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球训练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21-01-28钟沈菁张莉莉包家明
钟沈菁,张莉莉,包家明
1.浙江医院,浙江杭州 310030;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3.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护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15
小儿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婴儿出生后1个月内脑部发育尚未成熟,因各种因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常伴有智力缺陷、运动障碍、精神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生命健康,是导致小儿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由于脑瘫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长期功能康复训练为主。但是,常规康复训练仅能够恢复患儿一些基本功能,对患儿部分肢体姿势及功能的恢复效果不理想,严重降低患儿的长期生活质量。巴士球训练是一种能够为患者提供躯干、下肢有效训练的方法,有助于协调患者肌肉收缩及运动能力,帮助患者维持机体平衡和稳定[2]。本研究对40例脑瘫患儿采用巴士球训练结合康复训练,并与常规康复训练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已获得浙江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儿,符合脑性瘫痪诊断标准[3],病情稳定,住院时间估计>3个月;年龄24~72个月;患儿能独立行走10步以上。排除标准:不能配合此次研究完成者,合并影响步行能力的其他疾病,合并听觉、视觉严重障碍,合并严重脏器疾病、癫痫。脱落标准:患儿自行退出,入选后未按既定康复训练方案进行者,康复训练期间出现并发症或者发生其他严重不良事件者。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干预过程未发生脱落病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6~62个月,平均年龄(48.3±5.2)个月;体质量9.2~22.3 kg,平均体质量(15.2±2.1)kg;病程2~20个月,平均病程(7.2±2.8)个月;痉挛型18例,不随意运动型8例,共济失调型6例,肌张力低下型4例,混合型4例。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9~58个月,平均年龄(49.6±5.7)个月;体质量9.0~22.5 kg,平均体质量(15.3±2.2)kg;病程2~21个月,平均病程(7.4±2.6)个月;痉挛型19例,不随意运动型9例,共济失调型6例,肌张力低下型4例,混合型2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康复训练方法
1.2.1对照组
接受为期3个月的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运动疗法和推拿疗法。运动疗法:采用神经发育学疗法(Rood疗法),即对患儿进行肢体的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以及抗阻力运动,安置患儿仰卧位,康复治疗师用双手按住患儿两手,采取抑制性手法对患儿的异常运动模式、姿势等进行纠正干预。抑制手法主要通过挤压关节肌腱附着点,促进痉挛肌的对抗肌收缩,持续性地使痉挛肌受到对抗。采取促通手法增强患儿的抗重能力,纠正患儿躯体静态、动态平衡。促通手法是通过向患儿输入正确的姿势及运动的感觉,让患儿感受到正常姿势和运动的感觉,有利于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和巩固。肢体Rood疗法训练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避免运动量过度而造成损伤,训练量一般为25 min/次、1次/d,每周持续5 d。运动疗法结束后30 min再对患儿进行推拿疗法。推拿疗法:康复治疗师采用推拿手法,从患儿头部沿着身体关节延伸至患儿髋部,对患儿关节、肌肉进行按摩推拿,整筋理复,疏通经络,15 min/次、1次/d,每周5 d。康复训练过程出现患儿哭闹等不配合的情况,立即暂停训练,安抚患儿情绪,待患儿情绪稳定后再进行;同时,训练中密切关注患儿的呼吸状况及吞咽情况,防止出现呼吸困难、呛咳等,若出现严重呼吸及吞咽异常立即暂停训练,并给予对应的处理。
1.2.2观察组
常规康复训练结束30 min后进行巴氏球训练。根据患儿身高选择大小合适的巴氏球,地面铺运动毯,将患儿双手放于巴氏球上,患儿呈俯卧位,肘关节保持伸直姿势,维持30 s;再安置患儿仰卧位两腿置于巴氏球上,旋转躯干并交替伸展双手,维持30 s;安置患儿俯卧位,双腿并拢置于巴氏球上,手关节伸直,双手/单手撑地,维持30 s;患儿坐至巴氏球上,康复治疗师在患儿有需要时扶住患儿髋部,引导其做出上肢抬起、伸屈及躯干旋转等动作,维持30 s。以上每个动作均在康复治疗师的辅助下进行,每个动作之间休息10 s,15 min/次、1次/d, 每周持续5 d。训练过程出现异常情况,同对照组方法处理。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由专业康复护理人员评价患儿平衡能力、活动能力及运动能力。
1.3.1平衡能力
