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民歌风格
2021-01-28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上海 200240)
音乐是被文化洗礼的声音。作为艺术作品呈现的民歌,也渗透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极尽笔墨地描述了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以致后人将他的理论总结为地理环境决定论。虽然地理环境决定论有失偏颇,但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
一、民歌风格的特点
“风格”意义广泛,在不同的场域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艺术领域中,“风格”指的是作品在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等多个因素影响下所表现出的相对比较稳定的艺术风貌和艺术特色。民歌在流淌的历史长河中得以积淀,在发展的人类社会中得以流传,在迥异的地理环境中得以发展,慢慢地形成了不同地区的特色鲜明的民歌风格。民歌风格是民间歌曲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内容和形式上高度统一的、相对稳定的艺术作品呈现。民歌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演变,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完整性与逻辑性的统一
民歌风格并非独立存在的单一体,而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紧密的统一体。民歌风格既包括内容的展示,还包括形式的呈现;民歌风格既表达了民歌形成的客观要素,也衬托出了创作者的主观态度;民歌风格既有外显性,也有内隐性。从构成要素来看,民歌风格包括歌词、曲调和演唱方法三个要素。歌词从内容方面表达创作者的情怀和意境;曲调从韵律方面展现艺术构思,是听众获取音乐内容的主要媒介;演唱方法则是对歌词内容和曲调的完美演绎。如果演唱方法不科学,那么民歌风格就有可能被断章取义甚至完全曲解。同时,民歌风格是语言、 生活习俗的逻辑与形象思维的综合反映。风格本身代表着相对较为成熟的作品,民歌风格是劳动人民对生产劳动情感的升华,也是人们对长期沿袭的地方文化的凝练。比如黄土高原塑造了陕北民歌粗犷豪放的特点。陕北民歌风格是在地理环境、民族和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一般意义上的音乐作品传递和表达的情感多元化,传播手段多样化。而作为作品成熟的一种标志,民歌风格在一定时期具有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情感表达、传播载体与表达形式等方面。我国民歌的艺术风格大多都是在特定地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地域文化的固定化和移风易俗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民歌风格的稳定性。比如,黄土高原的信天游、内蒙古大草原的敬酒歌、江南水乡的插秧歌、广西的采茶歌,这些民歌被广泛流传、反复吟唱,因为它们折射出了不同地理区域人们生活和劳作的场景,提炼出了人们对于劳动的情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生产形式发生了改变,但文化对于人们的影响是内化于心的,所以能长期作用于人的行为。但民歌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内隐于心的文化具有稳定性,但文化的传播形式和载体则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技术高歌猛进的信息社会和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民歌的传播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口头和纸质形式上,而应该选择适应技术时代的新媒体传播,从而让更多的受众群体知悉和了解。艺术既是生产实践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艺术作品要紧扣时代脉搏,与社会发展同频。民歌主题的调试也要体现新时代精神,弘扬社会新风尚,融入时代因子。民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新时代的精神也是完全吻合的。所以,民歌风格是一定时期稳定性与特定时代发展性的统一。
(三)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所有的民歌风格都是要素完备、情感充分、层次清晰地连续统一体。即使是风格大相径庭的江南民歌和陕北民歌,但民歌所表达的主题大同小异,民歌所传递的情感几近一致,成熟稳定的艺术作品主题都要积极向上,具有时代情怀、讴歌劳动之美、弘扬社会正能量,谱写劳动人民勤劳朴实、感恩回馈的华丽乐章。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民族众多,不同民族在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差异明显,各民族在融合的过程中也展示出了一定的民族特质,民歌风格就是这种民族特质的形式体现。民族多元化促进了民歌风格差异性的特点。为公众所熟知的陕北民歌就是在多元化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依据地域不同,我国民歌可以分为北方草原文化民歌,以“离自然最近”的蒙古族民歌为代表;东北平原文化民歌,以东北秧歌为代表;西北部高原民歌,以陕北民歌为代表;江淮民歌,以江南民歌为代表;闽台云南民歌,以云南民歌为代表。民歌源于生活,因此所有的民歌都渗透着浓浓的劳动快乐情怀;艺术高于生活,所以每种民歌都有自身的艺术特性。
二、地域文化与民歌风格的关系
民歌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元因素的综合作用。如果说人文与音乐的关系决定了音乐本身的所有特点,那么地理因素决定的则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从而间接影响到人类的特点、生活习惯和性格,并直接影响到不同地区音乐风格特点。艺术源于生活,同样,音乐起源于生产劳动,而生产劳动的开展总是在特定地理区域进行的。作为地方文化的艺术展现形式,民歌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地域文化对民歌风格的影响体现在:影响民歌唱词内容和民歌曲调形式这两个方面:
