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

2021-01-25张献生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建党百年党的领导

摘  要:统一战线百年历史形成的根本经验,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在巩固发展统一战线的过程中,要不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如何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是决定统一战线前途命运、能否发挥凝心聚力作用的重大问题。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可以归结为“一个根本保证、五个实现条件”。一个根本保证,即牢牢把握中國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五个实现条件,即以大团结大联合建立队伍,以探索总结规律把握方向,以坚持政治领导形成共识,以照顾同盟者利益激发动能,以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合力。统一战线百年历史形成的根本经验,也是新时代巩固发展统一战线的重要遵循。

关键词:建党百年;党的领导;统一战线领导权;政治领导;同盟者;大统战工作格局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1)01-0001-15

以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为开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到现在已有百年历史。它跨越了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时期,贯穿于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不懈奋斗过程,历经曲折、波澜壮阔,踏平坎坷、铸就辉煌。统一战线成为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百年历史形成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其中根本经验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在巩固发展统一战线的过程中,要不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如何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是决定统一战线前途命运、能否发挥凝心聚力作用的重大问题。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放弃党对统一战线领导,或不能实施正确领导,统一战线就会失败,革命事业就会遭受严重损失;什么时候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并实施正确的领导,统一战线就发展壮大,革命事业就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毛泽东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最鲜明的特征。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才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统一战线工作才有前进方向和坚强保障[2]。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认真总结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历史经验和特点规律,对新时代坚持党对统一战线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献对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梳理。有的文献从整体角度对建党百年统一战线发展逻辑进行梳理,认为统一战线从“联盟之术”上升为“强国之道”,包括服务党建国家的政治逻辑,增进人民团结的社会逻辑,致力民族复兴的目标逻辑,追求命运与共的价值逻辑[3]。就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领导权问题,相关文献从细分角度进行了关注。有的文献讨论了党领导统一战线方式的历史演进[4],以及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领导权实现程度的演变[5]。总体来看,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掌握统一战线领导权的历史经验缺乏系统总结。本文综合纵向与横向维度,对统一战线百年历史的根本经验进行梳理。

一、牢牢掌握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重大意义

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也是决定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李维汉指出:“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实行坚强正确的领导,是中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的特点,也是中国统一战线得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最基本的保证。”[6]

统一战线是在近现代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建立、巩固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不同阶级、政党、民族、团体和各方面社会成员的政治联盟,是为实现不同时期特定的目标任务服务的,必须具有坚强的领导。如果没有或削弱乃至取消了这种领导,统一战线就会因失去正确的指引而陷于混乱,直到最后分裂。由谁来实施领导呢?无产阶级具有任何其他阶级都难以比拟的革命先进性和革命彻底性,这些特性规定了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拥有不可替代的领导权。毛泽东指出:“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达到彻底的完成,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不论是资产阶级的政党或小资产阶级的政党)能够担负的。”[7]

但是,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时期,没有认识到统一战线领导权的重要性和如何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从而使党和革命事业遭到重大损失。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不要领导权,认为既是资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就是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顶多是抬轿子,把领导权拱手送给了资产阶级。建立民主联合战线后,通过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开展国共合作,陈独秀提出“一切工作归国民党”。1926年国民党召开二大,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代表占了优势,但在选举国民党中央执委、监委时,陈独秀、张国焘妥协让步,让国民党右派占了大多数,为不久蒋介石篡夺国民党中央领导权、背叛革命、破坏统一战线提供了条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关门主义把同盟者拒之门外,从“左”的方面断送了领导权。他们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阻碍革命胜利的最危险的敌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动摇而背叛革命;批评邓演达、谭平山的“第三党”,指斥他们的动摇犹豫和妥协。这极大地削弱了革命的力量,最终导致革命根据地的丧失和土地革命战争的失败。

