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同期声如何恰当运用

2021-01-27高琪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运用策略

摘要: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不仅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承受着各类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与考验。同期声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具有极为重要的解说、分析与延展等作用,并能够增强节目的真实感和生动性,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鉴于此,笔者针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同期声运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展开分析,并提出同期声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创新化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同期声;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1-0160-03

一、引言

从概念上讲,广播电视新闻同期声具体是指:在日常广播电视新闻的拍摄以及采编过程中,新闻采编人员将人物对话、现场解说、现场环境与各类声音同时拍摄、记录在内,并能够客观重现新闻事件现场,充分展示受访者思想活动与情感表达的一个重要过程[1]。众所周知,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拍摄的都是客观、真实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与社会影响力的事件。因此必须要具备新闻主要人物、新闻发生地点、新闻具体事件以及借助新闻现场、精准生动的语言描述或还原主题思想,完成节目应有使命。融媒体时代,我国相当一部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并不能合理化、有效化、恰当化地运用同期声。主要原因还是与媒体无法充分理解和认知同期声的应用范围和重要作用有关。因此,广播电视媒体新闻工作者必须要与时俱进,充分掌握同期声的运用技巧和策略,能够在媒体融合新常态下让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发挥出最佳的媒体传播作用和社会影响力。

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同期声的主要应用范围

(一)同期声应用范围之现场新闻

现场新闻通常指的是新闻采编人员在新闻发生之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借助各类移动网络技术手段與新媒体采访技术现场采访,获取各类新闻要素与线索,将新闻事件全息化、全方位呈现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主体方式。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对新闻事件的当事人进行采访,当事人以及受访者将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细节等内容详细描述,进而让新闻事件能够得以还原。因此,在现场新闻日常采访过程中,必须有效运用同期声,进而对现场人物、现场环境、现场声音进行全面的描述、解读和直播,让新闻事件更加真实、客观、立体,激发受众们思想和情感的共鸣[2]。

(二)同期声应用范围之社会热点新闻

对广大百姓而言,社会热点新闻向来是其最关心和喜爱的新闻类型之一。社会热点新闻往往来源于生活,和百姓生活密不可分。但对广大受众而言,一些社会热点新闻事件较为复杂深刻,受众的认知只能基于表象,一旦被不正确的观点误导,便可能引发一定的不良后果甚至是社会秩序的混乱[3]。这就需要传统官方媒体及权威媒体对各类社会热点新闻解读、分析、传播,进而让受众能够正确理解各类社会新闻报道。在社会热点新闻节目中合理化、精准化运用同期声,能够让百姓较为理性、正确地解读各类社会热点和焦点新闻,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

(三)同期声应用范围之人物新闻

从概念上分析,广播电视媒体人物新闻节目通常是指对各类新闻人物特写化报道。记者在日常采访人物时,需要引导受访者充分地表述和展现自身情感与思想。这一新闻节目必然也需要合理、巧妙地引入同期声,进而能让受访者的表情、声音、行为得以“声情并茂”地呈现。让受众对这一人物的理解与认知更加深刻、细致,提升人物新闻节目的整体水准与质量。

三、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运用同期声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合理化、恰当化、精准化运用同期声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恰当运用同期声能够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自身真实性与客观度。真实性与客观度无疑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灵魂”所在。记者在新闻报道现场时,必须让采访报道具有极强的现场感与真实感,让受众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似乎与记者同在新闻现场,同时也能更为真切地体会到新闻报道的价值与意义[4]。其次,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恰当化地运用同期声,能够让各类新闻节目中的人物自身个性得以全面彰显与充分展示。倘若在各类新闻节目采编与制作过程中,仅仅凭借单一化的视频画面与解说词,显然无法精准、生动、立体地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同期声在展示受访者以及新闻人物的个性方面有着极为独特的作用和意义,能够让受访者“坦诚面对”观众,不但让观众能“见其人”,而且还能“闻其声”。最后,广播电视同期声能够展示和表现已经过去的各类事情。众所周知,广播电视画面主要能够展示与体现正在发生的各种新闻事件内容,但较难表现已经发生的事情。同期声的有效运用就是通过目击者或者当事人较为绘声绘色的描述与回忆,将此前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细节形象、生动、客观地展示出来,进而充分弥补电视画面的各种不足,让整个新闻节目更加丰满、立体、生动,更具影响力与感染力。

