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祥和的阳光》为例探析张利华油画中的真实感受
2021-01-27
(安徽艺术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
张利华,1959年出生于安徽宿州,当代著名油画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习油画技法,至80时代初开始逐渐臻于成熟,至今四十余年,他创作了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作品,频繁入选全国美展。他从不追求个人风格,而是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作品的质量上。他在《我的绘画观》中写道:“我认为巴尔蒂斯所说的‘共性’要比所谓个性更重要。画画需要技巧、技法……,只要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你的作品自然会与别人不一样[1]。”他这段看似简单直白的表述里面,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困惑着很多画家的问题。张利华曾说“几十年来,我一直遵循着‘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一‘陈旧’观念”,在很多主张绘画应该注重观念与形式创新的画家眼里,这样的观点显得过于因陈守久,但是张利华的油画却由此获得了难能可贵的明确目标。《祥和的阳光》(见文末图1)是他90年代完成的作品,1998年发表于《中国油画》,这幅作品确证了张利华确实所把握到的“真实感受”,这不仅是技法的范畴,更是一个画家的修为和生命体验,是一个画家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论述他所把握到“自己真实的感受”。
一、绘画的本体语言
1978年,“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景画展”在北京和上海展出,中国油画自此逐渐回归油画本身的语言探索。这对80年代的乡土写实绘画风潮具有一定的影响,中国油画家从这次展览中看到了绘画艺术对于“真实”的描绘,“关注现实生活,反应真切感受,塑造真实形象”[2]是当时油画艺术的新觉悟,这一时期张利华的油画代表作品《淮北农家》已体现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力。80年代末张利华至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班学习,那时中国画坛已经充斥了各种后现代主义的思潮,这时他的写实创作方向并没有丝毫动摇,反而走向了更加纯粹的油画本体语言的探索和更加独立的精神表现,抽象和观念等艺术的兴起使写实油画获得了更自由的精神追求,《祥和的阳光》正是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完成的。与他80年代创作的《淮北人家》相比,造型与色彩的处理都更加生动微妙,张利华教授认为“各行有各行的行道,各有各的表达,哲学的思辨、文学的语言……绘画的形于色”由此可见他注重绘画本体的、共性的语言,注重绘画的技艺,注重绘画的最基本的问题——形于色。绘画不应成为其他学科的附庸,也不可能与其他学科相互代替,虽然表达的内容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表达的语言是完全不同的。画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艺,去表现“形与色”等基本问题,就像哲学家需要思辨、文学家需要语言……,海德格尔指出“艺人”的决定性行为是受到“技艺”的引导[3],这是画家之所以是画家而不是哲学家或者诗人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一个画家能够成为画家的关键因素。张利华教授不会被某种艺术流派的技法所限制,他崇尚伦勃朗对人物形象的深度真实地刻画、强烈的节奏以及厚重材质感,同时又对印象派绘画的丰富强烈的色彩着迷,被表现主义的笔致和激情所感染。而这些因素在他的作品里,往往兼而有之并和谐共存,远看他的作品严谨、朴素,近看则是老辣厚重的笔触、丰富浓郁的色彩。油画的本体语言,作为自然世界进入油画世界的桥梁,张利华教授借此把握到了绘画的密码,准确生动地表现出真实感受,张利华对绘画基本问题——“形于色”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对油画本体语言不厌其烦地追问,是他寻找把握内心真实的关键。
张利华教授的油画始终保持严谨、粗粝、雄浑、厚重的气质。他崇尚写实,崇尚严谨的素描关系,但是他从不照搬自然,他把自然物象进行提炼、概括,抽取其中最真实、最有情感、给他感触最深的部分加以强化,他把一些琐碎的细节隐去。在《祥和的阳光》这幅作品中,扎实的造型很好地表现出皖北农民形象,山羊、耙子、镰刀、扫帚的描绘更加彰显了人物的性格和身份,主次分明,强弱有度。在色彩的运用上,为了突出暖色的皮肤与明媚的阳光,他把地面的阴影画成蓝紫灰色,阴影和树叶的冷色与人物衣服的蓝色相呼应,形成了画面整体静谧、温润的冷色调。人物面部和阳光的暖色在整体色调中更加强烈醒目。张利华的写实绘画主动地处理画面的色彩、节奏韵律、主次关系,通过娴熟自如的技法,内心的真实感受得以涌现、突出。
