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技术学院实施体育“1+3”课程模式改革探讨
——基于职业性体育课程改革成果*

2021-01-26

运动精品 2020年7期
关键词:职院职业性机电

卓 倪 付 瑶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职业性体育课程是指“在以提高运动技能和体能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学生今后职业的发展需求,根据未来的发展方向来选择课程内容,学校职业性体育需要与企业合作对接课程内容,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相关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的方向建立课程标准,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为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如何满足学生胜任未来职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与职业相符合的体能锻炼方法,是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诉求。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下简称:机电职院),研究高职院校职业性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评价体系。

1.研究方法

1.2.1 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查阅职业性体育课程有关的文献,了解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明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1.2.2 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职业性技能和体能的需求情况,了解学生胜任未来职业的必备条件。

1.2.3 本研究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分析机电职院实施“职业性体育课程”现状的前后对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机电职院实施体育“1+3”课程模式之前的现状分析

2.1.1 体育课程目标设立较少考虑高职人才培养特色

高职院校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职业导向,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然而,机电职院体育课程目标设立,并没有体现出岗位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机电职院实施职业性体育课程之前,体育课程目标主要内容为“增强身体素质,掌握锻炼方法,提高自我保健、自我评价的能力,为终身锻炼奠定基础”。这样的体育课程目标与教育部印发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及要求不符,满足不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情况,体现不出高职岗位导向的特点。

2.1.2 体育课程内容陈旧,方法单一

机电职院实施体育“1+3”课程模式之前,体育课程设置为28个课时(一年制)分两个学期。课程主要是以体育基础身体素质的普及与提高为主,按照行政原始班授课模式,教学方法上以“讲授法、纠正法、练习法、演示法等“三段式”教学为主”;纵观机电职院体育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的模式仍然占了主导,这样的教学现状较为枯燥单调,未体现出高职体育的特质、要求和特色,未满足高职生体育职业性技能和职业性体能而胜任未来职业的需要。

2.1.3 体育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机电职院实施体育“1+3”课程模式之前,体育课程评价方式较为单调,采用“身体素质考核+平时考勤评分”,其内涵是以个人身体素质,上课出勤情况,按一定的评分比例综合评定体育成绩。显然,这样的体育课程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过于强调学生基础身体素质的程度,较少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评定。而且该评定方式未能体现出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

2.2 机电职院实施职业性体育课程改革措施与成果

2.2.1 建立体育“1+3”课程模式改革思路和目标

“1+3”课程模式即“一学期基础体能课+三学期职业性体育课”。

基础课,在第一学期开设,以身体素质综合锻炼为主,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同时也为顺利学习体育专项技能做准备。

专项课,在第二、三、四学期开设。学生可在学期开学初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务管理平台选择体育专项课程,每学期选择一项,学期过程中不可变更项目;每个学期选择的项目原则上不可重复。学院计划开设7门普及率较高、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专项课程,即足球、篮球、气排球、健美操、武术(跆拳道)、网球、羽毛球,这些专项课程亦可为四年一届的全区大学生运动会选拔和锻炼人才。

机电职院体育“1+3”模式课程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2-3项相关的职业性体育技能,促进其健康成长,提高其身体素质,为满足体育教学与职业技能培养的双方面的需求。

职业性体育课程要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体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新理念;强调学生职业体育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相结合。

2.2.2 建立体育“1+3”课程模式结构

如表1所示,机电职院体育“1+3”二阶段课程模式为:第一个学期以“田径+职业性体能素质”为体育普修(24学时),第二、三、四学期围绕职业性体育课程设置项目(84学时),学生根据《职业性体育项目选课指南》(如表2所示)再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课,每个项目的授课教师则根据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中的《职业性体能素质训练方法》(如表3所示)进行指导训练,即“职业性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高职职业性体育课程目标,倡导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与职业相符合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如拓展类项目、竞技性项目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表1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1+3”二阶段课程模式

2.2.3 建立职业性体育项群选课指南

《职业性体育项群选课指南》(如表2所示)是一门根据职业岗位分工为依据,针对高职不同专业群学生制定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选课指南,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依据。学生在选课之前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选课指南的方向性,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任课教师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每个运动项目都会根据不同岗位群的学生所需要身体素质条件差异进行不同的体育训练内容安排,形成职业性体育教学活动。

表2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性体育项群选课指南

2.2.4 建立职业性体能素质训练方法

机电职院结合各职业岗位劳动(工作)时的主要身体姿态进行相对地分类,共分为四类。静态姿势类主要是会计、焊接、模具、文秘、行政办事员、IT行业等专业;服务职业工种类主要是营销、物联网、网络、机器人、设备、造价、汽车服务等专业;管理伏案类主要是旅游、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力、管理、服务人员、会计等专业;技术工种操作类主要是数控、模具、焊接、机制、建智、自动化、工程等专业(见表3)。

表3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性体能素质训练方法

2.2.5 建立完善体育“1+3”课程评价方法

职业性技能考核:占成绩40%。

职业性体能考核:职业核心素质体育课成绩,占成绩30%;根据各岗位群的身体需求体能情况设计的身体素质考核方法进行针对的检测。

平时成绩:平时上课出勤状况、课堂表现、课外完成运动APP跑步软件情况等,占成绩30%。学院建立一套“课内外一体化”的考评模式,将会对考核过程的评价更加完善。

3 结论

机电职院从2016年9月至2020年1月以来,实施了体育“1+3”课程模式改革,从职业性体育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职业性体能训练方法、评价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与改革,总结出一套职业性体育课程训练方法,为高职院校实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价值,并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有机结合,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以2015级、2016级学生为实验对象,从两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1000名(男生552名、女生448名)体测总成绩平均分无显著差异(P>0.05)的学生为样本数据,其中传统授课2015级(对照组)的学生人数为500人 ,实施“1+3”课程改革2016级(实验组)的学生人数为500人。

表4 实验干预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质健康测试总分的等级对比数据分布情况

经过二年的课程教学后,统计体质健康总分的等级对比数据分布情况,见表4。经过二学年的课程教学后,实验组成绩显著提高,主要表现于实验后实验组不及格率降低,合格率和良好率的比例明显提高,实验前实验组合格以上为84.81%,实验后实验组的合格以上为86.08%,其中良好率和优秀率分别提高了0.9和0.3个百分点。

猜你喜欢

职院职业性机电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简析新会计制度下的职院经济管理工作创新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预防
关于职院图书馆赠刊管理与有效利用分析
机电商报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
网络成瘾现象在职院的表现及应对措施
当心职业性接触化学品后神经精神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