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康德“人是什么”思想的研究述评

2021-01-27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学康德学者

白 洁

新时代,我国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现代化标准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始终以懂人民、护人民、为人民、爱人民为工作准则,在带领人民突破压迫阻碍、打击敌对势力、实现美好生活、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当前,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上下共同的奋斗目标,在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规划与践行中,人的现代化是核心要素,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各项权利的维护、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处于现代化的重要地位。中国的现代化追求的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更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首先要全面理解“人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础问题。梳理中西方先哲和国内外学者对于“人是什么”的论述,翻阅和感悟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看到其关于“人是什么”的系统研究和前沿思考。“人是什么”的问题是康德思想的重要内容,更是康德哲学研究的“最高问题”。康德抨击把人作为手段和工具的旧观点,批判泯灭人性的“旧社会”,从多重角度研究“人是什么”的问题,提出了“人是目的”的跨越性观点,对“人是什么”的正确认识和人的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康德的“人是目的”这一命题的提出使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也使得“人成为真正的人”有了关键的理论支撑。厘清“人是什么”的问题是个人认识自己、理解他人的基础,是国家稳定人心、安邦定国的前提,是世界各国平等相处、合作共赢的关键。康德关于“人是什么”问题的研究具有跨时代的价值和借鉴意义。鉴于康德关于“人是什么”问题的前沿性和深刻性,国内外学界尤其是我国学者从多角度、多领域对康德关于“人是什么”问题的理论观点进行了阐释与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考究和理论升华。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康德关于“人是什么”问题的研究视角、内涵界定、适时评价、意义价值四个方面。但是,已有研究成果观点过于分散,主要集中于对康德“人是什么”论述的某一部分的研究。同时,学者从本身的研究目的和学科特色出发进行研究,对相关概念没有一个具体的研究范围和理论定位,在应用于具体学科时容易模糊不清。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整合,客观分析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论述,并厘清相关概念。在梳理和研究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新发展阶段对人的新认识和新要求,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关于康德“人是什么”思想的研究视角

研究视角是学者进行理论研究时的出发点,不同学者由于学科背景和研究目的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研究视角。目前,学界关于康德“人是什么”问题的研究,主要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借助其他学科理论和视角进行研究。对学者们的研究视角进行归纳和学习,主要有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和宗教神学四种视角。

(一)基于认识论的视角

康德在研究“人是什么”时,始终没有脱离形而上学的视野,他通过构建人的主体地位和理性认识为前提,勾勒出未来形而上的世界。基于认识论的视角,学者们分别以“人的先验性”“实用人类学”“批判哲学理论体系”为研究基础和核心观点,来展开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探讨。部分学者认为,康德把任何事物与知识看作是先验的,尤其是突出康德关于“时空是先验的”以及人可以通过对知识预先假设的认识来掌握知识的内在原则的相关论述,通过对康德已有观点的解读,探讨其关于“人是什么”的思考,深入了解康德对预先假设和先验认识的阐释。①有学者从康德实践理性中的“先验自由”入手,认为在康德那里,人是通过自己的理性去认识经验的东西,最终去发掘经验知识中先验的存在。②有学者认为,康德在探讨“人是什么”问题时,把最终的答案归结为人表现出来的内在和外在的现象,对康德“实用人类学”的研究,可以从人的外在表现走入人的内心世界,并对相关学科发展产生重要的奠基和充实作用。康德在探讨“人是什么”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派,而是注重通俗性和实用性,来做研究人的学问。还有学者立足于康德的批判哲学来看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思考,提出“人是什么”的研究体现在康德的批判哲学,尤其集中于“三大批判”中,而康德进行批判的最终归宿就是走向实用的对人的研究。康德把人看作“全部形而上学的基础”,系统地研究人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了他对“人是什么”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康德对人的价值的肯定。

