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情感互动技巧浅析
2021-01-28冯晓雯
冯晓雯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0093)
一、选题研究背景综述及情感互动理念概述
在科技水平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常常会感叹:人情越来越淡漠,线上交流也在逐步替代人与人面对面、心与心的沟通。因此,人们在电视节目当中就更加渴盼和呼唤那些接地气、更平易近人的东西,访谈节目便是电视在技术社会中对人本观念回归的典型之一。通过访谈不但能实现传递信息,传达情感这一基本功能,而且还在当下这个文化多元、人心浮躁的社会中,承担着显著的社会服务功能。
(一)背景综述
在西方,电视访谈节目已经成为电视栏目的主体形式,占整个电视栏目的60%,我国从《实话实说》创办发展至今,已有200多个访谈节目,类型也愈加丰富。[1]例如央视的《面对面》,是一档新闻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和嘉宾就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或新出现的社会现象进行交流。还有高端访谈节目,如《杨澜访谈录》《可凡倾听》,采访对象多为社会名流或政界要员,其节目高端的风格定位与采访内容的高度专业性使其在茫茫访谈节目大军中独树一帜。另外,近几年非常流行的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如《超级访问》、腾讯自制《大牌驾到》,《饭局狼人杀》等节目均以娱乐休闲为主。这些节目中经常穿插着一些娱乐性质的表演,有的还设置趣味性的游戏等。
事实上,人的谈话过程是一个知情交融的过程,而在访谈节目中,采访者与被采访对象围绕某一事件、不同话题进行交流的同时,也总伴随着情感的互动。正因为受众对情感这种复杂心理现象的逐步了解,情感互动在电视访谈节目的作用也慢慢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二)情感互动理念
Emotion通常翻译为:情感、情绪。而在心理学范畴中,“情绪”多指向人的自然需求,“情感”则指向社会需求;自然需求是外露且不持续的,而社会需求,也就是情感是内在驱动且可持续输出的。情感和情绪皆为人类对于客观实在的经验性体会,是对于外界事物的主观化的表达。懂得情感的表达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重要前提。只有有对于外界存在的个体化表达,才能够促使主观意识作用于客观事物,拥有对于现实环境的主动干预。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情感互动”是指互动双方从心理层面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交流状态。主持人和嘉宾不能单纯地仅靠外在的情绪表达,例如生气、高兴来进行交流;而是应该在精神层面加强对彼此的认知,对某件事的认同感,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而这种双向的情感流动过程,既有站在他人角度,能够理解他人情感的接收过程,也同样包括将主持人自己内心的情感移进对方的情感世界中,调动对方情感体验的过程。这样一来,访谈中双方交流中所产生的各种情感就不仅仅只局限于单方面的情感灌输,而是如同涓涓细流,在采访者与被采访对象之间不断流动。
(三)情感互动在电视访谈中的重要意义
电视访谈节目作为主流媒体环境下的组成部分,承担了传播信息,引导正确文化风向和丰富人民生活的责任。由于电视媒体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且更新频率高等特点,它对于树立正确的社会文化风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电视媒体节目中,电视访谈节目更是特殊的一种门类:非同于注重客观信息传递的资讯类节目,也有别于单纯丰富文化生活的娱乐节目,访谈节目将真实生活中的人作为节目主体,以主持人对于特定人物的访问作为节目形式,传达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主持人是访谈节目中情感表达的主导者。在电视访谈节目中,采访者与被采访对象作为情感互动的双方,在以采访者为主导所营造的访谈情境中,结合被采访对象自身的特殊经历和情感倾向,以语言为载体围绕某一话题进行平等融洽的交际活动。有效的情感互动是情绪传达的前提条件:只有采访者自身情感被调动并加以外放,受访者得到感知并在内心产出正向反馈,即情绪的共鸣,受访者才能更加信任采访者,从而真正打开心扉。而情感是互动交流的基础。只有采访者动了真情,才能把真实的情感传递给被采访对象和观众;只有把真情实感看作一把钥匙,才能打开被采访对象的心扉,由此找到共同的情感关注点,产生共鸣。也只有双方都乐于进行相对坦诚、开放的交流,访谈才真正能得以进行下去,最终达到价值传达的目的。
二、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情感互动技巧运用
在电视访谈中,主持人与嘉宾的情感互动的本质就是沟通的双方以最真诚的情感,用心去沟通,从而获得强烈的认同感,达到一种情感的共鸣。通过笔者探究发现,在电视访谈中,一些具有可复制性和借鉴性的经验技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情感互动的核心技巧
