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线型装置艺术的特点与情感
2021-01-2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在当代装置艺术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媒介凭借它特殊的材料特性展现出了丰富新颖的艺术形式,这就是线类材料。它在与装置艺术的碰撞中迸发出多样的艺术效果,表现出共性的美学特点,暨由此对其美学特点进行归纳,对其表达形式进行分析,以期能使线类材料在装置艺术的运用中产生更多互动。
一、装置艺术的特点
装置艺术是在一定的时空环境内,运用多种材料与艺术手段进行组合加工,创造出一种新形态、新内容、新情感的艺术品。装置艺术属于开放型的艺术形式,与其他类型的艺术展示方式不太相同,它不受材料、场地、语言等各方面的限制。装置艺术展览一般为短期展览,基本不是被收藏家、博物馆、艺术馆等收藏的艺术形式,它与传统艺术的区别在于装置艺术强调观众的参与与互动,需要人们多方面进行观赏与理解,促使观者身临其中由被动欣赏转变为主动感受,例如装置作品构造的沉浸感、从一维到三维的时空碰撞以及反映的社会热点等。
二、线类材料的特点
1.功能性
线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人们在日复一日的使用中自然地对其产生了亲切感,因此,艺术家在创作中一般要兼具材料的物质属性和功能属性。线是有温度的,它的温度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上还融入进情感里,给人以精神寄托。线类材料独有的文化内涵能将剥离的人和物之间的情感聚集起来,而如何将线类材料中的情感诠释阐发则是艺术家的主要工作。为达到满意的艺术效果,拓展材料的外延含意,创作者们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待材料的功能性作用,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线类艺术品[1]。
2.审美性
任何材料用艺术的眼光来看都具有审美价值,而不是单单局限于材料本身的美丑,人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材料内在的自然属性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从这个角度上讲,艺术家对材料自然美的开发程度直接影响作品对于大众的感染力。线类材料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媒介,是创作者凝聚思想的载体,如果说线类材料是线类装置艺术品的骨架,那么情感就是线类装置艺术品的血肉,脱离了线类材料本身的自然属性和审美性来谈艺术创作都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正是通过对材料本身特性的发掘,将材料升华为特殊的符号,融入作者的技法和情感,才凝结出了富有独特表现力的作品。
对线类材料的运用和艺术表达使线类装置艺术作品具有了立体性强,观览效果好、亲和力浓厚的特点。首先我们最常见的绘画形式就是在画布上,线类装置作品则不同,它脱离了单纯的平面,在时空中与人和场地发生碰撞,将非传统的因素纳入自己的创作中来,从多个维度营造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观感。其次除了线类装置艺术的立体性,它在视觉、触觉、听觉等等多种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设计,欣赏者观览时可以更加直接迅速地融入作者想表达的情境和感觉,多方面体会作品的意蕴和思想。最后线类材料独有的亲和力源于它与我们生活的密切相连,在追求审美的同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艺术观念。这些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展现的艺术特征体现了线类艺术的审美性。
3.情感性
情感是装置艺术重要的构成元素,而线类材料,在表达情感性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人们感受线类材料所传达的信息基本来自视觉、触觉等,这些信息包含材料的质感、颜色、硬度、尺寸等,给观者的感受也各不相同,或柔软细腻,或冷峻粗糙,或现代时尚,或古典华贵。纤维艺术以“手工”的艺术形式使经常使用硬质材料物品的人们在现代生活中感受到了温暖与亲切,使生活变得更加具有“人情味”[2]。线类材料作为艺术家抒发情感的媒介,人们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来感知作品的情感化表达,身心交融,情感合一,使人的内心世界得到非常大的满足。
线类材料多样的材质、多彩的颜色、丰富的形式,更加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情感的抒发是使装置艺术散发生命力的基础,艺术家创作时的材料选择以及情感的投入都对装置艺术最后的呈现有着重要的影响。观者通过欣赏、触碰、抚摸来亲自感受艺术作品,所产生的情感悸动都来源于作品最终所传输出的情感信息。
对线类材料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要求,是当前人们平和心情的情感诉求。同时,在观看一件作品时,评判作品成熟与否,主要取决于创作者是否把它本人的情感通过精心挑选的媒介融合在他所创造的艺术形式中,完整的表达出来,只有以这种方式承载的装置艺术材料本身才更加具备活力与生命力。
4.多元化
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文化价值取向的提高使材料现代意义上的多元化属性增强。创作手法的更新也使得线类艺术品逐渐从平面的形式发展到立体的形态,从单一的构成发展到综合的表现形式,创作风格也逐渐呈现出抽象化倾向,突破了传统的艺术形式[3]。