(二)基于伦理学的视角

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探讨,其核心观点集中于对人生态度以及人生意义的探寻。因此,学界通过探究康德关于人的真正道德及其实现过程的相关研究,结合康德关于人的“向善的禀赋”和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的观点,基于伦理学视角对康德“人是什么”的论述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部分学者认为,德性是康德人学研究的核心,人是有德性的存在。罗松涛提出,康德在进行人的相关研究时强调,道德是人们相比于幸福而言的更高追求,德性可以从意志转变成一种力量,能够在人们面对各种经历时对其行为进行指导,实现人真正的道德。③一些学者则从人的本性出发,看待康德“人是什么”的研究。邓晓芒认为,在康德那里,人的善不是出于天生的自然的,人本质上是恶的,是需要通过对自身的反省与谴责来挖掘内在的善来实现真正的道德的。对于康德“人是什么”的问题,邓晓芒认为,康德不同于西方传统的“救赎论”,他从人的内心出发来论述“向善的禀赋”。④还有学者将康德“人是什么”的研究具体化,认为“人是什么”的问题是康德哲学的总问题,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分别从“人可以认识什么”“人应该做什么”“人做了他应该做的,他可以希望什么”三个方面对“人是什么”进行深层次解读,得出康德对此问题的解答是“人是一个双重的存在”,即“有限的理性存在者”。⑤伦理学视角主要聚焦于德、善等方面对康德“人是什么”的论述进行解读,丰富了中西方基于伦理学层面对人的认识。

(三)基于美学的视角

人是天生追求美的,人的审美和鉴赏判断是人的重要能力之一。康德对“人是什么”的论述也体现着其审美态度和美学价值。康德对“人是什么”问题的研究丰富了美学的内涵,对人如何看待和鉴赏事物提出了新的见解。学者们基于美学的视角对康德关于“人是什么”问题的论述进行研究,针对康德的“审美无利害”理论、“先验美学”思想,提出了不同观点。有学者对康德“审美无利害”思想进行研究,提出康德对“人是什么”的论述是立足于对研究对象的表象进行鉴赏,是完全取决于人的情感而不受利害关系影响的。人是主观的,是可以自己掌控自身情绪,是拥有判断和鉴别的能力的主体。一些学者基于美学视角,立足于康德“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挖掘人的非理性因素来看“人是什么”。他们认为,康德极其重视情感的重要性,其关于“人是什么”的研究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融入感性因素,有效运用人的主观性和想象力实现的。还有学者主要从提炼哲学美学的基本主题出发,以“自然与人”及其关系为重点,探寻康德先验美学中关于人的精神和思想,强调正是人对精神的追求指导着人的思想和行为,而美学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道德。美学视角主张把康德重视理性的原因以及对情感要素的肯定结合起来,把人的个人情感和品格精神完全地挖掘出来,这是学界关于康德“人是什么”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

(四)基于宗教神学的视角

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无法脱离时代而存在。康德生活于启蒙运动发展时期,启蒙的思想和理性的光芒贯穿于康德研究“人是什么”的过程之中。在启蒙时代,人是自由的理性存在者,可以自由合理地使用自己的理性。鉴于宗教神学在当时的重要地位,许多学者基于宗教神学的视角,分析康德的“宗教的道德化”“神学的人学化”等思想,对康德“人是什么”的论述进行研究。部分学者认为,康德是以探讨人性中的善恶原则及其关系为目的进行“人是什么”研究,以此来建构其道德神学的。闻骏强调,“道德人性论”是康德研究的重点和关键,人的道德是宗教研究的起点,宗教使人实现至善成为可能,即宗教的道德化。⑥所以,研究“人是什么”可以从宗教神学的方向推理而来。有学者挖掘康德“神学的人学化”中其关于“人是什么”的论述。他们认为,康德把哲学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为对人的研究,特别是对“人是什么”的探讨,在宗教中进一步加入了人的理性的作用。还有学者从康德关于人与上帝的关系的相关论述入手,来研究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见解。他们认为,上帝作为最高的理性存在者,其与人的关系是康德在研究“人是什么”时的基础和前提,他们的研究重点强调了“人是自由自律的”“人是自己给自己立法的”等创造性观点对康德“人是什么”研究的创新与贡献。学者们有共识地认为,康德提倡的是保留和改良宗教,仍然肯定上帝的权威和完美。

二、关于康德“人是什么”思想的内涵界定

康德把探寻人的本性、追求人的理性、实现人的自由作为最高理想,把人作为最高目的贯穿于其哲学研究的始终。研究人的问题,最基础的就是明确“人是什么”,康德将此作为哲学研究的重点,并提出对于“人是什么”问题的深刻认识,赋予“人是什么”问题以丰富内涵。学界关于康德“人是什么”的内涵主要从“德性至上”“善良意志”“自律自由”“理性实践”四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使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内涵系统化、清晰化。

