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洪北孔”的昆山缘

2021-01-27杨瑞庆

书屋 2021年1期
关键词:龚贤孔尚任长生殿

杨瑞庆

清初,昆曲剧坛上流传着“南洪北孔”的说法,即指当时南方洪昇和北方孔尚任两位著名昆剧作家取得了骄人业绩。洪昇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创作了《长生殿》;孔尚任是山东曲阜人,创作了《桃花扇》。由于这两部作品剧情动人,寓意深刻,因此成为康熙年间震动朝野的两部经典名剧,当时著名诗人金埴留下了“两家乐府盛康熙,进御均叨天子知。纵使元人多院本,勾栏争唱孔洪词”的著名诗作。这两部昆剧的创作过程都很艰难曲折,由于两位作者曾经分别结缘两位昆山人,并受其一臂之力帮助,才最后大功告成。

昆山徐乾学首先赞赏洪昇的《长生殿》

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由于出身官宦人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教育,不但追随家学,而且还外出求教。为了获得功名,长大后远赴京城拜师备考。但是,科考路上却好事多磨,屡试不第,历经二十年拼搏未果,最后只能以布衣终身。但洪昇没有灰心丧气,决定另辟蹊径,移情别恋于传奇创作。

洪昇虽然生长在明亡清立的改朝换代之际,而且没有一官半职,但他准备以一个普通文人的身份为社会的安定而呼唤呐喊。因此,就在康熙七年(1668),洪昇离开杭州来到京城,准备融入“北人”圈子破釜沉舟,不出业绩决不返乡。

洪昇为了能写出振聋发聩的大作,先后叩拜了京城中的多位大学者,立志把诗词、曲调的写作水准提高后继续创作。经过多年打拼,水平确有长进,以致创作出类拔萃。因此,洪昇好友徐灵昭对他曾有这样的评语:“洪先生以诗鸣长安,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无不心折。”

随后,洪昇自认为已具备可以和同代名家大师横向比试的功力,于是,他怀着对明朝灭亡原因的深沉感叹,将他的心爱旧作《舞霓裳》改编成大型昆剧《长生殿》。人说“好戏十年磨”,而洪昇的《长生殿》前后三易其稿,足足写了十五年时间才正式定稿,可谓浸透了洪昇的全部心血。

《长生殿》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传奇昆剧,描写了在复杂险恶的政治旋涡中,唐明皇李隆基和宫妃杨玉环扑朔迷离的爱情悲剧。全剧共五十出。前半部分写李、杨定情,长生殿盟誓,安史乱起,马嵬之变,杨玉环命殒的经过。后半部分写安史之乱后玄宗思念贵妃,派人上天入地到处寻觅贵妃的灵魂;杨玉环也深念玄宗,并为自己生前的不慎而忏悔不已。他们的精诚感动了上天,在星辰帮助下终于在月宫团圆。《长生殿》的情节既有史料依据,更有浪漫想象,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由于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深重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的危局。剧本虽然揭露了唐玄宗的误国罪责,但同时对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生发出无限同情,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

剧本定稿后,立即受到周围朋友的一致称赞,都建议作者应该立即组织演员搬上舞台,断言一定能赢来非凡名声。但是,排演大戏需要不菲投入,而且还需一流演员去展演才能成功。洪昇考虑再三,准备倾家荡产,力邀京城最负盛名的内聚班担当演出任务。

经过一个阶段紧锣密鼓的紧张排练后,《长生殿》終于成型,决定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八月上旬的一天公演。由于洪昇平时狂放不羁,这次投入志在必得,竟不考虑公演日子有否忌讳,就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了。那天,京城朝野热闹非凡,很多名人都赶去捧场,包括当朝大官徐乾学也饶有兴趣地去观摩了。

徐乾学(1631—1694),号健庵,昆山(今属江苏)人。康熙九年(1670)考中探花,官至刑部尚书,是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亲外甥。曾奉命编纂《明史》,后奉命编纂《大清一统志》,是那时首屈一指的博学多才的大学者。

演出结束后果然好评如潮,引起了轰动。徐乾学是第一位站出来对该剧给予肯定的高官。当时的文坛名家金埴在《不下带编》中说:“《长生殿》者,埴友钱塘洪君昉思昇所谱乐府也。康熙戊辰二十七年(1688)昉思挟以游都,首赏者东海徐尚书乾学也。”这里明言第一个赞赏《长生殿》的学者就是昆山人徐乾学。洪昇自从获得了高人好评后,对《长生殿》日后的命运更有底气看好了。

金埴(1663—1740),浙江山阴(今绍兴县)人,和洪昇命运相同,也是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并且还是洪昇、徐乾学的好友。所以,《不下带编》中谈论徐乾学“首赏”《长生殿》的史料应该可信。

想不到的是,公演那天还在孝懿皇后的治丧期内,皇室早已颁布在此期间停止一切文艺活动的规定,而洪昇却敢于顶风作案,必然受到严惩。加之当时朝廷中南、北两党斗争激烈,正好以此事为借口而相互进行激烈交锋。以昆山人徐乾学为代表的南党原与洪昇关系甚密,认为《长生殿》所写兴亡之恨,对清朝新政是有启迪意义的,不必兴师讨伐;而以纳兰明珠为代表的北党认为洪昇在国丧期间演戏消遣,那是敢于与皇室叫板的“大不敬”行为,务必严肃处理。

