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排班法在援鄂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ICU护理排班中的应用
2021-12-06孙专意宋剑平王丽竹谢彩琴
孙专意,宋剑平,王丽竹,谢彩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 310009
护理排班为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决定了护理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在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实现对护理质量的有效提升,选择合理可行的护理排班模式至关重要[1]。SHE排班法是指快捷(shortcut,S)、人性化(hommization,H)、弹性(elasticity,E)的排班方法[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之初,为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各地调派了大批医疗队援助疫情重灾区,由于临时组建的医疗队队员分散、专业不同、能力参差不齐,给护理排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浙江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ICU救治团队采用SHE排班法,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ICU护理排班中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背景资料
浙江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在领队院长领导下设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长-护士,实施垂直管理。ICU救治团队共有护理人员123人,由护理部副主任1人、护士长2人、护理部干事1人、组长12人、护士107人组成,其中组长及护士119人参与临床工作。119名参与临床工作的护士,来自6家医院29个科室,男19人,女100人;年龄24~39岁,平均(31.88±4.09)岁;主管护师46人,护师68人,护士5人。整建制接管的ICU由当地医院骨科病区改造,开放床位40张,收治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由于护士涵盖科室广,专业不同,层级不同,经验不同,采用混编重组模式分组,组员之间需要快速磨合。疫情暴发初期抗疫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ICU护理排班以4 h制为主,如果按4 h制上班,本援鄂医疗队6组倒班,24 h后轮班,轮休周期短,容易造成护士睡眠不足、心身得不到有效休整,并且交接班次数增多,加之ICU治疗、护理及观察项目繁多的特点,容易遗漏患者的重要护理信息,不利于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本组援鄂医疗队初期重点考虑以保障充足护理力量和防护安全为前提,提高全员心身适应性,后期遵循保证护理质量安全为前提,加强重点环节人员配置,最大化的降低安全风险,给予SHE排班法适当调整排班。
2 SHE排班法
2.1 快捷(S)
组长统筹,根据护理工作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排班,套用固定格式应用Excel制作月排班表,值班制与备班制结合,定人定岗[3]。将119名护士分成6组,每组19~20人。每天分为A、B、C、D 4个班次,工作时间6 h。A班工作时间为10:00-16:00,B班工作时间为16:00-22:00,C班工作时间为22:00-4:00,D班工作时间为4:00-10:00,6组轮班。护士每周酌情备班1~2次,接到备班启动电话30 min内出发并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快速投入工作中。
2.2 人性化(H)
组长在排班前1 d收集护士的个人需求表,从护士需求角度、身体条件、心理等各方面考虑进行人力资源合理安排,在不影响临床护理工作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个人需求。参照专家共识[4],根据工作角色建立各组不同岗位职责,并结合护士特性、专业、能力,进行合理搭配,每个小组中按职能分为组长(2人),感控组(2人),办公/治疗组(2~3人),责任组(12~14人)。每一名护士熟知自身岗位特点,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组长全面负责本组人员任务分配、信息反馈及护理质量控制,以确保工作有序、高效、安全进行;感控组严格落实防控工作,做好相应暴露风险评估和防护措施;办公/治疗组负责感染病区内外沟通工作及物资供给,正确及时处理医嘱、配置药物。组长根据护士的专科、能力、层级等, 将责任组分为甲、乙、丙3组,负责完成本组患者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其中甲、乙组主要管理机械通气、高流量吸氧等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丙组主要管理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组护士相对固定,每小组由3~5人组成。每组小组长由资深ICU护士担任,责任护士由ICU护士与普通病房护士搭配,共同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确保患者安全。每组每班保证有4~5名护士上班,人员搭配合理。
2.3 弹性(E)
根据2008版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要求,综合ICU床护比不低于2.5~3∶1,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统计,援鄂医疗队医护比约为1∶2.5[5]。本援鄂医疗队119名护士参与临床工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ICU开放床位40张,护士配比在14~16人,适当增加1~2名护士。小组实行白天16~17人上班,夜间15~16人上班,3~5人备班。根据护理部的总体排班方案,组长每天排班前1 d根据病区患者数量、病情、治疗等情况初步进行人员调配,上班前4 h确定最终人员调配方案,工作量大时临时启动备班护士,工作量少时酌情增加备班人数[6]。为避免工作人员聚集造成交叉感染,与医生及其他省援鄂医疗队护士实行错峰上班。每班提前1.5 h到医院准备,严格做好防护(结对式监督),提前15~30 min到岗接班。