(一)“德性至上说”

康德认为,道德是人必须要遵守的一种义务,探讨“人是什么”,就是要激发人的道德,把德性放置于人的发展的至高位置。学者们在研究康德“人是什么”的相关论述时,极其重视其关于人的德性以及德育的研究。有学者从康德提出的德性的后天养成性出发,研究德育的可能性。因为德性不是天生的、经验性的,所以教育得以发挥使人成为一个有德之人的功能。有学者分析康德的“德福一致”来研究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学说。人只有达到德福兼顾,才能成为真正的德性之人而达到完满的善。学界普遍认为,康德在论述人追求幸福时,是建立在遵循道德法则的基础之上的。只追求幸福,而没有德性的人是不能被称之为至善之人的,只有遵循“德福一致”的原则,才能达到康德所说的“人是目的”。还有学者在研究康德关于人的德性至上时引入了美德观点,以康德“美是道德的象征”为根据,论述人是以美的兴趣为起点过渡到道德追求的。⑦总之,学者们无论从哪个层面都是为了突出康德对人的道德的重视,把道德至上放在康德“人是什么”研究的重要位置。

(二)“善良意志说”

“善良意志”是康德哲学中关于“人是什么”研究的核心观点,是影响人的处事思维和做事动机的重要原则。学界基于“善良意志”在“人是什么”研究中的至关重要性来展开研究。部分学者从“善良意志”的概念出发,通过研究何为康德所说的“善良意志”来探讨人性。他们在解析康德所说的“善良意志”时认为,真正的善良意志是以遵循道德法则为基础的,是以德性为指导追求人生幸福的真正纯粹的意志。追求至善的人就是把道德法则纳入到自己的原则之中以完善自己意志的人。有学者从“善良意志”在康德“人是什么”中的重要作用出发,突出善良意志对于人做事动机的作用。拥有善良意志的人在做事时会考虑道德性和合理化,从而极大增加了做道德之事的几率。还有学者从康德对经验现实与“应当”的关系出发,认为康德虽然强调“应当”,但是不否认经验的作用,人虽有“向善的原初禀赋”,但依旧有受到现实环境德影响而有“趋恶的倾向”。⑧所以,人要对道德怀有敬重之情,在主观层面做到德和善,把善良意志渗入到人性的追求之中。

(三)“自律自由说”

康德作为启蒙时期的思想家,其思想中关于人的自由的思想体现在“人是什么”的研究中。同时,康德区分了自律与他律,突出自律在人的德性养成中的重要地位。鉴于康德对自律以及自由意志的诸多论述,学者们多以此为基础来研究康德“人是什么”的观点。部分学者从“人为自己立法”出发,论述在康德“人是什么”研究中,人是可以给自己立法的,人遵从自己给自己立的法则,最终在整个社会中遵循由每个人的法则所形成的社会普遍法则。有学者以“自律”为研究基础,探讨康德关于自律的论述。学者们提到,康德对自律高度赞颂,认为自律是“使人活得更加高级”的重要因素。所以,探讨“人是什么”,首先要明确人具有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正是人实现自律的前提。还有学者把自由提升到解释和丰富道德的位置,认为自由是人得以成为兼具德福的人的前提。学者们分析了康德关于人的道德与自由之间关系的论述,总结出人的自由是人能够给自己立法,并且能够自觉的遵从道德法则的观点。可见,道德之人必是自律之人,自律之人方能德福相依。

三、关于康德“人是什么”思想的适时评价

学者在研究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论述时,基于康德“人是什么”的丰富内涵,对其理论观点进行深入探讨。目前,学界对于康德“人是什么”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从理论本身出发,进行文本研究;结合其他学者的相关论述进行关联性研究;结合实践需要进行理论的可行性研究。学者们在不同形式研究的基础上,对“人是什么”问题进行了合理性、时代性、实践性的分析。

