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创产品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应用分析

2021-01-28

大众文艺 2020年19期
关键词:纹样文创消费者

张 醒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西安 710038)

文创作品在当前的设计过程,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多家博物馆已经开发出特定类型的文创作品,并且这类作品的数量和种类正处于逐年提高阶段。从取得的销售成果上来看,虽然消费者对这类产品表现具有较高的兴趣,然而从现有的发展模式上来看,各类博物馆以及相关的文创产品产业整体上偏居一隅,导致一些其他形式的文创作品无法被全面开发。

一、文创产品中可以融合的元素

(一)文物造型元素

对于我国出土的各类文物来说,由于其能够体现连带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类型,以及能够更好地描述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所以文物本身就是一种对传统元素的集大成事物。在文创作品的设计过程,若要能够融合传统元素,依托于文物的造型以及所蕴含的文化思想,生产出的文创作品自然而然就实现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在目前的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依托于文物造型获得的文创产品数量较多,并且从销售结果上来看,这类产品对消费者具有更高的吸引力。

(二)古代思想元素

传统文化起源于古代文化,虽然以现有的观点来看,一些古代文化已经不能贴合当前的文化思维,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依然存在大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可以与当前的文创产品进行有机的连接。对于各类传统元素,古代思想文化在其中占据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工作阶段,要能够通过对于这类思想的贯彻和加入,分析如何将这类事物和信息进行符号化的处理,而在获得了设计结果之后,则可以在文创作品中对这些因素进行表达,从而让最终获得的各种产品除了本身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同时在覆盖的文化思想方面也具有更为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文字符号元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其最为核心和有效的载体是中国象形文字,所以在文创产品的设计阶段,若能够适当加入文字符号,则可以更好实现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另外对于中国文字来说,实际上既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也是当前以至于未来的优秀文化,文创产品要能够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同时在其中实现对各类传统文化的高水平加入,则文字符号的融合模式就成了一个要重点考量的指标。

(四)节日氛围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大量的能够展现节日氛围的元素,另外这类元素通常情况下会根据地域的分布,形成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创产品的制作过程,实际上其可以融合的文化因素并不具有相对应的限制,既可以依托于文物也可以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析,在其中进行加入[1]。各地区在节日氛围塑造过程中,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可以融入文创产品,另外对于其他类型的节日,一些区域中也会产生一些特定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品的设计过程,可以考虑将这类因素综合加入。

二、文创产品中传统元素的融合原则

(一)适配性原则

适配性原则是指,无论文创产品要表达何种文化或者传统元素,都需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才能够实现对于相关内容的融合,而对于选择的事物,无论是对于其材质、大小、造型,都需要能够和表面设置的相关元素进行融合,比如对于文字、花纹以及相关图案等,这两者能够做到全面有序适配的情况之下,才可以让最终获得的文创产品能够实现对传统元素的有机结合。另外适配性原则还表现为,要能够根据所传达的审美观点和文化特性,实现对各类资源的合理调整,防止出现喧宾夺主问题,或者对于相关传统元素的无法表达问题,这是要求要能够体现视觉传达的相关理念,做到有序综合地传扬文化思想。

(二)合理性原则

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必须要能够做到合理性原则,该原则是指,一方面要能够根据相关物质和物品的材质、造型与大小,科学加入传统元素,实现产品功能性、文艺性和文化宣传性的全面表达,另一方面,要根据各类设计元素的科学融合,实现对于所有信息的有效整合。比如对于陶质文创作品,虽然在目前的产品发展中,已经不再对其功能做出固定性的管理,但是当这类文创作品的整体体积较大,则其功能实际上就已经开始逐渐固定,甚至可以说,体积越大则功能越固定,其最终都指向存放类的器具,这就要求在设计阶段,若不发挥该项功能,则需要对其器形和体积做出合理的控制,而之后带来的影响就是,产品表面装饰的花纹以及整体的结构造型方面需要经过合适的调整,综合分析相关信息加入之后,整个产品的制作成本和制作难度等多项指标。

(三)创造性原则

实际上,对于文创产品来说,创造性并非要求全面开发出一种除了带有传统元素,其他方面完全新颖的事物,消费者的要求单纯是,要能够更好原汁原味展现相关文物或者非物质传统文化的文化特点[2]。但是并非所有的文化作品都可以按照这一思路进行制作,这就要求在具体的设计中,不可直接采用比例缩放的模式按照原物进行加工,而是要能够在其中加入现代元素,或者其他类型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具体的设计过程,创造性一方面表现为依照消费者现有的观点,无法投入极少精力就可以获得的样式,另一方面是行业内的其他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并未主动考虑相关的设计方法,则通过该模式,可以根据设计者的文化素养和对文化的理解程度,将相关的传统文化做出符号化表达。

