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深圳歌剧的发展方向

2021-01-27

大众文艺 2020年16期
关键词:合唱团歌剧深圳

(深圳交响乐团、深圳歌剧舞剧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中国歌剧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与很多艺术门类一样,都属于“舶来品”,中国歌剧的发展已经步入了百余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地深耕何挖掘,中国歌剧已经逐渐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发展模式。“但中国歌剧在音乐创作形式上、音乐题材、体裁上,并没有某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以多样化的面貌出现的”[1]。而对于中国的部分城市而言,歌剧的发展也成了一张代表本土艺术发展的明信片,借机反映出了当地的文化艺术水平。

近些年在国内,我们时常可以听到部分城市将“一座有歌剧的城市”作为本土歌剧发展的名片。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一座有歌剧的城市”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为拥有能够排演歌剧制作的相关硬件配套(歌剧院、大剧院、歌剧厅等专业演出场馆),或者得以搬演一整套歌剧制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最重要的指标是除了具备得以演出整套歌剧制作的硬件条件以外,还需要包括职业管弦乐团(Orchestra)、专业合唱团(Chorus)、歌剧团(由歌剧独唱演员组成),以及导演、指挥、歌剧艺术指导、钢琴艺术指导(Coach)、服装师、化妆师、布景、灯光师等在内的歌剧演出相关软件配套(人力资源)。在经过观察后发现,目前在国内(港澳台地区除外)歌剧发展较好的城市有北京(国家大剧院、中央歌剧院)、上海(上海歌剧院、上海大剧院)、广州(广州大剧院)、天津(天津大剧院)、兰州(兰州演艺集团)等城市。

显而易见的是,作为国内经济发达一线城市深圳(经济特区)的歌剧发展目前还处于较为薄弱的地位,按理而言这应该是一件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曾在深圳交响乐团工作多年,亲身经历并切实参与了这支当下在国内最优秀的职业乐团之一,在过往二十多年里职业化改革的珍贵进程后。笔者在去年转调去新成立才刚满一年的深圳歌剧舞剧院,并担任分管歌剧相关专业事务的副院长一职。因此,也油然而生一股要把深圳塑造成为“一座有歌剧的城市”的事业心与使命感,并将深圳歌剧的发展作为不断研究和进行的永久性课题。履职近一年时间,笔者就如何在深圳发展歌剧艺术事业、培养相关歌剧受众、开拓歌剧演出市场等,也积累到一点经验,同时还有了切身的心得体会,在此不吝与广大歌剧艺术的从业者及读者受众们共同分享。

一、本土资源的利用与创新型的转化

笔者自去年在深圳歌剧舞剧院任职起,在立足深圳本土歌剧事业的蓬勃艺术土壤上,在以下几个方面注入了新的思考和采取一些革新措施:

第一,主导筹建了深圳歌剧舞剧院合唱团,以全球招募的形式,在北上广等多地专设考点,从数百位优秀的海归歌剧艺术表演人才当中,最终遴选出了近30位(28位)成员组成了深圳歌剧舞剧院合唱团。合唱团自成立之初起就立志对标国内最专业的歌剧合唱团,成员几乎都为清一色的意大利、德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世界主流音乐学院的歌剧表演专业海归学子,各个都业务专精、专业过硬。与此同时,作为深圳歌剧舞剧院还专门力邀巴黎国家歌剧院终身歌剧演员、著名女中音歌唱家谢英彬女士,出任深圳歌剧舞剧院合唱团艺术总监。

第二,首先提出让深圳歌剧舞剧院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飞扬971”电台频率密切合作,打造出“歌剧时光”这一精品西方歌剧主题电台节目的艺术构想。该艺术构想一方面着眼于让全新成立的深圳歌剧舞剧院合唱团的每一名成员,得以有一个施展各自歌剧艺术才华的广阔平台,每周一期的“歌剧时光”栏目,由合唱团派遣不同的成员赴深圳广电“飞扬971”电台频率现场,负责就相关西方经典歌剧主题或唱段进行讲解、示范。而另一方面,“歌剧时光”栏目的推出,也很好地填补了深圳本土长期缺乏高质量高雅艺术门类电台节目(文化艺术类栏目)的文化空白,体现出新时代之下“文化兴市”的战略举措及其呼应。连续多期的“歌剧时光”栏目播出,在深圳本图取得了极佳的舆论反响,包括深圳歌剧舞剧院上级指导单位深圳市文化广播旅游体育局在内的单位及其领导,都对这一精品电台节目褒扬有加。

第三,致力于从不间断的实战练兵,从深圳歌剧舞剧院合唱团组建伊始,对内或对外的各种登台表演机会便都被牢牢抓住。无论是随同城的深圳交响乐团一道赴北京国家大剧院公演《人文颂》、以“歌剧时光”的名义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境山剧场排演西方经典歌剧唱段的GALA音乐会,还是近期赴广州排演由广州大剧院制作的大型原创歌剧《马可·波罗》第三轮演出(复排),以及每个月在深圳龙华、宝安等地的小规模下基层公益演出,深圳歌剧舞剧院合唱团都可谓一视同仁、认真对待,好好抓住每一次艺术实战练兵的机会。