(一)“人是什么”的合理性分析

理论的合理性是衡量可行性的前提,因此,学界对于康德“人是什么”相关论述的评价,首先是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学者们主要是选取体现康德观点的代表性文献书籍或者摘取关键性话语进行阐释和研究。有学者把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看作康德伦理学的重要基础,并将其归于责任论的范畴,通过康德所言的“人是有理性的”来理解康德关于人的相关研究,做出正是由于人有理性,所以人能实现自由、自主,并以此为基础来研究康德的责任论伦理学。⑨朱立元在分析学习刘为钦先生对康德所言的“自然”的错误理解基础上,来说明康德强调人的道德性“自由”⑩,这使康德对“人是什么”的研究进入伦理学的范畴,研究的具象化和清晰度得到提升。刘凤娟以康德“人是目的”思想为研究核心,系统梳理康德自然目的论和道德目的论之间的联系,从两种目的论出发,对“人是目的”这一观点进行梳理和反思。⑪学者们系统研读了康德的原著及优质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维度对相关文本合理性的梳理和分析,使人们对康德“人是什么”有了更加通俗和深入的了解。

(二)“人是什么”的关联性探讨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学界极其重视对人的研究。回顾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思想,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阐释和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从一定程度上看,这为后续学者关于“人是什么”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学者们基于时空的关联性,以康德“人是什么”的论述为核心,引入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特别是马克思关于“人是什么”的观点以及现代中国发展中的人学思想,来进行比较研究。有学者提取康德和黑格尔思想中对人道主义的发展,肯定了人学在康德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联系当时反对封建的社会风气,突出康德在研究“人是什么”是对人的理性和自由的推崇。⑫还有学者认为,“人是什么”的问题是康德哲学思想的最高问题,他们立足于体现在康德哲学中的“人”主体的研究,结合现代境况,对康德的“人是什么”的论述进行反思。陈志丹从康德强调的“人的自我意识”出发,阐释康德关于自我意识的先验性、纯粹性的论述⑬,寻找马克思对康德自我意识理论的改进与创新,更好地探究“人是什么”。学者们通过康德与不同时代学者关于“人是什么”的关联性探讨,为康德“人是什么”的思想注入了时代内涵。

(三)“人是什么”的实践性应用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理论是否正确且适用要落实到实践中去考察。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论述在新时期的中国是否可行,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证实。学者们在研究康德“人是什么”的论述时,从理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出发,结合具体实践,研究康德“人是什么”的观点在新时期治国理政、人际交往以及个人自身中的实用性。昌成明从康德“人是目的”的人学向度出发,论述将思想品德纳入到升学成绩中的合理性以及存在的风险,提出将德育评价“回到育德本身”⑭,承接康德“人是目的”的人学观点,为现代德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读。王艳秀立足于现代社会中人类道德面临的困境,提出在现代化的境遇下重新学习和解读康德关于人的理性与道德的论述,以“至善”为标准重视人的德性培养,肯定了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研究以及“纯粹形式的道德原则”⑮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马文婷则以康德关于人的自由思想在人的道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为研究重点,结合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的原则和形式,对康德“人是什么”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现实解读,阐释其关于人的自由思想的论述所体现的当代价值。⑯

四、关于康德“人是什么”思想的意义价值

研究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相关论述,最终是要挖掘研究所体现的现实价值,学者们大多将理论观点研究上升为意义价值探讨,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南和理论指导。学界对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研究意义价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一是提升了人的地位,使人成为相关问题研究的核心。同时,康德的一些新论述对之后关于“人是什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二是赞扬康德的研究散发着理性的光芒,促进了人的思想启蒙。三是挖掘康德“人是什么”思想所体现的治国之道与做人之道,为当今国家观的完善奠定理论基础。

(一)提升人的地位,影响研究走向

康德首次提出了“人是目的”的观点,在此观点下,人不再是作为工具或者手段而存在,人具有更多的主体性,人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同时,康德“人是什么”的论述作为奠基性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后代学者关于“人是什么”的研究方向和视角。学者们从康德“人是什么”的研究本身出发,总结此研究对于人的地位以及对未来人学研究所产生的影响。孙鹏系统分析了康德批判哲学中关于“人是什么”的思想,认为康德开创了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思路⑰,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的主体地位。同时,他提出康德“人是目的”的命题是康德思想的重要成果,在人学发展史中确立了以人为研究主体的体系,是人学研究的一大进展。张威以“人学本体论”为出发点,研究康德“德福一致”观点在制度完善与人的发展基础性地位,提出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人,肯定了人的作用。⑱徐晓宇基于人学立场探讨康德关于自由的相关论述,强调人的自由要通过人对至善的追求来实现,通过肯定人们对德性和幸福的追求,把人提升到了主体的地位,使之后的研究多从人本身出发。⑲

