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课程思政”理念下红色文化与插图设计教学的融合

2021-01-28

大众文艺 2020年20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红色思政

(景德镇陶瓷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403)

“课程思政”是指在高校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观。众多高校及教师均将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精神和内容结合,以完成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全方位全过程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价值。作为应用型专业课程教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但在学生的职业素养、人生观、价值观等“德育”方面,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素养、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思想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一、红色文化与课程思政

弘扬红色文化即是对中国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鲜明表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文化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诠释,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要学会从红色文化提炼其丰富内涵,将其转化为高校课程思政的深厚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中推进课程思政、彰显红色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红色文化引领课程思政教育的方向

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最根本的在于正确的教育方向。作为我党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历史经验,红色文化内涵是反映我们优秀传统文化、我党和人民群众智慧的集中体现。传承红色文化,在人才培养中可以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的重要功能,有助于保障学生价值取向的正确性、凝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向心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巨大潜力。

2.红色文化激发课程思政的德育功能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不同于高校中的思政理论课,在以专业课为载体的课程思政教学中,更多地倾向于“隐性”思政,即将价值引领和专业知识的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如何同思政课以外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并最终实现课程目标,是“课程思政”理念的关键点。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德育功能,提炼其中所承载的文化基因并将其合理、生动、具体的转化为教学范式,在知识学习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智育,如责任意识、价值取向、爱国情怀、职业道德等。

3.红色文化促进课程思政的价值传播

课程思政注重在课程教育中发挥价值引领和深化根植的作用,其观念的传播与当今时代的衔接是其价值实现的关键。红色文化丰富的精神理念和实践历程,在新时期为课程思政提供强大的助力支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以校园文化、课堂教学、体验教育等路径进行价值传播,这与专业教育相得益彰,真正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理念。

总之,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是其重要的传播纽带和物质载体,要将“课程思政”理念贯彻到专业教育课程中,学生在对革命史的认识中反思现实社会,将个人责任同国家发展发展相融合,以此构建专业、思政课程同综合素养的一体化教育体系,以实现显性和隐形教育的融合。

二、红色文化与插图设计教学环节的融合

插图设计课程是通过讲解和训练,要求学生能够从插图创作的文本构思开始到设计实践完成的整个过程。在当前形势下的教学改革中,需要面对社会需求,探索课程思政,传承红色基因,进而不断提升其社会价值,培养学生“德育”品质和文化自信[2]。将红色文化与插图设计课程进行融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与课程目标融合

课程目标是关于通过教学对预期学生学习成果的明确描述,即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期待学生学到什么的教学致效表达。在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展开均以教学目标为向导。在红色文化与插图设计课程融合的教学目标中,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沟通表达、团队合作、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与规范等多维度要求,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红色文化在学生成长中的价值和精神,提升红色文化教育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实现培养学生珍惜今天的生活,从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当前的美好生活积极努力的斗志。

2.与教学内容融合

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活动,它是整个课程的主要构成部分。插图设计作为以图形、图像设计为形式的课程,可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中挖掘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将红色文化与插图设计课程内容的深度结合,可以从教学案例、课程实践、主题讨论等环节开展,加强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充分利用各种相关的资源和平台,引导学生主动求知、主动思考,为插图设计课程融入红色文化的思政教育,拓展插图设计内容的表现空间,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3.与课程作业融合

课程作业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手段,是课程教学内容反馈的有效手段。课程作业的设计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插图设计要求课程作业要充分反映具体教学目标,其命题必须充分反映相应标准规定的内容。大多高校的插图设计课程作业往往以设计作品实践练习和课程反思(心得体会)为主,也可以结合以考察为主的体验性活动。红色文化资源包括丰富的物质文化(如先烈遗物、革命历史遗址与纪念场所等)和非物质文化(延安精神、沂蒙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这些为插图设计的课程作业提供了广阔的作业实施范围。

4.与考核方式融合

法国教育家斯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诱导人们的创造力,唤醒生命感和价值,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上培养,而忽略综合素质尤其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精神信仰,那学生的学习价值也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插图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除了专业知识的考核外,在平时成绩和最终成绩中,应当建立以“思政+专业”为主导的多元考核体系,包括课堂表现、团队合作、责任意识、思想观念等综合内容,通过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等多元评价形式进行,将思政内容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实现教育理想。

三、红色文化在插图设计中的实践教学

将红色文化融入插图设计的教学,为了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文化自信和挖掘学生潜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课程理念,把思政教育贯穿插图设计的专业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信念与理想追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在插图设计的实践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理念,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如以下措施:

1.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

任何规划或研究项目,都需要开展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在插图设计课程中,需要根据课程确定设计主题及素材,实践教学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除案头调研外,教师可以根据地域特色,组织学生走访革命老区、参观革命遗址、红色圣地、红色美术作品展览等,开展社会调查,身临其境的感受红色文化魅力、理解红色文化内涵,一方面为课题和作业收集红色文化素材,运用到创作中,指导设计;另一方面也可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树立坚定的信念。即达到了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也是提升大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新途径。

2.视觉符号提炼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符号的重要任务是承载信息和传播。通过对视觉符号的选择、提炼、加工实现信息的传播和意义的表达[3]。其中,提炼视觉符号的核心是文化辨识,即通过视觉符号叙述主体的陈述,让目标人群来掌握意义、辨识文化。红色文化记录着无数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和革命精神,其红色资源中承载的人和事,生动地诠释了责任意识的本真意蕴。在插图设计中,需要通过视觉符号的解构与重构来提取创作主题的精髓,如通过设计的手法,将红色元素进行提取、分解、组合,与当代的文化元素进行重构,既保留了红色文化的思想精髓,又具备了新的时代意义。

3.表现技法融合

插图设计主要有广告插画、报纸插画、杂志书籍插画、产品包装插画、企业形象宣传品插画等。在技法表现层面,插图设计突出设计的应用性,如线描、水墨、木刻、水彩、彩铅等。不同的表现技法具有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感情色彩,如木刻版画给人以庄重、肃穆,水墨给人传统、雅致等。在红色文化主题的插图设计中,技法的选择应着力于艺术视野的拓展,突出设计的多元性、内容的普适性。在设计中能够根据主题需要通过对多种设计手法的运用,将红色基因视觉符号(图形、文字、色彩)等进行有机整合,包括物质元素和非物质元素,转换成图形、图像语言,从而实现信息传达。

4.创意方式融合

通常意义上,创意方式的选择决定一个插图设计的成功与否。对于创意的表达需要建立在充分理解设计主题的基础之上,然后经过多种思维方式进行创造性的视觉表达。如果缺乏创意的想象,而只是元素的堆砌与复制,是无法做出富有内涵和个性的插图作品。如红色文化的精神理念,可以采用抽象法,将具有物象联想的元素进行诠释,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夸饰法,将红色文化的某些具体元素的主要特征通过进行夸张与变形的处理,从而彰显红色文化中“以小见大”的革命精神。其他诸如象征法、讽刺法等,均可在插图设计中较好的融合采用。

四、结语

在应用型专业教育中,“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导向和前提。只有让学生在成长中将祖国命运和自我责任融为一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爱国爱家、爱岗敬业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德育”人才培养。将“课程思政”融入插图设计中,以红色资源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丰富了专业教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理念追求、激发爱国情怀,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政治素养。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红色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追忆红色浪漫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