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物流应用对完善应急物流体系的启示
2021-01-26宫子健马卓诚
宫子健 马卓诚 徐 阳
(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021)
我国是地球上遭受天灾威胁最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中国的地理气候条件较为复杂,中国的自然灾害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情严重的特点。自然灾害的发生表现出类别多、地区性特征明显、阶段性和季节性特征突出、灾害共生性和伴生性显著等特点。而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进而造成大规模的经济财产损失和人员损失。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就有347,401人受伤,截至2008年9月4日,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62,161人遇难。为了减少此类灾害带来的损失,完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尤其是在非军事应急物流方面。
应急物流本身就是为了应对特殊突发情况而进行的特殊物流活动,其发展势头在近几年已经颇为迅速,尤其在与互联网技术挂钩后,其应对灾害发生时的反应速度、调遣物资和人力的速度及在运输效率上都大大提高。而军事物流平时和战时供应的都是军方,其保密性和时效性都得到很大的保障。但二者之间一直缺乏广泛的交流,没有将各自的缺点和优点相互印证,而二者在各自领域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在复杂地势下,常规的物流手段没有办法把救援物资准时运送至指定地点和应急物流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两类物流的特性
军事物流的特点.军事物流,即所谓计划与实行军事部队的物流运输与维护的技巧与科学,亦可称之为后勤学,包括:军用物资的筹备、储存、运输、分配、维护、中转及处置;军务人员的输送、撤离和医护;军事服务的筹措与供给。军事物流和后勤物流类似,只是物流对象不同,军事物流是军队运送装备补给的后勤物流。由于军事物流的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使得军事物流作为一项特殊的物流活动。
应急物流的特点.应急物流是指为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提供所需的物资、人员、资金等等为目标,以追求事件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最小化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特殊的物流活动。相较于普通物流,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弱经济性和时间紧迫性四大特点。应急物流多数情况下通过物流效率实现其物流效益,而普通物流既强调效率又强调效益。应急物流可以分为军事应急物流和非军事应急物流两种。
应急物流和军事物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物流的英文logistics一词来源于军事后勤,二战后,后勤学演化成为多个独立的学课体系,在工商业部门发挥巨大的作用,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诞生了许多不同的物流形式。应急物流也是其中的一种,但是和普通物流相比,普通物流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又要求效益最大化,应急物流应用的大多情况下通过物流效率实现其物流效益。这使得军事物流和应急物流之间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应急物流和军事物流之间的联系
实效性强:市场经济中,运输,仓储等物流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而设计的。在军事物流中则不然,平时,军事物资保障都属于计划经济的范畴,是通过行政手段规划物流流程,目的是将军事物流的总成本降低。在战场上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事物流在战场上必须遵守上级命令,目的是不计代价完成任务,这是军事物流表现出的实效性。灾害发生的时候,应急物流的效率影响的不仅是社会财产,还可能关乎性命,更要注重物流的实效性。
突发性强:战场的情况千变万化风云莫测,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突发性情况,要想在混乱的战场环境中快速开展后勤部署,物资调度,信息更新是十分重要的,但也是十分困难的,往往掌握了这些就决定了战争的走向。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或需要采取军事行动时军事物流的需求就大大增加,需要军事物资保障拥有快速反应的能力,充分凸显了突发性事件对军事物流带来严峻的挑战。
新冠疫情发生初期,由于我国没有及时对传染源予以重视和进行有效控制,2020年2月,武汉的新冠肺炎病人从个位数快速增长为百位,需要全国的医疗物资快速向武汉集结,由于病毒感染性极强,带来的恐慌让医疗物资和食品物资运输的压力倍增。这类突发状况要求物流系统在短时间内选择交通工具,规划最优路径,时刻确定运输信息和仓储情况。
