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市场约束时代的国民经济双循环

2021-01-25钱津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国际市场国民经济双循环

钱津

[摘  要] 目前,全球经济已经由生产约束时代进入市场约束时代。在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的形势下,处于市场约束时代的中国经济需要深层次地解决供给侧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更需要实现国民经济由以国际市场为主的双循环向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双循环的战略转变。为此,在十四五规划时期,中国必须保持适当的外贸依存度,不再延续两头在外、大出大进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在国内保持两大部类生产平衡、保持中间效用创造的适度性、努力提高非必需生活消费比重并规范发展股票市场。

[关键词] 市场约束;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国民经济;双循环

[中图分类号] F12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479(2021)01-0100-08

习近平同志在2020年8月24日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客观上有着此消彼长的态势。对这个客观现象,理论界进行了很多讨论,可以继续深化研究,并提出真知灼见。”为此,本文拟从现代社会已进入市场约束时代的角度谈一谈中国在十四五规划时期如何有效实施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国民经济双循环的问题。

一、生产约束时代与市场约束时代

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角度来认识,现时代已经不是生产约束时代了,而是进入了市场约束时代。就世界的范围讲,在20世纪中期新技术革命之后,就已经由生产约束时代转入到了市场约束时代。而就中国来说,这个时点要晚一些,大约是在21世纪初的十五计划时期才由生产约束时代转入到市场约束时代。总之,现在中国基本上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一样,都处在市场约束时代了。所谓的生产约束时代,就是说在那一时代,社会的生产能力不足,社会劳动的成果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受社会生产能力的约束,商品不愁销路,企业不愁市场,国民经济最主要的运行目标就是尽一切努力增加产出。这种情况当时在中国被称为是短缺经济,即什么都缺,什么都不够用。凡是生活必需品,都是不容易买到的,购买多数需要票证,就是对生产约束时代最好的写照。而市场约束时代就不同了。在市场约束时代即现时代,社会的生产能力极强,不是生产的商品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而是很多行业的生产都受到市场需求的限制,生产单位必须按照市场需求生产,而不能是按照生产能力生产。就中国来说,就是彻底地告别了短缺经济,告别了票证时代。所以,就经济学的研究来讲,在生产约束时代,需要研究生产函数,要尽力提高企业生产要素组合的产出;在市场约束时代,就不仅仅需要研究生产函数了,还需要研究市场函数,要研究怎样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由生產约束时代进入市场约束时代,是由人类劳动发展的整体水平提高决定的。而人类劳动发展的整体水平提高是由人类劳动内部矛盾的发展决定的。而人类劳动内部矛盾的发展是由其内部起主导作用的劳动主体的智力因素作用水平的提升决定的。这种智力因素作用水平的提升,主要是表现在复杂劳动者的智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上。也就是说,是人类劳动的高度复杂化发展决定了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提高,才使得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先后告别了生产约束时代。市场约束时代的到来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代表了人类劳动的发展,代表了人类劳动的智力因素作用水平提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具体来说,这就是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转变和飞跃,表现出人类对于自然认识的深化,即新技术革命是由自然科学的突破性发展决定的。在20世纪初,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新一代的物理学家突破了经典力学的束缚,站在了宇宙空间的层面认识自然规律,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最重要的是,新技术革命创造了人类新的劳动工具,即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成为了人类新的劳动工具,大大地提高了人类劳动的效率。在新技术革命之前,人类的劳动工具主要以延展人的肢体作用为主,汽车代替人的脚力,气锤代替人的臂力;而新技术革命之后,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则代表了延展人的脑力作用的劳动工具的问世,从而使得现代人类劳动的效能大为提高。这是现代人类劳动主体智力因素作用水平提升的外在表现,是现代人类劳动复杂化发展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所以,是新技术革命推动了现代人类劳动的发展,推动了现代人类社会走出了生产约束时代,实现了全球化的市场约束时代的进步与繁荣。

市场约束时代是对生产约束时代的超越。在生产约束时代,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受本国或本地区社会生产能力的约束,只能是不断地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其实,在那时,所谓的发达国家也并不是十分的发达,其生产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只是相比其他国家,经济情况略好一些罢了。而在市场约束时代,发达国家是真的十分发达,就连普通市民也都能过上现代生活,且社会保障一应俱全,社会福利基本实现均等化。在市场约束时代,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能有足够的社会生产能力支撑社会经济运转,只是要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不断地向国外并在国内拓展市场,市场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决定国民经济的体量,国民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扩展市场,如果市场萎缩将会造成国民经济相应的萎缩,市场的运行状况直接决定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在生产约束时代,是科技人才决定企业命运,资本对于人才的投入也主要是对科技人才的投入,而生产技术就是企业的生命线,生产技术也是企业竞争最重要的筹码,一家企业没有一支过硬的技术团队就像缺少了主心骨一样。而在市场约束时代,最为明显的变化是管理人才对于企业的命运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资本对于人才的投入也倾向于加大对管理人才的投入,或是说,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的薪酬一般要高于多数科技人员的,而且,市场销售已成为企业经营的关键性工作,企业竞争的直接目标是市场占有率,企业只有在市场上站住脚才能有生存与发展的希望。一家企业只有一支过硬的技术团队而没有一支过硬的管理(销售)团队依旧是像缺少了主心骨一样。