(二)提倡人的理性,促进思想启蒙

在思想启蒙的时代,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思考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体现着理性与自由,同时,康德开创性地提出“人是有理性的存在者”的观点,把人的理性的发挥作为思想启蒙的关键环节,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为进一步地弘扬理性,解放思想奠定了基础。学者们联系时代背景,梳理康德“人是什么”的研究对思想启蒙的巨大推动作用。刘睿认为,康德关于“自由与强制有机统一”的论述促进了未成年人的规则意识与道德素质的养成⑳,使得未成年人有捍卫自身权利和追求意志自由的意识,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人的个性化发展,为人能够践行自身理性,追求自由与遵循规则相辅相成提供思想指导。王岩重点分析康德对人的“双重自我”理论的研究,强调人是感性与理性并存的生物㉑,他认为康德极其重视人的理性作用的发挥,理性是使人真正成为人自身的基础,体现了康德对人的理性的推崇。刘凤娟认为,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是对前期的超越,是对思想启蒙时代的表达,更是对后来“人是什么”研究的奠基,康德的研究使人清晰了自身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具有“深刻的启蒙意义和理性精神”㉒。

(三)探讨治民之道,指导现实实践

康德在进行“人是什么”的研究中,始终把人作为研究主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人是目的”的观点。康德关于人的相关论述提供了许多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新思路,其对人的地位的见解提供了突出人的主体性的治民之道,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指导。我国学者基于“以人为本”的治国观,挖掘康德“人是什么”研究与我国“人民至上”的治国原则中的共通点,进一步优化我国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为现实的人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完善的理论支撑,以更好地指导实践。牛庆燕对康德实践理性中人的“德福一致”的观点进行分析,并结合社会价值观、个人道德观等对现代社会进行审视㉓,从康德关于人的相关论述中找寻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和构建有序的伦理社会的实践依据。马文婷深入分析康德“人是什么”问题中关于人的自律与自由的理论观点,结合现代学校教育的现实需要,为培养充分发挥自主性与遵守规则自觉性的新时代学生提供现实指导。㉔

五、关于康德“人是什么”思想的研究展望

康德教会人认识自己,发扬理性,走向至善。作为西方人学研究的关键人物,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研究系统总结了前人的观点,并为后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在古今中外人学研究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其对于“人是什么”的研究以及“人是目的”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散发着时代和智慧的光芒。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两个大局”是客观形势,“新发展阶段”是正确定位,“现代化建设”是必然选择。人是现代化的主体,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因此,对人的研究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思想再次被引入研究热潮中,纵观学者们对康德“人是什么”相关论述的研究,大多是对康德的某一具体观点或具体著作进行分析,亦或是对康德的整个人学思想进行笼统阐释。对于“人是什么”问题的具体研究对象、“人是什么”问题的具体研究范围、“人是什么”问题研究所属的学科以及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等相关研究还有所缺乏。对康德“人是什么”相关论述进行综述,有利于系统梳理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把握目前研究的不足所在,为之后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和方向规划。

(一)正确定位“人是什么”问题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问题研究的关键因素,明确研究对象是准确把握研究方向、顺利开展问题研究的必要准备。目前,学界对康德“人是什么”的论述进行研究时,有不同的研究对象。有学者把“人”作为研究对象,有学者以“人的本性”为研究对象,有学者则立足“人是什么”的问题本身进行研究。对于“人是什么”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对象,容易出现以偏概全或者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因此,在对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相关论述进行研究时,首先应该明确研究对象。从康德“人是什么”论述的内涵来看,研究对象主要是人所具备的本质特征、历史地位和发展规律。正如康德所言“人是目的”,就是强调人的主体性特征,挖掘人内在的主动性本质,体现人在自身发展与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新时期分析康德“人是什么”问题的论述,要结合我国“以人为本”的原则,明确“人是社会的主体”,不断巩固和提升人民的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以及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为对象展开研究,做到真正认识人民、了解人民、走近人民、融入人民、赢得人民。