强保障性:军事物流的主要目的是达成军事行动的胜利,属于军事战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满足前线战士的生存需要和战略物资的补给,如食品,药品,油料等。应急物流的服务对象主要为了保障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财产。这两类物流服务针对的群体较为固定,但和普通物流不同的是这两类物流需要很强的动员能力来确保对服务对象长期稳定的供应,确保即使发生突发事件也有快速处理的办法,维持国家安全和民众需要。
应急物流和军事物流之间的区别
前瞻性:军事行动一般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而突发的自然灾害或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却是难以预测的。早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就宣称要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但是直到2003年三月英美联军才开始对伊拉克的入侵,美军先是在英国,科威特,巴基斯坦等国建立大型物流基地,期间贮藏了大量武器,资源补给,在中东,土耳其,约旦等国都设有美军的临时物流中心,为战争爆发后美军的后续补给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而相对于应急物流来说,由于没有长时间的物资准备,在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需要先将各地分散的物资集中起来再进行分配,这样不单单拖延了救援进度,还可能因为物流准备而错过最重要的救援时间。
保密性:军事物流作为国家直接管辖的物流类型,一般的物流公司和群众是非常难于参与其中的,而物流信息也一样需要保密,物流信息暴露不光会暴露军事部署,部队数量,威胁到战士们的生命,甚至可能暴露战略目的,在战争中处于被动的一方。而在发生地震,海啸,台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时需要紧急动员的应急物流由于需要广大的人力物力,动用媒体网络鼓励全国人民加入到抗险救灾的队伍中,不存在需要保密的必要。
不同物流对象:军事物流运送的军用物资是指部队从事训练、战斗、科学研究等活动的物资,包含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凡是包含以上活动所需的一切物资都是在军用物资范围之内的。军用物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军械弹药类。包括各类枪械,炮火,步兵战车和这些武器使用的弹药、维护武器使用的材料,武器配件等。
油料及油料器材类。包含燃料油、附属油和完成油料勤务作业所用的专业器材、工具等。
车辆和车材类。包括各种运输车,指挥车,特种车,以及维修车辆所需要的零部件。
军需物资类。包括军队人员使用的被褥,日用品,食物给养等。
医药物资类:包括药品、医疗器械等。
营房物资类:包括军用帐篷、凉棚、活动房等。
战略物资类。包括钢材,木材,橡胶等原材料及动力设备、机床等。
其他类。包括各兵种特殊用途的装备和部队自筹物资等。
应急物流运送的紧急物资是为给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而紧急调动的资源。根据突发事件性质的不同,所调运的运输物资自然也不同。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自然灾害类;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类;
重大特殊事故类;
其他类:食品、药品、燃料等共同需求的物资。
表 1 应急物流与军事物流的差别
新冠疫情下暴露的问题
2020年1月23日,武汉市为了全力治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于凌晨宣布“封城”,在此次疫情中虽然武汉的物流行业显示出优秀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但是在应对疫情时依然有一些地方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缺乏统一指挥调度。我国为了构建应急物流体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然而疫情救援的过程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统一调度的作用,我国物流建设依靠交通运输部门负责运输、商务部门负责采购流通、工信部门负责生产制造、物资储备部门管应急储备等。但是在面对重大公共危机的时候,缺乏统筹规划的能力,难以实现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构想。
各地市从各政府部门抽调人员,组建危机应对小组,然而各区制定的应急物流应对措施实施速度,管理方式会出现较大差异,难以统筹。这些应急物流应对措施会受到其他地区的应急物流措施的影响,难以保证在危机发生时应急物流管理的速度。
物流的配套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信息化是方便物流周转的发展途径,如今我国有很多的物流企业在分别使用不同的物流信息平台,然而没有一个可以供应急物流机构统一调度的信息平台。这使得官方难以快速整合资源,各物流企业各自为战,效率低下。而在疫情救援中得到的物流流通数据对我国今后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专业救援物资不足。.医疗物资的应急仓库数量不够,从而使抗疫初期的防护物资严重不足,武汉各大医院的防护服,消毒液口罩等医用物资在疫情初期就捉襟见肘,医生和护士缺乏在缺乏专用防护医具的情况下,都在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救援。而主要的物资来源依靠政府的紧急采购和社会捐赠的物资。