四、新时期采制电视新闻同期声的三大主体原则

(一)同期声采制过程中需要选择最合适的人

新时期媒体发展大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能否选择最合适的人来说同期声,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新闻报道真实性和客观性的高低。由此可见,在采制广播电视新闻同期声过程中,记者必须经过细致思考和精心选择由谁来“说”才能让新闻报道更加真实、更加可信、更加权威。通常来讲,在解释新闻事件发生和发展具体经过和各个环节时,应当尽量选择目击者说、当事人说、知情者说或参与者说等[5]。由于上述人物距整个新闻事件和事实的核心最近,并且当时基本都在现场,对新闻事件有最为直观的感受与理解,其所讲的话语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与可信度。在评价、分析新闻事件的过程中,同期声采制环节则可以找专业学者、权威者以及行业专家说,则更加稳妥、可信。

(二)同期声采制过程中应当选择最合适地点

同期声安排在什么地方“说”,如何选择最合适的采制地点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同样重要。实事求是地讲,同期声在现场说与非现场说,其具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效果截然不同。广播电视同期声的采制地点选择对整个新闻报道所展示出的真实性来说极为重要。鉴于此,选择什么地点说同期声时,记者需要留心观察事发地点附近是否有标志性的场景与建筑;在新闻事件的评价、分析过程中,也需要尽可能拍到新闻事实的事发地现场,或者拥有现场环境、物件支持等辅助。与此同时,尽可能让受访人到现场或接近现场的地方录制同期声,这样,新闻报道的效果和质量必将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新闻影响力更大、可信度更强。

(三)同期声采制过程中应该说最合适的话语

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同期声的采制过程中,新闻采编人员必须要注重说最合适的话语。经验较为丰富的记者针对同一个问题会采访多个人的同期声或一个人多次同期声,以便于后期新闻编辑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能够拥有多种选择。众所周知,广播电视新闻报道通常时长较短。因此,记者在采制和编辑同期声时应确保以下三点内容:一是话语内容要说到“点子”上;二是话语内容精炼简洁;三是同期声人物表情应当生动、真实、自然、毫不矫揉造作。

(四)同期声应与画面、图文符号、印象合理搭配

对于同期声应用而言,应处理好各类广播电视元素相互衬托的关系。目前的广播、电视节目都在新兴媒体下播放,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兴媒体有着极大的不同,新兴媒体具备传统媒体缺少的立体化、互动式、多样式等特点,必须要富含表现力且短小精悍。这也就导致传统节目的录制要求必须变化,标题应更加新颖,切角应更加符合群众需求,利于互动交流。同期声的文字应更加精炼,做到一语中的;而图文也应做到立体、生动,可以直观呈现。因此,同期声应用时,不能局限于一个人的语言,而要充分考虑背景、自然声响、图文符号等元素的搭配,使彼此之间协调,共同增强节目的表现力、穿透力[6]。

(五)同期声应用的“宁缺毋滥”原则

对于同期声而言,合理应用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如果应用不够科学,反而会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同一篇广播、电视节目,时常会出现不同人物各执一词的现象,而这种好似在层层递进或互相争论的现象只是为了吸引受众的目光。所以,不能将同期声堆砌在一起,要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广播电视采编人员应保持善于倾听、善于记录、善于取舍的心态,时刻铭记要以受众的需求为准。科学合理地采制同期声,给予受众良好的听觉效果,切实有效地提高节目舆论引导能力,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奠定坚实基础。

五、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同期声运用时存在的问题

(一)“照本宣读”的运用同期声导致新闻失实

对同期声在媒体融合新常态下的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由于受访者自身心理素质不同,在镜头前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有些受访者一旦面对镜头就会格外紧张,语言表达无法清晰流畅且缺乏准确性。然而,許多记者为了能够取得更加出色的节目效果以及满足自身工作需求,提前与受访者 “短暂交流”,并将内容记录,让受访者“照本宣读”。这种采访模式尽管有利于提升记者的采访完整度和流畅度,以及对新闻后期制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实际上已经彻底丧失了同期声的原本价值,不利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健康化发展。

(二)同期声运用过程“只见记者而无受访者”

