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博物馆文创产品审美价值的建构策略*

2021-01-28

大众文艺 2020年20期
关键词:文创博物馆产品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 401320)

近年来,各大博物馆都推出了文创产品,中国博物馆的文创事业发展迅速。2015年3月,博物馆行业首部全国性法规《博物馆条例》正式施行。2016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施行,拉开了博物馆等国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主动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序幕。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也存在着同质化、庸俗化、过度商业化等审美异化现象,违背了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初衷。我国博物馆文化体制改革、文创产业培育、文化产品开发的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博物馆业的实际发展。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从文化产品开发的主体、产品的品类、开发的投入、产品的销售额、文创用品购买者的评价等指标入手,分析博物馆文创用品开发的现状,以及用户的审美价值评价。基于现状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我国博物馆文创用品审美价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新时期,博物馆文创主体如何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审美价值,实现审美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协同统一成为亟待研究的方向。

一、博物馆文创产品与审美价值

1.博物馆文创产品

“博物馆文创产品”全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顾名思义,它的第一属性是文化,其次是产品。围绕博物馆的特征,推出的文创产品需围绕博物馆文化而进行。文创产品也是产品,因此它必须得具有一定的商业性。此外,还需具备纪念性、实用性等功能。通过设计使博物馆藏品活态化,拉近大众与它的距离。早在20世纪初,西方的学者就开始研究博物馆经济可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以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例,通过对游客数量和过夜游客住宿天数的统计,分析了二者会对博物馆旅游经济所产生的具体影响。研究了博物馆门票的定价策略。通过对博物馆品牌在市场中和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指出博物馆需要树立自己品牌,在文化市场上提高竞争力。

2.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在审美对象上能够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引起主体审美感受的某种属性。它包括人的美、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物质产品美和精神产品美,以及可供人们欣赏的自然景物美。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基于博物馆文化创作出的产品,因此,与普通的产品外观设计相比博物馆文创产品在外观上的设计需要更具有审美价值。人们可通过对产品感受博物馆文化,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在设计的时候就注重人的感受,将人们的生活与审美紧密相连[1]。台北故宫博物院利用文化元素讲故事,推出的文创产品“朕知道了”胶带,成功拉近了人们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湖北博物馆与仟吉联合推出的文创食品“武汉传奇”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些成功的案例都体现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审美价值。

二、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

1.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多样化

博物馆文创产品呈多样化发展,系列化文创产品日渐成熟。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作为创作的主要灵感源,提取出设计元素融入多种实物载体上。如三峡博物馆推出的“盛筵系列”文创产品,以青铜器“鸟形尊”为元素,融入进餐具用品、时尚配饰、家居用品等近二十七种文创产品。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故宫彩妆系列,以黑漆嵌螺钿花鸟罗汉床为元素,融入口红、腮红、眼影的包装设计中,精美的造型,精细的工艺,深受年轻女性的喜爱。苏州博物馆以秘色瓷莲花碗为设计元素,推出了食品、书签、杯子等多种具有江南风情的文创产品。成都博物馆的“皮影系列”,以四川皮影戏里的人物为设计元素,融入进明信片、杯垫、胶带、钥匙扣、冰箱贴等近十二种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进一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2.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趣味性

博物馆文创产品除了外形美观、色彩丰富、造型精美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拥有趣味性的文创产品必须具备让人赏心悦目的元素,能引起兴趣的特征,能让人们感觉到愉快与回味。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朕知道了”胶带,销售额约61万人民币。所谓“朕知道了”,是“你们所奏之事,朕知道了”之意,只因印上康熙皇帝的御批手迹“朕知道了”的普普通通的胶带纸。巧妙地应用了文字让胶带增加了幽默感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湖北博物馆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其实是一款巧克力食品,上面洒了一层可可粉,若想吃到巧克力需要使用配套的“考古工具”把巧克力挖出来。这种让消费者体验了一把考古过程的方式,受到了人们的追捧。故宫博物院的御猫、瑞兽娃娃系列,将凶猛的动物进行卡通化、拟人化、幽默化,然后搭配柔和的色调顿时让动物们呆萌可爱,让人忍不住地想带回家。

