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德麟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综述
2021-01-27黄荷
黄 荷
2021年5月22日,“陶德麟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武汉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大学、山西大学、湖北大学、广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东华大学、湖南工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音乐学院和武汉大学出版社、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论坛》杂志社、湖北省委党校40多所高校多家媒体和出版机构的100余名代表参会。代表们围绕陶先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教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陶先生作为武汉大学校领导为武汉大学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展开了精彩的会议发言,情真意切地缅怀陶德麟先生及其宝贵的精神遗产。
哲学学院党委书记龙滔主持会议开幕式,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教授代表学校致辞。周校长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陶德麟先生的高尚品格与卓越思想,特别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的杰出贡献。周校长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研究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一是陶先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其教育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不同于形形色色的传统教育思想和外来的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其教育观和人才思想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辩证思考。二是陶先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张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推进了中国现代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事业。三是陶先生作为武汉大学校领导,曾任研究生院院长与武汉大学校长,为武汉大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领导考证了武汉大学起源于自强学堂,并成功举办了100周年校庆;首推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等贯通培养政策;制定了武汉大学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与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力争把武汉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领导凝炼了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推动了武汉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陶德麟先生的教育观
陶德麟先生不仅是一名著名哲学家,在推进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被誉为我国哲学界“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的领路人之一”“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最前沿的、最有影响的前辈学人之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杰出代表”以及“德高学范”的“学界泰斗”和“哲学宗师”,而且也是一位身体力行的教育家。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教育管理工作中,他对应该如何为人、为学、为文、育才等有关教育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形成并阐发和践行了一套精辟而睿智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大量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武汉大学汪信砚教授主持会议代表发言。陶德麟先生生前的好友朱传棨先生、陶先生的博士生复旦大学冯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孙麾研究员、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何萍教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天恩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陈立新教授先后发言,从不同方面展示了陶先生的教育哲学与人生智慧。会议中,代表们对陶德麟先生的教育思想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武汉大学汪信砚教授认为,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自成体系,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教育之道首在成人,即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成人或教学生做人,而教育要成人、成就高素质的人,就应该真正成为素质教育;为学之道首在立志,即要成为一个有成就的学者,首先必须有高远的志向,须有“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并通过学术创新将其落到实处;为文之道首在晓畅,而晓畅就是通俗易懂而非以艰深文浅易,就是简洁凝练而非冗沓啰嗦,就是中国人喜闻乐见而非用汉字写洋文、以汉语作洋腔;育才之道首在识才,即识才是影响人才成长的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而识才并不只是伯乐的事情,更应该依靠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朱传棨教授阐发了陶德麟先生的教育理念。陶先生主张,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绝不能压抑学生的创造精神,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他十分支持学生有不同意见和独特见解。朱教授认为陶德麟同志既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教育理念既深刻又系统,教育实践经验既厚重又感人。因此,我们对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更要继承和发扬。
福建省委办公厅综合处处长刘庆丰谈到:“作为一名陶老师亲自培养的博士生,通过陶老师日常的言传身教,通过对陶老师著作的学习理解,我深切地感到,在陶老师丰富的教育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核心思想,就是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使用人才。不拘一格,不是没有‘标准’、没有‘取舍’、没有‘格’,而是始终坚守‘大格’、不拘‘小格’、塑造‘人格’。”就像陶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所写的那样,“做人的‘大格’是不能不讲的,我们的教育如果不把德育落实到培育对象身上,将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学校当然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与世隔绝的一方净土,但相对而言它应当成为一座冶炼矿石的熔炉,或者说一块培育嘉禾的园地,这里应该充满着真善美的氛围,洋溢着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形成抵制低俗庸鄙的舆论,让学生在校期间耳濡目染,得到润物无声的熏陶,这将大有助于高尚人格的养成”。
华中师范大学李春火副教授认为,陶德麟先生非常重视大学人才教育工作。陶先生曾指出:“国际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在人才培养方面领先,谁的综合国力就强”,“人才工作是一项最复杂、最难做好的工作”。因此,大学人才教育工作抓得好不好,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首先得有计划地抓好人才工作,着力推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未来十几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不能抓住和用好这个机遇期,关键还是看能否充分发挥人才在科学发展中的第一资源作用,能否掌握好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