在访谈节目中为了促进情感互动,可以运用多种技巧。笔者在本文当中以主持人为探讨的基点,以之于情感互动的影响意义这一标准来划分为情感互动的核心技巧和辅助技巧。这其中,核心技巧主要包括主持人自身主持能力方面需要加以注意和规范的技巧,也包含了除主持人业务水平把控以外的环境布置等辅助技巧。
1.把控受众情绪
电视访谈节目作为一种即时性的文化产品,具有时间短,不确定性强,注重现场效果的特点。想要在有限的录制时间内达到主持人想要得到的嘉宾回馈,就要着重加强对于受众的情绪把控。所谓情绪把控即为现场受众的情绪反馈是随着主持人引导意图的变化而变化。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讨论的受众并不仅仅指受访嘉宾,更包含了现场的观众,甚至主持人自身。认识到受众情绪如何激活就相当于把住了现场情感调控的“遥控器”。主持人就能够将被动的情感接纳转变为主动的情感输出。
2.激活访谈现场气氛
情绪属于人类的主观意识,它不同于客观事物的固定性,而拥有很强的塑造性和被塑造性。换句话说,个体情绪的营造是可以被群体的情绪所导向和感染的。电视访谈节目中,受访嘉宾可能会因为舞台经验不足和自身性格原因而一时无法还原真实生活状态下的情感状态,那么这个时候现场的观众就起到了情绪“催化剂”的角色——主持人可以在适当的时机,从与嘉宾的一对一互动形式中抽离出来,转成一种一对多的互动形式,利用观众对于嘉宾当下讲述的经历的好奇,完成对于观众的互动。由于现场观众的基数较大,挑选到一名舞台表现力强或者性格外向的观众并非难事;即使是挑选到一位同样稍显内向的观众,主持人也可以利用自身主持优势,运用一些主持“包袱”,“夸大”该观众的及时反馈,用一种幽默化的方式来打造一种欢乐的现场氛围,这样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现场主要受访嘉宾能在短暂的受访间隙中舒缓情绪,尽量还原最佳情绪。
3.激活嘉宾的话题兴趣点
访谈节目中的受访个体存在差异性:不同的人,话题的兴趣点也不尽相同。如果遇到话题不合适、话题禁忌,或嘉宾不感兴趣的情况,访谈将无法顺畅进行。这就需要采访者提前做好功课,并且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引导话题,让受访嘉宾主动谈及自己有兴趣的话题,这样的谈话才是有机的,有连续性的。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最常用到的主持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副语言。有声语言即为通过声音传达意识,有声语言恰到好处的运用在采访者与被采访对象间的情感互动起到了主要作用。访谈节目中,采访者只有发自内心地调动起了真情实感,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才能够震撼人心。而在访谈中,最好的倾听就是真诚的回应,此时的回应不仅仅指语言,正如古语所说:心有灵犀一点通。可能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代表了彼此情感上的理解和认可。一个优秀的访谈者首先一定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倾听不仅要用耳朵听,更要用心去听。在访谈中,主持人不是要去展示自己的口才,而是要调动起嘉宾和观众,让嘉宾能够畅所欲言,观众能够有所收获。在访谈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分散注意力的因素,这时主持人应集中精神专注地去倾听,这样才能够在话题结束时承上启下,自然的衔接。
(二)情感互动中新媒体媒介的运用
访谈节目中情感互动技巧除了和主持人自身的业务培养有关,也与其他一些看似“无所谓”的因素息息相关。例如新媒体媒介——即音视频等因素都能够对情感互动的有效达成形成正面作用。
电视访谈节目的录制一般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受访者往往缺乏面对镜头和人群的主观经验,通常会产生紧张、焦躁和不安等多种负面情绪,这种情绪对访谈的顺利进行都是十分不利的。[2]而为了避免场上压抑氛围的形成,可以根据节目的设置,利用音响和乐队来调节现场气氛,缓解嘉宾与观众的紧张情绪。同时,在主持人与嘉宾的访谈过程中,适时加入一些短片、音乐,可以触发嘉宾和观众的内心情感,而这种情感又通过嘉宾的真诚表达,刺激到了主持人,从而促使他们进行有效的情感互动。不仅如此,恰当地使用影音资料,还可以达到调节节目节奏,推动节目进程的目的。
在背景音乐方面,多数访谈节目后期制作的时候特地选取了节奏较为舒缓,但具有感染性的管弦乐器纯音乐,使之起到烘托情绪的作用,让观众被带入到节目所设定的情境中。
综上所述,情感是一种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心理状态,情感互动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在主持人与被采访对象这种双向的互动关系中,情感的相互触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在情感不断的递进过程中,主持人需要一定的技巧。首先,情感互动不能以过于煽情而作为最终目的,主持人与嘉宾在访谈中真情流露,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透过屏幕感动观众,这是合理且必要的。但如果一味追求煽情,太过刻意就会适得其反,引起嘉宾和观众反感。其次,电视访谈节目中的情感互动最后要达到的效果应该是给访谈中的参与者留下思考的空间。并不是让“为了互动而互动”,而是透过这个节目内容、这个现象,引发观众对人生、对未来的无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