创作观念的转换影响了材料语言的表达,同时也促使创作者对线类艺术品的艺术语言进行探索和创新,使艺术语言的边界得以拓宽,呈现出开放、包容、多元的艺术风貌。线类材料装置艺术的多元化主要源于两点:材料的多元化和创作手法的多元化。前者由于线类材料本身多样化的特点,虽然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平常又随处可见的物品,但是在艺术家的手中一反常态,变成了新的精神符号;后者是随着线类装置艺术的发展,在探索的过程中创作手法不断丰富,艺术风格不断增多,拓宽了材料语言的表达方式。多元化的线类装置艺术在作品中承载着多样化的思想情感,表达着每个人的精神内涵。
三、线类材料与装置艺术的关系
线类材料是装置艺术创作的媒介,在装置艺术的发展历程中,线类材料以其鲜明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装置艺术的符号,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概念的角度层面来看,线类材料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接触使其具有很强的亲切感,并将这种亲切感融入情感里,这为装置作品的情感表达以及观众的审美接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从材料的特性层面来看,线类材料材质柔软,品种多样,颜色丰富,可以和任何的材料创作搭配,经过加工处理呈现出独特的美感与质感;从材料的固有文化属性来看,线类材料具有鲜明的社会内涵和情感特征,这使装置艺术在创作中进行情感、思想、内容的表达更具优势;从应用的角度层面来看,与其他材料相比,线类材料不管是在获取的渠道还是在加工的手段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例如各种合成纤维等新型材料的出现,同时大部分材料都是直接或间接取自自然,可以回收再利用,为倡导保护环境的当下做出了一定贡献。
四、线类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情感表达
线类材料本身具有它自身独特的语言特点和结构。线类材料在装置艺术创作中的表达方式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因其材料独特的属性,能愈加直观的去呈现它的语意,接近实际生活,反映当下情景,凸显人文情怀。
线类材料品种多样,材质丰富,艺术家在创作时会根据作品所表达的主题与情感而选取适宜的线类材料,使材料与情感达成统一,从而创作出空间、环境、情感融为一体的作品,使观者进入到艺术家所精心策划的情感世界中,拉近艺术和观众的距离。日本艺术家盐田千春常用红线和黑线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红线表达焦虑,黑线表达恐惧,将日常生活中承载人生记忆的物件用线穿插联结起来织满整个空间,将自己的复杂情感编织进其中,以此来表达伤感、疼痛和对生死的感触。艺术家创作的本意是将自我的情感和思想借由一定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展示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参与其中,融合其中,让作者和观众的情感通过作品本身的呈现搭建出一种动态的交互的链接,潜移默化地使观众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作为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的开创者,万曼的作品如《洛多皮的绿色的枞树》《拜占庭》《蓝色的报告》等作品大量地使用毛线,注重对装置材料本身的表达。正如他所说的:“毛线针织的天然色彩魅力及其神奇的影响力,来源于毛线的自然所在和自然界对于我们内心情感和思想的震撼[5]。”可见毛线的天然颜色可以给人带来一种思想与情感的视觉感知。同样是线,人们却在其他作品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波士顿艺术家艾尔西·吉奥克(Elsi Giauque)的作品《元素空间》,方形框架用五颜六色的线有序的缠绕,在空间中错落有致的排序组合使其形成一种奇特的多重视觉效果。在重叠、交错、密集的五彩线条中,艺术家将线、面与空间结合的视觉感知充分体现出来,在若隐若现中渗透出一种错综复杂的色彩穿透力与空间构成感[6]。
在线类装置艺术的发展历程中,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欣赏水平的提升,线类装置艺术作品也由过度追求立意上的奇特和形式上的新奇,逐渐转变为形式和内容、外在和情感的统一。越来越多的线类装置艺术作品开始注重材料本身的文化特征、精神属性,他们在形式上不尽相同,但都在尝试着直面自己的内心或是社会的本质。从这个角度上讲,很多艺术家开始抛弃掉原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和普通大众交朋友,他们不再是踽踽独行的伶仃,而是融入群众并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引领者。他们表达的可能依然是自己的欣喜与愤懑,可能依然是社会的光明与症结,但他们不再只追求物的异化和堆砌,而是追求在情感和文化上与人们的共鸣。
五、总结
总体来说,线类材料装置艺术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借助于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材料本身日新月异的变化,还是创作手段的不断丰富,都使线类材料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与发挥。线类材料凭借它特殊的材料特性逐渐展现出了丰富新颖的艺术形式,在与装置艺术的碰撞中迸发出多样的艺术效果,表现出服务于艺术本身的美学特点,更直观地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观念。
从理论角度来看,本文研究对线类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特点、关系进行了有条理的梳理,分析了线类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表达形式,这是具有总结性的尝试。因此,研究线类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