中南民族大学刘国胜教授提出,陶德麟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也有鲜明的理论特色。陶德麟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是陶先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陶德麟教育思想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高度认识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方向,而且还将增强我们教学活动的自觉性,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陶德麟先生的哲学教学改革思想
陶德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学,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陶德麟先生一直在武汉大学工作,历任武汉大学哲学系主任、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武汉大学校长。在长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生涯中,陶德麟先生始终重视通过加强教学改革来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效果、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建设、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才后备队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明诗教授认为,陶德麟先生的哲学教学改革思想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主要表现在改革开放前教科书体系内容陈旧、培养目标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上述问题在全国高校都是普遍存在的。改革开放的实践呼唤着高校哲学教学的改革,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需要高校哲学教学不断深化改革。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陶德麟先生根据自己长期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丰富实践经验,以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有的时代敏锐性和责任担当,提出了关于哲学教学改革的思想。
长沙理工大学李雨燕教授、陈芬副教授指出,哲学专业应以“三个面向”为出发点,培养三种类型的人才,即一流的哲学家、哲学理论的宣传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以及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组织家和实际活动家。纵观陶德麟先生一生的教育事业,他在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之后作为学科带头人,努力加强哲学学科建设。1984年陶德麟先生在武汉大学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此博士点在1987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被评定为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A级学科之一,在此期间和之后,该学科培养出大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人才。陶德麟先生既培养出了大批哲学大家、名家,也培养出了很多坚守在理论宣传和教育教学岗位上的优秀人才,还为党政机关培养出了众多能以哲学为武器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优秀的政府管理者或者高素质的企业家等等。
孙麾研究员提出传承陶先生的哲学思想以及教育思想是当代学者的责任。他通过评述陶德麟先生的几位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后指出,这些研究都体现出了问题提出的现实导向、学术研究的中国意识以及理论发展的基础研究这三个特点。这都与陶先生的哲学研究思想深刻契合。陶先生曾提出哲学不是自我封闭的精神运动,而应当与人类命运、民族的兴衰和人民的祸福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要与民族特点相结合,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现。哲学研究每向前推进一小步,都是十分艰难的精神劳作,我们不可以用一大堆生僻的字词将问题的症结掩盖过去。因此,陶老师的哲学研究思想对我们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何萍教授回顾了她与陶老师的最后两次学术讨论。陶老师曾指出,教条主义的错误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但本质上还是理论上的问题出现了差错。理论本身要深刻,就要抓住根本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做学问不可大而化之,不可做空,而要以小见大。陶老师的理论中就没有一句空话、大话,而是抓住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的根本环节。陶老师还指出要还原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我国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历史真相。今天人们总是以批判的角度来审视苏联教科书,但陶老师指出,当时按照毛泽东思想来编教材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二次结合的开始。这个逻辑问题的厘清关系到我们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思想史的正确认识。因此,对陶德麟先生哲学思想的继承和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特别是中国理论研究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大学邢媛教授认为,教材与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重要的两个抓手,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大众、“说中国话的媒介”。陶德麟先生始终高度重视学生使用的教材编写质量,直到去世前还在关注此事。“他一边吸氧,一边讲述编写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缘起、主导思想及编写过程,并提供了搜集资料的线索。”陶德麟先生的教育哲学思想以唯物史观为统摄,以现实的、差异的、丰满的、具体的教育对象为着力点,以组织化的大学教育管理实践和教学科研活动为载体,以“让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教育目标为延展,形成了他言行合一、哲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互构共生的哲学教育思想。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刘秉毅老师也认为,陶德麟先生对于哲学专业教学的改革,充分体现了陶先生对思想史的尊重、对于教师的殷切期盼和对学生的包容与关怀。
三、陶德麟先生的教育实践与学问人生
武汉大学袁银传教授主持自由发言。人民出版社马列部主任崔继新编审、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萧诗美教授、福建省委办公厅综合处刘庆丰处长、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倪素香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阳英研究员、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邢媛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郝立忠教授、陶德麟先生的外孙女于涓副教授等先后发言,他们深情回顾了与陶先生的交往及其受到的教益和启示。陶德麟先生女儿、武汉大学出版社编审陶佳珞女士代表家属发言。她情真意切地回忆道,陶先生把毕生心血和智慧献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事业,献给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事业,献给了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才的事业,献给了建设和发展武汉大学的事业。