针对时代的变化,国民经济的运行相应发生一定的变化,即市场约束时代的国民经济运行与生产约束时代的国民经济运行已有所不同。从宏观上讲,国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既在于要依靠高科技,又在于要有完善的市场。高科技决定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完善的市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国民经济受市场约束的新时代,国家不能只是关注高科技的发展,不能只是在技术层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国家需要依靠政府做好市场完善工作,即政府必须应对市场约束的挑战,尽力挖掘市场的潜能,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發挥政府作用”[1](p53)。虽然政府不可代替市场发挥作用,但是政府必须发挥好管理市场的作用,不可推卸政府管理市场的责任。既然明确现在是市场约束时代,明确要依靠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那么,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决不能允许起决定性作用和约束性作用的市场成为混乱的市场或是盲目的市场。这就需要政府对于各行各业的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此才能放心地最大化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地优化和扩大市场,在市场的约束下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从微观上讲,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培养管理人才,尤其是高度重视对于能够开拓市场的人才培养。处于市场约束时代的企业,不能只重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在保证企业的生产技术领先的前提下,必须要牢固保障企业营销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保证让他们能够心情愉快地工作,去为巩固和拓展企业的市场拼搏,发挥他们最大的聪明才智,保持他们为企业服务的坚定信念。在这一时代,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必须要将市场放在第一位,包括对于技术的研发投入和选择,包括产品的设计和品牌的维护,包括企业文化的建设,都需要以企业面对的客观的市场约束为准绳给予通盘的审慎考虑。

二、市场约束时代的供给侧结构问题

全球经济进入市场约束时代,不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而是由社会供给决定的。因为能够出现市场约束,说明社会供给是相对充裕的。也就是说,在市场约束时代,存在供给侧产能过剩的问题,社会不仅是能够保障供给,而且供给能力绰绰有余,最起码是存在一定的生产领域的开工不足的情况,即不是绝对的全面的供给大于需求而是相对的结构性的供给产能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造成的。这种结构性的供给过剩与市场约束同在是现实的国民经济调控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承认社会的生产能力确实有了极大的提高,再一方面更要看到结构性的供给过剩存在的严重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的供给过剩,在市场约束时代,不论国民经济是以国际市场循环为主,还是以国内市场循环为主,都是需要引起国家管理层面高度重视的。尤其是面对2020年的全球疫情爆发,在社会生产开工不足和社会需求疲软的情势下,这种对于结构性的供给过剩的治理就更为必要和迫切。当然,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的基本情况存在差异,相应的治理也要有所不同。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说,在全世界的抗疫中取得了最好的成绩,疫情的影响是最小的,国民经济的恢复是最快的,而且,中国经济正处于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前夜,并要在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以,面对中国目前存在的结构性的供给过剩问题,其在市场约束条件下的国家治理应主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必须高度重视基础性研究,整体地进一步提高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劳动智力水平。中国的基础性研究相比世界强国差距还很大。因此,中国到目前为止虽然是世界第二经济体国家,但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劳动智力水平还不是很高。这表现在对于一般工业和建筑业的投资过热,造成一定的产能过剩,而在高精尖领域的实力不足。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芯片产业落后。从表面上看,这是产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而从实质上说这是由中国的基础性研究滞后造成的。基础性研究是长期性的研究,也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研究。如果缺少长期投入的基础性研究,也就是缺乏能够带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出现扭曲,而不会形成高点。资金和人力会大量地滞留在一般技术水平的产业发展上,缺乏产业创新,更缺乏领先技术。企业在满足现状的前提下,只有创新的形式,缺少实质性的创新,存在发展方面的重重困难。甚至是,企业的产品销售受到阻碍,造成产能大量过剩。对此,不能从市场表面看问题,必须要看到问题的根本所在,要看到基础性研究不足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光搞短平快不行,必须要有自己的基础性研究支撑。因而,这次全球疫情爆发给予中国经济的最重要启示就是,必须要高度重视基础性研究,必须要注重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的劳动智力水平,才能有效地治理结构性的供给过剩问题,才能形成过硬的产业高点带动国民经济强劲地向前发展。