在可以预见到的未来当中,深圳歌剧舞剧院合唱团还将要进一步扩编,争取扩大为一支拥有60位各声部(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成员的专业合唱团,届时合唱团就能真正独立承接起各类歌剧演出任务的合唱工作。除此以外,推出本土原创的歌剧演出制作,以及排演西方经典歌剧剧目(独立制作),也都将被同时提上深圳歌剧舞剧院未来发展规划的议事日程当中。打造精品本土原创歌剧和排演西方经典歌剧剧目,必须两手都要抓,且两手都要硬,继而形成合力,在不久的将来把深圳打造成为“一座有歌剧的城市”。

二、深圳歌剧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而依照笔者的设想,现阶段应该不啻在以下几点上要下足功夫:

第一,不断往基层社区下沉,深圳歌剧舞剧院合唱团要尽可能多的下沉到基层作公演,为歌剧艺术,尤其是西方经典歌剧艺术的基层普及贡献心力。

第二,深圳歌剧舞剧院合唱团要多与包括深圳大剧院、深圳交响乐团、深圳音乐厅等在内的本土专业文艺院团合作,并不断实现共赢。致力于在此次之间打破藩篱,创造出更多独具巧思、别具一格的歌剧演出新模式。比如寻求进入深圳交响乐团成熟的乐团音乐季演出策划项目,以合唱团搭配交响乐团合作排演的形式,推出带有合唱性质的西方交响乐(古典音乐)经典演出曲目,抑或是西方经典歌剧片段(经典合唱唱段)的GALA音乐会。再比如,作为深圳歌剧舞剧院合唱团,寻求多多参演到深圳音乐厅的“美丽星期天”公益艺术品牌项目当中,在广大深圳市民所熟知的这一公益演出平台上,大力推广深圳歌剧舞剧院合唱团这一艺术品牌。

第三,在继续坚持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飞扬971电台频率“歌剧时光”栏目的合作录播基础上,开拓与深圳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深圳商报、晶报、读特APP、读创APP等)、深圳出版集团等体制内传媒单位的多形式和多渠道合作,让“歌剧艺术”的影响力真正深入到鹏城的千家万户之中。与此同时,身处这个移动通信高度发达的未来5G时代,要更好地利用起国内日益蓬勃的各类新媒体(融媒体、流媒体)平台,以契合现代人审美、阅读、获取资讯的有效方式作为纽带,联通起古老的“歌剧艺术”与现如今广大潜在歌剧受众之间的关系。

第四,建设歌剧创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因此,深圳歌剧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除了需要有专业的业务人才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创作人才。“歌剧发展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只有不断深化人才队伍和组建创作队伍,才会对本土歌剧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强厚实的保障”[2]。

艺术都是相通的,13年前拔地而起的深圳音乐厅创造出了“有一种感动,只在这里发生”的深圳古典音乐现象,培养出了一批忠实的本土西方古典音乐拥趸及受众。刚成立才两年不到的深圳歌剧舞剧院距离把深圳打造成为“一座有歌剧的城市”,不得不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作为深圳这座城市以及深圳歌剧舞剧院也都终将迎来属于他们的“歌剧春天”。

三、结语

“歌剧”(Opera)是西方高雅艺术皇冠上的一颗至臻明珠,这一高雅艺术门类在西方世界及其受众当中,传承达两三百年之久,至今早已形成了积淀深厚的悠久文化传统。但对于置身二十一世纪的绝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西方经典歌剧”(剧目)及其制作(演出),依旧还处于一个相对贫瘠和陌生的境地。倘若要想把深圳真正打造成为“一座有歌剧的城市”,尽管前途一片光明,但放眼当下仍旧还任重而道远。

作为一座经济发达的国内一线城市,深圳在本土的艺术硬件配套上,至少截至目前还是略显有所缺失的,纵然包括深圳歌剧院、深圳音乐学院等文化配套设施项目,现在都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规划建设当中。可是当前的深圳,其实坦白说还没有一座能够真正搬演整套歌剧制作的专业演出场馆,诸如深圳大剧院、深圳保利剧院等在内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演出场馆,似乎都还只是差强人意。不过,文化艺术层面的硬件配套尚且容易跟上,难度更大的还是软件上的更新换代,即专业歌剧表演艺术人才的大量引进,以及本土歌剧艺术观众的培育和聚拢。如何循序渐进地大力培育起深圳本地,甚至是聚拢起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广大歌剧演出潜在受众,无疑将成为如何把深圳打造为“一座有歌剧的城市”的另一大亟待探索和解决的严肃课题。笔者相信,在经过深圳本土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深圳歌剧的发展一定会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猜你喜欢

合唱团歌剧深圳
深圳南头古城有熊酒店
吴·现代潮菜深圳店
第23届SIMM深圳机械展
深圳歌剧院
青蛙合唱团
红红火火合唱团红红火火的十年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