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地域建筑优势融入既有建筑改造之初探二
——以北京、上海、广东、湖北为例

2021-01-27潘小健吴宙新欧阳国韬饶子芳熊玉韶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1年1期
关键词:石库门新天地胡同

潘小健,吴宙新,欧阳国韬,饶子芳,熊玉韶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州510010)

1 北京

1.1 菊儿胡同

1.1.1 菊儿胡同的历史背景

北京的古都文化被称作“胡同文化”或“四合院文化”。

北京胡同最早可追溯到元代,鼎盛时有6 000多条,最早的是朝阳门内大街和东四间的一片胡同,规划比较严整。南北走向的一般作为公共街道,尺度相对较宽。如由北京火车站到朝阳门内大街的南小街和北小街,一般胡同的两边就是四合院。

胡同为北京人世代居住的建筑布局形式,布局严整的四合院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胡同,并由此产生的胡同文化,构成了老北京的古城文脉。

1.1.2 改造前状况

菊儿胡同地区位于北京市二环路以内东城区西北部,鼓楼正东侧600~1 100 m处,整个街区面积0.083 km2。菊儿胡同南邻后圆恩寺胡同,北与寿比胡同相通,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锣鼓巷。全长约438 m,宽约6 m,路面铺设沥青。胡同北侧的大部分现已拆建成楼房四合院(见图1)。

图1 菊儿胡同概况Fig.1 Overview of Juer Hutong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步入了城市高速发展期。菊儿胡同也被列为北京危旧房改造项目——危旧房集中的街区。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发展更加迅猛。旧城居住区存在着严重的居住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3 个方面:①人口拥挤、人均居住面积少;②建筑严重老化;③生活设施陈旧与不足,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诉求强烈。

1.1.3 改造模式与设计思路

改造理念为嵌在北京城的一道肌理。

吴良镛先生提出“有机更新”的思想及建造“类四合院”居住体系,既能满足现代化生活需求,且能适应旧城环境及其机理的原则。在原有的城市布局的原则下,菊儿胡同的改造采用“肌理插入法”。对四合院进行改造,对残破的建筑进行拆除,但并非完全拆除,而是按其历史形成的城市肌理,局部地以新代旧,以“新四合院”代替原有的旧四合院[2]。

改造方案对菊儿胡同进行成片整治、更新,力求使这一片区保持完整性。严格以三层为主的建筑高度进行控制。这个片区的建筑更新改造主要采用淡雅的灰白色调,局部采用暗红色调,延续传统建筑的色彩韵味。

本改造方式保持原有传统的方格式道路网架和街道胡同肌理,传承和发展了合院住宅。使住区中的街坊道路和步行道路与城市道路体系密切贯通,形成密集的路网系统,使得街区外围的交通拥挤现象能有效减少。菊儿胡同规划的重要特征是向城市开放,沿街没有任何形式的围墙,这种开放街坊体系给城市交通和居民出行带来便利,同时亦能为延续传统胡同的邻里人情提供可能,避免现代居住建筑造成人际淡薄的不利(见图2[3])。

图2 菊儿胡同改造后状况Fig.2 The Situation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 of Juer Hutong

对建筑形体的设计,主要通过退台作为屋顶的休息平台和阁楼,不但可以弱化建筑的体量感,而且形成了凹凸变化的建筑空间,成为居住者非常喜欢的空中花园;使整片胡同形成错落有致、生动鲜活的形象,避免类似流水线式工业产品的呆板划一。

楼梯间和过廊等连接构建采用开放式,传统中带有创新的元素,建筑形态虚实结合,人的游走路线成了建筑灵动的元素;改造中有意保留了传统院落入口、楼梯间的门厅以及院落之间的节点等空间,柔和了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使建筑空间的节奏富有变化。

菊儿胡同住宅楼的设计参照了传统北京四合院的布局,又吸收了现代公寓的私密性的优点,整个布局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在保证私密性和使用功能的同时,利用连廊和跨院,与老四合院形成群体,保留了中国传统住宅重视邻里关系的精神。

