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现实关切
2021-01-27胡伟强
胡伟强
在巩固脱贫成果基础上,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逐步把“三农”工作重点由脱贫向振兴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政治任务。著名“三农”问题专家、“华中乡土派”杰出代表、长江学者贺雪峰教授的《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东方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一书,从农村的社会结构、建设重点、土地制度、基层治理、村社集体等多个维度全面透视了当前乡村发展的实际境况。
基于长年对全国各地农村的调查,作者为我们深度解析了走向振兴的乡村的社会基础和体制基础。一方面,该书廓清了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作者开篇就指出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与农民的分化是当前实施鄉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背景。延此理路,作者进一步阐明了农村、农户、农民个人生命周期所存在的剧烈分化和巨大差异,并由此指出了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户”及“中坚农民”“老人农业”的农村社会结构。这显然是准确理解和实施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该书明晰了乡村振兴的体制基础。作者辩证思考了中国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利弊,认为当前的城乡二元体制是保护型体制,既允许农民进城也保留了农民返乡的退路,这就避免了我国出现其他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大规模贫民窟、城市内二元结构等问题。同时,建立在农村集体经济和集体土地制度基础上的“老人农业+中坚农民”结构能够有效保持农村生产生活秩序,村庄熟人社会机制则大大丰富了农民生活的意义世界。
该书延续了作者关于“三农”问题的现实关照,理性剖析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可行方案,但当前一些地方存在急躁情绪,激进地通过行政力量打造形式上的美丽乡村,既脱离了地方实际也误解了乡村振兴战略,错将长远战略目标当作眼下就能实现的战术目标。二是扶贫在地方实践中主要聚力产业扶贫,片面强调和同质化推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却忽视了中西部农业型村庄产业基础薄弱、贫困户市场能力不足的现实,也没有充分发挥出全国劳动力市场的作用,还可能存在资本下乡剥夺小农和资源趋向优势区位而产生新的不均衡问题。三是在资源下乡的同时,为防资源滥用,也有复杂的制度规则下乡,但却导致部分村干部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不够,基层治理陷于空转和内卷化,形式主义抬头。
基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该书给出了可供探讨的思路。一是坚持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定位,服从国家现代化战略总体部署,不做超越发展阶段的事,当前最重要的是,明确现阶段乡村振兴还处在初级打基础阶段,不能激进冒进、盲目求快求全。二是瞄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对象和群体,即要着力为占全国农村绝大多数的中西部农业型村庄和小农户雪中送炭,要为缺少进城机会与能力的农民提供在农村生产生活的保底条件。三是明确乡村振兴的主要依靠力量,在城市化进程中,那些不愿或无法离村的中青年农民才是乡村振兴的可靠力量,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将农民组织起来开展文化建设和互助养老,承接自上而下的国家资源投入,再造村社集体,构建村庄主导的治理机制。四是理顺乡村振兴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坚持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为进城失败的农民预留返乡退路,有效发挥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稳定器和蓄水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