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体能训练的分析
2021-01-25王亚萍
王亚萍
摘 要:据调查,我国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并不相符,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业上,长时间不参与体育锻炼。所以,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加强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以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案逐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打造高效的初中体育教学课堂。本文将以关于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体能训练的分析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课堂; 体能训练; 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191-002
在初中体育教学环节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能训练对其全方位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从本质上掌握体能训练现状,明确原有体能训练模式的不足,借鉴相关教学经验,具有针对性地优化体能训练策略,进一步提升初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效果。
一、夯实体能训练理论基础
在初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中,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利于体能训练环节流畅性的提升,否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展开重复地讲解,降低体能训练的有效性。所以,教师根据体能训练的内容,设计理论教训环节,以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推动学生带着理论开展体能训练环节,促进体能训练效果的提升。
在跑步体能训练中,教师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素,展开详细地理论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呼吸方法和把控体能的方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能训练习惯。比如,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三维图画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腿部肌肉的构造,以清晰明确的方式讲解其腿部用力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将其灵活运用地运用到腿部爆发力训练中,利于学生体育短跑项目成绩的提高。
同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短跑、长跑呼吸方式的差别,引入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知识的简单阐述,引领学生按照图文所展示的呼吸方式进行尝试,并以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奔跑姿势,纠正学生容易忽视的错误。最后,教师借助自身体育专业技能,进一步向学生传授跑步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从理论层次理解和掌握,如减少空气阻力的方法、合理把控自身体力的方式、爆发冲刺的技巧等,促进学生体育专业技能和身体素质全面性地发展。
二、丰富课堂体能训练形式
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体能训练对于正处于发育期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最不想做的事情之一,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或者浑水摸鱼、以应付的心态对待体能训练,达不到理想的体能训练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兴趣作为学生体能训练的动力,设丰富多样的体能训练形式,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体能训练任务,并获得体能训练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出发,设计与其相对应的体能训练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动力和积极性。比如,部分学生非常喜爱篮球体育项目和篮球明星科比,教师以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其背后为人所不知的体能训练过程,例如弹跳爆发力、身体对抗量训练等,调动学生对体能训练热情的同时,对各种体能训练项目具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然后,教师将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罗列出来,如反应能力、速度、力量、耐力等,以逐步增加难度的原则设计多样化的体能训练形式,保持学生对体能训练的新鲜感。比如,以乒乓球的体育项目锻炼学生的肢体反应能力,以短跑、长跑等训练学生的耐力等,通过简单的体能训练项目,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建立学生对体能训练的自信心。
另外,教师增添体能训练的趣味性,将其与游戏完美地结合,达到寓教于乐的体能训练效果。比如将学生分为三人一组,一位学生蹲在地板上,另两位学生分别坐在其左右两侧,中间的学生用手找机会击打其他两人的腿部,两边的学生用纸筒等不具有攻击伤害的工具敲打中间学生的手臂,若打中手臂则游戏结束,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各种方式转移他人的注意力,完成击打任务,构建积极活跃的体能训练氛围。
三、创新体能训练開展方法
在初中体育体能训练中,教师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遵循相关体能训练的原则,避免出现由于体能训练对学生身体造成负担和危害,同时合理调配体能训练的时间,做好体能训练的准备工作,根据体能训练的目标,设计详细的课堂教学模块,推动体能训练环节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展。
首先,体能训练内容遵循学生身体发展的规律,设计合理性的体能训练难度。在日常教学环节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观察,了解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合理运用分层体能训练策略,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体能训练内容和任务,引导学生量力而行,自主选择体能训练的层次,保证体能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或者教师以摸底考试的方式,准确判断每一位学生的身体极限,为体能训练内容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然而,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需要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进行把控,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能训练。在备课环节中,教师以演练的方式,掌握讲述体能训练理论知识、传授体能训练技巧等各个环节大概所花费的时间,推动体能训练有效性地开展。比如以足球教学为例,教师带领学生熟悉颠球、射门等基本技能,完成基础环节。再花费几分钟时间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避免激烈运动造成韧带拉伤等情况,再开展带球过障碍的体能训练环节,最后做体能训练总结,形成有效的体能训练模式。
四、完善体能训练教学体系
在初中体能训练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会不断的增强,教师需要制定有效地体能训练体系,推动学生长时间自主完成体能训练任务,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整体性地提升初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教学效果。在起始阶段,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不强,教师以长跑、蛙跳等简单的体能训练任务,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为了保证学生体能训练的参与度,教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理,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体能训练任务,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推动学生一步一步完成更高难度的挑战,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在中间阶段,学生身体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会突显出学生某个方面薄弱的问题,如身体协调性不高、反应能力不强等,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体能训练环节,引导学生在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训练中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教师积极参与其中,给予学生支持鼓励和建设性的指导,进一步推动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性的提高。另外,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教师将专业的体能训练器材融入教学环节中,调动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除此之外,体能训练并不仅仅是死板的锻炼,教师及时向学生传授各个方面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技巧,避免学生做太多的无用功,同时制定科学合理性的体能训练考核制度,一方面是考查学生体能训练的成果,另一方面是为鼓励性评价提供媒介,教师以不同的标准要求学生,对学生近期的体能训练情况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将其坚持下去,并引导学生将其转变为日常生活中锻炼身体的习惯,打造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体系。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导学生详细地认识和学习体能训练理论知识,如呼气、吸气的技巧等,同时为学生体能训练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其次,教师设计趣味性、多元化的体能训练形式,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体能训练环节中,并从学生角度出发,合理安排体能训练的内容与时间,符合学生身体发展的规律,逐渐形成完善的初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方案。
参考文献:
[1]高洪.漫谈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体能训练策略[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3):2-7
[2]张力超.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体能训练策略[J]新课程,2020,(2):5-9
[3]韩立丰.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体能训练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