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建设
2021-01-28陈彦海
陈彦海
(西安培华学院 图书馆,陕西西安 710125)
一、前言
2015年,我国教育部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以来,不仅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显著,而且高等教育体系竞争力增强,符合高等教育内在发展规律[1]。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作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改革的工作重心。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也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应服务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大局,不断深化拓展,探索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服务,为高校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新形势下,高校读者对图书馆在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方面越来越多。传统的以资源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为了打破常规,以创新型服务为抓手,图书馆届各种服务模式理论与实践得到发展。以团队模式的学科服务形式,积累了一些经验,尚处于发展阶段。只有立足本校实际,凝心聚力,克服人力和物质资源的不足,才能满足本校个性化学科服务需求。
二、学科服务的必要性
学科服务不仅可以跟踪读者使用文献检索工具的情况,也可以加强图书馆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的职能。近年来,在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和双一流创建的推动下,图书馆应正确认识在高校中的定位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理应担当起服务学科建设的重要职责。
坚持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深度挖掘馆藏资源,以个性化服务方式与读者友好沟通,准确地理解读者需求以及潜在需求,将读者需求有效转化为馆内各业务的要求,经过长期特色馆藏资源的探索,以及对学校教师资源与教学资源有效地整合[2],将信息教育嵌入教学内容,通过加强图书馆与教学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在学科服务实施过程中,既能加深读者体验,又能促进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变革与创新。
三、学科资源的建设
(一)学科资源建设
随着地方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围绕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教师科研需求,高校图书馆应做好学科资源建设规划,既要保证评估指标的达标,又要确保学科建设需要,明确教学资源购置的经费、品种、数量、结构[3]。创新工作思路,利用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充分挖掘读者需求的规律与行为,优化馆藏结构调整,加强剔重剔旧,充分节约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加强专业类、研究类资源建设,确保馆藏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书架的利用效率。
(二)创新资源建设
创新资源建设,既要深入教学一线教师读者群,又要了解教务部门各学科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听取院系师生的需求[4]。首先,要成立学科团队,利用其独特的学科背景,可以将资源有机整合进行个性化服务。其次,应保障馆藏资源的配置为学校学科建设服务,直接向师生推荐优质学科资源。最后,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学科服务平台,创建一个可以发现资源、发现服务、支持共享与交流的平台,定期对学科资源的采购进行分析[5],调整策略。通过以书单订购、读者荐购和现场采选等形式推动学科资源建设。
(三)数据库资源的建设
加强学科特色数据库建设,注重馆藏纸电教学资源的采购,建立健全数字化校园平台与图书馆管理系统资源的整合,以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点,不断优化馆藏资源布局,建立专业特色的学科资源库,挖掘数字资源的学科化体系建设,充分获取开放获取资源,加大不同载体类型的多元化建设,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平衡,建设学科专题导航,以学科为单元揭示本馆资源,使读者能够方便地获取学科相关的资源,满足广大师生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四、学科服务的内容
(一)虚拟图书馆服务
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过程中,虚拟图书馆成为阅读和交流的创新方式,提升了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推广服务能力。它是一种以图书馆馆员为主体, 基于网络平台为媒介,注重友好交互体验,实现馆员与读者的实时双向交流, 将整个读者服务贯穿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提供实时音频、视频咨询、文字互动或者离线问题咨询服务。为实体图书馆吸引了更多的读者,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科服务项目和活动,促进了师生的沟通交流。区别于传统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其核心是一种在线特定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读者服务, 支撑起图书馆与读者之间零距离沟通的桥梁,实现读者信息参考咨询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领域, 打破了地域限制。
(二)服务空间再造
图书馆学科服务空间再造,需要围绕学校教学变革,从馆情出发,着力于服务的功能设计和布局调整,打造集服务、设施和信息资源于一体的服务空间,为读者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环境。在空间布局上体现学习自由、科学研究、学术沙龙、文化休闲娱乐和文献藏借阅一体化的共享服务空间。积极探索图书馆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合理开展馆舍空间分配,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空间。
(三)学科服务团队
提高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是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根本任务,图书馆应注重组建动态且可灵活组配的学科服务团队,进行深层次的学科服务咨询指导。首先,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学科或专业为单位,以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为平台,遴选从事多年教学改革实践的一线专家教授组成团队。其次,由一名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课程建设,治学严谨,而且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领导能力的专家,担任团队负责人。最后,在教师科研课题撰写、申报、审批时,由学科服务团队提供学科热点分析和趋势研判,帮助科研人员完成申报材料的撰写,提供跟踪服务。并且还可以根据不同课题的方向、教师需求,灵活组建具体的针对性服务团队,制定科学有效的学科服务解决方案,跟踪国内外科学研究进展,提供学科咨询服务。
(四)提供多元化学科服务
目前,学科服务在教学和科研中,向个性化、专业化、知识化、精细化方向发展。针对不同师生教学资源咨询与获取服务,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师生的实际需求,加强交流与互动,根据个性化需求,提供学科资源的定制推送服务。在资源建设方面开展嵌入式课程教学全程跟踪,为学校教师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学生学习,提供免费共享的全过程专业课程群的资学科源服务。
(五)学科资源平台建设
图书馆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有效整合师资管理、教学信息、文献资源等信息,建立一站式的学科资源平台,通过系统设立多模块集成系统,将课程资源及相关教学信息数学化建设管理,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营造一种读者与馆员之间的和谐、互动交流平台。
师生读者通过利用一站式学科服务平台,实现师生实时在线交流互动学习,查阅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答疑解惑、下载学习资料、实时在线学习,以及从图书馆获取便捷资源的有效途径。馆员可以根据的学科背景与专长,围绕读者个性化需求,通过网络和数据库资源充分集成各种资源,以学科单元模块为资源导航体系,建立一种开放的咨询服务,开展实时课程讨论及咨询,向读者主动推送相关文献个性化服务,让师生及时了解教材最新动态,营造一个舒适自由的学习和教科研环境。
五、学科服务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基本要求,包括以读者需求为根本、以资源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型馆员为主导。也就说,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图书馆要主动给予更多的资源支持和服务保障。学科服务包含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馆藏学科资源建设,另一个是读者学科服务工作。前者是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联系。只有加强地方高校对学科服务建设和学科的人财物资源配置,并且完善学科服务资源建设学科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才能扩大馆际合作与校企合作资源平台,推动特色学科健康发展。
总之,无论是全球图书馆事业环境变化,还是高校人才培养转型发展,都要求图书馆积极适应改革发展需要,转变服务观念,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创新,对接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探索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模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