(二)科学规范“人是什么”问题的研究范围

理论研究是相通的,也是独立的,其独立性体现在研究范围的边界性,如果没有划定清晰的研究范围,极容易产生研究框架模糊、内容混乱、资源遗漏等状况,影响研究的进展和结果。当前,学者们在解析康德“人是什么”问题时,容易与整个人学的研究产生混淆,把与人有关的所有问题都列入康德“人是什么”问题的研究之中,使得研究泛化、研究范围模糊。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论述是学界关于“人是什么”研究的渊源之一,是整个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论述是康德整个人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区分几个相关的概念,进而划清研究界限、规范研究范围。从理论的时代性出发,康德“人是什么”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指在思想启蒙的大背景下,崇尚理性成为时代发展的大方向,康德以批判现实和发扬人性为出发点展开的一系列关于“人是什么”的发问与解答。从康德“人是什么”的内涵来看,此观点的研究范围包括人对理性、道德、幸福、至善的追求。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期,规范康德“人是什么”的研究范围,有利于找寻其与我国社会发展的民本思想的契合之处,将理论之根与历史之源相统一,是厘清理论观点,实现现实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合理分析“人是什么”归属的学科范畴

康德关于“人是什么”的论述到底归属于哪个学科,对于这个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结合不同的学科特色,分析了相关论述的语境背景,并对其进行了具有学科特色的阐释。但是,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自身学科研究需要出发,极少有学者分析康德“人是什么”的论述本身所属的学科范畴。目前的研究中,学者们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康德“人是什么”论述中人的思想自由与行动自律的问题;有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康德“人是什么”论述中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关系的问题;有从人类学角度分析康德“人是什么”论述中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的问题,等等。从学界关于康德“人是什么”论述的研究来看,可以归其为人学的学科范畴,人学包括丰富的内涵,“人是什么”的问题是人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展开对人的深入研究和系统解读的基础。因此,在研究康德“人是什么”的论述时,一般情况下,要以人学为学科基础,结合不同研究所属的具体学科和专业,明晰学科间的差异性、找寻学科间的契合点,在进行研究时,力争做到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融合,使“人是什么”的问题贯穿于各项研究之中,体现新时期理论研究的人本思想。

注释:

①胡朝都:《康德时空观的理论背景与发展形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②参见[德]康德:《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下卷),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③罗松涛:《德性何为——试论康德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④邓晓芒:《论康德哲学对儒家伦理的救赎》,《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2期。

⑤参见[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⑥闻骏:《道德人性论:康德从道德宗教进展到道德神学的枢纽》,《理论月刊》2007年第12期。

⑦张齐:《论康德哲学中审美与幸福的关系》,《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⑧参见[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⑨参见[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⑩朱立元:《对康德哲学、美学中“自然”概念的几点理解——对刘为钦先生观点的补充和商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⑪㉒刘凤娟:《康德“人是目的”思想的系统建构与批判》,《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⑫参见苗力田、李毓章主编:《西方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⑬陈志丹:《自我意识理论的困境与出路:从康德到马克思》,《湖北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

⑭昌成明:《品德纳入升学成绩的风险与德育评价的回归——基于康德“人是目的”的人学向度》,《当代教育科学》2020年第1期。

⑮王艳秀:《现代化境遇下重读康德》,《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⑯㉔马文婷:《康德道德教育中的自由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⑰孙鹏:《康德批判哲学中的人学思想》,《兰州学刊》2000年第2期。

⑱张威:《“德福一致”:政治合法性的道德基础》,《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⑲徐晓宁:《至善:康德的自由在人学意义上的实现》,《学术交流》2013年第6期。

⑳刘睿:《自由与强制的有机统一——康德论未成年人规则意识培养》,《教育学报》2019年第1期。

㉑王岩:《康德人生哲学研究》,《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4期。

㉓牛庆燕:《康德实践理性“二律背反”及其现代化际遇下的“德福一致”》,《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猜你喜欢

人学康德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康德的法律法则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花农精神:教育学就是人学——李保均长篇小说《花农》简评
北人学没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艺术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