3.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体验感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用户体验是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方法之一,人们注重实际应用时产生的效果,用户体验感是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人们对早期的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体验感通常是以石膏像涂色、折纸、拼图游戏等方式获取。围绕用户体验和互联网商业创新的服务设计,成为设计领域的热门话题[2]。目前,通过智能手机、3D打印、AR与VR等科技元素让体验感更强烈。如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合影”,通过3D合成技术,将人与恐龙合成一张照片,用手机支付后就可以带回家。上海博物馆的《乐游陶瓷国》绘本,将涂好的陶瓷图案通过APP的AR功能进行立体展现。故宫博物院的“太和殿的脊兽”,通过将太和殿屋脊上的脊兽们顺序打乱了重新排序的游戏形式,让消费者与神兽们互动。

三、博物馆文创产品审美价值实现途径

1.融入地域性特征

地域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化沉淀[3],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应融入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这种有机的结合,即保护了传统文化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将地域特征融入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可从三个方面思考:

(1)非遗文化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非遗与博物馆文创产品相结合,一方面有助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能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创新意识。如重庆的非遗荣昌安陶与重庆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青铜“鸟形尊”结合,以鸟形尊的造型、纹样等为元素,以荣昌安陶为载体,通过文创产品进行有机融合,这样既注重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又注入了巴渝文化特征,同时也丰富了三峡博物馆的文创产品。

(2)适销性的包装。博物馆文创产品多以纪念章、书签、笔记本的形式展示,少有礼盒形式的文创产品出现。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等同于旅游纪念品。提升包装设计让它不再是“旅游纪念品”的时候,能激发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如湖北博物馆的 “楚颂”香品系列,将该地区的历史名人屈原的诗词《楚辞·九章·橘颂》为设计灵感源,巧妙的提取了楚和颂两字,香品的名字由此而生。包装盒的设计则是书籍的形式,使整体造型更具有文学气息,色彩选择湖北人喜爱的深红色。将地域特征与文学相融合能使人们更容易接受博物馆文创产品。

(3)生态性的材料。博物馆文创产品不仅要传承文化意外,还需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博物馆文创产品大多会与人体近距离接触,如彩妆品、玩具、家居装饰、日用食品等。因此,博物馆文创产品应使用对人体危害小、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生态和环境污染小、再生利用率高、可降解和可循环利用或者是能够改善环境的材料。

2.注入时尚元素

“时尚”的英文名“fashion”意思为前卫,时髦,流行。时尚代表着当下大多数人喜欢的元素,它是一个时期的流行风气与社会环境,也是流行文化的表现。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注入时尚文化精神,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情感从可认可它。谈论时尚产品时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时尚品牌即大众熟悉的奢侈品牌,如香奈儿、迪奥、普拉达等,这些品牌的产品涉及服装、首饰、背包、鞋子等,奢侈品牌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的共鸣,除了时尚的产品设计外还有它独特的品牌文化。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可以从奢侈品牌中寻找设计灵感,一方面从产品的素材、产品的符号、产品的内涵文化入手,将文创产品的外观与内涵建设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博物馆授权的方式与品牌合作,共同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如成都博物馆的“BOBOPANDA”系列,就是通过 “这礼是成都·成都博物馆文创联名产品计划”授权的品牌。“BOBOPANDA”系列的设计灵感源来自狩猎纹铜壶上的图案,设计师将铜壶上的羽人仙鹤图、狩猎图、三足鸟向日图案与现代图案设计的方式相结合,巧妙地将熊猫元素穿插到原本的图案中,使图案顿时有了幽默感和活力。

3.延续工匠精神

博物馆文创产品在制作工艺上需要具有工匠精神。博物馆文创产品虽然在创新设计上有所突破,但是在工艺制作上还存在粗制滥造的情况。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每一件展品都是经过工匠们不断雕琢而成,对细节的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后制作完成的,这样的工匠精神值得当代人学习。改善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质量使其更具有收藏价值,有助于博物馆文化的传扬。

四、结语

当下虽然大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表现形式多样,但不可否认,博物馆文创产品存在同质化现象,以书签、折扇、丝巾、笔记本、日历等为载体的文创产品几乎出现在各大博物馆中。美其名约是满足市场需求,但其实是盲目跟风的一种表现。博物馆文创产品在讲好历史故事,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要走出“个性化”路线,只有当每座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具有了自己的独特的魅力时,才能真正赋予博物馆文创产品灵魂与审美价值。

猜你喜欢

文创博物馆产品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博物馆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露天博物馆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