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心理援助的新挑战和新探索

2021-01-28

科技视界 2020年25期
关键词:援助抗疫危机

王 芳 叶 枝

1 问题提出

当前,新冠肺炎已成为一场波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传染病,无论是身处风暴中心的重灾区人们,还是远离灾区的人们,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大学生也不例外。疫情暴发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习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并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文件,有效推进疫情暴发后的心理援助工作。2020 年1 月28 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心理学系、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2 月3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指出,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2 月7 日浙江省教育厅印发《浙江省教育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针对疫情开展学生心理援助的通知》,强调要把针对疫情的心理援助作为疫情联防联控的重要工作部署。这些重要讲话和文件精神,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疫情防控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为学校开展疫情之下的心理援助工作提供了指导。

大学生数量庞大,危机意识薄弱,社交活跃,易感性高,且本身属于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群体之一。本研究者参与了北京师范大学和教育部- 华中师范大学组织的两条心理热线服务,来电的大学生群体普遍出现过度焦虑、恐慌、抑郁、失眠、注意力变得狭窄、反复洗手、消毒等应激反应和行为。同时,疫情暴发作为导火线,激活甚至激化了部分学生早年的创伤和个人成长的议题,诱发心理危机,影响校园安全稳定。因此,及时、准确地评估大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充分分析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开展心理援助的困难和挑战,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心理援助方式,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减少危机事件发生、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心理援助面临的挑战

2.1 高校缺乏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心理援助经验

目前可借鉴的类似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有SARS 和汶川地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除了具有公共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危害性大、涉及面广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散,国内疫情防控面临“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巨大压力,疫情防控已呈常态化趋势。这意味着常规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管理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回归到疫情暴发前的状态,原有的以课程教学主渠道、线下面对面咨询为日常工作方式、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心理援助模式已无法有效应对当前防控需要,心理援助的方式、理念、对象和途径都需要随之调整。目前,各高校仍处在积极摸索的阶段,缺乏成熟有效的经验。

2.2 多重压力之下学生心理问题被激化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打乱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学生普遍遭遇多重压力。首先,为避免感染,严禁群聚行为,社交被隔离。复学后,各高校也是采取封闭式管理,学生活动范围受限,人际交往减少。其次,面对“复学难”的困境,号召“停课不停学”,提倡学生居家在线学习。在线教学轰轰烈烈,问题也层出不穷,学生不胜其烦。最后,毕业生群里遭遇就业“寒冬”,随即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一系列的“负性生活事件”,可能诱发学生出现焦虑、恐慌、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甚至可能激活早年的心理创伤,进一步加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发学生心理危机。

2.3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援助模式暴露弊端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援助模式具有“重干预轻预防”的倾向,强调心理危机事件爆发后的处置和应对,忽略日常的预防和教育。但是,灾难后的心理问题往往具有滞后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中的国际疾病分类(ICD)认为,心理创伤导致的问题至少有六个月的潜伏期,严重可转变为持久的人格改变并伴随一生。有关SARS 病人10 年后生活质量研究表明,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10 年后心理上仍未走出SARS 的阴影[1]。汶川地震后受灾群众的心理疾病发病率较高,PTSD 的发病率可达10%以上[2]。可见,疫情后的心理援助将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必须坚持“预防优先”的理念,将各项心理援助融入常态化的工作之中。

3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心理援助的探索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的需要,总结高校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心理援助的经验,尝试着构建适合当下的心理援助模式(图1)。该模式以机制建设为保障,以队伍建设为支撑,以预防体系、预警体系、干预体系和追踪体系为抓手,最终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每个体系各有侧重的内容和目标,也各自其特点。

3.1 梳理机制,保障顺利开展心理防疫工作

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整体部署,由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和领导,组建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工作队伍,具体开展疫情期间的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导工作。高校可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工作方案,健全心理危机预防与迅速反应机制。健全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上报、评估、处理和转介等制度,完善学校—系部—班级—寝室的四级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加强防控办、学生处、团委、公共教学部、保卫处等部门的协同合作,构建有效的联动机制和沟通模式,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2 构建“预防、预警、干预和追踪四个体系