武汉大学赵士发教授称赞陶德麟先生的一生鲜明地体现了批评与自我批判的有机统一、真理与价值的有机统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为人与为学的有机统一。这四个统一体现了陶先生融会古今中西、爱智求真与忧国忧民的哲学智慧。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有机统一,是陶先生哲学智慧的逻辑起点。这种批评和自我批评,并非日常的评价与纷争,批评是指理论批判精神,自我批评是指深刻的自我认识和反省精神,其中蕴含着哲学的反思思维方式与批判精神。因此,批评与自我批评正是哲学批判与反思的有机统一。坚持真理与价值的有机统一,是陶德麟先生哲学智慧的实质内涵。陶德麟先生将真理与价值有机统一起来,体现出极高明的哲学智慧。他认为,真理是有价值的,但有价值的不一定都是真理,真理也是价值的重要尺度。在陶先生看来,理论不能脱离实践,它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实践需要理论,它以理论为指导,同时又丰富理论,推进理论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上,陶先生始终坚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为学与为人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哲学问题。古人云,为人与为学,其道一也。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真正能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的学者为数不多。陶德麟先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与教育家,是享誉中国乃至世界的学术翘楚,他真正做到了为学与为人的有机统一,其学问与人生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高文武教授追思了陶德麟先生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一是对家人、师长、学生、朋友真挚的爱。二是陶先生宽广的胸怀。陶老师因是李达的学术助手,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入另册,除了受到无休止的批斗、不容辩解的诬陷外,最让他心有余悸的,是在“劳动改造”中遭受的种种非人待遇。谈到这些,陶先生总是从党、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次上加以反思,从不计较个人恩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国内思想政治领域空前活跃,鱼龙混杂。面对这种情况,陶老师立场坚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在关键时刻,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和挽救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展现了他爱才惜才的博大胸怀和高超的领导艺术。三是陶德麟先生在学术上的深刻和执着。陶先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精神,他一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矛盾学说、人类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地位,明确揭示了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区别和联系。他的文章和著作是真知灼见、严密论证和朴实文风的有机统一。
李明华教授回忆陶德麟先生对自己报考武汉大学博士生时候的帮助,对陶德麟教授总是充满着由衷的敬佩和感激。联想到陶德麟教授在“文化大革命”中虽“九死一生”而不堕其志的坚韧毅力,在“文革”刚结束的关键时刻以火一般的激情关注“中国向何处去”的民族情怀,在真理标准讨论中不倦奋笔的勇者风范,更是对陶德麟教授一以贯之的胸襟和追求产生由衷的敬意。这也是老一代哲学工作者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左亚文教授就陶先生的文风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认为陶先生的文章逻辑严谨,丝丝入扣,到了无懈可击的程度。先生的文字论证十分精确透彻,可以说增一字则为多,减一字则为少。先生的文章十分有特色,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求真求实,不说过多话。陶先生从不讲大话套话,只说自己的话,具有鲜明的特色。第二,文字朴实,平中见细,不生造字词。陶先生的语句都是经过学术上的锤炼以及理论上的深思熟虑之后的返璞归真,大道至简。第三,论证严谨,无懈可击。陶先生的逻辑论证如抽丝剥茧,丝丝入扣。陈金清社长提到陶先生对《江汉论坛》的关心、关爱与关怀。《江汉论坛》创刊于1958年,它的创立与发展都与陶先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陶老师也一直十分关心刊物的发展。此外,陶老师还一直十分牵挂学生的工作、学习与生活。
郝立忠教授回顾了陶老师对自己当年博士论文的指导。陶先生对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批判。陶老师的指导始终深刻影响着他的学术发展,在今后还要继续学习陶老先生的精神,努力将学术做得更好。
倪素香教授认为,先生用其一生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教给我们学术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先生用他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每一个学生的人生之路。对她而言,先生不仅是一位恩师,也是长辈,是如父亲一般的亲人。先生的谆谆教导、时时的关心、暖暖的问候,让她终生受益。
陈立新教授回忆说,陶老师反复强调,哲学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智慧,是高耸云霄而又普照现实的阳光。爱智求真与忧国忧民的统一,才是哲学家应有的境界。为此,哲学家应当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善于吸纳古今中外的文化成果。这些道理或许人们可以表达得清楚明白,甚至有更好的表达,但能否渗透在具体的学术研究之中,且一以贯之持之以恒,这才是关键。学术界很多学者阅读陶老师的论著,皆能感受到一种基于现实关切的责任感和问题意识。陶老师的学术研究,是以当代中国现实处境为蓝本,对哲学离不开思辨又并不等于思辨的一种富有说服力的揭露。正是这样,陶老师特别主张“教给哲学说中国话”,反对故弄玄虚、文字佶屈聱牙的文风。作为学者,陶老师在义理、考证、辞章等方面皆有很高的造诣,让我们这些后学叹为观止!陶老师的学者操守、生活智慧、知识视野和学术思想,都是值得我们终生学习和思考的。
四、结语
教育是陶德麟先生一生的生活、工作与事业。从受教育、做教育到兴办教育,他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竭心尽力,不仅成就斐然,而且学有所得。在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下,陶先生在推动教育领域改革开放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教育的实践中,展现出他的睿智和操守,其“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赞誉”。学界、社会对先生的评价与学生们的亲身感知,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终其一生在教育领域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与做人、做事、育人紧密结合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家,以及他丰富而深刻的唯物史观的教育哲学思想。
闭幕式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姜锡润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李佃来教授进行大会总结。李佃来教授曾经为陶德麟先生送信三年,他回忆了与陶德麟先生的交往,总结和归纳了陶德麟先生在学术研究和教育领域的贡献与成就。他指出,陶老师的教育思想与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内在贯通的。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在于“使人成为人”,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有道德、有能力,更要有现实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要关注当代中国现实,有鲜明的问题意识,而不能局限于抽象思辨的语言文字之中。李佃来教授最后表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一定会将从李达老校长到陶德麟先生开创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学术传统发扬光大,不负学术前辈们的期望。
此次会议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高度赞扬,与会代表围绕“陶德麟先生教育思想”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普遍认为,本次会议意义深远。大家希望能够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学习陶先生的高尚精神和教育理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教育进一步创新发展,取得更多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