(四)覆盖性原则

覆盖性原则表现在抽象和具体两个方面,对于抽象性的覆盖性,主要表现为相关的文创作品要能够覆盖某一特定类型的传统文化,同时这一类想传统文化,也要能够借助相关的文创作品表达。对于具体化的覆盖性,是指在文创产品表面绘制的图案纹样,以及文创作品的器物造型,都能够根据该完成作品的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和表达的内容,将其他的设计因素覆盖于作品的表面,从而让整个文创产品在审美方面、文化传统方面都符合消费者要求。

三、文创产品中传统元素的融合方法

(一)产品器型融合

在产品器型的融合过程,要根据原有器物的形状表现模式和具体的用途,对产品的器型做出合理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对于文物类的文创产品以及具有特定实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采用完全借助原有产品器型的模式进行设计,而对于其他类型的产品,若不存在固定的造型,则需要根据已经掌握的行业经验进行选择。

比如在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参考的原型是辛追夫人墓中出土的狸猫纹漆食盘,该文物全面展现了我国古代对于生漆工艺的掌握水平,同时食盘上刻画的狸猫图案,虽然不能说是栩栩如生,但是也显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神韵。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当前消费者对这类器具的消费热情较高,且由于漆盘本身可以具有较高的功能性,所以消费者实际上也可以只是把这类文创作品视作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功能事物,同时覆盖了文化类型的消费者和功能类型消费者两个群体,则在这类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在产品的具体设计阶段,要完全根据狸猫纹样漆食盘的造型制作,对于纹样的绘制,则要展现生漆工艺。

(二)产品图案融合

在产品图案的融合过程中,要根据相关的文创作品类型和可以绘制的纹样,实现这两者的有机结合,要求产品的图案设计过程,要根据相关传统元素的来源、发展特点和当前的消费者需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具有升级的潜力和相关要求。

比如在文创作品的设计过程,承托性地事物为陶质工艺品,而展现的传统元素为壮锦纹样,在具体设计阶段,通过对市场的了解和分析发现,壮锦纹样虽然本身端庄大气,但是由于现行的可选择性较少,导致消费者对壮锦纹样的热情不足,则在后续的设计阶段,根据壮锦纹样的本身排版类型,在其中合理加入曲线纹样,并支持消费者对相关的纹样进行二次加工和处理,在给出了相关结果之后,将纹样展现在陶瓷工艺品上,由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对于陶器的制作也具有较长的历史渊源,所以实际上这类文创作品实现了对于两种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

(三)产品纹路融合

产品纹路的融合过程,要根据相关文创产品的器形特点和来源,对产品的纹样模式进行科学合适的加入,另外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寓意和含义的文创作品,由于产品本身就属于一种对于文物的仿造模式,所以在生产的纹路方面,必须要能够符合相关参考物的原始形状。

比如在文创作品“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项链设计过程,该文创产品的原型是西汉淳于婴儿陪葬带沟,而该带钩有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内部含有阴阳文分“长毋相忘”,该完成作品由于采用银材料制作,若完全根据汉朝时带钩的形式进行制作,则会在携带方面存在问题,所以最终制作的形式是,将其制作成可以分开的项链,可以成为情侣之间的定情信物,而在纹路的设计过程,要能够完全根据该带钩的外形特点和内部的设计亮点,对所有的花纹进行构造。

(四)产品形式设计

在产品的形式设计过程,实际上对于一些端庄大气类的参考物,可以考虑当前消费者对这类事物的本身看法和对于相关传统文化的分析,从而让消费者能够对其产生更强烈的购买欲望[3]。比如对于文物“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其作为酒器,实际在当前难以按照原功能使用,则在产品的形式设计中,要对于文创产品的功能进行转变,但是在外形的表达上,要完全模仿原有的结构,一方面能够体现出对文化的本身特点,另一方面,能够起到对消费者的吸引作用,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也要考虑消费者群体对于材质方面的需求,按照现代人的审美,对于青铜器的喜爱程度相对于古人已经大幅度下降,可以考虑使用木头、塑料等材料制作,且可以考虑“萌化”处理,让其作为装饰物存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文创产品要能够和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主要需要融合的项目为各类古典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历史文物,通过对相关历史元素的符号化表达,以及全面的模仿,让最终设计出的文创产品可以符合各种消费者的需求。在具体的设计阶段,需要分析产品的形式、产品的纹路以及产品的图案等多种信息,方可保障获得的设计作品在质量方面不存在问题。

猜你喜欢

纹样文创消费者
陶溪川文创街区
拯救“濒危”花纹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清洁面膜在中国都市年轻消费者中受追捧
知识付费消费者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表彰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品牌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