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丑石》英译本分析
2021-01-27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266590
(山东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266590)
一、引言
《丑石》是作家贾平凹于20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一篇散文,全篇语言朴实无华,作者用借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告诉读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由于该篇文章在翻译界备受关注,所以目前有多个英译本刊行。在多个译本中,张培基的译本多次再版刊行,由此可见,其受众之多。本文节选了几个《丑石》张培基的英译本的片段进行鉴赏,旨在对译者和读者都有所启示。
二、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目前,广大译者接受最多的理论就是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的功能对等。奈达的翻译对等理论主要包括:对于两种语言来说,无论是语内翻译还是语际翻译,由于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因此没有绝对程度上的对等。译者进行翻译时,一方面要求译文在最大程度上向原文靠近,另一方面要求译文的语言表达要自然流畅,无翻译腔(李文静,2019)。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传达作者的想要表达的信息,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同时,译语的语言应该顺畅,完全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最后无论读者的母语是哪种语言,读者读完译语的反应应该是类似的。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功能对等”被介绍到中国,从此以后该理论便在中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该理论也有助于提高翻译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益(刘宓庆,2005)。
三、《丑石》张培基英译本分析
《丑石》是贾平凹众多散文中一篇非常出彩的文章,借助了一个公认为平凡的对象:即一块顽石。该篇散文语言直白平淡,无华丽辞藻,富含情感与哲理,以平易见真知,以无声胜有声。于平淡之处见意境,于朴素之处见哲理。正由于《丑石》透露出来的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因此,该篇文章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以此来做教育典范。文章借助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通过丰富的情感表达,字里行间传达出作者的真实情感。如何能将如此朴素却充满真实情感的语言翻译得体,是我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张培基的英译本注重选词,把神韵放在第一位,即忠实于原文,又能传达出原文的风格,由此可见,张先生的翻译思想与功能对等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韩春燕,2018)。
1.词和短语层面
词和短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其中,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短语又叫词组,由一些词组搭配而来,符合语法规则,没有句调。选词是否恰当是衡量一个句子翻译得体与否的重要标准。首先从词和短语的角度出发看一下题目的翻译:
原文1:《丑石》
译文:An Ugly Stone
原文中贾平凹以“丑石”为题目,直接阐述了文章的描写对象,是一块丑石头,开门见山,让读者立刻明白文章的线索就是一块“丑石”。张培基先生此处用直译的方法,直接用“Ugly”来对应原文的“丑”字。这样一来,给译文读者带来的感觉也是一样的,就是一块一眼看上去感觉很丑的石头,但是随即也会让译者产生一种好奇想探索的心理,为什么是一块丑石?它到底丑在哪里?带着这样的问题,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会进一步被激发。
原文2: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
译文:I used to feel sorry for that ugly black piece of stone lying like an ox in front of our door.
汉语中的叠词是汉语言文化的一大亮点,叠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的情感趋向。原文中,作者开门见山,直接写出文章的写作对象,用到拟人的修辞手法, 寥寥几句,就让读者在脑海中想象出来在作者家门口,有一块黑黢黢的石头躺在那里。此处我们着重讨论一下后半句几个词语“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地模样”。汉语中“黑黝黝”是一个叠音形容词,本意表示四周无光,看不清楚,此处用来形容黑色。张培基先生在翻译时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其直接译为“black”,即“黑色的”,符合原文,表达贴切生动。“卧”这个动词在原文中用的十分恰当,把石头比作人,“躺”在那里,想象一下,仿佛脑海中已经出现了一块黑色的石头“躺”在家门口。译文中张培基先生用到现在分词“lying”,表示一种平放着的状态,可谓十分形象。“牛似的模样”几个字写的绘声绘色,本身就用到比喻的修辞,在译文中,张培基显示将其直译为“like an ox”,选词讲究,译语读者可接受性较大。
2.句法关系层面
散文中汉语注重语句前后通顺,其基本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翻译散文时,要求译者把握三个要素,即“真”“情”“美”。在做到准确传达原作的基础上,力求情感上也与原作保持一致,如此才使得我们的译文更地道。所以,译者进行散文翻译时,也应该围绕“真”“情”“美”来传达。具体来讲,就是“要求译文在意义、形式、趣味、格调等方面力求与原文等质等量”(胡显耀,李立,2009)。《丑石》一文,语言朴素真实,情感丰富。翻译过程中要求把原文的情感力争表现出来,对译者来说是一大重点。
原文3:奶奶说:“真看不出来:他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译文:My grandma said: “I never expected it should be so great! But why can’t people build a war or pave steps with it?”
原文中引用奶奶说的话,前半句是否定句,后半句是反问句,一个“却”表达出了既奇怪又惊讶的意思,但惊讶之余还是略有“嫌弃”之意。在奶娘看来,一方面丑石面非同一般,因为它历史悠久;另一方面丑石又毫无作用,因为它一事无成。因此这句中隐含着转折的逻辑关系。张培基先生前半句用否定词“never”来体现否定,后半句借着用“But”作为转折,再用反义疑问句的语气“why can’t”,如此将原文中略带的“嫌弃”之意很自然的表现出来。由此不难发现,翻译时用到的连接词十分重要,连接词可以将原作中句法层面的关系与作者的个人情感表达出来。
3.语篇层面
语篇的功能对等分为对话和段落在意义和风格等方面的对等。从语篇层面来讲,翻译的过程,就是用一种语言的语篇材料,通过翻译,去代替另一种语言语篇材料且传达的意思要一致的过程。(肖志钦,曾雄伟,2004)。仔细研读《丑石》文中的对话和段落,就会发现意蕴深长,耐人寻味。
原文4:“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以丑为美?”
例文:“But that’s just where it’s beauty lies!”the astronomer said, “it’s beauty comes from it’s ugliness.” “Beauty from ugliness?”
此句中的“以丑为美?”如果译者单独翻译,很容易用到被动语态“把丑作为美”,但是从整个语篇衔接性来考虑,词语中的“以丑为美”含有疑问怀疑的态度,再联系到前半句贾平凹先生写道“可这正是它的美!”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天文学家肯定丑石的丑就是它自身的美,但是后半句的译文部分却不是这么认为的。张培基先生在译文中前半句用到肯定语气,肯定天文学家的说法,意义对等。后半句用疑问语气,考虑到了译文情感变化,风格对等,同时也遵循了功能对等理论中的篇章对等。
四、结论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分析研究散文文体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以张培基先生的《丑石》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散文的翻译要兼顾很多因素,更要注重情感表达,这就要求译者具有一定的艺术眼光和语言文学素养,综合语义、语用和风格等的因素,达到一种自然的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