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虚拟空间的策展实践初探

2021-01-25刘雅羲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2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刘雅羲

摘 要: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作为一个为社交隔离期定制的线上项目,接力活动联动15家博物馆共同开发原有数字资源、社交媒体,将全球博物馆联手抗“疫”的决心和信念通过虚拟空间传递到五大洲。为了将过去的经验与成果转化成今年新一轮线上活动,文章以叙事学、媒介学为理论框架,初步探索了策展实践该如何跳出博物馆建筑,与观众建立长期而连续的互动关系,开发出多元性、互文性、开放性的叙事语法,旨在塑造更具包容性和适应性的博物馆叙事。“虚拟为媒,策展为线。”今天的博物馆叙事环境由实体和虚拟两种属性共同形成,二者是真实世界的组成要素,策展实践应该以更具包容性(inclusive)、适应性(resilient)的方式和实验性的精神探索两者互为关系中的机遇。然而,作为博物馆这样的传统文化机构,是否应该探索和构建机制以扶持更多策展实践在数字虚拟空间的尝试?或者,何种机制才能有效促进这些尝试?此类问题将是文章以及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数字虚拟空间;博物馆叙事;策展实践

1 研究背景

从18、19世纪传递并理解世界意识的“认知空间”①到今天的知识殿堂,博物馆在适应、见证、记录、参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实现自身的变革与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深刻影响下,全球博物馆业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又不约而同地探寻着数字虚拟技术带来的新机遇。根据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020年博物馆线上项目的分析统计,共有四类数字虚拟项目成为博物馆与社会互动的主要方式②:①原有数字资源的再利用(Use of previously digitised resources);②将计划中的项目进行数字化(Digitisation of planned activities during the months of lockdown);③社交媒体的利用(Increased activity on social media);④为社交隔离期定制的线上活动(Special activities created for lockdown)。

如图1所示,“1.原有数字资源的再利用”是全球博物馆采用最广泛的手段,而“4.为社交隔离期定制的线上活动”是采用最少的,且呈现出地区分布不平衡的态势。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博物馆,如西欧,不同类型数字虚拟项目形成相辅相成的均衡发展,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博物馆无力开发出丰富的数字虚拟项目,如非洲的大多数博物馆,他们只能依靠原有的数字资源和社交媒体平台与观众互动。

然而,参差不齐的数字化进程并没有阻碍全球博物馆联手抗“疫”的信念与行动,“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活动(后简称“接力活动”)③的成功举办证明了这一点。作为一场联动全球五大洲16家博物馆的线上藏品展示项目,接力活动整合各博物馆数字资源,融合国内外社交媒体、直播平台,弥合全球博物馆界“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①的同时,探索了新媒体项目的策划方法,为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策展实践提供参考。本文以接力活动为例、以叙事学、媒介理论为讨论框架,反思博物馆在数字虚拟空间中的策展实践。

2 研究方法与问题

叙事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语言学、俄国形式主义、普罗普、法国结构主义、接受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叙事学是对叙事文的一种共时、系统的形式研究,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叙事结构,即故事,也是叙事文内容的形式;叙述方式,即叙事文表达的形式;叙事文的阅读,即叙事文形式与意义的关系。②故事、叙述和阅读同时也是博物馆叙事的关键要素,不同于叙事学只局限于文本和話语的建构,博物馆叙事还涉及物质、视觉和空间层面,有一个更加丰富而多层次的叙事环境。③策展实践用研究、媒介和体验构建博物馆丰富而多层次的叙事环境:研究是故事的来源,媒介是叙述的载体,体验是阅读丰富叙事的途径。“媒介即是讯息”,④米歇尔·麦克卢汉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预言了今天的“地球村”以及互联网现象的诞生,也揭示了每场媒介革命之后的社会与人文景观的演变。随着数字新媒体技术的涌入,叙述媒介的变革不仅引发了体验和研究层面的新探索,更是将博物馆叙事从实体环境转向虚拟空间,从固定端转向移动端。那么在今天博物馆叙事环境中,媒介的革新给研究、体验带来哪些影响?策展实践应该以什么策略应对这些变化?下文将结合叙事学理论从博物馆叙事环境的三方面来探索这些问题,即叙述媒介、故事研究和阅读体验。

3 叙述媒介

视角、叙述者和接受者、时间、话语模式⑤因媒介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作为一场为社交隔离期定制的线上项目,接力活动呈现出多视角、多叙述者和接受者的属性。16位博物馆馆长以各自的视角遴选藏品,并向全球观众叙述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他们的话语中既蕴藏着各自文化的烙印,也显现出“键盘语言”的互动参与性与诙谐幽默感。接力活动中,多种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更是通过馆长们双边、多边连线对话真实呈现。在互联网虚拟技术的冲击下,时间的概念被彻底打散,空间的概念也被重塑,这也是线上直播活动的策划难点。接力活动所采用的“直播”和“直播态”相结合的方式,实际上是拼合了两个甚至是三个不同的时间维度,如实时直播、早期的“直播态”录制和更早期的实地拍摄。每个时间维度都是独一无二的叙事,天衣无缝地将它们剪辑成一个新的故事是最大的挑战,尤其在录制“直播态”视频时,工作团队更是要策划跨越12个时区中13种时间概念的互动。另一个难点在于空间的概念脱离所属时区,被编辑进新的秩序,即接力次序—从中国出发绕地球一圈再回到起点。因此,接力活动是一场对时空彻底重塑的策展实践,需要大量的抽象思考和测试,如仅16位馆长双边、多边对话这一个环节,策划团队就进行了多达30多次实验。

