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的歌者

2021-01-27朝颜

椰城 2021年1期
关键词:唱山歌兴国县伐木

王善良挺着肚子,腰带扎得高高的,头略朝后仰,有些皱的黑西装敞开着,像一个煞有介事的老将军。他的老伴穿着大红的外衣、玫红的鞋子,喜气洋洋地站在他身旁。

我走过去的时候,这对老夫妻正站在廉租房一楼的空地上,笑吟吟地看着我,像看着一个节日降临于新的一天。

这的确是堪称愉悦的一天,一顿心满意足的早餐刚刚结束。在兴国县城郊,廉租房小区的天空显得开阔清朗。已是冬天,南方的风却依旧温温地撩人,房屋边上的绿化树也精神抖擞地摇晃着枝叶。因为事先约好,他们显然没有安排别的事情,单为等我的到来。或者,即便有事情也毫不犹豫地往后延了。

然而头一天,别人都劝我,还是不要去的好。因为王善良已经七十八岁了,耳朵有些背,听不清话,普通话也说不好,一个外地人和他交流起来甚是困难。但是我有我的执拗,徐盛久去世之后,一九四一年六月出生的王善良,成为唯一一个在世的兴国山歌国家级传承人。当然,我也为之付出了“代价”,由于电话交流不畅,跑了好几栋楼,才准确地锁定目标。

眼下,王善良握住我的手,哈哈地朗笑着,自顾自地讲着他认为必不可少的欢迎词。直觉告诉我,这是个经历过许多人和事的可爱老头儿。

廉租房只有一间,厨房、餐厅、卧室、卫生间,密密地拢在一个长方块里。成堆成堆的杂物将屋子塞得满满的,一张上下铺的床上歪坐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握着遥控器将电视开得震天响。声音进入物体,又覆盖物体,将仅有的一点儿剩余空间全都填满了。而他们,似乎并未觉出逼仄,只是如此欢天喜地地活着。

王善良的老家,在兴国县城岗乡大获村高岭下组。那里有山有水有田地,有猪有牛有鸡鸭,有听他唱山歌的无数的万物生灵。他曾经怎样在广阔的天地里亮开喉咙啊,放牛的时候唱给老牛和绿莹莹的青草听,割柴禾的时候唱给山岭和软绵绵的白云听,插秧的时候唱给秧苗和亮晃晃的水田听。

那时候唱山歌哪里需要专门的传承人呢?八九十岁的老爷爷会唱,刚过门的新媳妇会唱,才学会说话的两三岁小娃娃也会唱,村里的每个人都会唱。高兴了唱,难过了也唱;热闹时唱,寂寞时也唱。

山民们在田野山林的相互唱和,原是兴国山歌最初的状貌。兴国的山歌手,历来尊崇木客为祖师,渊源可往上远溯两千多年。

自古山歌始于劳动,而伐木者尤其善歌。他们的劳作之处密林幽深,各种或凶险或敦厚或畏怯的动物随处隐伏,他们需要在斧头的铿锵声中亮开歌喉,让歌声像鸟儿一样飞越丛林,冲向蓝天。有时是自我的宽慰,解除疲乏和对危险的恐惧;有时是讲和的信号,提醒各路野生动物各走各道;有时是讯息的传递,与分散各处的同伴遥相呼应。

正如《诗经·小雅·伐木》所记:“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传说这其中的“伐木丁丁”,便起源于木客的号子。

在兴国,我听到了一个流传甚广的关于伐木客的故事。

相传秦末年间,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一群以六国遗民为主的伐木工为逃避采木的劳役,溯赣江而上,遁入兴国县上洛山,隐居下来。

赣南,自古便有“五岭之要冲”的显重地理位置,在逶迤的崇山峻岭间,水源丰沛,气候温暖,经年生长着繁茂多样的林木,也垂挂着不计其数的果物。赣南的物产之丰饶,为木客的到来提供了隐遁和生存的极佳条件。

翻看兴国县志,同治县志重印本第五百一十二页则清楚地记载了他们的踪迹:“上洛山,有木客。形似人,语亦似人。遥见分明,近则藏隐。自言秦时造阿房宫采木者,食木实得不死。能砍杉枋,与人交市,易人刀斧。交关者,置物枋下,却走避之。木客寻来取物,下枋与人,随物多少,甚信直不欺。有死者,亦哭泣殡葬。尝有山人行,遇其葬日,出酒食啖人。山有石墨可书。”

直到今天,兴国县西南的永丰乡、隆坪乡一带,还有不少村民自称为“木客人家”。

无论如何,这一批伐木客最终留在了兴国,与更多中原南迁的客家人融为一体。他们将唱和回响于林间的山歌流传了下来,直到形成了我们后來所熟知的一个独特分支——兴国山歌。

据说,兴国山歌的发端语起兴词“哎呀嘞——”就是伐木工人在劳动中或劳动后伸腰舒气的感叹声。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伐木客的歌声与中原客家的民谣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并与当地方言不断磨合,不断改造演化,最终在兴国山区这片沃土中扎下根来,开出一朵奇丽之花。