在建筑顶部形式的处理上,则以现代的构建手法延续传统坡屋顶。屋顶处理上以一种适宜的“度”分配了平顶与坡屋顶各自所占的量,使人在感官上觉得这是现代建筑,却有老四合院的坡屋顶的韵味(见图3)。

在建筑用色上,则是基本承袭了传统,灰瓦粉墙[4],适当以稳重的暗红提示人们这是一片谦虚且颇具活力的建筑群。它和顶层的阳光屋展现出这是现代的产物。一样的粉墙黛瓦与北京传统旧城的肌理有机统一,使居民在旧的环境中注入新生活鲜活的气息,既延续了传统的历史也增添了多彩的文化内涵。

图3 菊儿胡同传统与创新Fig.3 The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of Juer Hutong

1.1.4 传统地域建筑优势与项目改造的融合

在新四合院里,建筑的设计细部及景观细节中采用精美的中式石鼓、西方铁艺、栅格等元素,虽都是古典风格和灰白色调,却打破了建筑形态的沉闷,使每一座建筑都有了自己独特的鲜明性格。

院落作为建筑群体,新四合院通过灰瓦白墙、坡屋顶、十字式地面、基座和细部的处理等手法,取得了和周边四合院和谐、统一的风格。

本项目在尊重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同时,使传统建筑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保留了中国传统居住建筑重视邻里关系的特点,结合现代功能的做法,吸收了公寓式住宅楼的私密性的优点等特征,整个布局错落有致、富于变化。构成功能完善、生活设施齐备的公寓组成的“基本院落”,是新四合院体系的重要元素。

2 上海

2.1 上海新天地改造项目

2.1.1 项目概况

⑴上海新天地占地3 万m2,建筑面积6 万m2,集餐饮、购物、演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一个时尚的文化休闲娱乐中心,上海新天地片区如图4 所示。它的前身是一片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石库门建筑,新天地片区的石库门住宅种类有三开间的旧式石库门,也有单开间的新式石库门等,形式丰富多样,是旧租界内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典型地块,其人文状况、人文历史沿革和建筑沿革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5]。

图4 上海新天地片区Fig.4 Shanghai Xintiandi

⑵新天地改造项目仅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既有建筑群体风貌的109地块(现在的新天地北里),而112地块(现在的新天地南里)则只留下与“一大”相邻的一条沿街建筑,之后的均为新建建筑[6]。109 地块和112 地块如图5所示。

图5 109地块和112地块Fig.5 109 Block and 112 Block

2.1.2 改造过程

⑴文献[1]中我们认为建筑是有生命的,只要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生命就不会终止。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原有建筑不能满足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时,可以通过改造赋予其新的功能,使其生命得以延续。新天地的改造把原有的住宅功能改成新的商业功能,满足了现代人类的旅游、购物等需求,改造后让人们感到舒适和方便。改造后的新天地步行街如图6所示。

图6 新天地步行街Fig.6 Xintiandi Pedestrian Street

⑵文献[1]中归纳总结了在既有建筑改造中,应当保留既有建筑的环境特征,对于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意识形态、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变化,机械地照搬旧建筑的一些建筑符号并不合适,应当对其充分理解、加以提炼,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的结构形式等来表现传统文化特征,达到与传统建筑的神似。新天地109号地块内的很多建筑都早已破败不堪,实际改造中发现无法按照预想的方案保留外墙,在内部新建混凝土结构的方法进行,所以除个别几栋建筑的少数墙体真正保留外,其他的均为完全拆除后新建。原有的石库门等石材雕花都在原位得到保留,而砖墙则是用原来拆下或从市内其他拆迁工地运来的砖重新砌筑,最后在砖墙的外表面涂上一层保护涂料[6]。

⑶开发商对石库门外立面的改造按照整旧如“旧”的方式进行,石库门的历史原貌才是最值得找寻的。改造首先去除老房子外墙上的现代痕迹,例如广告招牌、空调室外机、晾衣铁架、电缆电线等,然后再用高压水枪清洗外墙,使其恢复原本的面貌。外墙的改造极大地提升了老房子的文化品质。整旧如“旧”不仅仅彻底清理了老房子在居民使用过程中所做的各种改动,还对外墙进行了注射加固剂和防潮剂的处理和修补[7]。