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并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壮大,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193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王明又出来鼓吹“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和“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不主张建立敌后政权,提出晋察冀边区必须经过国民党批准才能成立,把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交给国民党。毛泽东和党中央对此进行了坚决反对和抵制,明确提出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坚持党对统一战线领导权,从而避免了给抗日战争全局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特别是在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党和革命的力量得到了空前发展。中国人民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坚持党的领导仍然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由于世界上仍然存在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被推翻的旧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中仍然存在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势力,仍然存在与中国共产党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整风运动开始以后,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错误地估计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散布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少数右派分子公然叫嚣,共产党“退出机关、学校”,要求所谓“轮流坐庄”。改革开放初期,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公然跳出来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并煽动学潮和动乱。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些人鼓吹所谓“宪政”“普世价值”等论调,其实质仍是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引导,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牢牢把握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在统一战线内部,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和群体的各种思想总要表现出来,并且力图去施加影响。中国共产党如果不注重从思想政治上进行引导,就会降低领导水平,甚至在实际上放弃党的领导作用。为此,中国共产党坚持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努力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不重视思想政治引导,对党外人士的政治思想不关注,对无底线的言论开绿灯,对错误的思想政治观点不敢或不会批评,不善于运用谈心说理、循循善诱的方法阐明对重大问题的原则立场。另一种是思想政治引导方法简单粗暴,对党外人士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要党外人士绝对服从自己。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凝聚、增进和扩大政治共识,使统一战线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断巩固,始终保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了团结、稳定、振奋、活跃的政治局面。

实践证明,在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领导权问题,始终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领导权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通过艰苦工作和斗争实现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8]

二、实现广泛团结是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基本前提

领导建立在被领导者存在的基础上。毛泽东在七大作的口头政治报告中指出:“有被领导者才有领导者,有被领导者才发生领导的问题。”毛泽东在1956年八大预备会议讲话中强调:“党是一个核心,它必须要有群众。”领导不是“空军司令”或“无兵司令”,必须进行广泛团结,组织浩浩荡荡、千千万万的革命和建设队伍。如何团结被领导者?周恩来在总结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取统一战线领导权的经验中指出:“双方进行争取和领导的方法是不同的。国民党是采取压迫的方法,不仅压迫工农,也压迫小资产阶级、自由资产阶级。我们的方法是同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合作。”[9]

实现广泛团结,必须坚决反对关门主义、搞“清一色”。决不能害怕与党外人士接触,把自己束缚在狭小范围内清谈空喊,而要敞开胸怀、主动工作,最大限度地团结党外占绝大多数的人民大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是包括各党各界各军、工农兵学商一切爱国同胞的统一战线,赞成抗日的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分子也成为统一战线成员。抗战胜利后建立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不仅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规模一样广大,而且有更加深刻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一切善意地向我们提意见的民主人士,我们都要团结。像卫立煌、翁文灏这样的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我们应当继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10]周恩来强调,就是对一小部分坚持资产阶级立场的知识分子,只要他们不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活动,我们在政治上还是把他们算在联盟之内,对他们进行教育。195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统一战线的指示,对党与非党关系上存在的严重关门主义倾向、在政权机关搞“清一色”等进行了批评和纠正。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明确提出,统一战线宜宽不宜窄,“只要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也要团结教育他们,发挥他们的专长,尊重他们的劳动,关心和热情帮助他们进步”[11]。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统一战线,形成了大陆范围内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礎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大陆范围外以爱国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拥护祖国统一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两个范围的联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发展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更加广泛的联盟,形成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空前的大团结。

实现广泛团结,必须不断巩固发展共同奋斗的政治基础。统一战线的团结和联合建立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之上。没有共同的政治基础,统一战线就是一盘散沙。奋斗目标是政治基础的集中体现。有了共同奋斗目标,团结联合才有恒久动力、前进方向;围绕共同目标奋斗,不同社会成员才能超越分歧、同心协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推翻“三座大山”的奋斗目标下,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团结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阶级、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协力并进。改革开放新时期,统一战线中的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共同致力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统一战线凝聚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政治原则是政治基础的内在要求,如果不能形成一致,就会导致统一战线的破裂;如果广泛联合不讲原则,对不合理的过分要求一概承认,对错误的东西不能坚决抵制,就会涣散统一战线,团结联合就会变成苟合与貌合。第二次国共合作中,虽然摩擦不断,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但由于坚持抗日这个政治原则不动摇,仍然保持了举国上下一致抗日的局面。抗战胜利后,由于在和平建国上发生原则分歧,国共合作破裂,内战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明确指出,《共同纲领》是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调整各方面关系的准则。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明确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把它作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2005年中共中央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概括了多党合作六条政治准则,作为共同遵守的政治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结是有原则有底线的,对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危害社会主义政权,危害国家制度和法治,损害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反对,不能让其以多样性的名义大行其道。政治基础的巩固发展,保障了统一战线的团结联合持续发展、牢不可破。