其二,必须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确切保证国民的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在市场约束时代,发达国家不光是科技发达,而且农业也发达。或者说,没有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实现。要实现新型工业化,就必须打好农业现代化基础。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现实来说,一方面是存在结构性的工业生产供给过剩,一方面是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还有很多的农村人口处于低收入水平,因此缺少市场购买力。因此,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应是解决中国结构性的供给过剩的重要途径。因为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对于工业产品的需求,才能有效提高农村人口对于工业产品的需求,才能有效地维护现代社会的国民经济循环,才能保障国民经济以国内市场为主的正常循环。如果中国农业还是绝大多数保持小农生产结构,那不仅仅是这部分农民富不起来,而且会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工业生产的严重过剩,国民经济难以保持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循环,中国的粮食就不得不有一部分还要依赖于国际市场的供应。而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之后,已经有不少的国家宣布不再出口粮食。这就是说,如果疫情蔓延下去,很可能在国际市场上有钱也买不到粮食。这好像是又回到了生产约束时代,但这属于特殊情况,而且是关系人民最基本的生活物资的特殊情况。这种特殊情况并不改变世界已经进入市场约束时代的基本态势,这只是提醒了中国不能过分依赖国际市场供应粮食。必须明确,对于中国来说,实现农业现代化也是有效避免工业产能过剩、扩大国内市场消费的基本途径。

其三,必须努力提高劳动收入比重,切实增强社会保障力度。处于市场约束时代,确实反映了社会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但也不是说全体国民全都生活富裕起来了,社会生产的商品太多了,人们已经不再需要更多的商品了。事实上,生产的过剩在某些消费品领域只是相对的市场购买力不足,譬如在大额消费品领域相当一部分普通居民的支付能力有限。这是大额消费品领域产生结构性供给过剩的实质,一方面是社会生产了大量的大额消费品,另一方面是大量居民没有钱去购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商品房市场,一方面盖了很多的商品房卖给了有钱人家闲置,另一方面是更多的低收入家庭挤在狭小的住室里没有钱买商品房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还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有很多的家庭购买了轿车,但是还有更多的家庭没有买轿车。是这些家庭不需要家庭轿车吗?显然不是,在中国,大多数的家庭没有购买家庭轿车还是因为收入太低买不起。然而,如果看国家的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居民的收入是大幅增加的,那为什么还有人买不起房买不起车呢?在此不涉及价格,只讲收入方面的问题,就是劳动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过低。也就是说,工资水平相对于非劳动收入水平是低的。在这种情况下,有非劳动收入的家庭可以买房买车,可以出国旅游,而只凭工资收入过日子的人家就难以有较高的购买力了。尤其是在社会保障力度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这些只凭工资收入过日子的人家就更不敢消费了。于是,虽然已经不再是生产约束时代,但由于大量人口购买力有限,产生市场约束下的供给侧结构性过剩也就难免了。所以,为从根本上治理目前存在的结构性的供给过剩问题,中国需要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力度,同时“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2](p27),尽最大的努力依赖市场提高劳动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即要想方设法增加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才行。

三、市场约束时代的国民经济外循环

进入市场约束时代,不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对商品的销售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生产约束时代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某些商品生产上的优势得以延续并始终保持着这些商品价格的优势,而且在某些领域形成了买方市场对于价格的控制。这对于改革开放后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来说,产生了相当大的压力和约束。一方面,进行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经济亟需进行价格调整,尤其是为了提高农民收入,迫切需要对农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整,而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低廉,使得处于开放型经济之中的中国农业很难提高农产品价格。所以,就国内来说,农业生产成本高,而农产品价格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农业人口生活水平的提升并影响到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对此,是需要进行深刻反思的。对外开放是对的,但也不是不需要对自己还处于落后状态的农业进行保护。相对于欧美优越的地理条件,亚洲国家的农业发展缺少资源禀赋上的天然优势,所以,日本、韩国都对自己国家的农业生产进行了必要的保护,并不让本国的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相比之下,实施了主要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基本接轨的中国,显然就受到了国际市场低价格的影响。在这方面,目前由国际市场循环为主转为国内市场循环为主的中国经济确实需要向日本、韩国学习,加大对中国农业的保护力度,尽力摆脱国际市场对中国农业已经造成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约束的存在,许多中国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寻找出路,但是,只有低价格才能销售,迫使一定的中国企业只能靠压低成本在国际上获得市场,而出口产品的物质成本是很难压低的,并且还要保障资本收益,所以,能够压低的只有人工成本,也就是员工工资成本。这造成以外贸为主的企业员工的工资只能处于较低的水平,别说是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工资相比,就是与国内的一些不以外贸为主的企业相比也是较低水平的工资待遇。在这种状态下,对外贸易越发达,企业员工的低收入越是难以改变。关键是,在市场约束时代,国际市场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性,竞争性市场的价格只能是选择较低的价格成交,而中国企业在不损害资本收益的前提下,只能是以压低员工工资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寻找生存之地。如果看不清这样的市场约束,一味地追求这样的低成本的对外贸易扩张,实际上对于提高中国广大劳动者的家庭生活水平并没有益处。