⑷石库门的标志元素是两扇带铜环的黑色木门,如果把石库门的功能改造成商业空间,紧闭两扇黑漆大门会给人拒客的感觉,而整天开着门的话,则会浪费大量空调冷气或暖气。设计师找到了解决办法:把大门敞开,只作为历史见证的“象征门”存在,再装上一道玻璃门,保住室内的冷暖气,室内的客人可以透过玻璃看见门外,门外的行人也可以看见室内,从而让历史“隔”而不断。新天地商铺如图7所示。

图7 新天地商铺Fig.7 Xintiandi Shops

2.1.3 改造模式与设计思路

⑴“新天地”是国内首例采用保留外皮、更新内部模式的项目。外皮即是保留了地域文化记忆的建筑符号,应当予以传承和发展,同时改变了住宅的性质,赋予新的商业功能,让传统建筑焕发新的生命。

⑵在一片再生的老房子中间值入一个现代建筑,使老弄堂有了新的变化。通过设置合理的过渡界面,使它们协调与衔接。以前的石库门弄堂可能只有五六种建筑元素,现在则增加到八九种元素,形成石库门建筑新的发展。新旧建筑共存于一处,可以在对比中衬托出老建筑的历史感。漫步其中,移步异景,既产生时代的穿梭感,又能满足人们的历史情怀与记忆[6]。

⑶新天地改造的3种开发性保护模式:

①基本保留既有建筑,整体加固原有结构,实例是新天地壹号楼。壹号楼始建于1925年,功能是里弄公馆,这栋楼虽然年久失修,但基础条件较好,开发商决定将它保留下来,加固地基和整体结构,替换掉结构木梁,对建筑的细部按照原设计进行修复,并按现代生活的要求进行适度改造。现为新天地壹号会所,如图8所示。

图8 新天地壹号楼Fig.8 Xintiandi No.1

②保留外墙和屋顶,内部结构则拆除重建。实例是lawry’s the prime rib。这一排石库门建筑始建于1920 年间,具独特的荷兰式屋顶。开发商对它只保留了石库门门楼和荷兰式屋顶,拆除了所有的内部建筑,按商业空间的要求用钢筋混凝土重建,对原有屋顶的木结构拆除后用钢结构替换,在2、3 层之间做了挑空处理,留出舞台的大空间,并对原天井部位加盖玻璃采光顶,使光线更多地射进室内。

③基本拆除,只保留石库门门楼。实例是地中海风味餐厅,如图9 所示。该餐厅原为3 栋建于20 世纪30 年代的老房子。3 栋老房子均早已摇摇欲坠,且外立面不够美观,所以将它们全部拆除,只保留北面的一排3个石库门洞外墙和南面的一排7个石库门洞外墙。改建时,将3座老房子合在一起,西北面采用一道现代的玻璃幕墙,与周围的既有建筑形成强烈反差。顾客用餐时可透过玻璃欣赏两侧历史建筑。

图9 地中海风味餐厅Fig.9 Mediterranean Restaurant

2.1.4 传统地域建筑优势与项目改造的融合

建筑的生命在于使用价值,当时代变化,城市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石库门建筑已无法承载当代的生活方式,创新就是赋予老房子新的商业功能,老房子强烈的历史特征就是新天地的地域文化价值。新天地改造保留了具有建筑历史记忆的外皮,内部结构进行重新改造,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的结构形式赋予建筑新的生命[1]。

3 广东

3.1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广州住房金融服务中心

3.1.1 改造前现状背景

⑴区位与周边:原有建筑为中国建设银行办公楼,该项目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与天河东路的交汇处,处于壬丰大厦与老住宅德欣小区之间,对面可见太古汇,富海大厦,项目区位如图10所示。

图10 项目区位与周边Fig.10 Project Location and Surroundings

⑵道路交通:本项目位于天河东路与天河路的十字交汇处,位置优越,靠近城市主干道,机动车可达,环绕项目城市主干道与次干道上分布着公交车站和地铁站,人流量较大,交通便捷,如图11所示。

图11 项目的道路交通Fig.11 Road Traffic of the Project

⑶建筑现状:项目原建筑体量较小,且夹于高层建筑和多层老旧住宅建筑之间(见图12),如何在这种不利的现状条件下脱颖而出,展现夺人眼球的外立面形象,而又体现当地的岭南建筑特色,成为地域性地标建筑?