实现广泛团结,必须搞好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是实现广泛团结的基本方式,也是进行领导的必要条件。1942年,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共产党员与党外人员的关系决议案》指出:“共产党自始至终都只是人民中的极少数,没有绝大多数人民了解我党主张,真心实意地愿与我们合作,我党的主张便无从实现。”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对苏北名绅进行统战工作的指示》要求:“除派政治得力、社会经验丰富与他们能谈得融洽的代表,经常与他们进行联络争取工作外,必须在民意机关、政权执行机关、教育机关、财政经济机关的实际工作中,采取与他们合作的政策,并吸收他们或他们的代表参加这些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周恩来强调,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的问题,对党来说,就是党与非党人士合作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在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广泛开展起来。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进行政党协商,在重大问题、重要政策、决策部署等方面凝聚共识,在执政党治国理政、攻坚克难中同心协力。在县以上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监察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同中共党员领导干部互相支持配合、协同开展工作、共同履行职能,既实现了中共党组的核心领导作用,又发挥了党外干部的优势作用。人民政协中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的党外代表人士,通过多种方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为实现共同目标凝心聚力。正如习仲勋指出的:“无产阶级及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经过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来实现的,这就是要承认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在政权中大家有份,善于在和大家合作共事中提出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正确主张,获得大家的真诚拥护,而将大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12]

以上说明,团结是领导的前提,无团结就无以领导。只有通过团结和联合,建立联盟和队伍,中国共产党才能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率领这支队伍、运用这个力量,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把握规律是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内在要求

领导的要旨是指引方向,率领大家前进。毛泽东指出:“领导要能够适合客观发展的规律。如果领导得好一些,适合客观规律好一些,缺点错误就少一些,工作也就好一些。如果领导得差一些,适合客观规律差一些,工作也就差一些。”[13]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必须建立在对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之上。

要正确把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使命。中国共产党只有深入探讨和准确把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才能胜利推进、逐步实现目标任务。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对革命和建设规律的认识、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党的事业的成败,而且关系统一战线的兴衰。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性质、任务、特点尚未正确把握,盲目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直接导致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的最终失败,并造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犯“清一色”的关门主义错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历史经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深刻阐明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任务、对象、动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7]605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也不断发展壮大,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广泛凝聚了人心和力量,充分显示了重要法宝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对其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党的指导思想一度出现了“左”的错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遭受严重曲折。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科学理论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導下,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贫穷落后的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了强大智慧和力量。

要正确把握统一战线发展规律。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有自身存在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党的历史上发生的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右倾投降主义,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左”倾关门主义,都与不能准确掌握统一战线“又团结又斗争”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有关。毛泽东指出:“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是一样,只有我们研究了与认识了它的规律性,我们才能有效地推动统一战线使之进入巩固发展之途,而为战争的胜利起其支柱的作用。”[14]他在《论新阶段》中具体分析总结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八个特点:全民族抗日,长期性,不平衡,有军队,有十五年经验,大多数民众尚无组织,三民主义,处于新的国际环境中。1939年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毛泽东总结了十八年来党领导统一战线的六条规律:无产阶级在一定时期内,应该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并尽可能保持之;统一战线的内容不能始终一致,而要发生变化;在一定时期内可在同资产阶级建立可能的统一战线,并在有利于革命的一定条件下尽可能地保持之;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参加统一战线并和无产阶级一道向共同敌人进行斗争时,它仍然是很反动的;无产阶级的坚固的同盟者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也是可靠的同盟者。这种判断使党采取恰当的政治上的政策和工作上的态度,站在科学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巩固发展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斗争求团结”,同国民党既“摩而不裂”,又“斗而不破”,发展壮大了革命力量,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把与党外人士的民主合作作为固定不移的政策,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民主建国,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造了人民政协这一统一战线组织形式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继续进行探索总结。1956年,毛泽东总结苏联搞一党制的经验教训,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巩固发展的需要,提出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奠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政治格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根据我国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明确提出“劳动人民之间也有统一战线”,要求保持工人阶级自身的团结统一。江泽民阐明了统一战线在新世纪的地位作用:“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成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15]胡锦涛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揭示了统一战线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内在联系。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根据统一战线的新方位新使命,提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要“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16]。党对统一战线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为统一战线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充分发挥重要法宝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要正确把握统一战线重要工作对象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统一战线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特定的工作对象,他们对党的事业发展和统一战线作用发挥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只有深入研究他们存在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有效地团结、教育、引导他们,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产物。它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其基本政治态度具有两面性,既有反帝反封建的要求,又有很大的软弱性和动摇性。这是他们区别于国外资产阶级和国内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重要特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发生的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关门主义,突出表现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一部分,就是同资产阶级联合又同它斗争的政治路线。中国共产党的党的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就是在同资产阶级联合又同它斗争的中间发展起来和锻炼出来的。”[7]607毛泽东深刻论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提出在政治上争取他们,在经济上保护他们,团结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了革命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资产阶级仍有两面性:它既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它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既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又有不符合社会主义方向的一面。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把同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实行了和平赎买政策,对他们既进行团结、教育和改造,又安排好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国共产党成功完成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民族资产阶级成员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中国知识分子不是独立的阶级,而是由脑力劳动者构成的社会阶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指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他同时强调,要懂得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知识分子和资本主义国家知识分子的区别,懂得为地主资产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和为工农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的区别,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7]581-583。193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大批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参与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指出,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是脑力劳动者,可以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与旧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针对旧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和适应新社会的需要,制定团结、教育、改造的基本政策。“凡是真正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知识分子,我们都应当给予信任,从根本上改善同他们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必须解决的问题,使他们得以积极地发挥他们的才能。”[10]384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拨乱反正,制定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基本方针,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16]64-65。在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对党外知识分子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同时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使知识分子更好地承担起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知识分子的创造热情和建设活力竞相迸发。