3 效果评价及结果
3.1 效果评价
3.1.1护士对SHE排班法满意度
实施SHE排班法2周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SHE排班法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SHE排班法、减轻工作压力、降低疲劳感、提高工作积极性4个维度,每个维度就满意、不满意两项回答。
3.1.2护理质量检查评分
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包括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及感控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实施1周后与实施2周后对比(均取1周内的平均值)。评价标准参照护理质量评价准则自制评分表,总分100分,分值与护理质量呈正比。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内容包括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落实生活自理能力、压疮及静脉血栓栓塞症措施,执行医嘱,合适氧疗工具,人工气道,呼吸机管道及参数,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由护士长或A班组长每天评估。感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内容包括防护装备正确穿脱、环境消毒、物品设备分区定位放置、标准预防、个人防护、落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防控措施、职业防护、排泄物及医疗垃圾处置等,由各班组长及感控护士每班评估。
3.2 结果
共发放119份护士对SHE排班法满意度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84%。调查显示排班法实施2周后护士对SHE排班法满意度93%,对减轻工作压力满意度95%,对降低疲劳感满意度88%,对提高工作积极性满意度89%。实施1周后与实施2周后对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评分从92分上升至96分,感控护理质量检查评分从94分上升至98分,并趋于稳定。
4 讨论
4.1 SHE排班法对护士满意度的影响
SHE排班法实施以来,护士无论是在工作责任的心理状态还是业务技能上均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护理小组责任制提高了自身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同时激励组员自觉、高效、愉快地完成工作。各组组长套用固定格式应用Excel制作月排班表,值班制与备班制结合,定人定岗。排班前换位思考,深入了解每位护士的实际需求,站在护士角度综合分析各项因素,在人力资源分配上进行灵活化管理,对专业、能力不同的护士进行合理搭配,在突出其个人能力的同时促进整个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将护士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各小组成员相对固定,增加了协作精神,提高了团队凝聚力,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值班制与备班制结合,各层级护士合理搭配,保证护士心身休整,提升身体耐受力和抵抗力,减轻心理压力,使护士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中。本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对SHE排班法满意度93%,对减轻工作压力满意度95%,对降低疲劳感满意度88%,对提高工作积极性满意度89%。护士较高的满意度有利于长时间坚持投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工作中。
4.2 SHE排班法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的高低[6-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ICU护士需要二级、三级防护,穿戴厚重的防护装备工作,又要面对病情危重、变化快的患者,对护士造成的心身压力远超平时,是一个挑战。另外除临床护理工作外,护士还需承担病区防护、医疗耗材管理、环境消毒、防护废物收集等工作。护理人员的多角色、多岗位性,容易出现岗位职责不明确的现象,从而影响工作[8]。为此,本援鄂团队医疗队引入SHE排班法,该排班法根据护士特性合理搭配,弹性组合排班,保证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安全进行,工作效率提高,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能在第一时间接受更安全、快捷、高效的救护,在保证患者安全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护士根据自身工作能力接受相应岗位,各岗位职责明确,护士各司其职,严格履行自身岗位职责,各项诊疗护理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落实。护士长-组长-组员的三级质控措施, 强化了责任和技术的环节管理,使护理质量得到“双重”把关,真正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降低了护理缺陷、差错的发生,保证了各项护理指标的可持续性,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评分上升至96分,感控护理质量检查评分上升至98分。
(致谢:本文得到姚梅琪老师、赵锐祎老师的指导,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