要求话剧的内容和形式都能在一个极短的时段里通过这个小小的舞台,引人入胜,环环相扣。《谍杀》这部话剧艺术之美的张力,它做到了。当年它荣获第十五届山西省“杏花奖”,并在艺术基金的扶持下全面推进。

猜你喜欢

太行山话剧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太行山写生》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话剧《二月》海报
我是话剧小演员
都市年轻人的“话剧梦”
太行山(外二首)
戏剧类
贝亲2015贺岁话剧《二胎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