(一)地域文化影响民歌的唱词内容
歌曲的主题和歌词是表达歌曲思想内容的重要方面。我国很多民歌都是人民群众在劳动生产中创作出来的,并加以提炼升华。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下,人们的劳动形式、劳动态度、精神面貌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在内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影响下,蒙古族民歌的创作主题大多围绕着放牧、草原情结,唱词内容上也以赞颂草原和歌唱牧民生活居多。江南水乡则因为水域面积宽广,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赞美水乡美景和记录渔民生活内容的民歌,歌词内容上以插秧、采茶等为主。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理风貌,则让人心境开阔、性格豪放,从而诞生了信天游等形式的文艺作品,唱词内容热情奔放,语言朴实无华,贴近生活实际,真实地展现了陕北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直接地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
(二)地域文化影响民歌的曲调形式
曲调指的是歌曲的旋律,它是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的,呈现出来的完整的表述。地理环境影响下的我国民歌具有不同的音乐特色,比如我国内蒙古草原的音乐非常的浑厚,而江南水乡的音乐非常悠扬。这种或浑厚或悠扬的音色取决于民族乐器的取材,北方大多使用动物的皮毛筋骨制作的弦乐,而南方更多的是竹子木材石器制作的打击乐。地域文化还对民歌的曲调形式产生了影响,平原地区的民歌大多数用平缓流畅的曲调形式予以展现;山区的民歌声调高亢、曲调豪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们在艰苦环境中乐观生活的精神;江南水乡的民歌曲调柔和,声调婉转,映衬出了水的温柔特性以及水乡人们惬意的生活状态;草原歌曲音调悠长、气息宽广,展现出了草原的辽阔无边以及牧民自由豪放的生活习性。它的音乐语言简明精炼,极具地方特色,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易于传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字里行间吐诉着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心声。
三、地域文化影响下的民歌风格表现形式
(一)内蒙古游牧文化影响下的浑厚蒙古族民歌
内蒙古草原是位于温带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以农业与畜牧业为主,他们以肉,奶,面为食。蒙古族四胡是最具蒙古族特色的乐器之一,分高音四胡、中音四胡和低音四胡三类。形制和汉族地区的四胡相同,常使用红木、紫檀木制作,琴筒多呈八方形,蒙以蟒皮或牛皮为面。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很爱唱歌。从类别上看,蒙古族民歌分为礼仪歌和牧歌。两种形式的民歌适用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内容和仪式。蒙古族非常重视礼仪,礼仪歌用于婚宴和迎接客人等场合,礼仪歌涵盖了亲情、友情、爱情的内容,也有对草原人们心目中的英雄的赞美、蒙古族赛马、摔跤、射箭等活动项目也在其内容范围之内。热情好客的蒙古族朋友会深情演绎《敬酒歌》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并为之献上洁白的哈达。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唱,内容以赞美家乡为主,比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天堂》等歌曲道出了牧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牧歌的歌词写景、状物、抒情于一体,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在和谐基础上建设美好社会的图景进行了勾勒。蒙古族生活在草原上的特点,决定了其民歌气势恢宏、曲调悠扬、节奏自由。牧歌的节奏一般较为悠长、自由,这比较符合牧民在放牧过程中的吆喝语调,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二)江南水乡文化影响下的江南婉约民歌
江南水乡是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景观大多数为平原、丘陵 、水乡泽国。农作物以种植稻、橘、茶、桑、竹等为特色。汉族擅长精耕细作,饮食以大米、蔬菜、鱼类为主。江南丝竹音乐是我国的民间乐种之一,主要流传在环太湖地区的江苏、上海和浙江。乐队以丝弦和竹管乐器为主,所以被称为丝竹乐,在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都很流行丝竹乐,但风格完全不同。城市丝竹乐风格典雅华丽,加花较多,流传很广;而农村则常用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太湖地区有着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等的田园风光,在洋溢着浓郁的江南乡土人文气息的乡镇里流淌的丝竹乐,可以表现出江南人民朴实健朗、乐观向上的性格。一些南音民歌作品,其风格韵味和形式表征就截然不同了。如江南小调《无锡景》为典型的南音色彩。其形式要素特点为:五声音阶宫商角之徵羽以及窄徵声韵561、653和小声韵123的综合运用。级进为主的旋法,连续发展、渐层下移的四句体结构,旋律修饰细腻华丽,曲风柔宛妩媚。
四、总结
地理环境既是人们生活之所,也是音乐作品的创作之源。民歌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民歌多样性的特点促进了民族团结、民族融合和民族发展。不同地域的人们以民歌为载体,抒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对劳动的赞美,对生命的尊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永葆民歌艺术之树长青,我们需要在新时代继承发展并创新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