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网络课堂”线上教学模式的路径研究与思考
2021-01-25程璇
程璇
摘 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在线上开学期间,积极探索“名校网络课堂”模式下的线上教学实施路径,从“开发端”“输出端”“接收端”和“评价端”开展网络教学,进一步激发教育资源活力,实现了一定区域内的名校教学资源共享。
关键词:名校网络课堂; 教学模式; 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07-002
一、引言
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公平和高质量的优质教育。在疫情特殊时期,为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要求,针对基础教育阶段促进线上教育公平、提升线上教育质量的现实需求,畅通线上教学渠道,结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简称“三个课堂”)应用,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在线上开学期间,积极探索“名校网络课堂”模式下的线上教学实施路径,开发完善线上教学资源,激发教育资源活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了一定区域内的教学资源共享。
二、“名校网络课堂”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1.概念解读
基于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迫切需求,“名校网络课堂”是指网络环境下名校课堂的一种新形态,主要以优质学校为主体,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等形式,系统性、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范围内的共享,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2.特点
(1)公共利益性。“名校网络课堂”必须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缩小各校资源差异,更好地发挥公共产品的作用,惠及更多受教育者,使他们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使得名校资源有效地发挥作用。(2)互联开放性。网络课堂具有互联开放的属性。让所有人随时随地都能联结,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使得名校富有特质的资源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使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使得受教育面最大化。(3)渐进适度性。“名校网络课堂”模式是基于发展情况作微量调整,在稳定中不断完善,这也与社会理念与教育规律是一致的。
二、“名校网络课堂”模式的实施路径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學在此次线上教学开展期间,以“雅正学堂”为载体,与企业平台合作,共同开发与人工智能融合的“雅正学堂”系统,让学生通过直播、录播、观摩的方式,共享“名校网络课堂”资源,努力实现教育的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学校开展的“名校网络课堂”模式的推进路径主要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以“开发端”“输出端”“接收端”和“评价端”开展网络教学。
1.前期:开发端——增强课程资源的有效供给
(1)课程资源的统筹设计。学校统筹规划课程资源,坚持“五育并举”。“停课不停学”应该是一种广义的学习,教学的资源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雅正学堂”网络课程体系中统筹课程学习和防疫专题教育,强化爱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涵盖全学科的国家课程和“雅慧”校本课程,做到了既有复习旧知,又有学习新知;既有劳动实践,又有体育锻炼;既有艺术赏析,又有经典诵读。在微信公众号中陆续推出“雅正学堂·修心”“雅正学堂·防疫”“雅正学堂·学习”“雅正学堂·亲子”“雅正学堂·拓展”“雅正学堂·健身”“雅正学堂·审美”等多个系列,指导学生健康生活和自主学习,助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2)教学资源的开发流程。在“雅正学堂”的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学校致力于以课堂应用带动资源共建共享的双向互动机制,促使资源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应用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动态共建共享,构建资源建设的创新模式。
线上学习开展初期,在网络空间中有许多碎片化的资源,需要通过甄别和确认,再引入整合,进一步激活扩大资源,最后通过录制与修改,确保“网络课堂”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中期阶段的输入与接收做好准备。
2.中期:输出端与接收端——增强“网络课堂”的多样形态
中期是“名校网络课堂”的重要阶段,学校可以通过广泛开展直播式、录播式、植入式、观摩式等多样化应用,来丰富网络课堂的“输出端”与“接收端”的不同课堂形态。依据输出端的辐射范围和接收端的适度数量,我校分类推进,形成区域内、区域间的输出端和接收端的互动,辐射课堂优质教学资源。
(1)基于本校:“一校带教学点”(录播式+直播式)。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作为拥有90年历史的常州名校,教育质量上乘,社会美誉度高。这源于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博雅教师团队,学校的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四门学科为“常州市学科教研基地”,语文学科为“江苏省课程基地”。在启动阶段,学校依据学情和教情,提早规划布局,基于各学科教学点,成立博雅教师课程研发团队,课程助教团队,技术保障团队,做好“网络课堂”各项保障工作。以年级为单位,主要开展“录播式”的教学知识的学习,辅以“直播式”的教育内容的学习;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直播式”为主,“录播式”为辅的答疑辅导。
(2)基于集团:“一校带多校”(观摩式)。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在高位优质发展的同时,不忘社会的责任与担当,跨区域成立二十四中教育集团。教育集团呈现一核心四分校的发展态势,涵盖公办校、民办校、新村校和新建校等多种样态,拥有联盟式、委托式、一体化办学等多种集团办学模式。
在本次线上教学工作中,第二十四中作为核心校积极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基于集团资源共享总方案,立足“一校一策,统分结合”,各校区错峰选择性地使用“核心校”提供的“雅正学堂”资源,通过观摩式让优质资源“动”起来,探索出了“一校带多校”网络课堂模式,不断满足集团内各分校对核心校教育资源的需求,普惠教育集团内4000多名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集团优质教育资源服务。
(3)基于学科:“一教学点带多教学点”(直播式)。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为满足全市学生延期开学期间的学习需要,2020年2月21日-2月28日,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派出市“五级梯队”优秀教师参加了常州市教育局推出的第十七期“优秀教师免费导学”(在线导学)公益活动。基于中考复习内容,积极组织校博雅教师团队与常州市教科院集体备课研讨,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这7门学科中分批开设了全市直播课,每门学科分为主教和助教,每次直播课吸引了全市近万的点击率,不仅学生收获知识,还受到了全市各兄弟学校教学点的热烈研讨,带动了以学科为共同体的线上教研。
3.后期:评价端——增强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
学校在后期构建基于线上教学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教学研究、质量监测、评价反馈的闭环系统,守好线上教学质量。利用后台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分析,分阶段实施线上教学质量监测与效果评估,努力做到“三化”:常态化、实时化、数据化,使得“名校网络课堂”应用的效果、效率以及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显现,为下一阶段的线上教学工作的优化提供支撑。
学校层面常态化评价。学校采用各年级分管领导线上巡课制,集团内全体教师线上听评课的方式,在学校层面从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定期组织线上教研和教学专题的博雅论坛,对线上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评价诊断,整改完善,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层面实时化分析。实时对线上课程的开展进行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实现对线上学习应用效果的动态监管;同时,建立实时信息报送和数据分析,促进精准教学。
家庭层面数据化调研。基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定期对学生和家长开展问卷星调研和民主测评,用于辅助科学决策、支撑精细管理、寻求家校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