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电图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臀小肌肌筋膜炎疗效观察

2021-01-27刘玉驰姚祥巍韩冬阳

黑龙江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肌电图筋膜痛点

刘 阳,刘玉驰,姚祥巍,韩冬阳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哈尔滨 150026)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以激痛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骨骼肌系统的无菌性炎症,在按压肌筋膜激痛点时,经常会伴随局限性或者牵涉性疼痛[1]。MPS除激痛点外还主要有压痛小结、紧绷肌带等临床特点[2],其在肌肉骨骼系统疼痛就诊的病人中可以占到30%~85%[3],就诊率极高。

臀小肌在解剖上位于臀大肌、阔肌膜张肌、臀中肌的深部,起自髂骨翼,止于股骨大转子,是外展髋关节的启动肌,起到稳定髋关节的作用。但在功能上,外展时受到臀中肌、阔筋膜张际、四块内收肌的应力作用,在内旋时,受到来自臀大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梨状肌、股方肌、上下孖肌、闭孔内外肌的应力作用,成为其疼痛的病因。在临床下腰背痛的诊断中,因为臀小肌筋膜激痛点常引起下肢牵涉痛,疼痛位置有时可向下传到小腿后外侧和外踝,且与传痛位置距离原发病灶较远,故常与坐骨神经痛放射性疼痛相混淆。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30例臀小肌MP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其中,干预组男6例,女9例,年龄34±14岁;对照组男7例,女8例,年龄33±16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压力疼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

纳入标准[4]:MPS引起的疼痛持续时间≥3 个月,腰骶神经功能的神经检查正常。

排除标准:6个月内有针刺治疗者,有类风湿关节炎者,有纤维肌痛者,有肿瘤或者脊髓及椎间盘感染等系统性疼痛者,有严重的呼吸或心血管系统疾病者,有交流困难或认知障碍者,有脊柱手术者。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的同一名医师进行治疗。观察组:肌电图上记录到定位激痛点处的自发性电位,精确定位臀小肌内的激痛点。对激痛点反复穿刺,尽量诱发肌肉抽搐,给予0.5%普鲁卡因2 mL,回抽无血后缓慢进行神经阻滞注射,6 d为 1 个疗程,2 mL/激痛点,1 次/d。对照组:常规进行推拿治疗,低频电刺激治疗,6 d为 1 个疗程,1次/d。

评价指标:VAS法。主观疼痛强度应用 VAS 评估。0-100为无痛到剧痛,病人主观判断疼痛强度,并在 100 mm线上划出其目前疼痛的大致位置。PPT。用压力测痛计依次测量臀小肌常见激痛点部位的压力疼痛阈值。选择症状严重侧进行PPT 测量。测痛计最小分辨单位是1 N,范围是0~100 N。垂直皮肤,以约为5 N/s下压速率下压,并逐渐加压,3次/2 min,取平均值记录数据。

2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干预组显示,在治疗后VAS和PPT均有显著改善(P<0.01),在随访1月后疗效保持稳定。对照组仅在治疗结束短时间内VAS和PPT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诊治后及1月随访时,VAS和PPT值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VAS和PPT值Tab.1 VAS and PPT valu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 讨论

MPS有如下特点[2]:存在激痛点,分为活跃性和隐性激痛点两种。ROM受限,被动牵拉时,疼痛导致局部关节ROM受限。压痛小结,常在激痛点附近,触压时会产生局部疼痛或特异性放射痛。紧绷肌带,垂直方向拨弄肌纤维时,感到激痛点附近绳索般的硬结,从这个硬结延伸到肌肉两端的附着处就是紧绷肌带。局部抽搐反应,抽搐反应很难用徒手方式诱发出来。睡眠差,病人长期疼痛会影响夜间睡眠。

在以往对激痛点的判断中,容易出现误诊误判或无法判断清楚疑难杂症。在肌电图引导下的治疗可成为辅助检查手段,作为临床判断依据。针刺还可以有效诱发局部抽搐反应,立即纠正激痛点附近的化学环境,减少炎性介质[5]。针刺时通过刺激A-δ 神经纤维,抑制和缓解了阿片介导的疼痛。实验选择在肌电图引导下,确定臀小肌及臀小肌激痛点位置,并引导注射,与传统非引导下注射相比,疗效显著。

源自于臀小肌激痛点的疼痛经常与梨状肌和臀中肌的激痛点引起的疼痛位置相似,同时臀小肌肌筋膜炎也会引起向下肢的牵涉痛,与腰椎间盘病变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表现相似,临床中可以表现为持续性疼痛,甚至是难以忍受的疼痛,使得患者不能通过变换体位或伸展姿势减轻疼痛,臀小肌前部纤维引起的激痛点疼痛时,可表现为从椅子上站起困难,活动后加剧,不能站直。患者常主诉为臀部疼痛,出现跛行,患侧卧位时疼痛难忍,翻身时疼痛加剧,夜间痛醒,临床中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通过肌电图引导的注射疗法,一方面,便于对疾病做出明确的诊断,另一方面,药物注射臀小肌激痛点,能起到定位作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病例数有限,今后需要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肌电图筋膜痛点
“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儿童用药“痛点”多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关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