4 故事研究

情节、人物、环境、叙事语法是故事的四要素,①也是博物馆物质文化研究中所涉猎的重要部分,旨在探索不同文明阶段的特殊性。其中,叙事语法可以比作研究者的方法论,他们像故事作者那样从结构、逻辑、叙述、表达四部分①对内容进行建构。今天网络社交媒体叙事语法的多元性和互文性使博物馆物质文化研究呈现出开放性、对话性的特点,其情节、人物、环境正在与博物馆外更广泛的话语体系发生关系,进而产生更新、更丰富、更活跃的物质文化。

接力活动中多件文物藏品不仅饱含历史民族记忆,也在今天跨文化交流互鉴中产生新的意义。例如,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馆长雷诺·沃康摩尔展示的一套邮票为中列建交70周年而特别制作,其中有一张邮票的图像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后母戊鼎,一种当代性因此凝结在这件传世珍藏中,它见证了中列文化的互学互鉴;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的“馆长之选”中有一座来自公元前5至4世纪的“草原金人”,这件藏品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等展览中两次展出,很多观众都曾在“草原金人”塑像前合影留念,人们对它的记忆不仅是千年前的异域文明,更是今天对哈萨克斯坦文化的认同。综上,接力活动呈现出的这种对话性、开放性让我们反思“让文物活起来”依靠新媒体新技术,更依靠策展人、研究者挖掘新媒体新技术的叙事语法,探索它与博物馆叙事的融合方式。

5 阅读体验

博物馆叙事的阅读体验超越文本,融合了图像、物件、实体空间,是一种可联动五感的沉浸式之旅。而数字虚拟空间的体验更注重开放意义的生产过程,这不在策展人和作者的意图中,也不在展览内容中,而是在观众的体验过程中产生的,这是一种展览内容和观众的互动过程。罗兰·巴特声称“作者已死”,①那读者就此而生?本文坚持两者所拥有的生产材料完全不同,读者并不能代替作者,觀众也不能代替策展人,“共同创造”②是双方互动的一种主要模式,也是开放意义获得流动的途径。

接力活动的每场博物馆专场有近千万观众进入直播间,16场直播共计吸引约2亿中外观众在线“追剧”,触达中外粉丝4亿人。活动相关微博话题阅读总量逾1.9亿,比国内相关类型活动高出百倍。其中中国国家博物馆主持的“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话题阅读量破亿,并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无论是互动观众的数量还是话题的具体指向,观众在文化与意义层面的生产为今年全新一轮线上活动的策划筹备提供丰富素材。因此,保持长期而连续性的共同创造是博物馆线上项目策展实践的重要策略,它缓解了博物馆叙事在实体项目中开放性不足的这一短板。

6 总结

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接力活动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作为一个为社交隔离期定制的线上项目,接力活动不仅融合了上述四类数字虚拟项目的特点,同时联动15家博物馆共同开发原有数字资源、社交媒体,将全球博物馆联手抗疫的决心和信念通过虚拟空间传递到五大洲。在策展实践层面,接力活动彻底跳出博物馆建筑,重塑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探索出一套多元性、互文性、开放性的叙事语法。接力活动试图通过与观众长期而连续性的共同创作,来塑造更具包容性和适应性的博物馆叙事。“虚拟为媒,策展为线。”③今天的博物馆叙事环境由实体和虚拟两种属性共同形成,二者是真实世界的组成要素,策展实践不能以二元对立的眼光看待虚拟与现实,而是以更具包容性(inclusive)、适应性(resilient)④的方式和实验性的精神探索两者互为关系中的机遇。然而,作为博物馆这样的传统文化机构,是否应该探索和构建机制以扶持更多策展实践在数字虚拟空间的尝试?或者,何种机制才能有效促进这些尝试?诸如此类问题将是本文以及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Yaxi Liu.Reconceptualizing the Digital Humanities in Asia,Digital Culture and Humanities (Challenges and Developments in a Globalized Asia)[M].Singapore:Springer,2020.

[3]Roland Barthes,translated by Stephen Heath.Image Music Text[M].New York:Hill and Wang,1978:142.

[4]Marshall McLuhan,Lewis H. Lapham.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M].Cambridge: The MIT Press,1994.

[5]Bart Pursel.“The Digital Divide”, Information, People, and Technology[M].State College: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Open Resource Publishing.

[6]列夫·马诺维奇.新媒体的语言[M].车琳,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20.

[7]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Museums around the World in the Face of COVID-19[M]. Paris: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2020.

[8]Martin Prosier.Museums and Globalization[J].The Sociological Review,1995(S1):21-44.

[9]贝丽尔·格雷厄姆.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M].萨拉·库克,龙星如,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10]张译之.“虚拟为媒,策展为线:来这个实验室,人人都可当‘策展人’”[EB/OL].(2020-12-29)[2021-03-20].http://www.cafa.com.cn/cn/news/details/8330202.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
论后疫情时代电视剧的创作生产
文艺界委员建言“后疫情时代”创作(关注两会)
下好“后疫情时代”的“先手棋”(观察家)
“后疫情时代”湖南乡村旅游发展创新及金融支持
后疫情时代高职学子服务于精准扶贫的方式研究
“后疫情时代”会计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融合研究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