北党的指责引起了南党代表徐乾学的强烈不满。由于那时的南党派系正处下风,不敌北党派系的强势围攻,所以,徐乾学对洪昇网开一面的处理意见没被皇室采纳,洪昇被下狱判刑。但是,比较开明的康熙皇帝知道剧情后,倒是认为这部戏剧颇有借鉴意义,不禁对洪昇同情起来,所以只判了他两年刑期。

洪昇刑满释放后,还是依旧热爱昆曲,潜心于戏曲事业。1695年,《长生殿》付刻,洪昇老友毛奇龄(浙江绍兴人,清代昆曲大家)为其作序。1697年,江苏巡抚宋荦命人排演《长生殿》,观者如蚁,极盛一时。此时的洪昇,想起康熙帝曾有的恩典,想起徐乾学曾有的好评,就决定自己也组队复排《长生殿》,演出效果依然红火,而且影响更加广泛,出现了各地都争演《长生殿》的景象。

昆山龚贤帮助孔尚任成功创作《桃花扇》

孔尚任(1648—1718),山东曲阜人,字聘之,号东塘,孔子六十四世孙。自幼聪慧,熟读经史,好诗文,通音律。虽才高学深,却屡试不中,三十五岁之前只能隐居在曲阜石门山中作诗编文。因表现出来的才华引人瞩目,其受到当时孔府掌门人的赞赏。孔尚任中年以后开始创作戏文,由于《桃花扇》一鸣惊人而名满剧坛,但是,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是当时著名书画家龚贤鼎力相助的结果。

龚贤(1618—1689),昆山(今属江苏)人,字半千,号野遗。出生于城北渡桥村一个家道中落的官宦之家。他幼年随父迁居金陵(今南京),十岁时不幸母亡。在父亲的牵线邀请下,龚贤十三岁就师从名家董其昌学习书画,二十一岁已在艺坛上崭露头角。因他忧国忧民,早年就参加了复社活动。后在秦淮河畔結社赋诗,讲学论艺。但是这样自由自在的从艺生活却好景不长,南明弘光元年(1645),清兵攻陷金陵,龚贤只得逃难漂泊,后在走投无路时只身潜回金陵,选择清凉山作为隐居之地。

孔尚任比龚贤年轻三十岁,且一个在山东曲阜,一个在江苏金陵,但由于都有艺术爱好,所以年龄和距离没有成为他俩交往的障碍。龚贤的名声当时如日中天,孔尚任决意前往取经,当面聆听长者的教诲。

龚贤与孔尚任素不相识,但由于志趣相投而一见如故,孔尚任正在构思《桃花扇》,在与龚贤相处的日子里,就有意见缝插针地请教这位见证南明政权灭亡的“过来之人”。确实,龚贤的青年时代是在动荡的“翰墨场”中度过,到了明末,复社文人集聚金陵慷慨陈词,与阮大铖之流进行激烈的口诛笔伐。当清兵攻陷金陵后,复社诸友都怀着悲愤的心情与国都依依惜别,龚贤也在这个行列中,不禁心生怒火义愤填膺。他曾身历其境,就向孔尚任如实介绍了南明朝野中惊心动魄的角斗故事,让孔尚任掌握了许多官场上令人切齿痛恨的第一手素材。为此,孔尚任感激涕零,更关心龚贤平时的生活起居。

在龚贤生命的最后阶段,曾有一个颇有权势的劣官向龚贤强索书画,龚贤当然坚决拒绝,因此受到对方的反感和刁难。最后,龚贤因受到精神折磨而贫病交加卧床不起,不久含恨离世。龚贤的高风亮节感动了孔尚任,因此写下情真意切的《哭龚半千》诗四首,以表悼念。还特别感谢龚贤为他提供的丰富写戏素材,因此留下了“野遗(龚贤)自是古灵光,文采风流老更强”的诗句。

龚贤因贫不能买棺,丧事全由好友孔尚任包办料理,不但扶柩归葬龚贤祖籍江苏昆山邑西之渡桥村,而且还帮其抚养遗子,一时传为文坛佳话。

十年后,孔尚任终于完成名剧《桃花扇》的创作,其中的许多情节就是采用龚贤在金陵的亲身经历。这部剧作以复社领袖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在岌岌可危弘光王朝背景的衬托下,借儿女之情抒兴亡之慨,让观众“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达到“惩创人心,为末世一救”的目的。

猜你喜欢

龚贤孔尚任长生殿
龚贤山水摭议
“抉心呕成”还是“画其轮廓”?
——从《桃花扇》序文看孔尚任创作心境的变化
山水之间
孔尚任:我和清朝隔着一曲《桃花扇》
长恨歌
孔尚任《桃花扇》东传朝鲜王朝考述
浅析龚贤的笔墨特色
锦袜易生尘 何处觅长生——《长生殿》中“看袜”情节的文化解读
洪和《长生殿》研究的世纪回眸
孔尚任是“刽子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