应急物流对象不明确。.作为应急物资的仓储机关,不能明确的了解一线工作人员所需的医疗物资。也可以看出在平日应急物流的建设中就忽略了应对相关突发事件的学习,在制定关于此类突发事件的议案中缺乏考量,导致关键的救援物资供求不平衡的问题。
运输专业化程度低。同时,在本次疫情中,物资的运输主要以铁路、公路和航空为主要方式,而这些运输方式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在公路运输经营当中,自营和外包运力是企业经营的两条主要方式。中国大约3000万卡车司机中,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在疫情期间,由于农村封村封路,部分职业司机无法外出复工,这直接影响到了自营运输的效率;外包运力当中,散户占主要部分。这些司机大多出于害怕被感染上病毒的心理,如果没有还贷压力或其他经济压力等,会暂时停止运输活动,公路运输压力急剧增加。在航空运输中,中国目前仅全货机173架,占我国民用航空飞机的4.5%,占比较小。这也可以看出我国的全货机发展,仅处于初级阶段。
虽然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在不断改善,但是在疫情期间承担重大责任的运输网络,都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公路运输中人员调配不足,封村断路,运力急剧缺乏;空运中,货机数量明显不足,无法满足跨境运输需求。最主要的是各个运输方式之间不能有效衔接,综合运输能力较差,综合运输体系发展不够完善,无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现有物流体系的启示
多方参与,军民融合
鉴于当前的社会性质和军队的特殊性,开展军民协同的策略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在发生重大危机事件时,军队居于中央发挥统率指挥作用,领导各地方的企业和个人投入到抢险救灾的工作中,集中调配物资、人员,使之合理分配。在物流体系中形成统一调度的指挥体系才能保障地方和中央的整体运作,形成军事应急物流体系,更好地保障应急状态下的需要。
统一标准。我们应着眼实现军队和地方间相互转化,系统的研究分析物流行业各类现有的标准,将其中最具价值的军用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将处于领先水平的国家标准引用为军用标准,创造条件把现行国家标准用于国防建设、把军用标准推向民用市场,以解决在疫情中物流配套化信息程度低等问题。制定通用标准,着眼军民共同需求和通用领域,构建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能够互相学习、和谐共享的技术标准,确保这样的物流体系可以在国内乃至域外完整运行。
表2 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组织结构
健全法制。军民融合不能盲目地融合,要有理有据,有法可依,才能防止官商勾结、以次充好情况的发生。因而法制法规在军民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法制方式和法制思维去推动军民协同一体化的形成,会是未来的重中之重。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在未来发生重大突发事故时,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可行,保障军民协同的可操作性。也要明确军方和民方的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设定标准、职责和分工等,规范好各方的行为。军队要高标准、高水平地执行好上级下达的命令,民间各方也要保质保量的肩负起各自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考虑军民协同的行动样式,才能更充分地完成合作。
运用科技,强化技术
人类进入到21世纪,科学技术的力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军事和应急物流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强化立足科技、智能驱动的理论,着眼未来,加快推进现代物流设施建设,以更好、更充分的姿态面对未来的挑战。
技术创新:综合运用现有的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产投入,加快推广诸如自动识别分拣技术、无人机技术等新技术,将技术集合创新,为军事和应急物流奠定技术基础。要求按照理论奠基、科学论证、实践至上的原则,围绕自动分拣货品、智能装卸搬运、快速精准送达等能力,充分发挥现代化、智能化物流技术的优势,推动应急物流智能化设施设备的投入产出,进而可以充分满足疫情中的配送运输需要。
完善应急物流储备中心
古语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建立相应的救灾储备中心是完善应急物流网络的重中之重。救灾储备中心的作用是在灾害事件发生时,最短时间内将生活、生存用品送送至受灾群众手中。应急储备中心的布局离受灾地的距离和交通状况有很高要求。救灾储备中心离灾区的距离越近,中间的交通状况越便捷,则物流活动成本越低,物流效应越大。我国中央级的应急储备中心有北京、青岛、南京、西安等多个大型城市。但在西部地区分布较少,仅有西安一个中央级的救灾储备中心而大部分都分布在我国的中东部。我国西部地质条件复杂且自然灾害较多,应需重新考虑储备中心的布局,以满足不同地区人们的需要。
而物流存储中心的构建也需要多方面考量,才能保证物流效率的最大化,进而满足救灾时的物质条件。比如,该区域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概率、灾害发生辐射的范围、应急物资的来源与多寡等情况,就是划定物资储备中心的位置和大小的重要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