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欣赏课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设计
——观上海“空中课堂”微课有感

2021-01-27

大众文艺 2020年16期
关键词:空中课堂民族音乐乐曲

(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上海 201100)

音乐教育自古便有, 在古代的中国将音乐教育作为一个人成才的必修课。①音乐是多元化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课本中的几首民族音乐欣赏作品,作为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篇章,作为老师如何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所了解,如何让学生听懂民族音乐,这是作为一线老师需要思考及研究的方向。②笔者根据2020年3月启动的上海“空中课堂”微课中的几节民族音乐欣赏课为例进行简单的归纳与解读,从中学习优秀工作者的先进教育模式及理念。

以下三首民族器乐独奏作品,笔者经过认真观摩后对三节课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解读与归纳,总结见文后附表:

一、扬琴独奏曲《欢乐的火把节》

《欢乐的火把节》是一首扬琴独奏曲,老师的导入部分由我们熟悉的沪音版三年级欣赏课《阿细跳月》导入,熟悉的音乐熟悉的画面瞬间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音乐的结束老师巧妙地引出了彝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节——火把节,从而揭示本课课题《欢乐的火把节》。

老师设计的内容,从导入到全曲欣赏再到最后拓展部分,每一环节环环相扣,重难点分布清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体验并表现重难点部分。其中涉及的关键提问更是紧扣上下文,无论从逻辑思维来说还是课程内容来说问题的有效性实用性都着实针对某一环节的重难点问题,从而顺应地解决了相关问题。

二、古筝独奏曲《洞庭新歌》

《洞庭新歌》一课让我印象深刻,其亮点在于:

(一)凸显专业特点

分段欣赏部分老师从古筝演奏技巧(刮奏、上下滑音、花指、摇指、点指)出发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从而再进行乐曲欣赏。而以往的欣赏教学环节老师往往只是从聆听音乐情绪这个单一的角度出发,让学生通过速度、情绪、音色等方面去感受乐曲的情绪,针对本课老师从乐器的演奏技巧出发去欣赏音乐情绪,其提问的出发点和学生的思考点都与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老师如何从更专业的角度让学生去聆听去思考去欣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有效的关键设问

在分段聆听时,每段音乐的知识点针对其演奏技巧的不同老师进行了有规律的提问,如:此景色是如何用琴表现出来的呢?问题一出,学生的思考重点便是集中聆听以及观察老师演奏时的手法技巧。即便是对古筝不熟悉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观察来模仿老师演奏的手部动作以回答老师的问题,因此老师的提问在一定程度上就聚焦了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模仿力,由此引申便了解了“上下滑音、花指”等演奏技巧;老师关键设问中针对性知识点的提出直接决定问题有效性和价值性,好的问题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老师的提问而且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了音乐的含义和作品的意义。

回顾自己日常的课堂教学,我便反思自己,如何有效的提出关键设问,如何通过提问更好地解决课堂中的重点或难点,这还需要老师们针对整节课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思路中针对每个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整合,从而提炼与归纳出关键点或关键字,最终让学生通过认真地聆听、用心的思考与细致的观察更好地去欣赏中国民族音乐。

(三)拓展内容与PPT制作

有时老师适当的衍生与拓展知识点不仅增添了课堂兴趣同时也让教学事半功倍。其中,第二部分学唱主题旋律时老师适当地介绍了此乐曲《洞庭新歌》改编自湖南民歌《洞庭鱼米乡》,学生通过观看歌曲视频不仅了解了乐曲的创作背景,老师更是由此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学唱这部分主题旋律。

最后环节再次完整聆听时,老师设计的PPT采用“大图+小图”的形式呈现了欣赏整首乐曲的主题顺序以及课堂提过的知识点,这样“提示”的欣赏设计不仅让学生通过听觉聆听了音乐,同时也通过视觉观看了音乐,这种结合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课件更是站在了学生的角度更好的欣赏和理解了乐曲的核心内容。

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在完整欣赏部分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单纯的聆听全曲,几分钟的聆听完全靠学生自己凭记忆去回想老师在课堂中对每一段音乐的介绍以及旋律特点,这无疑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通过观看本节课,我们感受到老师用心设计的PPT、有效的视频资料以及关键字幕的提示等细节,都能更好的推进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也更好地让学生真正学到了相关知识点。

三、古琴独奏曲《梅花三弄》

(一)精彩的导入

《梅花三弄》是一首经典的传统乐曲,早在明代1425年《神奇秘谱》中已有记载,深受人们喜爱。③沈老师一句“琴棋书画”直接将“琴”突出了课堂内容,老师通过古琴的视频介绍让学生在懵懵懂懂中了解了这一古老乐器,就这样他们带着极大的兴趣聆听了老师的讲解以及欣赏了作品《梅花三弄》。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中有趣且有效的音频、视频等内容更是为整堂课增添了不少趣味。

(二)资源的有效挖掘

沈老师在作品挖掘方便有效地拓展了资源分享,让本是难点的音乐知识通过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如:

师:“大家知道古人是如何记录古琴旋律的吗?看,它既不是我们熟悉的五线谱也不是简谱,是不是像古文,却又是我们不认识的字。其实,这种叫“减字谱”。这钟记谱方法是将记录古琴演奏技法与指位的文字作了简化而完成的”。

几秒钟的文字解析再配上图片,让我们对原本的“难点”恍然大悟了,而作为四年级学生更是需要老师简单明了的语言去抓住学生的理解力与注意力,让深挖浅出的知识点结合网络资源更好地呈现出来。

(三)精炼易懂的语言

整堂课下来,老师对每个提出的问题以及师生间的交流小结时,语言精准的把控能力及关键词的准确运用都为学生理解音乐提供了有效的文字依据。过渡语中,老师也是围绕整个音乐主题讲解,没有多余的语言和无效的沟通,从而更好地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加持有效理解了不同的音乐主题,瞬间让作品“活”了起来。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要想上好一节欣赏课,首先要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和“融合”。欣赏课本着对音乐本体的细致聆听,我们要从音乐特点出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并引发想象和联想;以及在分段聆听中,聆听音乐特点并且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去感受音乐、思考音乐,在音乐中找到问题,在问题中找到答案,从而真正意义上地听懂音乐。

其次,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和审美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④在“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中,以“关键问题”引领课堂学习,逐步养成边带问题边聆听音乐的习惯,在长期学习中积累感受与分享音乐经验。在老师聚焦“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有效且关键的提问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的距离,让学生发现民族音乐的“趣”与“美”从了解走向喜爱。

最后,为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更好地让学生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老师们要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在提升作品视野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听赏民族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日常的课堂教学效率,让教材内容与课外民族音乐知识有效结合,相得益彰。

注释:

①欧吉询.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的历史际遇与选择[J].当代音乐,2017(12):19-20.

②陈怡.让民族音乐之光点亮音乐课堂[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9(09):30-31.

③金小兮.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演奏与审美[J].当代音乐,2017(11):51-53.

④冯紫浩.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探讨[J].当代音乐,2015(23):15-16+19.

猜你喜欢

空中课堂民族音乐乐曲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为空中课堂插上有效的翅膀
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悲伤的乐曲
高职院校“空中课堂”网络教学探索与实践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依附空中课堂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