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融合研究
2021-01-28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旅游学院,江苏南京 211168 )
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两者融合对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实效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美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浸润到大学生思想和行动中,探索两者的融合发展为高职院校育人工作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模式,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一、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价值
美育又被称为审美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审美观念和净化心灵,帮助学生学会看待并发现周边美好事物,塑造完美人格。美育属于感性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将美运用于学习、生活中,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真善美全面发展的人,而美育的价值则体现在认识并创造美与真、善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上都有着相通性,但美育所特有的艺术性、生动性和情感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缺少的特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美育,可以充分发挥美育的柔性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净化心灵,无形中引导学生提升思想品格和价值观念。美育被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同时也润物无声的浸润着思想政治教育,两者融合有着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相融合,运用美育的特点和规律,对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美育通过情感的教化和心灵的启迪塑造完美人格,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两者虽然学科属性不同,但是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上有着共通性。而这些共通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还没有被深入挖掘,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缺乏美育认知
高职院校注重职业技能教育而忽略了审美教育,美育与德、智、体、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应是协同推进,但在实际中美育却弱于其他四育。美育在高职院校中起步相对较晚,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对美育的认识不足。对美育的理解仅仅是艺术教育,并不理解美育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有什么帮助。学校在第二课堂、艺术类社团、文艺活动的覆盖面上,更注重小部分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而忽视了大部分没有艺术特长的普通学生。而思想政治教育者潜心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没有看到美育内在的特殊性,忽略了美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注重理论教育,缺少美育柔性教育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部分。理论课作为公共必修课,以课堂教学形式开展,课堂学生人数众多,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展开针对性教学,加上教条化的教材内容和一成不变的灌输式理论教育,单一的授课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多关注教育内容和效果,缺少了美育的艺术性、趣味性和生动性。使得学生对课程毫无兴趣,接受起来非常被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于学生事务的日常管理及教育等方面。辅导员通过主题班会、班级活动以及个人谈话等形式进行思想引领。在方式、方法、内容和目标中缺少了美的内涵和美育的柔性作用,导致固有的这些模式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并不大。
3.忽略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作用
教师和学生缺少对美育的认知,甚至存在误区,认为美育仅仅是体现在课堂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其实社会、家庭、校园的整体环境氛围都是影响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社会风气产生的负面影响都会直接影响学生道德涵养、思想品格的形成和学校的育人效果,加上负面的互联网文化冲击,都会直接导致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扭曲。缺少了社会、家庭、学校的配合与联动,忽略了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融合的有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也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会议明确了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形成刚柔结合、理性与感性结合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模式。
1.强化融合理念
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美育对提高思政教育育人的实效价值,正确看待美育与思政教育育人的长远意义,合力推动两者同向同行、协同发展。要将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在校园文化方面也要加强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理念,尤其是对精神文化、历史文化、制度文化、网络文化等方面加强重视。要深入挖掘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积极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美育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加强素质提升,通过深入研究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从而提升育人实效性。
2.加强教师自身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3]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作用,思政教师的言行举止是人格魅力的体现,作为思想引领者必须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思政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以人格美、心灵美、形象美等体现。思政教师要具备人格美。教育者除了要拥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宏博的见识、高尚的品德等,只有具备了人格美的老师才可以感染学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钦佩、尊重。思政教师要具备心灵美,一定要具有美的心灵。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关心、细心,让学生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感受到亲人一样的关爱,不厌其烦地悉心教导,做一个有温度的思想引领者。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形象美。思政教师的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都更直观地影响着学生对老师印象。思政教师的服饰、妆容、发型等都要符合一名教师的形象,不过度追求时髦、品牌,干净整洁、大方得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同时也要给学生做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
3.有效提升教育内容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融入美育内涵,强化审美观念,体现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具有多样性和生动性。将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把美融入思想,才能让学生懂得如何把美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还可以将美学素材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例如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中优美的诗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戏曲;红色文化中优秀的影视作品、经典红歌;国内外高雅艺术音乐、舞蹈作品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美育的重要素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都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民族情怀以及理想信念的教育内容,通过融入艺术表现形式来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饱满。
4.创新育人形式和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相对单一,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枯燥乏味。科学有效并符合时代特征的方式方法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内容,思政教育者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积极探索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育方法,要善于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艺术表现形式来求真、向善、尚美。“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崛起促使教育者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结合互联网和新媒体创建直播平台,视频课程学习网络平台、慕课、RV技术等方法,也可以走出教室和校园,参观纪念馆、博物馆、艺术展览馆等,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要运用符合时代特征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共鸣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情感共鸣让他们感受美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思想观念、政治信仰、道德规范等。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会忽视校园文化环境。学生大部分的学习、生活都在校园中度过,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身心健康,无形中将美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美化校园人文环境,对校园文化景观和展览型景观雕塑、景观石、建筑、树木、花草等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运用,突出美育元素,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给学生最直观的美的感受;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学校的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对外开放的网络平台,从设计到内容,要体现美育元素。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举办具有美育价值的传统文化活动、主题特色活动等;创新思政教育与美育融合的宿舍文化、班级文化、专业文化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四、结语
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促进、互相补充,都具有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的作用。高职院校不但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美育融合,还要将他们分别融入各个学科中去,以美育人,以情感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净化心灵,引导学生自觉提升思想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职业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