融媒体时代,受众在一些同期声电视新闻节目中,经常会发现电视画面里只有一名记者拿着话筒,而受访者或者新闻事件当事人出现在画面之外的情况。这种现象虽然因部分新闻类型(如社会深度调查等)所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新闻当事人而客观存在,但从新闻的本质上分析,绝大多数广播电视新闻还是必须要将记者与受访者的现场对话和采访过程立体化呈现给受众。“只见记者而无受访者”的同期声运用必然会让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大打折扣,也有悖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三)新闻现场解说滥用同期声现象较为严重

在融媒体时代的一些广播电视动态新闻报道中,许多出镜的广播电视记者必须要在事发地进行现场直播与报道。这就需要预先简要描述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过程,进而让受众们能首先了解到新闻事件的由头以及发展至今的具体情况[7]。这种模式较为适用于各类重大突发性的新闻事件,借助这种模式可以加强新闻事件的现场感、表达力及影响力。然而,除了突发类新闻之外,相当一部分新闻还是应当以受访者为主,但许多记者还是 “喧宾夺主”了。其目的虽是为了增加新闻长度和增强报道效果,结果却适得其反。新闻现场解说一旦滥用同期声,新闻信息量不仅会缩减,这样过于频繁的运用还会让受众感到一定程度的疲劳与不适。

六、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恰当运用同期声的创新策略

(一)正确利用同期声提升节目宣传效果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需要对同期声予以高度重视,并能够正确使用同期声以全面提升节目制作质量与宣传效果。优秀的同期声运用策略能够让广大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更加认可,关注度也会提高。恰当运用同期声还能进一步丰富节目内容及细节,激发受众观看兴趣,进而让新闻节目与新闻报道更具社会影响力[8]。这就需要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人能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摸索探究,寻找更为精准到位的运用策略,进而使新闻节目保质保量。

(二)应当合理有效的掌控同期声的长度

综合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日常报道情况来讲,通常,普通类电视新闻的播出时间都会控制为一分半左右。在这段时间中需要完美插入同期声,这就要求同期声的编制应做到“简明扼要”,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新闻事件的真相展示出来,让受众一目了然。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工作必须要精炼语言到字字珠玑,能在整个新闻事件中展示出主题鲜明、自然流畅、合情合理的同期声运用水平。

(三)借助同期声增强新闻报道深入广度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报道力度、深度和广度,并能够促使同期声的运用更加完美、到位,经得起广大受众的深度思考与推敲。想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新闻报道记者做好全面的准备,还要能让受访者表达出自身真实想法,进而能从各个角度深入挖掘、探索新闻问题、幕后故事。在合理运用同期声的基础上,让有效的新闻素材能与丰富的情感完美结合,解答受众的各类问题与疑惑,让新闻报道更具观赏度与传播性[9]。

(四)同期声与解说词应达到内容统一

除了上述几项创新化运用策略之外,在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报道过程中,主持人的解说词还需与同期声的内容实现较为完美的统一,进而在新闻内容全面展示给受众时,能更具信服度和说服力。主持人的解说词与同期声的具体表达方式属于两种不同的新闻表达方式。解说词的侧重点是新闻语言的精准表达与运用,进而细致精准地讲解新闻内容;同期声则应完美还原新闻事件,确保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并将侧重点放置于新闻观点的表述和展示。只有同期声和解说词两者完美结合,才能使新闻报道的效率和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七、结语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恰当运用同期声实践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反思,积极寻找更为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的运用策略与方法,力争让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质量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曲晋玉.电视新闻采访与编辑中同期声的运用技巧初探[J].国际公关,2020(07):32-33.

[2] 田连友.电视新闻节目同期声的适配与融合[J].中国报业,2020(10):26-27.

[3] 刘惠东.谈电视节目编辑中同期声的运用[J].新闻传播,2020(09):105,108.

[4] 张胜伟.论电视节目同期声运用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2018(08):26-27.

[5] 王芳.媒体融合新常态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同期声如何恰当运用[J].新媒体研究,2015,1(13):87-88,39.

[6] 彭碧萍.电视新闻同期声制作及其发展探讨[J].新闻知识,2014(08):109-110.

[7] 章旭明.电视新闻类节目如何用好同期声[J].新闻窗,2013(01):59-62.

[8] 高子淇.同期声在电视新闻采访与编辑中的运用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4(15):104-105.

[9] 何琅.谈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同期声的运用[J].电视指南,2017(13):252.

作者简介:高琪(1989—),女,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语言。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运用策略
合作学习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