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历史治水对近现代城市空间布局影响

2021-01-28颜蔚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

消费导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古运河京杭大运河淮河

颜蔚 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

一、扬州河道变迁

(一)清代扬州水道

清代刘文淇著写《扬州水道记》,记载了扬州运河历史变迁。世界上最长人工河大运河途径扬州,扬州城址变迁与运河开发密切相关。据《左传》记载,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邗沟,成为大运河起始河段。隋炀帝大规模全线开凿大运河,连接江南运河各段,京杭大运河初具规模。后来,经过历代挖掘、开拓、疏浚,形成连接南北水路的隋唐大运河。两宋时期,为使扬州城利用运河之便,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在运河边蜀冈下修筑“宋夹城”。明清两代,京杭运河成为水上交通运输要道,扬州城因水运地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突显。为满足发展需要,扬州城紧握契机,扩大发展,城区再次向南延展,成为扬州运河和长江之间的水畔明珠。

(二)近代扬州水道

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取得基础水利信息和《扬州市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全市共有主要河流1111条,境内总长6060公里,相当于长江干流全长。其中,按水系类型分:淮河入江水道干支流水系379条、1582公里,里下河水系506条、3345公里,长江水系226条、1133公里。按河流等级分:县级以上河流198条、2916公里,乡镇级主要河流913条、3144公里。湖泊方面,现有主要湖泊6个,分别为宝应运西的白马湖、宝应湖,淮河入江水道一线的高邮湖、邵伯湖,里下河腹部地区湖泊湖荡及扬州城区瘦西湖。

二、水利工程功能性提升

(一)运河经济动脉

明清瓜洲镇建设已有规模,是大运河上的水上枢纽,自古很多诗篇讲述了瓜州渡口的美景。如今,瓜洲泵站工程是扬州市区域防洪的骨干工程,工程建成后,主城区防洪排涝标准将由目前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为城区防洪排涝安全提供可靠保证。瓜洲泵站工程位于古运河、仪扬河流域东南,古运河入长江口门瓜洲闸东侧。甘泉县(现扬州江都)的邵伯镇,其地处高邮湖、邵伯湖旁,因为京杭大运河水运繁华成为水上交通枢纽。当年的邵伯巡检司也设置在此处。如今邵伯镇成为京杭大运河上的千年古镇,邵仙套闸、邵伯船闸成为吞吐量年过亿吨的船闸,为京杭大运河水运大动脉注入能量。

(二)淮河归江水道

淮河下游入江水道是排泄淮河洪水的主要河道,是在康乾时期形成,起点位于洪泽湖出口的三河闸,经三河、金沟改道、高邮湖、邵伯湖、归江河道至扬州境内的夹江,在三江营入长江。原归江坝、归海坝被现代水利工程取代。淮河入江水道归江控制工程主要指万福闸、太平闸、金湾闸及运盐河上的运盐闸、芒稻闸。历史上这些归江河道均是以打坝的方式蓄水灌溉,泄洪时拆坝。如今淮河入江水道归江控制工程为排泄淮河洪水入江;拦蓄邵伯湖灌溉水;并引江潮补给邵伯湖水之不足,改善邗江、仪征(区)灌溉用水条件,同时保持扬州段大运河的通航水位及改善扬州城市用水。

(三)清水活水工程

自古以来,扬州城与水相辅相成,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按照“治城先治水”的理念,扬州市采取水系沟通、河道清淤、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综合措施,启动了“清水活水”城市建设,并出台《扬州市城市“清水活水”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先行实施市区8条黑臭河道的综合整治(新城河、沙施河、七里河、四望亭河、引潮河、幸福河、童套河、念泗河)、6条河道的清淤整治(瘦西湖、邗沟河、漕河、古运河、宝带河、安墩河)及5个沟通活水节点工程(平山堂站、黄金坝闸站、古运河瓜洲外排泵站、扬州闸拆建、象鼻桥泵站),共计19个项目。

三、河道改善扬州城市空间布局

(一)古今辉映的历史名城

随着扬州城南港口建设,机场、铁路城西选线定位, 城区逐渐向南、向西方向发展,争取更大地理空间和更有利发展条件。在扬州城市空间变迁过程中,长江航道迁移和运河是影响它变迁主要因素。康乾时期形成的淮河入江水道,让扬州东南变为冲积平原,而且长江、运河交通便利, 城区逐渐向东南扩展。今天城区又向南、西方向发展, 则与城南港口建设加强和完善相关。市域范围内构建“一带一轴”的城镇空间组织结构,“一带”为沿江城镇带,“一轴”为淮江城镇发展轴,一带:大运河(扬州段),南北贯穿扬州市域,同时串联起沿河年代各异、规模不等的历史文化遗产,与扬州历史文化的发展、衍变一脉相承。四区:包括扬州片区、高邮片区、仪征片区和宝应片区,其中扬州片区为重点保护片区。

(二)绿色网络河道联系主城

中心城区京杭大运河以西片,以古运河、仪扬河(东闸以东段)作为城区专用的引排雨涝通道,建古运河外排大站。京杭大运河至芒稻河片排水直面廖家沟、夹江、芒稻河等归江河道,平原区自排为主,抽排为辅,圩区立足抽排,相机自排。芒稻河以东片,基本形成“四纵四横”水网布局,新通扬运河以北为通北高平和里下河地区,以盐邵河、小涵河、三阳河、野田河为骨干河道排内部涝水入里下河四港或长江;新通扬运河以南为通南高沙土和沿江圩区,以老通扬运河、红旗河、白塔河、向阳河等骨干河道,排水入芒稻河、夹江和长江。

(三)突出滨河带状绿地特色

以“两廊、三片”即南北向江淮生态廊道、东西向仪扬河-夹江生态廊道和邵伯湖湖荡地区、北洲生态区与里下河湿地区区域生态绿地格局为基底,充分结合城市水网格局构建城市绿地系统,突出滨河带状绿地特色,营造“绿杨城郭新扬州”的绿化氛围,并以楔状绿地联系区域生态绿地与城市绿地网络,形成内外衔接、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以古运河、城河水系、大运河、芒稻河等构成滨河带状绿地网络,在展示历史城区格局的同时,有机联系各类公共绿地。以古运河、北城河、二道河、蒿草河、邗沟和漕河滨河绿地形成环历史城区绿地网络;以古运河、芒稻河等为纽带,联系城市主要的市级公园和区级公园。

猜你喜欢

古运河京杭大运河淮河
淮河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京杭大运河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京杭大运河与戏曲传播研究的新视角
夜游清名桥古运河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文化资源再开发的思路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