图12 项目的建筑现状Fig.12 Construction Status of the Project

⑷建筑内部现状:现状首层为建设银行传统的业务办理和服务平台,以上3 层为办公空间等。其室内平面布局平实紧凑,无休息空间和趣味空间,更不能很好地体现岭南建筑特色等。内部现状如图13所示。

图13 建筑内部现状Fig.13 Current Situation of Building Interior

3.1.2 改造前后对比

①改造前后效果对比,如图14所示。

②改造前后平面对比,如图15所示。

③改造前后立面对比,如图16所示。

图14 改造前后效果对比Fig.14 Comparison of Renderings before and after Reconstruction

图15 改造前后平面对比Fig.15 Plan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Reconstruction

图16 改造前后立面对比Fig.16 Elevation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Reconstruction

3.1.3 改造方式与设计思路

其总平面如图17所示,建筑效果如图18所示。

图17 总平面Fig.17 General Layout

图18 效果图Fig.18 Design Sketch

⑴本项目的改造方式

功能置换:原有的建行办公楼改造为金融服务、展示、休息交流、办公空间等功能,丰富建筑的使用需求,提升了该建筑的开放性和公共性,而这些空间的设计体现了岭南建筑的地域性。

立面改造:为打造中国建设银行金融住房一条龙综合服务的首创试点,建筑不仅结合周边的环境因数和限制条件,而且要展现金融行业的前瞻性与建筑形象的标志性。

结构加固:建筑柱与梁等根据荷载需求进行加粗,其中部分楼板打掉做成了室内的中庭空间,符合岭南的地域性。

⑵设计思路(见图19)

由于项目紧临高层建筑及多层住宅建筑之间,体量难以凸显,不利于地标性建筑形象的建立。因此,在改造的过程中应达到立面整体统一、建筑有体量感与个性化,使建筑形象不被周边建筑同质化。并且提出以未来居住建筑“绿色生态”的趋势为设计理念,把“树”形态作为设计的切入点,以及采用电控玻璃等新材料、新技术。在此基础上,又植入了当地的岭南建筑的地域性,实现“新与旧”的结合。

图19 设计思路Fig.19 Design Thinking

室内在改造的过程中,设计风格突出科技元素,具有较强的科技感。除此之外,首层局部架空,于原有建筑空间中设计中庭,自然采光与通风的考虑,使建筑贴近绿色自然理念,体现该企业文化,同时也反应了岭南地域气候的特征带给建筑的影响。

⑶空间设计

空间设计如图20所示。

图20 空间设计Fig.20 Space Design

3.1.4 传统地域建筑优势与项目改造的融合

岭南建筑在地域性上适应于南方的气候和人们的生活;在文化上,既保留古制,又融入中西建筑文化与现代新科技,与时代共同进步,丰富岭南人们的精神需求,在地域和文化上表现的特征反映了岭南的传统地域建筑优势。在本改造项目中,将以下传统地域建筑优势融入其中。

⑴骑楼:作为岭南建筑的重大特色,骑楼文化沿用至今,在本设计中,将骑楼与现代建筑相结合,丰富了首层空间,并起到骑楼遮阳的作用,也是岭南地域文化的体现。首层部分空间架空,增强建筑的轻盈性和通透感,更重要的是在炎热的岭南地域保持室内的通风散热,体现岭南建筑的地域性。

⑵错位多中庭:将原有的底层高楼板部分拆除,形成错位的内外中庭,使得室内空间丰富,更加舒适,并有利于形成环境舒适的小气候。而庭院与中庭是岭南建筑设计中惯用手法,适应气候正是岭南的地域特色。