要认真研究把握统一战线各领域重要成员的特点和规律。民主党派是我国多党合作的主体。中国共产党根据其不同时期的社会基础、成员构成、与中国共产党关系和历史性进步,对其性质、地位和作用适时作出界定。在1948年响应“五一口号”、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后,民主党派被明确为“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主党派成员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各民主党派被明确为“这部分劳动者的政党”。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明确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1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明确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18]。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性质的与时俱进的认定,为不同时期制定方针政策、发挥民主党派作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从事私人生产经营的新的社会群体。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对他们“不应和过去的工商业者简单地类比和等同,更不是像50年代那样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商联要配合党和政府工作,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团结、帮助、引导、教育”[19]。党的十六大明确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9]485,提出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19]52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调“民营经济人士作为我们自己人,始终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要“坚持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方针”[20]。这些方针政策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积极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充分发挥。在深入研究中国宗教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宗教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斗。

正是基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以及统一战线发展规律、统一战线重要对象特点和规律的探索、总结和把握,中国共产党才能在不同时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克服“左”的或右的错误干扰,不断发展壮大革命和建设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四、政治领导是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核心要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质,是从思想政治上进行引导,最大限度地凝聚和扩大政治共识,使党的政治主张变成统一战线的共同行动。毛泽东指出:“所谓领导权,不是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7]700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8]

坚持党的政治领导,集中体现为对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指引。政治原则指引,就是适时提出统一战线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毛泽东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出:“共产党人,不许可同人家建立无原则的统一战线,因此必须反对所谓‘溶共‘限共‘防共‘制共的那一套,必须反对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但同时也不许可有任何共产党员不尊重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因此一切共产党员必须在抗日原则下团结一切尚能抗日的人,必须反对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协章程提出的各方共同遵守七条准则,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条件下辨别是非的六条政治标准,邓小平提出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共中央有关文件关于多党合作的六条政治准则等,都是对统一战线的原则指引。政治方向指引,就是适时确立党的政治路线所规定的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目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都是对统一战线奋斗目标和政治方向的指引。重大方针政策指引,就是按照党的政治路线适时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主张和办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新时代确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等。中共中央根据形势任务需要制定有关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如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通知》《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等。这些都是对统一战线的重大方针政策指引。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适时提出和确立这些基本政治主张,使其成为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共同认同的政治目标、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政治规范,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得以实现。

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必须寓于民主协商之中。统一战线的各方面成员都属于人民的范畴,要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不能靠组织要求和行政命令,更不能强迫和压服,只能通过平等协商讨论,充分沟通交流,使他们了解、理解、赞同和执行党的政治主张。1950年7月,习仲勋在西北军政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党员干部会上强调,如果“将我们已懂得的东西或我们的决议,拿出去叫人家同意、签名或画行,那人家就不高兴,就同我们貌合神离,是形式上合作而实际上不合作,形式上领导人家实际上没有发挥领导作用”[12]。中共中央有关文件提出,“要善于通过广泛深入的协商和讨论,使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成为各民主党派的共识”[17]3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出重大决策、制定重要政策之前,都要通过民主协商会、专题座谈会、政治协商会议、高层次小范围谈心活动等多种形式,或通过个别交谈、书面通信等方式,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各界党外人士进行协商交流,听取意见建议。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同党外人士的协商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中共中央与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协商达20次左右,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多次,就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充分协商和沟通交流,认真听取和吸纳党外人士提出的意见建议,使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符合社会各方面成员的利益和愿望。这既有力推进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又促进了党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提高。

