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与“学”中探寻舞蹈教学方式
2021-01-27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一、技能动作在舞蹈中的教学
1.新动作的学习
舞蹈的授课类型可以分为复习课与新授课两种类型,新授课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指定内容的教学。那么在新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要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因此在学习一个新的动作时,通常会经历以下的四个阶段即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以及自动化阶段。[1]
第一,泛化阶段中首先外部信息很重要,也就是说学生要通过“看”即观摩老师的动作来学习新的动作,建立初步的肌肉感觉,因此老师的示范一定要准确无误,光示范还远远不够,还得运用精炼准确的专业术语对动作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给学生建立一个正确动作的概念。其次在传统舞蹈教学的示范环节,通常是老师亲自做动作学生观看,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可以在这个环节运用视频,图片等网络资源进行展示,使教学更加直观且多样。第二,分化阶段即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最重要的就是内部感受,通常在舞蹈教学中我们会将复杂的舞蹈动作或者组合进行分解,让学生亲自用身体去体验单一动作或者短句的正确动作要领以及发力方式等,对于实践课程来说,一定要注重将专业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肢体动作的呈现。舞蹈是一门直观的艺术,从肢体动作的展现上就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多少。另外在分解阶段纠错也尤为重要,在课堂学习中我们多少也会遇见只是一味地强调学生的动作不对,而并不告诉学生错在哪里,应当如何改正的教师。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必须清晰准确的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加以指点才行,当然这样的能力也是需要通过不断的教学积累所形成的。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若教师只是单一的纠正学生的问题,有些学生的感受并不是很深刻,而通过对比的方法,学生很明显的就意识到并且看出自己的问题所在。而对于其他观摩的学生来说,虽然这样的错误并没有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但是他们很清楚地观察到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所带来的不同的动作质量与效果,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差异。同时在纠错的过程中也可以对在一旁观摩的学生进行提问。例如谁的动作是错误示范,错在哪里,她应该如何去调整。类似这样的问题,在纠错的同时将主动权也适当地交给学生,进行师生身份的互换。学生通过“看”和“体会”来学习正确的动作,日后才能够运用感觉和经验来进行明显的、有意识的监督与改正。第三,巩固阶段。巩固练习的任务就是进行动作的强化,使得学生在完成动作或者组合时更加的准确、协调。在分化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新授动作,正确的动力定型已经初步形成,不断地巩固强化可以刺激肌肉形成它固定的记忆和模式,如果缺少了这个过程,那么初步形成的正确动作形态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地减弱甚至是消失。最后,自动化阶段,在此阶段教师要将注意力放在细节以及动作的过程中,以免学生出现细微的小错从而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
2.动力定型
我们的任何活动与行为都受到神经系统的支配,而有相关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学习行为的机制都属于条件反射,而舞蹈也恰恰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种,因此也不例外。一个舞蹈动作在反复练习时,从心理学跟生理学的角度而言实际上就是在运动分析器中的动觉细胞和运动细胞之间建立起短暂的神经联系,这种神经联系被称之为所谓的条件反射。[2]课堂中教师采用的巩固与加强的练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这种神经联系,这种现象就是技能形成中的动力定型。而从训练学的角度来说反复练习实际上就是在加强正确的身体肌肉记忆,直至形成某种动作习惯,例如长期基训课堂的训练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培养在舞台上形成开、绷、直、立的动作形态与意识。我们在平时的舞蹈教学中总是会说熟能生巧。这个过程其实指的就是从条件反射到动力定型,再到知识技能迁移的过程。其中“熟”是一种模仿和再现,而“巧”就是抒情与表现。因此舞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进行动力定型的训练,从而提高身体的基本素质能力以及舞蹈表现力,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习惯性动作。习惯性动作经过长期的训练就会转化为肢体的自动化,有助于我们灵活和自如的支配我们的身体。日常的课堂训练就是高质量舞台演出的重要保障。另外我们肢体动作的动力定型形成之后通常比较顽固,因此我们在舞蹈教学之初就要保证学生所建立的是正确的动力定型,避免形成顽固的错误动作。[3]
二、反馈原理在舞蹈中的体现