⑶遮阳百叶:岭南地区遮阳的设计必不可少,所以本设计中屋顶花园用了遮阳百叶的处理,起到了遮阳的作用,增强屋顶休闲空间的舒适性,体现岭南的气候特色。

在新与旧之间,本改造中也引入了新的元素:

⑴屋顶花园:屋顶设置绿化与休闲空间,不仅增设有利的空间功能需求,而且在屋面起到隔热的作用,这是绿色与节能的体现。

⑵绿色生态:以未来居住建筑“绿色生态”的趋势为设计理念,具有绿色环保特征的“树”形态,使建筑形象具有绿色建筑的文化内涵。

⑶数字化与科技感:具有数字化特征及高科技感的建筑立面,采用电控玻璃作为立面的主要材料,通过电流控制玻璃的透光率,起到节能作用。

3.2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生公寓改造项目

3.2.1 项目概况

⑴地理位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东区学生公寓位于校区东南部,建筑主体东西朝向,由2栋长约37 m、宽约15 m的板式建筑呈“八”字形对称排列组成,2栋楼之间由主入口连接,区位图如图21所示。

图21 区位图Fig.21 Location Map

⑵现状分析:本公寓建于20 世纪90 年代,建筑单体为4层混合结构,房屋主体由钢筋混凝土梁、板承重,楼板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板,240 mm 厚砖墙围护,屋面形式是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建筑外墙为水刷石饰面,内墙为乳胶漆饰面,地面铺水泥砂浆,装木门、铝合金窗,单栋建筑面积约为2 500 m2,功能为学生公寓。公寓现状如图22所示。

图22 公寓现状Fig.22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partment

3.2.2 改造模式与设计思路

⑴外立面

本学生公寓在建成之初,外立面为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红砖外墙,与广州华侨学生接待站的红砖立面类似,如图23a 所示。20 世纪90 年代对建筑进行翻新,将外墙用水刷石覆盖。建筑改造可将外立面恢复成具有历史符号意义的红砖外墙饰面,如图23b所示。

图23 广州华侨学生接待站红砖改造前后立面效果Fig.23 The Rendering of the Facade before and after the Red Brick Renovation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 Reception Station

⑵屋面形式

建筑原有屋面为不上人平屋面,岭南地区夏季湿热多雨,容易积水,双坡式屋面造型利于建筑排水,更适应当地气候特征(见图24)。

图24 屋面形式Fig.24 Roof Form

⑶空调系统

公寓原来没有空调系统,建筑改造考虑了2 种空调外机放置方案:①设置于每个房间的外窗下,空调格栅与凸窗形成一体式设计;②将空调机位统一放置在屋面处,屋面坡屋顶形式采用敞开式设计,如图25所示。

图25 空调系统Fig.25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⑷入口大堂及交通方式

建筑原有入口位于2 栋楼中间位置,兼具管理用房等功能,根据甲方要求,建筑改造后要加建电梯。改造方案1如图26所示,电梯在2栋楼内分别设置,主入口改造成中心景观节点,中间轻巧的玻璃盒子作为接待大堂,大堂与公寓之间为景观庭院。

图26 电梯改造方案1Fig.26 Elevator Transformation Scheme 1

改造方案2 如图27 所示,电梯统一设置在2 栋楼之间,利用电梯间设计成造型突出的视觉中心,打造校园地标建筑。电梯间前方为接待大厅,大厅与2 栋楼之间用红砖墙间隔连接,具有视线通透,空气流通的特点。电梯间与2 栋大楼通过开敞连廊连接,方便人员通行。

图27 电梯改造方案2Fig.27 Elevator Transformation Scheme 2

3.2.3 传统地域建筑优势与项目改造的融合

⑴探寻暨大校园历史建筑风格,力求将既有建筑改造适应校园文化,保留历史韵味。例如外墙改造还原了具有校园历史的红砖外墙,还有适应岭南气候的双边式坡屋顶。

⑵既有建筑改造在功能上使旧建筑适应现代生活需求,例如增加空调系统和电梯系统等。

4 湖北

4.1 汉阳造

4.1.1 汉阳造的发展历程

汉阳造原为张之洞所创办,该地址曾经发生过3 次巨大的改变。由汉阳兵工厂到鹦鹉磁带厂的厂房,再到历史工业建筑厂房的一座综合文化的创意产业园——“汉阳造”。它的诞生、变迁伴随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的屈荣与磨难,见证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8]。