王善良是不是木客的后人,我们无从查考,只知道他和木客一样爱唱山歌。他唱了一辈子山歌,唱着唱着,就将自己从一个普通的山里娃唱成了职业山歌手;唱着唱着,又从山林村野中一路走来,唱到了城市和校园;唱着唱着,他恍然发觉,不知从何时开始,山歌成了越来越小众的技艺,直到变成需要人为保护和发展的非遗。

2009年,王善良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这意味着,他将不仅仅为表达个人的情绪,或作为谋生的手段去歌唱,而是带着传承的使命,为着一种单靠自然传递无法再流传于后世的艺术而歌唱,为着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河水不至于断流而歌唱。

现在,王善良是促使兴国山歌进校园的一个重量级人物。

在兴国县第四小学,他教了一年的山歌。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他挎着小锣,迈着年老却依然昂扬的步子,风雨无阻地来到校园,对着一群稚童亮开他已不再清脆圆润的歌喉。

孩子们睁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老人,有嘻嘻发笑的,有自顾玩闹的,也有和他打趣捣乱的。他没有生气,也不会气馁。他一直记得儿时开口学唱第一句山歌的情形,就像学说第一句话那样自然。山歌从来都是一种传染,一种吸引。山歌不是撬开人的口唱,而是等待人张开口唱。于是,他敲响了小锣,铿锵的调子越过黑压压的小脑袋,越过那间充满了自由和欢乐的教室。

我笑着问他:“孩子们学得好吗?”王善良抬起眼睛,几根特别长的睫毛得意地立了起来:“学得可以,虽然不敢打包票,但学生们真心喜欢学。”

一年,会唱和爱唱山歌的孩子越来越多,山歌几乎已经成为他们课余问答的一种娱乐。然而孩子毕竟是调皮的,一下课还没等他收拾好东西,人就跑光了。如果不是担心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他也许会在这里一直教下去。

因为身上牵系着太多和山歌相关的事务,王善良带着老伴,把家搬到了城里。没有房子,就申请了一间廉租房。开会、表演、比赛、带徒、教学,乃至接受采访,都是他需要应对的日常。

年轻人纷纷奔向城市,山村说空就空了下来。田间地头、河坝水圳,即兴对歌的大姑娘小伙子再也不会见到了。林间的小路渐渐湮没,砍柴伐木的人亦不见了影踪。曾经久久飘荡在蓝天下的山歌,终于从室外唱进了室内。

王善良就这样从乡村唱到了城市,他想着,自己这一辈子唱山歌的历程,不正和时代朝前行走的历程一个样么?与其说他是跟随着山歌移动自己的家,不如说时代的潮流一程程将他送到了这样的现实里。

正如他兜兜转转与山歌结缘的一生,似乎每一步都是宿命的必然。

时光回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王善良应该是一个技术不错的园艺师。

他上过初中,读过跃进班,又上了两年农业学校,在那个文盲众多的年月,王善良无疑算是个学有所成的知识青年。1959年下半年,王善良毕业,被分配到兴国县埠头草坪园艺场工作,担任助理技术员。然而三年困难时期像一阵龙卷风,疾速地改变了生活的面貌。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袭击了城市,也袭击了乡村。人们连饭都吃不饱,发展生产,多种粮食才是生存的当务之急。那些为着美化环境躬耕于草木的园艺师,自然成了最无用的人。

1961年,一纸文件宣告了王善良园艺师职业生涯的结束。回家种田,是唯一的选择。“一刀切”,王善良用了三个字来形容那一场命运的转折。

时间是一往无前的大江,人只是裹挟其中的无数微小水滴。一朵水花将流向何处,搁浅于何处,能由自己把握的部分其实不多。

幸而,王善良还有从小酷爱的山歌。他还记得,小时候爷爷去烧窑烧瓦,他跟着去看新奇,窑瓦工人劳动的号子和歌声吸引着他。村里经常有人来跳觋,整夜整夜地唱山歌,他总是最积极围观的那一个。

山歌,是他认识世界最初的启蒙,也是他用以表达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不是诗人的王善良,不经意说出了诗一样的语言:“我们喜欢边走边唱,唱给自己听,唱给大自然听。”

他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八岁时就被选到乡里唱山歌庆祝解放。在本村念私塾时,他跟着当地著名的山歌手余忠禄、谢文棱、刘承达等人,学唱了许多山歌。从苏区时期开始,兴国山歌已经从乡民的自我娱乐转变为宣传的重要媒介。

宣传活动多,王善良登台唱山歌的机会便多。小小年纪,他就成了乡里有名的娃娃山歌手。他参加山歌擂台赛,也参加慰问演出,十五岁开始,就进入了歌师的行列。

直到现在,王善良仍时常将宣传二字挂在嘴边。他说:“我们做宣传的人,要谦虚谨慎,态度要好。”这话,他从前是说给他的徒弟听的。

从园艺场返乡务农的王善良,并没有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农民,而是在全县各地四处奔忙着唱山歌。没有编制的职业山歌手,在兴国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们活跃在村民小组,田间地头,唱《忆苦思甜》,唱《表彰好人好事》,唱《反对买卖婚姻》……或宣传政策,或批评落后懒散,或鼓励农民搞好生产。