二、生命体验
张利华教授的油画在理性的探寻油画技法和共性语言的同时,并没有忽略情感的表现,他通过绘画语言来提出问题,落实到画面中则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深情倾诉。他的创作素材更是源自他内心深处的生命体验。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皖北人,从幼年至青年时代,他一直在皖北地区生活和学习,那里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深刻的感染着他。皖北人的艰辛与快乐,皖北人的质朴与浑厚,皖北人的生活点滴、音容笑貌印在他的内心深处,在他的作品中,有说不尽的皖北故事,他看到皖北农民的艰苦与快乐,并为之触动,他试图通过画笔表达他的感悟,寻觅内心的真实。顾平在《隐埋在写实背后的观念承载——张利华教授油画评述》中写道:“地域的审美与内凝的气息就是最好的民族化因子,无须刻意而为之……”[4]。他性情具有皖北人的特性:直率、真诚、果断,正如他的绘画:笔致粗粝、沉着、厚重;色彩浓郁、稳重而又热烈,他的油画语言是皖北地区的风土人情的影响,也是他性情的体现。的确,他把握到了油画的共性和技艺,他吸收各种艺术流派的共性和优点并为他所用,他有深刻的感悟和丰富的体验,他只需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便可以表达心灵,直抒胸臆,他的情感表现总能够激起观者的共鸣。
三、境域构成
在当下图像、视频、虚拟现实泛滥的时代,虚拟逐渐取代了现实,图像变得廉价,真实越来越珍贵,张利华教授在作品中寻找真实,他把眼前的事物反复地看,放大着看,他不厌其烦地感受着周围发生的一切,他在寻常事物中找到了不寻常的美,这不是表面的美,而是内在的深层的美,是真实剥开外壳后涌现出来的美,是现实世界的诗意表现。《祥和的阳光》这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周遭环境构成了一个“境域”,人物形象在环境中显得强烈而浑厚,他通过学习自然,而获得“心源”,他在有限的画面中表现自然的无限的“绝对给出”[5]。
张利华早年在中央美院一画室学习油画经历,使他具有非常高超的油画写实技艺,但是他并不以客观真实为目的,而是在作品中寻求主观的真实,在他看来深层的主观真实比外在美要重要很多,因此他很注重情绪和情感的表现。这种情感和情绪的表现不同于表现主义绘画,不是将主观感受凌驾于客观对象之上,而是从对象、自然、生活中,获得体悟和感受,他在客体上获得的直观感受与他的主观情感是符合一致的,他从对象、自然、生活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强烈而充盈,因此在作品中自然地流露。正如荆浩在《笔法记》中所说的“度物象而取其真……真者,气质俱盛”。
正是由于张利华的油画“度物象而取其真”,因此他的作品常常做到了“气质俱盛”、情景交融、主客合一。他在作品中构成一种境域,观看他的作品时,能体会到他创作时的心境和情感,并产生共鸣。在观看《祥和的阳光》这幅作品时,我们如临其境,可以感受到初夏灿烂热烈的阳光和浓浓的乡土气息,斑驳的树影洒在土地上,熟睡的农夫与羊群、树木之间无比的和谐、静谧,我们似乎能听到羊吃草的声音、树上的鸟鸣声、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我们不敢打扰这宁静与美好,那是因为我们已经被他所构成的诗意境域所打动,与他产生了情感的共鸣。他的情感是从这真切的生活中感悟到的,是真实、强烈、充沛的。
四、结语
《祥和的阳光》这幅作品的魅力在于张利华教授对于真实感受的把握与表现,厚重温情的乡土气息是打动观者的关键。他所刻画的皖北农民形象感人至深,皖北的一草一木都灌注了他的情感,因而画面富有诗意,正如罗丹所说:艺术家是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美。张利华依靠扎实的油画技法,真实感受得以呈现,这些真实感受是他在作品中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是绘画的气质和意蕴。他以作品确证了他的那句话“只要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会与别人不一样的”。他通过油画技艺和共性的绘画语言表现真实感受,表现时代精神。他的作品启示当代油画艺术:应当寻求画家对周围事物的真实、准确的直观感受,从直观感受中寻找与主观情感一致的表现,建立一种永恒的诗意美感,从而跨越时间与空间,与观者达成情感的情绪的交流。而不是刻意寻求形式和图式的创新,也不是将暂时的内心情绪强加于自然物象之上的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