4.1.2 汉阳造的改造现状

“汉阳造”在改造过后,在功能方面大多数为公共的休闲空间,其带有艺术的气息。其次就是商业服务配套设施,另外还有商业空间、展示空间和办公空间等,如图28所示,在保留传统的文化和特色的同时,也给武汉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带来商业和旅游价值。尽管该区域用地面积和开发范围不是很大,但园区内的建筑尺度适宜,装饰小品和室外景观与建筑在整体上的搭配恰到好处。

4.1.3 汉阳造的改造模式与设计思路

⑴整体规划设计构思

图28 办公室、商业空间和展示空间Fig.28 Office,Commercial Space and Exhibition Space

“无缝对接”的理念在“城市主题产业园发展”论坛上首次提出,如图29所示。首先,通过对园区内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进行初步判定,以对需要拆除、保留或者改造等的建筑进行分门别类,并在此确定其范围。通过这样的形式将新老建筑作对比分析,以此来实现“新”与“旧”的融合,例如27 陶社(见图30a)和汉阳会(见图30b)。

图29 城市主题产业园发展Fig.29 Development of Urban Theme Industrial Park

图30 27陶社和汉阳会Fig.30 27 Pottery Club and Hanyang Conference

⑵内部空间功能置换

“汉阳造”对于内部空间的改造基本保留其原有的内部空间和材料,对于建筑的细部也尽量保留其原始元素。对于内部空间比较大的建筑,其结构为原有排架、拱架或巨型钢架,将这种层高大、内部无柱的宽敞空间改造为对空间需求大的展示区域。对于尺度宜人的小空间将其内部改建或者加建成休闲舒适而精致的小空间形式,如图31所示[9]。对于内部空间功能的置换,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建筑,都是以做加法、做减法或保留的方式来实施改造方案。

图31 小空间形式Fig.31 Small Space Form

4.1.4 以汉阳会为例分析传统地域建筑优势与项目改造的融合

荆楚传统建筑地域与文化具有湖北地域建筑特色,在现代改造建筑中,应将其价值与生命力融入其中,让生命得以延续。

建筑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将中式传统材料与西方结合,采用西学中用的建筑形式,再现了钢木结构。其荆楚元素在建筑局部也得以体现,例如建筑墙身、门窗在色彩上采用红色为主,体现传统文化特征;平面的布局形式多采用天斗式的布局形式,适应其地域性。

经考察研究分析,目前的改造项目仍有待进一步改进。从单体建筑改造看来,改造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挖掘出建筑的改造特色,也没有充分融入传统地域建筑优势中。因此,目前的建筑改造是浅显的,没有理解通过功能置换体现出工业历史建筑本身的精神,以及建筑场地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协调。同时也没能理解“旧”元素的植入就是赋予建筑新的生命[10]。园区内建筑如图32所示。

图32 园区内建筑Fig.32 Buildings in the Park

5 结语

既有建筑改造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也存在很多问题。在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寻找建筑的地域环境特征,并加以沿用与优化。而面对传统的建筑符号,需要扬弃与提炼,不能生搬硬套。可以用现代科技与材料神似地表现传统建筑(保护建筑除外),这样既满足了历史的情怀与记忆,又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与使用需求。

随着近代国际文化的交流增多,人们的意识形态逐步国际化。地域性文化差异正在缩小,出现了许多“混搭”与拿来主义的现象,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既有建筑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尽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仍给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因此,我们必须担负起历史的使命,通过既有建筑的改造去修复创伤,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让我们的家园重现千姿百态的光芒。

猜你喜欢

石库门新天地胡同
传承红色基因 从石库门开启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身残志坚 创出“新天地”
抢救并保护上海的文脉石库门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四招”唤“四新” 开创新天地
“移”出新天地
触摸石库门,找到真正的上海
东明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