在饥饿与贫困交加、娱乐方式极其匮乏的年代,山歌成为了人们的重要精神支柱,陪伴他们度过劳苦的日子,为他们的内心注入了一缕阳光。

山歌手也乐于以较为轻松的方式,挣得一份口粮。那时候,唱一天山歌能挣一块七毛五,而在生产队做工只有两到三毛钱。王善良是越唱越有甜头。他的家里人口多,夫妻二人育有五个子女,加上父母和奶奶,共十口人吃饭,能挣钱养家的就他一个人。“要不是我能唱歌,全家就得挨饿。”他说。

1976年,公社成立山歌组,县文化馆专门组建了山歌手培训班。王善良被招进了培训班,只不过,他是去当师傅的。

四十多年过去了,他对自己亲手带过的徒弟,仍旧如数家珍:郭德京、谢观莲、张继贵、李正香……他们后来都成了县里有名的山歌手。尤其是郭德京,王善良说起他来,特别动感情:“那时候他才十六七岁,毛毛躁躁,什么都不懂,是我带着他一组,去村里唱山歌。唱歌、生活、做人,都是我教他。”现在,郭德京是省级传承人,踩着王善良的步履,走在和他一样的人生路上。

日子像一条链子,一环扣着一环往长里拉。后辈们一个个地长大了,甚至也变老了。王善良在七十多年从幼稚到成熟,从精力旺盛到力不从心的歌唱生涯中,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老。

一本手抄的歌本,摆在小餐桌上,封面上一只小狗天真地望着人。厚厚的内页里,密密麻麻地抄写着山歌歌词。第一页,赫然是《砍柴歌》:“唱支山歌过横排,一头芦芨一头柴……”他哼着樵夫的调子,仿佛伐木歌起,山鸣谷应,仿佛木客的过往又一次在山歌中复活。

王善良总是随身带着它,时不时翻开来温习。纸页揉得很旧,有一部分已经脱页了。歌本,是兩三年前置下的。在那以前,他的歌都是装在肚子里,或者即兴编唱,根本不用抄记下来。他说:“人就不能老,老了就不行,一是嗓子变得不行了,二是记忆力不行了。”

慨叹间,王善良又自豪地说起文化部派人下来拍摄他唱山歌的事情。那时候,他一个人唱了六七天,没有一首重复的,愣是没有把肚子里装的山歌唱完。

谁能够阻截时间前行的方向呢?雪白的稀疏的头发,残损的焦黑的牙齿,哪一样不是在提醒着一个人已经老去的事实。

王善良咳咳地清了清嗓子,从包里掏出已经磨得锃亮的小锣,要为我现编现唱一段山歌。作为山歌演唱必备的乐器,这面小锣,他总是随身带着。他说,唱山歌,不打锣不文明。被摸得滑溜溜的小锣,和兴国山歌一样,都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我屏气凝神,好奇他要唱什么。“叮叮当——”,小锣敲起,我看见他瞬间扬起了眉毛,目光中流露出奕奕神采,似有一股精气神自身体里涌流而出。他从一声悠长的“哎呀嘞”起兴,开启了长达六分钟的说唱。

我静静地注视着他,试图将每一句歌词都捕捉下来。我发现,如果撇除个人的谦虚之词和对客人的欢迎与祝福语,他更多的是歌唱时间的流逝,歌唱一个人对于老去的无力和无奈:

“哎呀嘞,你看高山流水跌落窝,流来流去下大河。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同织布梭。当前标致的细妹子,不觉变成老太婆。几多精神的小伙子,不觉之间变老头。”

他耐心地叙述着一个山歌手从二三十岁到七八十岁,每个阶段身体和心灵的变化,诉说着肉身的日愈沉重,物质和精神负担的日愈沉重,他如同调侃他人一样调侃着自己:“年纪到了七八十,想唱山歌背又驼。你看牙齿漏风声音哑,同志格,活像打一面烂铜锣。”如此风趣,又如此沧桑。

唱完最后一句,他离开凳子站起身,将手中的小锣“咣当当、咣当当”欢快地敲了许久,同时爆发出无比豪放的呵呵大笑声。

笑着笑着,他的眼角竟漾出了泪光。像山间的落木,风一起,秋叶簌簌而下。

作者简介:朝颜,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9届高研班学员。在 《人民文学》 《青年文学》 《散文》 《美文》 《散文选刊》 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万余字。获 《民族文学》 年度散文奖、三毛散文奖、孙犁散文奖等奖项,作品入选 《21世纪散文年选》 《中国随笔精选》《中国年度散文》 等选本。出版散文集 《天空下的麦菜岭》 《陪审员手记》。

猜你喜欢

唱山歌兴国县伐木
乡村
焚诗记
芦家景象
兴国县精准扶贫中金融支持路径探究
晚粳品种对比试验
兴国县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探讨
跟踪导练(三)等
伐木累
兴国县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