2020年的全球疫情爆发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两种主要的影响。一种影响是某些生产资料和非生活必需品方面的需求减少,由于疫情影响了消费,降低了许多国家的日常消费水平,使得某些中国企业的出口訂单大幅度减少。这样形成的市场约束将迫使一部分中国企业只能转向国内寻找新的市场,不能继续以对外贸易为主。应该说,发生这种情况是暂时的,一旦疫情过去,国际市场必然会恢复常态。虽然现在还看不到疫情趋势的减弱,但是新冠肺炎的疫苗已经在多个国家研制成功,而且也已有相关药物问世,这表明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必定可以防范新冠病毒的侵袭,席卷全球已经感染了数千万人的疫情必将过去,世界肯定可以恢复到没有疫情的状态。因而,国际贸易恢复也是指日可待。问题只在于目前受到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影响的中国企业将来还愿不愿意恢复以国际贸易为主面向国际市场求生存的出口型企业状态?再一种情况是,由于疫情影响开工不足,某些国家或地区对于某些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只能依赖于国际市场供给,这将给某些中国企业增加大量出口订单。问题在于,这也是暂时的,一旦疫情过去,一切都会恢复原样,不会再有这一类的订单。如果按照现在的需求增加生产能力,那么将来这些新增的产能必将闲置。所以,一般来说企业不能为此增加产能,企业只能按照现有产能进行生产,实现产量的最大化。为此,中国企业更需要谨慎从事,放眼长远看市场,还是要立足国内求发展,不要被国际市场目前的一波绿灯所干扰,即使现在做得顺风顺水,也要对国际市场的进入始终保持适度性。

在市场约束时代,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来说,应当是有所克制的。即便没有发生疫情,也是不能一味地扩展国际贸易,形成对国际市场有着很强依赖性的开放型经济。对于国民经济运行来说,最重要的是保证安全。如果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过于紧密,那对于国家经济的安全性是没有保障的。尤其是粮食,中国作为大国,必须自给自足。对于中国人需要的粮食,少量地进行国际市场的品种调剂是可以的,大量地依赖于进口是绝对不允许的。不用说现在疫情期间有的国家不卖粮食,就是他们卖粮食,中国也买不到多少粮食,毕竟整个世界生产的粮食是有限的,世界上还有许多的国家缺少粮食,甚至还有很多的人因为没有粮食吃而饿死。所以,中国人必须自己养活自己,中国的农业生产必须要能够保证14亿人口的用粮。国际市场的粮价再便宜,中国人也不能依靠进口粮食吃饭。其实,不光是粮食,凡属于生活必需品,中国人都不能完全依靠国际市场供给,只能是通过国际市场进行少量的品种调剂。就此而言,目前中国的粮食缺口还不大,只要杜绝浪费,还是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的;关键是石油的缺口太大,目前大约有三分之二需要依赖于国外生产,虽然有些国外的油田属于中国控股,但那长长的运输线也是极不安全的。对此,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解决。一方面是发展新能源,包括开发可燃冰、固热能、太阳能,实施煤炼油,研制高效蓄能电池等;再一方面是挖掘国内油气田的生产潜力。总之是不能长期依赖于国外供给,石油是国民经济的血液,不能不保证绝对安全。在十四五规划时期,一定要开创中国石油工业的新局面和中国新能源建设的新局面。在前些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曾经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那是很危险的,也是很畸形的,现在已经降下来一半了,但是降的还不够,作为大国,中国至多只应该保持百分之十几的外贸依存度。因此,两头在外,大出大进,应该是极力避免的。日本经济是靠两头在外、大出大进发展起来的,而且至今也是两头在外、大出大进,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中国经济的腾飞,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依靠了两头在外、大出大进。但是,一旦有了底气,有了一定的基础,中国就再也不应该持续两头在外、大出大进了。中国的国内市场大得很,中国即使缺少某些资源需要进口,也应是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部分,根本没有必要进口此类资源生产出口的产品。总之,在中国不断地引进外资的同时,自十四五规划时期起,中国的对外贸易包括服务贸易必须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

猜你喜欢

国际市场国民经济双循环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大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浅析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国际市场进入及渗透谋略分析
应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动促进鞍钢出口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双循环”备课是创新备课途径的飞跃