采用Berg平衡评分量表(BBS)[4]进行评价。评分内容包括从坐位站起、无支持站立、无靠背坐位、同时两脚放于地上、从站立位坐下、转移、无支持闭眼站立、双脚并拢无支持站立、无支持站立时抬起一只脚、站立位时上肢向前伸展并向前移动、站立位时向后转身、360°转身、单腿站立、一脚在前无支持站立14项内容,每项分值0~4分,满分56分。量表得分在0~20分表示患儿平衡功能差,需要乘坐轮椅;得分在21~40分表示患儿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可在辅助下步行;得分41~56分表示患儿平衡功能好,能独立步行。评分越低,代表平衡功能障碍越严重。
1.3.2活动能力
采用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评分表)[5]进行评价。评分内容包括自理能力(6项)、括约肌控制(2项)、转移(3项)、行走(2项)、交流(2项)及社会认知(3项)共18项。每项采用1~7分进行赋分,其中1分表示患儿完全依赖、2分表示患儿需要大量身体接触的帮助、3分表示患儿需要中度身体接触的帮助、4分表示患儿需要少量身体接触的帮助、5分表示患儿需要监护和准备、6分表示患儿有条件的独立、7分表示患儿完全独立,总分范围18~126分。
1.3.3运动能力
采用中文版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6]和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7]进行评价。GMFM88量表包括卧位与反身、坐位、爬与跪、站立位及行走跳跑等共88项内容,每项分数为四级评分标准,0分表示不能完成、1分表示有做动作的迹象(表示有做动作的迹象但是无法做到)、2分表示能部分完成、3分表示能全部完成,总分范围0~264分。PDMS-FM量表包括视觉运动及抓握运动等共98项,每项分数为三级评分标准,即0分表示不能进行、1分表示能部分完成、2分表示能全部完成,总分范围0~196分,其中视觉运动共72项,满分144分;抓握运动共26项,满分52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平衡能力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BBS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儿活动能力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WeeFIM评分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WeeFIM评分表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儿运动能力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及视觉运动、抓握运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巴士球训练有助于患儿平衡能力的提升
目前脑瘫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中医疗法、综合康复疗法以及运动疗法。常规康复训练可通过肌力训练、步行能力建立训练及关节活动度训练等手段,改善脑瘫患儿肌张力不足、负重能力差等问题。常规康复训练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对患儿核心肌群的针对性训练不足,导致患儿躯干及骨盆控制能力差,可诱发患儿养成错误的代偿姿势。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核心肌群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机体在非稳定状态下的控制能力,从而有效增强患者的平衡能力[8]。而脑瘫患儿普遍存在肢体活动受限、稳定性及平衡性差等特点。因此,对脑瘫患儿核心肌群进行训练,可能对提高脑瘫患儿平衡能力及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巴士球具有一个不稳定的界面,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巴士球的应用能够明显增加患儿的本体感觉输入,还让患儿通过不断募集核心肌群运动单位,来达到不断调整自身不稳定状态的目的,同时这一过程能有效增加中枢神经对深层核心肌群的预控制,尤其是对多裂肌及腹横肌的提前收缩的控制,因而能更显著地提高患者神经-肌肉本体感受性功能,提高机体整体稳定肌的肌力,提高局部稳定肌和整体稳定肌肌肉间的协调收缩能力、运动控制能力,并更好地帮助患儿在训练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姿势,维持机体的平衡与稳定[9]。此外,巴士球易滚动的特点对患儿的平衡能力要求更高,患儿需有更好的肢体平衡控制能力,才能够更稳妥地进行巴氏球训练,因而有助于让患儿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提升机体平衡控制能力。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平衡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巴士球训练有助于患儿活动及运动能力的提升
运动障碍是影响脑瘫患儿生活质量的直接因素,提升患儿的运动、活动能力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核心肌群是肢体运动的基础,可以协助患儿头、颈、肢体完成对应动作。核心稳定性的改善可以增加患儿四肢运动稳定性,加大伸展范围,增强患儿躯干及骨盆核心部位的控制能力,从而达到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精细运动功能的目的[10]。巴士球训练结合康复训练提高核心肌群的力量及稳定性,在提升患儿平衡能力的同时,使粗大运动及精细运动功能恢复,提高脑瘫患儿的独立活动能力。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儿GMFM88和视觉运动及抓握运动评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