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关键在于进行思想政治引导。党的政治领导说到底是解决谁影响谁、谁跟谁走的问题。不注重从思想政治上进行引导,就会降低领导水平,甚至在实际上放弃党的领导作用。社会发展变化对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带来不同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不同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观点。改革开放条件下,国际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和渗透,也会对社会成员产生不良影响,并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对其中不正确的思想政治认识,我们既不能一团和气,一味回避,任其蔓延发展;也不能上纲上线,残酷斗争,导致鸦雀无声,而要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教育和政治引导工作,不斷凝聚政治共识,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在错误面前不能妥协、动摇和让步。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22]邓小平指出,遇到“违反统战原则的意见或反对我党的行为,我们绝不能随声附和,也不应取缄默态度,而应根据不同对象进行解释或者出而反对”[11]3。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中,就是在坚决反对“第三条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巩固和发展了统一战线。要坚持春风化雨、以理服人,深入细致地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土地改革中,针对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的思想顾虑和抵触情绪,中共中央在《共同纲领》基础上统一思想认识,组织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分赴各地参加或参观土地改革,使他们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和考验,支持他们对纠正土地改革中的缺点和偏差提出建议,促进了土地改革顺利进行。要坚持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努力激发自觉。1953年6月,周恩来鼓励民主党派在国家机关、文教机关工作的成员,应该学习马列主义,以便跟国家的领导思想相一致,跟国家的经济建设、文教建设的方针相一致,跟国家机关制定的政策相一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三自”方针,成为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方式。新时代,民主党派的自我教育进一步发展升华,成为有针对性地联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2016年,各民主党派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启动“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各民主党派更加准确地把握初心的底蕴和内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五、照顾同盟者利益是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必要条件

统一战线既是一个政治共同体,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致力共同事业,构成了统一战线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自身存在发展,构成了统一战线成员的自身利益和群体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维护、实现和发展包括所有同盟者在内的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还要区别同盟者的不同情况,关心他们各自的正当利益,在促进共同事业发展中实现共同利益与具体利益的统一。毛泽东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1]1216

经济利益是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影响和决定政治思想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无论是进行社会变革、体制创新,还是经济调整、社会治理,都注重通过制定相应政策举措,适当照顾统一战线中相关同盟者的经济利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为了争取地主阶级以及与这个阶级有联系的人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暂时停止执行没收地主土地政策,而采取了减租减息的政策。为了发挥民族资本和私人经济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对原工商业者实行“和平赎买”政策,对财产清理和估价采取“从宽从了”的政策,对定息确定了“从简从宽”的原则,从而团结、争取和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顺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也是这样。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加入各民主党派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整顿与登记的失业成员,当地人民政府原则上应将他们包下来,然后加以分别处理。1958年精简机构编制中,中共中央明确,在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中担任重要职务,民主党派组织认为工作需要,不能离开的人,暂不下放。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多次下发文件,解决民主党派的编制、经费、办公设施和干部住房等实际困难。这些政策为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奠定了物质和情感基础。

政治利益主要包括政治地位、政治权利和政治参与,集中体现在对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上。这是照顾和维护同盟者利益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共中央对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国家政权,实现有序政治参与,在国家政权机关、政治机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参与重要内事和外事活动等,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范,作出了明确具体规定。在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监察机关、政治协商机关的领导机构及部门中,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在人民团体、高校、科研院所、国有大型企业、有关社会团体领导班子中,都有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并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党外人士在国家政权中担任领导职务,不仅仅是一种“安排”,更不是一种“摆设”,而是有职有权、有责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在政务院每星期主持召开一次包括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政务会议,有关文件等也交党外人士审查,一切指示、法令也要他们参与修改。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在有关文件中明确要求,对党外领导干部分管工作范围内的重要事项,应事先听取并尊重党外干部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党外干部对分管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議权”[23]。党外人士在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积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尊重、照顾和维护同盟者利益,既是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政治制度的运行保障。它还涉及中国共产党内相关成员的切身利益,必须不断克服和纠正各种不正确的思想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不少党外人士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得到安排,有的同志对此不服气。1951和1957年,中共中央专门发文,对一些地方严重的关门主义倾向,政府厅局长人选中党外正厅长、正局长过少的情况,进行批评纠正。改革开放以来,仍有一些同志持有党外干部水平低不能安排,没位子不好安排,把安排看成是对党外人士“恩赐”的不正确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党外代表人工作的重点是科学使用、发挥作用,关键是加强培养、提高素质。”[23]201为纠正一些地方配备党外领导干部往往局限于“科教文卫”部门,中共中央文件明确规定,选配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重点在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性强的部门配备”[23]201。中共中央有关部门经常对配备党外领导干部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察,使党的这一重要政策和制度安排在中国大地生根结果。