3.2.1 预防为主,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

高校传统的心理援助“重干预轻预防”,强调危机的应激处置,结果是心理工作者常常陷入被动“应付”和“扑火”的状态,治标不治本,无法形成长效机制。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之下,心理援助应着重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专题培训和教育等方式,开展常态性的预防。鉴于当前疫情防控的需要,尽量减少线下人群聚焦,推行“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线上方面,充分发挥“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阵地作用,推出“抗疫心理微课堂”系列专题网文,通过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方式,普及基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自我调适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自助的调适方式。线下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宣传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接纳自身在疫情中的心理状态,加强自我心理保健,提高心理免疫力。同时,将“心理抗疫”专题教育融入学校的“开学第一课”,普及基本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预防心理危机。通过常态性的心理健康宣传,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危机“免疫力”,从而让心理危机置于可防可控的状态。

3.2.2 动态评估,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预警系统指的是通过一套科学的心理危机指标体系,将收集到的学生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比较,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一旦出现危机警报,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和损失[3]。大学生遭遇疫情的重大生活事件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将通过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指标反映出来。通过科学评估其反应强度、持续时间、功能受损程度等方面,动态评估学生心理状态,尽早识别心理危机。疫情发生后,应尽快开展学生心理问题排查。可通过开展在线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疫情影响下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激反应。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重点关注人群,通过电话、视频、语音等方式开展一对一访谈,深入排查学生心理问题。同时,进一步完善寝室—班级—系部—学校“四级”预警防控体系作用,注重网格化管理,落实学生心理问题汇报制度,定期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朋辈互助的职责,通过留意、观察班级同学的动向。鼓励辅导员和班主任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和收集学生危机信息。此外,充分调动家庭的力量,协助学校增进对学生全方位的了解。

3.2.3 分类干预,减少高危人群的心理创伤

锁定重点关注人群,尤其是确诊患者、疑似病例、疫情重点地区、确诊的心理疾病患者、毕业班群体等,需及时开展科学有效的干预。针对重点关注人群,持续开展一对一心理服务,实现“一人一档”,落实“一对一”帮扶[4]。一旦启动心理危机干预程序,应充分发挥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确保学校学工、医务、保卫、各院系能紧密开展协作,保证危机的报告、处置、转介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加强与精神卫生医院的合作,紧急情况下畅通校医转介绿色通道。针对普通人群,通过定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员、班主任谈心谈话,采用无条件积极关注、改变不合理认识、正常化技术和挖掘积极资源等方法,调节学生情绪,做到主动关心、定向沟通、科学疏导、及时化解,协助学生尽快恢复正常学习和生活。在整个干预过程中,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应对和解决自身的心理危机,应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危机的应对和处置过程中,最终帮助学生化危险为机遇,实现“自助”和“他助”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发展性的干预扭转了传统的单向干预模式认为危机的学生无能为力,完全依赖外部的资源和力量解决自身的问题的理念。

3.2.4 跟踪随访,持续了解学生心理动向

经过发展性的干预,经历疫情创伤的个体有可能顺利度过心理危机,恢复到甚至超过危机前的发展水平,也有可能暂时渡过心理危机,但留下创伤今后仍可能被激发,严重一点,有可能陷入危机难以自拔,发展成为精神疾病[5]。因此,危机后仍然需要继续关注、跟踪和回访当事人,了解其心理状态,评估危机进程,帮助其化解危机。这是对危机预防、预警和干预的自然延伸和拓展,也是对学生的积极关注和危机干预效果的巩固。一方面,通过“两微一端”持续更新心理抗疫主题宣传,编制心理抗疫自助手册,制作冥想放松音频,推荐抗疫心理服务热线等方式,鼓励学生通过自主自助的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充分调动学院系部、家长、同学等多方力量,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学生平稳有序度过这个危机。

3.3 加强队伍建设,为心理抗疫提供有力支撑

要有序推进疫情后的心理抗疫工作,需要打造一支专兼结合、业务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广泛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心理抗疫。一方面,要加强对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的培训,普及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心理创伤处理和疗愈、心理援助等基本知识。另一方面,鼓励心理中心专职教师参加长期系统的培训和督导,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提升专业胜任力。与此同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疫情类的专项课题,对疫情后的应激反应、心理复原力、危机干预等开展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进一步指导疫情后的心理援助实践。

猜你喜欢

援助抗疫危机
爱心援助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6批受援助名单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2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