在高校的舞蹈教学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叫作即兴表演,即兴似乎是随心所欲、不加控制的,其实它是一种正负反馈控制,系统将远离目标,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即舞蹈表演的感性境界,但是,舞蹈表演不可能永远都像脱缰的野马,它也需要精神意识、理性和梦境,这就需要负反馈机制,也就是即兴表演中的控制。而一般我们观赏的舞剧演出都是经过反馈使得输出值接近于目标值,因而对于舞蹈表演来说,主要是采用负反馈机制。舞蹈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主要就是通过肢体有目的规律性的表达与展现来实现的。学生在表演以及排练时,要按照编导和教师给出的“既定信息”再通过自身的理解与表达进行有控制的输出,通过自己的感知觉以及观看者的反馈,经神经系统将反馈信息传回大脑,大脑通过信息处理作出应有的判断并给予指令传达至四肢躯干,肢体接收到指令后进行控制与调整,最终完成某种特定舞蹈形象的塑造。[4]
作为舞蹈专业的学生经常还会遇见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在排练厅里彩排的时候有多完美,在舞台上的那一刻也总会会发生一些意外,例如技术技巧的跑范儿,站位的偏差或者道具、服装问题等等。但由于在舞台上正式表演之前,早已在排练场里进行了无数次的彩排,这些“意外”也许在排练中曾出现过许多次,某些可能出现的“意外”也预见了许多次,面对“意外”的调整方法也已经重复了很多次,大脑中的神经元已经贮存了这个信号,因此当此类事件突然发生时,我们能够极迅速地做出反应,并进行了快速处理,保证演出的顺利完成。例如4人舞的表演,四位每个舞者每人占着相等的节拍,做着同样的动作和技巧,规格一样,距离一样,整齐、均衡。使得每个观众都掌握了同样的一把衡量演员的标尺,谁好谁坏,一目了然。而这四位演员中无论谁的位置、动作以及节奏出现了偏差都将破坏表演中的和谐。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专业舞者则能够快速地在舞台上感知对方同时做出相应的专业判断与调整保证画面的和谐美,再例如在演出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会出现服装、道具的差池,那么对于舞台经验丰富的舞者来说则在演出过程中会利用队形以及舞蹈动作妥善的解决此类问题,不让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而这样随机应变的能力与专业判断是需要建立在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上才能够达到的,因此作为舞蹈专业学生需要不断地在舞台上进行磨炼,从而增强这部分的处理能力。
三、舞感与表现力
1.自身对舞蹈作品的理解
现在的学生当中也不免出现技术技巧和基本功都非常扎实,但是却不会跳舞,也就是我们口中经常说的缺乏舞感的学生。缺乏舞感指的就是跳舞时只注重外形而完全忽略的人物形象与人物的内心。舞蹈的美并不在于个别部分的精确,而在于整体的协调统一。基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在给学生进行剧目排练时,比起表现力,扣动作相对容易很多。表现力并不是像外行人说的露牙齿微笑就可以,而是将人物心理外化通过肢体语言去塑造整个人物的形象,每个舞蹈作品中诠释的人物性格与心理都是不同的,那么如何去塑造这个人物形象,使它变得有血有肉,这也是最难的一点。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善于做些尝试,例如在排练剧目之前让学生阅读相关的小说或者看相关的电影去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其实很多舞蹈剧目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古典舞都是出自古代一些小说,在对人物形象与时代背景有了基本的把握之后,才能初步理解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另外在排练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揣摩人物每部分的心理状态,而不是告诉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状态去表现。因为那是作为教师个人对这个作品的理解,而不是学生的理解[5]。因此在引导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即兴的练习方式,例如让学生先闭着眼睛慢慢地开始聆听剧目的音乐,把心沉下来去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与心情,动作不要多也不要多复杂,重点是要把自己想象成所要演绎的人物形象随着音乐舞动,哪怕一个小小的呼吸都要用心去做,随心而动。而不是过多的关注自己的姿态是不是优美,动作是不是干净。[6]不过排练厅与舞台的还是有区别的,就像是学生同演员的区别,是训练与表演的区别。从彩排到正式演出不仅仅是简单的场地变化,而是艺术实践的转折,从演练变为实战化。舞台上优秀的舞者一定是排练厅里优秀的学生,而排练厅里优秀的学生却并非舞台上优秀的舞者。
2.镜像
从排练厅里的布置来看,通常正前方的位置都会有一面镜子,学生可以通过视觉看到镜中的自我形象,学生最初的舞蹈感觉需要借助这面镜子的视觉作用来培养,而在舞台上镜子消失了,一上台有些学生会出现没有安全感,找不到舞蹈感觉,找不到方向,甚至是不敢与观众对视等状况。其实舞台上的镜子就是观众的心理和反应,观众就是演员心中的“镜子”。舞蹈感觉可以受观众的影响,也可以不受其控制,归根到底还是心理素质欠缺,不够自信,此类情况还是要通过大量的舞台实践机会去改善,一旦经验丰富这样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不能过分依赖镜子,在课堂排练的过程适当的转换1点位进行练习。
四、结语
对于舞蹈而言,所有的舞蹈作品情感的抒发都需要通过肢体动作展现给观众,使之产生共鸣,因此除了动作技能之外,学生心智的发展与培养也是舞蹈教学中相对比较重要不可忽视的部分,学生只有在演绎舞蹈作品时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去感知和把握角色,才能够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即情感、想象以及自我意象,从而具备专业舞者所拥有的舞蹈感觉。舞蹈不是用肢体在跳舞,而是要用心去跳,这样的舞蹈作品才能打动人,让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