尊重、照顾和维护同盟者利益,是为了团结和引导他们为共同事业而奋斗,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要帮助他们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前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毛泽东专门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谈话,说明“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勉励他们“要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站在社会主义方面,有觉悟地逐渐转变到新制度去”[23]196。他们打消了顾虑,努力做好配合工作,顺利通过了社会主义这一关。在多党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协助民主党派巩固组织、发展成员,支持他们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困难;同时推动他们学习科学理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实现组织新老交替基础上的政治交接,不断取得历史性进步,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中,党和政府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平等保护产权,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同时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大思想引导力度,使他们树立家国情怀、履行社会责任,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实践证明,尊重、照顾和维护同盟者利益,不仅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而且形成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实现自身利益与推动共同事业发展的双重功能,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提供了强大动能。

六、巩固发展大统战工作格局是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体制保障

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包括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等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要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必须建立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体制机制。“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24]江泽民指出:“建立和健全精干、统一、高效的统一战线工作机制,有利于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统战系统的协调配合和及时处理统战工作中的重大问题。”[15]154-155胡锦涛强调:“统一战线涉及许多领域和部门,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25]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18]19

建立健全统一战线工作部门,是巩固发展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基础。组织是领导的基本保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久,中共中央就设立了统战部和统战工作委员会,并要求自中央局至省委或区党委必须设立统战部。统战工作委员会除统战部主要工作人员外,应吸收文化、青年、妇女等负责同志参加,在有军队和政权的地方,并须吸收军队和政府负责同志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普遍建立统战工作部门,并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健全。为保证党外人士在参加政治活动和国家建设工作中接受党的统一领导,省市党委设立文教工作组织,由宣传部的同志负领导责任;从中央到省市党委设立工商工作组,由党的财经委员会、统战部、工会及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财经委员会的同志负领导责任;机关、学校的党委通过党派联席会议或其他适当方式,加强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指导和联系。针对相关领域统战工作涉及多方、组织机构不统一的状况,建立了统管、主管、分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1954年起,中共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对台工作小组,由宣传、统战、公安、侨务、军队等部门组成,负责对有关重大问题作出决策。1957年,中共中央決定,将有关天主教、基督教和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工作,在党内统一由各级党委统战部门主管,宣传、公安、外交、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协助。改革开放后,对知识分子实行党委组织部门统管,有关部、委、办分管的管理体制。《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规定,统一战线工作任务重的党中央以及省、市两级党委派出机关设置统一战线工作机构。乡(镇、街道)党组织应当有人员负责统一战线工作,其中统一战线工作任务重的明确专人负责。有关人民团体明确相关机构负责统一战线工作。统一战线工作任务重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党委设置统一战线工作机构,其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党委应当明确相应机构负责统一战线工作。统一战线工作任务重的大型国有企业党委(党组)明确机构和人员负责统一战线工作。统一战线工作任务重的其他单位党组(党委)明确相关机构负责统一战线工作。统战工作部门和相关领域工作体制机制的健全,为贯彻党的决策部署、落实方针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党委常委担任统战部长,是巩固发展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关键。统战部是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党委在统一战线工作方面的参谋机构、组织协调机构、具体执行机构、督促检查机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对各级统战部门的职责进行了归纳、梳理和完善,使统战部门的职责任务更加全面、清晰。长期以来,由于统战部长不是党委常委,不能及时了解和参与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难以有力推进,涉及党政部门和人民团体的相关问题难以有效协调,统战部作为党委参谋助手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统战部自身建设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缺乏力度。2000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有关文件提出:“为了加强党委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省及省以下各级统战部长,由于工作需要而又有条件的,要由党委常委担任,以便于统战部更有效地研究、协调、处理涉及统一战线的重大问题,当好党委的参谋助手。”[26]《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规定:“省、市两级党委统战部部长一般由同级党委常委担任,县级党委统战部部长由同级党委常委担任或者兼任,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按照同级党委部门正职领导干部配备。民族、宗教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具备条件的,可以担任同级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由同级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担任。高等学校党委统战部部长担任党委常委或者不设常委会的党委委员。”[27]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统战部长担任同级政协党组副书记”。实践证明,统战部长由党委常委担任或兼任,有利于党对统一战线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统一战线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有利于协调解涉及各方的重大问题,有利于推进党的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的落地落实。

