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制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无锡实践

2021-01-27王芳中共无锡市委党校

消费导刊 2020年37期
关键词:无锡制造业智能化

王芳 中共无锡市委党校

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对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主导性拉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凭借实业起家的无锡,长期秉承着抓牢抓好制造业的发展理念、经济路线。如何推动万亿后的无锡制造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无锡面前的重大课题。当今无锡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遭遇了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发展瓶颈。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成为无锡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

一、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近几年,世界各国纷纷加快谋划和布局,不论是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伙伴计划,或者是德国工业4.0战略,亦或是英国工业2050战略,又或是法国新工业计划,都凸显出智能制造这个代表先进制造业发展方向的关键词。在此背景下,2015年我国制定出台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并且启动实施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2016年,包括无锡在内的苏南5市获批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作为中国制造业重镇的无锡把握顺应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坚持把智能制造作为无锡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全力抢占智能制造的制高点,加快实现无锡制造业的战略重构,打造无锡制造的升级版。

二、无锡具备智能制造的独特优势

2015年,无锡提出了坚持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的产业发展道路,并把智能化摆在了首位,明确提出要加快打造“智造强市”。在这一轮智能制造竞争中,无锡拥有其自身优势和发展基础。一方面无锡具有雄厚的制造业产业优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四成,制造业税收占税收总量比重超过五成。在2019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无锡夺得三个全省第一,首次实现500强江苏榜单“大满贯”。其中,14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升至全省第一;30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保持全省第一;15家企业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与苏州并列全省第一。另一方面无锡具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发优势,无锡是全国较早发展以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主要内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城市。上世纪80年代,作为国家南方微电子基地的无锡承担了“908”工程,在全国率先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特别是2009年从“感知中国”起步,到现在向“物联世界”进发,无锡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站在行业前沿。近年来,无锡找准发展定位,深化建设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挥全国首批云计算创新服务试点城市优势,全力推动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无锡现已聚集物联网相关企业2000多家,构建起较为完备的物联网产业体系。2018年,无锡物联网产业营收超2600亿元,约占全省的1/2、全国的1/4;集成电路产值超110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为推动无锡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引擎和重要支撑,这也让无锡在推广智能制造时占尽先机。

三、无锡推进智能制造的路径探索

(一)系列政策提供保驾护航

发展智能制造,离不开政策资源支持。近年来,无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实施了智能制造五大工程,为智能制造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2015年,无锡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全力打造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产业智能化。2017年,无锡市出台《无锡市智能制造三年(2017-2019年)行动计划》,围绕智能制造技术装备突破、制造水平提升、试点示范效应、经济质量效益等四个方面明确了相应的具体目标。2019年,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深入推进智能制造的政策意见》,其中包括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引导企业智能化提升、加快智能制造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五大类15条政策,给企业释放多重利好,鼓励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将无锡智能制造推向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政策意见》,无锡市出台《无锡市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发展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规范资金管理,提高使用绩效,针对工业互联网发展、产业转型提升、创新和支撑体系建设等三大类项目制定资助标准。

(二)创新驱动夯实基础支撑

发展智能制造,离不开创新驱动支撑。智能制造是各项创新技术的集成,无锡坚持把创新作为推进智能制造的核心驱动力。一是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实施智能装备强基工程,加快推进智能装备产业重点项目计划,突破一批高端智能装备和关键零部件,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和系统软件,打通一批设计、工艺、试验、检测等关键共性环节,在自主研发数控机床、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仓储与物流等高端智能装备和系统软件、整体解决方案等方面形成综合竞争优势。二是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发展一批企业主导、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支持骨干企业创建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使科技创新力加快转化为智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引导智能制造需求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等共建新型合作平台,依托江南大学建设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今年年底投入使用的中心将成为拥有雄厚科研实力、尖端仪器设备并且与本地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实体科技服务平台,支撑无锡乃至全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三)集聚人才强化智力支持

发展智能制造,离不开强大人才支持。智能制造必须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能把智能制造简单理解为去人化,衡量智能化水平的标志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高效的人机协同。一是实施智能制造人才战略。在深入实施“太湖人才计划”升级版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实施智能制造人才工程,构建与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效益明显的智能制造产业人才体系。抓好人才引进和培育,规范管理,强化考核,优化服务,妥善解决智能制造人才的居留许可、医疗保障、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在“无锡市优秀人才贡献奖”“无锡市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奖”“无锡市高技能人才成就奖”“无锡市引进人才工作奖”等评选中,优先考虑智能制造相关人才。二是积极培育本土人才。鼓励本地高等院校优化学科设置、培养交叉人才,组织开展企业首席信息主管(CIO)培训,加强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满足智能制造决策、经营、操作等多层次需求的智能制造人才队伍。三是大力引进外部人才。统筹实施“太湖人才计划”智能提升行动与顶尖人才团队优先支持计划、“凤还巢”创新创业支持计划,积极引进智能制造发展急需、处于行业领域高端和前沿的高层次人才。

(四)打造标杆发挥示范效应

发展智能制造,离不开试点示范带动。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无锡坚持以点带面、协同推进,集中力量抓好各类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一是推开重点环节试点。引导企业加快建设智能车间(工厂),紧扣关键工序自动化、关键岗位工业机器人应用、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管理智能化等环节,开展制造单元、生产线、车间(工厂)的“点线面”式智能化改造,有序提高智能化水平。二是拓展重点企业试点。鼓励重点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先行先试,引导各领域的骨干企业,在设备互联、数据互换、过程互动、产业互融等关键环节上加快试点,带动业内企业和产业链相关企业提升智造水平。比如,海澜之家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RFID流水化读取系统等智能装备,打造了“供应商+总部+门店”的扁平化管控模式,对各环节都进行数字化管理,有效带动了其上下游企业和加盟商的智能化进程。三是扩大重点行业试点。无锡突出机械、电子、汽车、纺织、医药、冶金、环保等行业,深入推进“千企技改”装备升级行动、智能化技术改造和示范应用项目,加快推动产品设计、装备应用、产品生产、销售服务智能化进程,积极探索离散型、流程型、网络协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行维护等各具特色的智能制造模式。比如,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十几万个传感器与数千台(套)设备串联而成的传感网络,覆盖了成品、安全、电能、生产过程、环境5个领域,实现了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实时管控,全线、全流程“智能化”开创了纺纱智能制造新模式,成为流程型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生动样本。

(五)制定标准加强科学引导

发展智能制造,离不开标准体系建设。有着雄厚产业基础的无锡,不仅智能制造全国领先,而且在智造标准制定方面也走在前列。一是构建智能制造标准评价体系。无锡根据实际,结合国家基础、安全、管理、评价、可靠性等五大通用标准和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工业软件、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五大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具有无锡特色的国内首个城市“智能制造水平评价规范”和“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地方标准实施指南”,规范和引领无锡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二是支持智能制造相关标准研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高校院所、行业协会在智能制造标准制定、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强对外交流、拓展合作领域,主导或参与智能制造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承担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示范项目,不断扩大无锡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知名度和话语权。

猜你喜欢

无锡制造业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无锡一棉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