充分发挥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是巩固发展大统战工作格局的要旨。统一战线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工作。对如何集中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统一战线资源,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探索。早在延安时期,在成立中央统战部同时建立的统战工作委员会,由中共中央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关领域建立涉统一战线领导和协商机制。1986年,根据中央指示,习仲勋牵头成立由杨静仁、阎明复、司马义·艾买提、周绍铮、廖晖等组成的中央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指定一位副书记牵头,成立由统战部、人民政协、民委、侨办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对有关统战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妥善处理。”[12]4731990年,江泽民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统战方针政策要统一归口,重大统战活动要密切配合、协同动作。2015年以来,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党委、政府、人民团体有关部门参加的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对统一战线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研究、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体现,是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基本形式。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统一战线不统一”的问题,形成党委、政府、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共同推进统一战线工作的合力。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多元聚合的组织领导体系,要充分发挥作用,还需建立专全结合的会议机制,以有效破解领导小组与其他统战工作议事协调机构职责交叉的问题;建立条块结合的运作机制,以做到横向部门沟通、纵向上下联动,实现一体贯穿;建立统分结合的工作机制,以明确职责为基础、任务清单为统领、督促检查为抓手,做好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指导、协调和落实工作,推进重大问题的解决。

综上所述,百年统一战线历史发展和实践经验,可以归结为“一个根本保证、五个实现条件”。一个根本保证,就是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領导权。五个实现条件,就是以大团结大联合建立队伍,以探索总结规律把握方向,以坚持政治领导形成共识,以照顾同盟者利益激发动能,以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合力。这是百年统一战线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新时代巩固发展统一战线的重要遵循。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7.

[2]  本报评论员.开创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1-01-06(1).

[3]  林华山,龚静阳.建党百年统一战线发展逻辑:从“联盟之术”到“强国之道”[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1):5-13.

[4]  肖巧平.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统一战线方式的历史演进[N].光明日报,2016-08-25(16).

[5]  魏晓东.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的历史演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1):99-107.

[6]  李维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中国统一战线[J].红旗,1983(24).

[7]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14-615.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03.

[9]  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7.

[10]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78-279.

[11]  邓小平论统一战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145.

[12]  习仲勋论统一战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5.

[13]  李宛聪.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论述的几点体会[EB/OL].(2013-10-12)[2020-11-14].http://71bbs.people.com.cn.

[14]  毛泽东思想年编(1921—1975)[EB/OL].(2013-10-12)[2020-11-14].http://cpc.people.com.cn/GB/ 69112/70190/236641/16607154.html.

[15]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3.

[1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9.

[17]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学习问答[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132-133.

[18]  中共中央统战部.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试行)解答[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5:102.

[19]  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华文出版社,2017:406.

[20]  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J].中国政协,2020(18):4-9.

[21]  毛泽东:团结到底[EB/OL].(2005-06-16)[2020-11-14].http://news.cri.cn/gb/3821/2005/06/16/ 148@586504.htm.

[2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41.

[23]  张献生.新时代统一战线知识简明读本[M].北京:华文出版社,2020:199.

[24]  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59.

[25]  孙承斌,邹声文.胡锦涛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不断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出席  贾庆林主持[N].人民日报,2006-07-13(1).

[26]  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学习问答[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204-205.

[27]  中共中央印发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21-01-06(1).

责任编辑:林华山

猜你喜欢

建党百年党的领导
科技看百年
从百年华诞走向现代化远景目标
中国共产党发展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成就与展望
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化危为机的智慧
面临新时代跨越百年 新征程思考创新党建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如何让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对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一致性的认识
朱景文: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张荣臣: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